马平
【关键词】中华文明 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只有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才能推动各种文明在互学互鉴中绽放更夺目的光彩。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多的文化遗存、浩瀚的历史典籍、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人类和外界即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和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庄子·大宗师》中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荀子阐述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虽然提出“人定胜天”,但也认为“财(裁)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人要利用自然万物来养育自己,人必须“备其天养”,不可“弃其天养”,如果违背这种“天养”之道,则谓之“大凶”。而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可以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國先人形成了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很难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使人类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虽然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大量事实和数据表明,人与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熟、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仁民爱物”到“生态系统保护”,从“民胞物与”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为传统生态智慧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焕发出新意,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记载。《管子·治国》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荀子说:“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西汉经学家刘向在《说苑·政理》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向姜太公询问治国方法,太公答道:“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接着,二人就爱民方式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姜太公总结道:“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爱民是刘向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此,他在《新序》中还有进一步阐述:“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他主张治国者应像天地一样庇护包容他的子民,这就是成语“爱民如子”的由来。当然,古代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理念有着内在差异,但在历史积淀和传统延续的意义上,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将民本从理想变为现实的政治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可以说,新时代十年,我们之所以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正是因为我们党凝聚起了亿万人民一往无前之勇、应变求变之智、攻坚克难之力。从古代思想到现代理念,从心之所向到治国理政,从传统文化到人类文明,以民为本的大道,一直为我们指引着未来。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等和合思想为处理好国际关系中错综复杂的问题、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孟子·滕文公下》提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行得正、站得直,为着理想的目标去奋斗。《司马法·仁本》中说:“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意思是国家虽然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记战争必然危险。《春秋左传·隐公六年》中有言:“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把善邻看作是国家之宝,这从政治治理的角度把善邻提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亲仁善邻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工作一以贯之坚持和发扬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鲜明地提出以保障民族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旨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明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重要理念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新理念新倡议,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可或缺、值得信赖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和平与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显可贵。而中华文明蕴含的和合思想,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和平盛世愿景,具有重要作用。
“崇德”即重视人的节操与修养。“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践行于生活中的美德,或者说,是可以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情态。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有很多,其核心内容就是对人类道德情操属性的归纳,如“刚毅木讷,近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等。从这方面来说,“仁”是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内心的修养的要求。同时,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仁”是以爱人为特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提倡的就是推己及人,从道德层面调节社会矛盾。孔子的仁学思想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圣人。同时,孟子从性善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统治者应重视王道仁政,以德治国,以德服人。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
“尚群”即崇尚群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群体的发展先于个体的发展。孔子有言:“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在个人修养上,“尚群”体现为公和私,应以公为先;人和己,应以人为先。“尚群”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众人群处为乐事,以合群为美德。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提出:“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被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与他亲近,强调道德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回答学生子张问什么是“崇德辨惑”时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意思是,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总之,中华文明中蕴含的崇德尚群思想,揭示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了社会成员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操守,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作者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辽宁省2021年度重点建设学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21ZD04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
②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责编/孙渴 美编/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