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全国人民的梦,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而我的梦,就是把学校建设成为老年朋友向往的设施一流、高水平、高质量的美丽家园、精神乐园。
2001年8月,我从福建省莆田市妇联儿童部部长兼市儿童乐园园长的岗位,提任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报到时,学校简陋的办学条件让我大吃一惊:一间借用的不到100平方米的教室,两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不足2万元的办学经费,全校总共4个编制……总之,当时的办学条件是全省九个地市中最差的。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市老年大学建成像儿童乐园那样的花园式校园,打造成老同志心中梦想的老年大学。
万事开头难。如何找到工作的突破口,我进行了苦苦思索。老年学员当中不乏曾经的领导干部和高级技术人员,发挥好这些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将是助推学校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我专门拜访各级老领导征询意见,并召开县区老年大学校长座谈会、本校学员代表座谈会,商讨如何开展工作。老领导的真情鼓励、同志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也为我理清了思路,逐步打开工作局面。
我坚持“勤”字当头,踏实勤勉工作,抓住时机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我牵头组织成立了老年教育奖学金委员会,共争取到2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00多万元的资助款。当时,有人笑称我是“乞丐校长”,我淡然一笑,继续奔走在老年大学办学的路上。为了给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老年大学的持续良性发展,我要做的事情还有许多。
2002至2007年,为争创全省首批省级示范校,市委先后召开5次会议形成5份专题会议纪要,按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的标准要求,解决了经费、校舍、编制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2006年,市老年大学建校20周年之际,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市行政干部学校校舍划归“市老年文化教育中心”,由市老年大学、市老体协、市老龄委三家单位共用,结束了老年大学长期没有校舍的局面。
2007年底,莆田市老年大学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校的评估验收,昔日排名全省末位的老年大学一跃跻身全省先进行列。初战告捷,极大地激发了我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信心和勇气。2009年,市老年大学荣获“全国先进老年大学”。之后,我和校领导班子成员决定设立争创省老年大学一级示范校的目标。2012年11月中旬,在我的努力争取下,市人大代表就老年大学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在人大会议上形成了《审议意见》:落实2013年起每年100万元专项办学预算经费的举措;增加4名编制;市教育局选派教师支持老年教育工作;市数字办帮助解决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等问题。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市老年大学顺利达到省级示范性老年大学的评估条件。
随着市老年大学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来校学习的老年人日益增多,扩大校园面积、提高学位容量成为必然要求。2017年,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市老年文体教育中心项目列入建设美丽莆田30个重点攻坚项目。
市老年文体教育中心项目选址最终确定在玉湖北侧,项目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38813.25平方米,总投资约30685.29万元。这是一个令我及学校每一位教职工无比激动的时刻,也是我们历经十载奋斗迎来的又一个全新跨越。我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放弃了无数休息时间,与设计人员、代建单位精心研究建筑施工、装修设计和景观设计方案。为有效确保工程的质量与进度,我决定在建设期间组建一支项目建设监督队,得到校领导班子成员的一致赞同。监督队成员由市老年大学学员中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每天轮流进入工地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监督整改到位。经过两年多的施工建设,项目于2022年5月实现整体竣工验收。同时,我协调厅级班老领导,在他们的帮助下,争取到了1250万元资金,用于后续教学设备、校园文化建设、智慧校园及物业管理等配套设施建设。经过全力攻坚冲刺,老年文体教育中心建设于2022年10月底全面完工。
看一看如今玉湖畔美丽的莆田老年大学吧:校园绿树成荫,校舍高低错落,开窗可见湖,出门可踏青;漫步校园,文化长廊中展示着摄影、雕刻、绘画、书法、刺绣等琳琅满目的作品,洋溢着莆仙特有的民俗风情气息,实现了艺术性、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真正做到了将现代教学手段与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完美结合。
徜徉校园,成功圆梦的喜悦时时涌上心头。回首22年的追梦之路,我心潮起伏,热泪盈眶。22年虽然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收获成功的喜悦。我庆幸一路上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有老领导的帮助和指导,有同事们的理解与配合,有学员们的参与和奉献。明年,我即将退休,22年的老年教育生涯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我衷心感谢在我追梦、圆梦的征程上真情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领导、同事、朋友们!衷心祝愿老年大学的明天更美好!■
新建成的莆田市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