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蓓,高米彩,朱阿玲
(上饶市立医院 江西上饶334000)
我国中老年髋部骨折或退行性病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中老年人骨质变脆,若遇外力或疾病侵袭,极易导致髋关节骨折[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骨折常用的治疗方式,该种术式使用人工关节假体代替部分或全部受伤的髋关节,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2]。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若术后护理不当,可能造成关节感染、脱位、疼痛等,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预后[3]。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是以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医院-家庭结合的康复模式,同时配合康复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干预计划,以利用医院和家庭资源,融合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家庭康复为一体[4]。因此,本研究将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运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③患者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恶性肿瘤;②患者因其他疾病不能下地行走。将纳入研究的66例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实验组男11例、女22例,年龄55~92(78.56±6.72)岁;病程0.5~4.0(2.98±0.53)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半髋关节置换术13例。对照组男10例、女23例,年龄55~92(78.89±6.53)岁;病程0.6~4.0(2.85±0.55)年;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7例,初中、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1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2例,半髋关节置换术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康复护理。给予患者简单健康教育,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及配合训练的方法;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引导患者,缓解其负性情绪;记录生命体征变化,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康复指导:如不能下床时,患者可卧床进行简单的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能下床活动可下床行走等;针对术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镇痛处理。
1.2.2 实验组 采取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①成立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的干预小组:护士长组织骨科护师6名、手术医生1名、康复医生2名成立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的干预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内整体工作部署;康复医生制订康复计划;手术医生评估病情;责任护师落实护理工作。②健康教育:术前对患者进行视访,可运用PPT、宣传册等形式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还可以将教育内容制成视频在病房内传播。③康复干预计划:干预小组成员评估患者病情,并制订针对性康复计划。a.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床上体位摆放。如患者卧床时,膝下垫软枕防止脱位、肿胀;踝泵训练时,屈伸踝关节,跖屈(即脚尖朝下),收缩小腿三角肌,背伸(脚尖朝上),收缩胫骨前肌,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肌力训练时,屈伸小腿,做抬腿动作,训练股四头肌收缩力。b.中期康复,训练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指导患者平躺、坐起、站立,借助助行器训练步行,逐渐使用单拐辅助,上楼时健侧先行、患肢后行,下楼时患侧先行、健侧后行,逐渐增加训练量。c.后期训练,循序渐进脱离拐杖步行,以自身能够适应为宜,避免过度劳累;术后定期创口换药,保持皮肤干燥。④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建立:建立“髋关节置换术后居家护理”微信群,每天由护理人员向群内患者、家属提出居家康复相关问题及任务,如踝泵练习、髋关节屈伸练习等,家属每天监督患者练习并在微信群内反馈,由护理人员点评打分;嘱患者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家庭随访,及时与患者交流,并耐心解答问题。
1.3 观察指标 ①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5]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关节功能,量表包括疼痛、功能性活动、髋关节畸形、髋关节活动度4项内容,各项目评分为44、47、4、5分,总分为100分,优≥90分、良80~89分、一般70~79分、差<70分。②相关临床指标:详细记录两组卧床时间、术后关节引流量、住院时间、扶拐活动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包括假体脱位、关节僵硬、感染、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④生活质量:干预前后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6]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共7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1~5分,每个条目取平均分后相加为每个维度得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1 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机体耐受较差。有研究指出,术后康复锻炼不及时,会增加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形成、关节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7]。因此,采取有针对性康复训练及生活护理可缓解患者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8]。本研究采取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从患者角度出发,从医院到家庭层面进行康复管理,目的在于以持续、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P<0.05);实验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扶拐活动时间、术后关节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P<0.05)。说明采用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护理后,可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关节引流量、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恢复。分析原因:针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中,通过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总结以往护理经验,从患者认知维度、生理功能出发,结合医院到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干预,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9]。通过对患者进行认知维度的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疾病知识及手术治疗方法、康复的必要性等,增强了患者及家属的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中;通过对患者锻炼前进行评估,制订适宜早期、中期、后期肌肉锻炼方案,增强了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提高了肌肉力量,促进了髋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采用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肌肉力量、减少周围组织粘连,增加肌力,稳定关节,促进患肢静脉回流,防止出现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情况[11]。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根据患者每个阶段的需求,通过出院指导、家庭随访,使患者能够掌握锻炼方法及护理技巧,提高了患者自我康复能力和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医院-家庭链式康复管理模式护理,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