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韩川九年制学校 康晨莉
在八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占据较大比重,考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学生写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及障碍,不利于理顺思路,语句的连贯性也很难保障,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调整教学思路,可以通过思维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确保作文语句连贯,思路清晰。八年级写作教学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住写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八年级写作教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对不同教育环节进行有效的分析及研究,真正实现教学的环环相扣,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以凸显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写作时容易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不能写出优质的文章。教师应找到根源所在,以思维训练为基础,确保学生作文语句的连贯性,让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进而爱上写作,调动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借助手中的笔书写真实的想法。以上这些做法,对突破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束缚十分有效。
思维训练主要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确保学生能轻松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对现代教学策略的利用及整合分析最为关键,教师需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大势,抓住新时代背景下思维训练的重点以及难点,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实现自由发展。
对于高年级的写作教学来说,语句的连贯性非常关键,也是衡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如果能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重点,那么对提升学生的语句连贯性会很有帮助。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构建完善的写作思维框架和体系,学会分析上下文语境,主动学习优秀文本的谋篇布局、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真正实现下笔如有神。
教师要根据八年级的教学目标,了解这一过渡阶段的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凸显八年级写作教学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各种思维训练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胸有成竹和活学活用。
思维训练是长期的过程,难度系数偏高,教师要了解育人目标的要求,把握教学重点,始终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明确思维训练的目标,精心筛选训练内容,在整合多种训练手段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基础,确保学生能自主自觉地与教师互动,不断提升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教师需注重对语文教学板块的有效对比及研究,抓住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深入了解各个阶段思维训练的侧重点,进行有效的调整。这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句的连贯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在写作以及创新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与其他教学板块相比,写作的难度系数偏高,有的学生写作时甚至会产生消极应对的情绪,这不利于提升写作能力,语句的连贯性也不能得到保障。
教师需拉长战线,尽量避免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步骤、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科学指导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不同学生的写作基础、天赋、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动性存在较大区别,教师应避免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教学,应着眼于层次化教学的现实问题,设置梯度性的学习任务及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这样做符合教育公平的育人理念,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学习以及社会实践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站在学生的视角关注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及目标,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大胆探索,自主写作。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让学生不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思维训练比较考验教师的基本功,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了解思维训练的重点及难点,通过有效讲解以及剖析经典句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丰富思维训练的内容,最终提升训练的质量及效率。
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没有抓住思维训练的核心,对经典句型的讲解以及剖析还不够深刻,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发散思维,学习不主动,写出的文章比较枯燥和生硬,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不管是写作教学,还是其它板块内容的教学,教师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学生的自主积累非常关键。要想使思维训练取得更好的效果,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好习惯,丰富素材积累,确保他们能够轻松自如地写作。
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自主积累,也没有写作信心,不能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少,导致学生在写作以及思维训练中出现了消极应对的情绪,不利于提升写作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写好作文的愿望,但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生活较为单一,而且初中学校多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再加上初中作文多是命题作文,学生无处倾诉心里话,写作态度不积极,写作时只是敷衍应付,写出来的作文言之无物,很难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初中作文教学往往与生活脱离,导致学生的作文不能真正反映生活,也不能将日常生活融入作文中。学生既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也没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写作时,面对写作主题,很难与生活联系起来,只能胡编乱造,胡诌八扯,写出的作文质量自然很差。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较为随意,作文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一目了然,即随文而写,学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的话题;其次,没有过渡,目标太高,只教授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然后期望学生写出完美的作文。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能力。
将听说练习融入到写作训练中,这样可以显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写作课上,我会留出两分钟时间,让他们分享故事,这不仅激发了他们在写作课上的参与热情,也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古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类似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习丰富的知识,不断激活写作思维,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诗歌朗诵或写作竞赛,让学生多读多写,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应立足实际,结合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安排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话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完成写作任务。
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然而,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缺少词汇积累,不能准确表达情感,写作时很容易出现语言不流畅或词不达意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把写作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写作,避免堆砌太多华丽的辞藻,导致作品庸俗化。
鉴赏与写作密不可分,鉴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的知识和掌握写作技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关键词、短语、句子等方面分析和鉴赏,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除了教材,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课外名著,教授分析和鉴赏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经典作品。
古人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都饱读诗书,厚积薄发,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可见,积累为写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源泉。只有不断积累,才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精神气质。
此外,教师应建议学生以多种方式阅读经典作品,以《三国演义》为例,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并对比电视剧与原著,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部作品。
有些好习惯是一生受用的,要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准备个小本子,将优美的句段随时摘抄下来,然后指导他们将这些优美的语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增加文采。
传统的写作教学太过死板,教师过于注重讲解写作技巧,这些所谓的“技巧”确实能让学生获得较高的分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不利于他们大胆创新。
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说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在于自身的积累。如果能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并领略书本中的精髓,就发挥了高效阅读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要讲解经典的写作句型,深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真实情况。在完成前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八年级学生的自律性会得到明显提升,能够自主积累不同的词汇,主动记录好词佳句,进而在写作时灵活应用。
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分析不同的经典句型,进行简单的写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关键,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要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反复品读不同的经典句型。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教师要拉长战线,指导学生自主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让学生自由发展、自主想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能够举一反三,写出语言连贯的文章。
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教授正确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模仿和创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紧密交流以及思想碰撞。对于写作这一核心板块,教师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写作的指导以及帮助,让学生能够变得更加主动和自信。师生互动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及压力,主动自觉地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写作,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另外,在写作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也很有必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指明方向,避免学生消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