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增效 学生课后减负

2022-12-26 06:45董中建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2期
关键词:小孔影子物理

董中建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庆安中学 221200)

国家去年印发“双减”意见,由此开启了“双减”工作,且力度空前,可以预见“双减”的成功.

“双减”就是要减轻学生作业过重的负担,这就意味着教师必然在课后“増负”,课堂上“增效”.比如研究班级学生情况、教材、教法、学法、考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这些都是教师应该有的“负担”.只有教师真正做到给自己“増效”,学生才能真正享受课后的“减负”.如何真正做到“增效”“减负”呢?

1 教师课堂“増效”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学习课程增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老师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多花点时间在自己所教的科目上,只有这样老师心里才能感觉踏实,考试时自己所带的班级才不会在全年级中落后.老师除利用自己的课之外,还会另找其他时间如音体美课和课间时间给学生“开小灶”.白天讲完还不放心,晚上再布置大量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巩固,每一科一到两张试卷,几科加起来让学生苦不堪言,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恐惧、焦虑,做不完作业是常有的事,让他们厌恶物理.

1.1 引起学生兴趣改变单一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新课能否吸引学生兴趣,直接影响新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认真准备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实现课前增效.比如我在讲到光的直线传播时利用视频导入匈牙利影子舞.演员通过团队之间的协调展现出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东西,如黄山迎客松、大熊猫、万里长城、兵马俑古代战车、北京天坛、天安门石狮等.用舞蹈展现不一样的影子给学生一种视觉冲击,吸引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这比老师上来就讲“我们在太阳底下会有影子,大家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要强得多.魔术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再比如在讲大气压时,通过魔术引入新课.在一个饮料瓶侧面开个洞,塞入一个气球,把气球充满气,用手按住气球口,往饮料瓶里倒入饮料,拧上瓶盖,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不会下降,当我们打开瓶盖时,假装用吸管喝饮料,同时把手从气球孔上松开,饮料会下降.通过表演一个隔空喝饮料的魔术比直接说“同学们看过隔空喝饮料的魔术吗?”要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魔术能始终吸引学生注意.等到学完本节后给学生揭秘魔术的原理,让学生自己回家做一做.

1.2 小组实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习不是由老师向学生的传递,这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他们要主动地建构信息,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教师在课堂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明确目标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具有不同的能力,在发挥不同学生聪明才智的同时,锻炼小组成员之间的动手意识,缜密的物理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助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探究的主导者.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较强的学习荣辱意识,在小组内部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师还要减少演示实验的时间和次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主动研究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

比如我在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播放完匈牙利影子舞之后问学生“要产生影子必须有光,光是从光源发出来的,光在空气中、在水中、在固体中是如何传播的呢?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桌上的激光笔、空饮料瓶、水、果冻、蚊香等器材进行探究,充分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只有将自己定位为引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进来.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从实验中总结出光在各种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效果非常明显.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与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上重现实验过程,小组成员到讲台上分工合作,2个同学进行实验,1个同学讲解实验过程,1个同学汇报本小组的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一起对该小组的实验进行积极有效地评价.实验步骤是不是合理;实验设计是不是合理;实验操作规不规范;语言的组织是否严谨;是否还有哪些不足等.分组实验是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符合中学的认知特点,更容易让学生建立“光线”的概念.

1.3 教师实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实验可以清晰地反应出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老师接着提问“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吗?”让学生和刚才的认知发生冲突.接着老师拿出提前一晚上准备好的一玻璃缸盐水,用激光照过去,结果光线变成曲线了,这和刚才学生的认知发生了冲突,这时老师介绍因为玻璃缸中的盐水下边浓度大,上边浓度小,盐水溶液形成了一定的密度差,光线就变成曲线了.用玻璃棒慢慢搅拌盐水食盐水溶液均匀发现光线又变成直线了,问学生:光线在什么情况下才沿直线传播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和老师演示的实验相结合可以推理出:光的传播规律.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减少死记硬背仍不理解的现象,也减少学生课后学习负担.

1.4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堂问题

学习物理的目的是要解决生活问题,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能够将知识内容和时间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知识不结合实际的话就会出现理论与实际相割裂,这样的物理仅仅是书本中的物理,试卷上的物理,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的物理.例如课堂开始时观看的匈牙利影子舞中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通过地球仪(地球)、手电筒(太阳)、乒乓球(月球)模拟日食月食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树下的影子等.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树下不仅有影子,还有光斑,光斑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观察后回答:大多数都是圆形的.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光斑都是圆形的?引入小孔成像.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演示小孔成像,光源是F光源,让学生注意观察小孔成像成什么样的像,学生很容易发现是倒立的像,进一步观察这个倒立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像是上下颠倒的,左右是相反着的,会出现这样的像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师利用画图讲解的方法给学生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这个过程中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也把考试要考的画图给学生讲了,利用画图加深对光线和倒立像的理解.

1.5 课堂精选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为了学生持久的掌握新课知识,当堂练习必不可少.选择什么样的题目需要老师认真准备,要紧扣这节课的上课内容,题目不宜太多,也不宜太难,题量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做完练习老师随时对答案,大家都会的直接过,有疑问的稍作讲解达到讲练结合的效果.比如我在上完光的直线传播之后出的练习: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玻璃中不沿直线传播

2.晴天时,树荫下的地面上会看到圆形的光斑,这是光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用一条带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样的直线叫光线.日常生活中影子等,都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4.手影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它遇到的物体时,在物体后面光照不到的区域产生了影子.

2 课后“减负”

“减负”除了要减轻学生校外辅导负担之外,更主要的是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从何而来,归根到底在于学生课堂知识掌握不好,老师担心影响考试成绩,于是布置大量作业.我们布置大量的作业有用吗?学生真的去做了吗?学生真的能做完吗?其实各位老师心中都知道答案.与其让学生去抄作业、搜答案,不如让学生真正高效学习.

2.1 学生作业各异化

如果布置作业太简单,对于好生而言只是简单的重复;题目太难,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不可驾驭,只能选择抄写.老师辛辛苦苦找到试卷自己感觉很好可学生根本不自己做,每次出现的情况就是自己在家做全对,一问是怎么做的都不会.为什么老师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效果却很差,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老师在网上下载试卷自己感觉很好却不适合本班学生.(2)老师布置大量机械式作业.(3)学生利用搜题软件直接搜题.如何让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我根据自己所带的班级大致说说我的感受.我将作业分成打卡题和眺望题.打卡题所有人必须做,主要是一些定理概念类的题,用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眺望题难度稍微高点,为了让成绩好的学生去拓展和提高,当然基础一般的也可以去挑战,如果挑战成功了,并且能说明解题思路,会给与适当的奖励,鼓励中等生向上冲刺.

2.2 作业“精”而“简”

与其布置多而难的作业不如布置精而简的练习.将试卷进行精简,减少题量,将一些基础知识保留下来,把重点考点加上去让学生做,给学生总结一些典型例题,以及此类题的变形题型,使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就会处理一类题,让学生做题时有种触类旁通的感觉,同时也能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水平,锻炼同学们的思维提升能力.测量液体密度的一般方法是:(1)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3)测量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液体的密度ρ=(m1-m2)/V.

2.3 将知识转换成动手活动

学生动手活动是一种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还能在娱乐中提高学生兴趣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物理活动能充分展现出物理学科教育的优势,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层次探究.初中学生喜欢玩,如果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到知识,那么学习的乐趣就能显现出来.比如我刚才讲小孔成像时只讲到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或者等大的并没有讲,这是下节课的内容.为了让下节课更顺利的进行,自制“针孔相机”作为课后动手活动.让每个学生回家利用纸杯或者薯片桶自制小孔成像,做好后自己改变物距看看成像有什么变化,改变相距看看成像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分组把小孔做成不同形状观察成像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容易发现小孔无论是什么样的,不变的是像的形状,总结出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这为下节课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让学生在动手娱乐中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在“双减”背景下,物理老师要在课后做好“加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效率.知识掌握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课后作业负担也就减轻了,家长也就不需要花钱让学生去课外辅导机构参加培训了,既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一举两得,真正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孔影子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树下光斑寻常见小孔成像释成因
为什么花盆底部要开一个小孔
巧用小孔成像和万有引力定律估测太阳的平均密度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