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蓓 韩春秒
(1.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1430;2.河北省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在成为新时期国家战略体系的重中之重。作为京津冀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省在解决好“三农”问题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而为切实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河北省乡村文旅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2016年前后,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不断释放出与乡村文旅事业发展相关的利好消息。《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一系列专门针对乡村文旅建设的中央政策层出不穷。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旅建设得到政策扶持的力度呈现了持续加码、不断加速的趋势。这也是近年来包括河北省在内各地乡村文旅建设成效显著的重要背景和前提条件。
尤其是两个规划出台后,乡村文旅建设不仅得到了中央政策的大力帮扶,也使地方在发展乡村文旅事业时更加有的放矢,使乡村文旅建设不断提升针对性与有效性。融合发展既表现在周边产业的融合,也体现在从官方到民间力量的融合。前者是指乡村文旅建设一改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孤立局面,吸引了更多直接相关、间接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融入。后者则指官方力量介入后吸引了更多民间资源的参与,使从官方到民间逐步相向而行形成了合力。这也是包括河北省在内各地乡村文旅建设十分普遍且可喜的基本状态。
乡村振兴背景下,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河北省曾经相对落后的北部、中部等地区正在不断加快追赶速度。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经济特点愈发鲜明的趋势下,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正在呈现后来居上的良好态势。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北部、中部等地不断加快推进乡村文旅建设进程,这一发展状态不仅推动了当地乡村文旅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而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后,围绕奥运举办地的周边地区就逐渐成为区域文旅建设的热点和焦点。一方面,新建与改扩建冬奥场馆与附属场地的工程直接拉动周边乡村文旅建设,不少围绕奥运场馆或附属馆所在地的农村人口或是直接参与到奥运建设工作中,或是转行从事与奥运相关的服务事务。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奥运周边文旅事务,已经成为河北省加快当地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引领和组成。
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冬奥会促进三亿人上冰雪的国家战略,营造起更加浓郁的奥运文化旅游氛围。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纷纷加入冰雪运动浪潮,这给以河北省为代表的各地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成绩和变化。包括提供冰雪运动场地、教练指导、器材与装备、食宿或娱乐服务等在内,各种核心与周边的文化旅游经济无一不在快速扩容、提质增效。
受益于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河北省区域经济整体水平提升较外省更加显著、突出。这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地文旅建设最为引人瞩目的成果。
文化旅游事业是带动周边产业共同发展最易见成效的行业,也是能够提供最多就业岗位、快速增加从业者收入的服务业典型代表。同时,文化旅游事业也是具有最广阔发展空间和可持续拓展内涵与外延的第三产业之一。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建设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增加农业农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一显著变化在河北省参与北京冬奥建设的周边县乡村民中尤为突出。无论是直接参与冬奥场馆建设还是为冬奥建设提供配套服务,或是借冬奥之机开展乡村文旅服务,河北省内众多乡村人口已快速实现了全面小康。
即使是在远离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带的河北省中部地区,随着越来越多山间雪场的开辟和建设,曾经偏远、落后、贫穷的乡村人口获得了越来越多从事文旅服务的岗位与机会。“推动三亿人上冰雪”的国家战略不仅是宏观层面的经济与产业规划,也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是为更多乡村人口捧上文化旅游“金饭碗”提供的政策机遇和条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到资源匮乏、技术手段落后等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城乡之间形成了非常严重的二元分化“剪刀差”现象。大量优质资源主要流入并集中在大中城市里,而广大乡村长期处于资源输出的不利地位。加之持续性的劳动力人口流向城镇,乡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普遍落后。正是为了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缩小城乡差距调整资源配置长期不合理、不科学的不良倾向,国家才会持续推出以服务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措施。这其中尤以文旅产业建设成为最重要和关键的形式与内容。
一方面,文化旅游事业是复合程度最明显的行业,需要从生产制造到服务在内,几乎所有行业的充分配合与协调。这不仅是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最为有力和有效的经济形式,也是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的最重要途径与渠道。
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带动人口流动最显著的经济形式。这一点在每年的节假日期间,各地景点人头攒动的盛景便可见一斑。人口流动带来的既有资金、资源的直接交换,也会产生更多信息、模式乃至人才的交换。而这些从客观到主观各种要素的流动恰恰有助于推动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经济要素之间形成良性循环。而良性循环是让区域经济生机勃勃的根本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城市优质资源的回流,曾经原始和落后的农村产业才有机会和条件实现结构性优化调整。让广大乡村地区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从这一角度讲,带动农业农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建设又一重大意义所在。
相较其他地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事业时遭遇各种困难与阻碍,河北省可谓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自从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后,京津冀地区无论经济或文化均出现了不断加速的态势。一方面,与冬奥会直接相关的场馆建设及周边服务需求迅速拉动各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实现了该地区经济与文化事业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冬奥会的申办和举办促使地区冬季运动及其关联产业基础跨上一个新台阶。即,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乡村文化旅游事业的基础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在这样极其罕见的利好背景下,当地抓紧、抓好乡村文旅建设首先要牢牢把握时代热点,最大限度挖掘、延伸北京冬奥历史遗产的广度与深度。
例如,在河北省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建设中充分突出体育文化旅游的特色、形式、内容。首先,北京冬奥会在硬件设施上已经为河北省乡村文旅事业建设奠定了高水准的基础,有利于区域乡村文旅事业在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与飞跃。当地乡村文旅建设可以重点发展与冬季运动直接相关的竞技体育观赏类旅游,也可以充分发展与全民健身直接相关的群众性冬季体育旅游运动项目。其次,在发展冬季运动旅游文化事务基础上,河北省乡村文旅建设还可充分细化和延伸更多关联项目。包括康养类文化旅游项目、户外休闲类文旅项目、野外探险类文旅活动、亲子户外教育类文旅项目等。
又如,利用冬奥文化遗产及高度完善的基础设施,重点强化赛事欣赏类文旅项目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通过长期和系统组织比赛与观赛培养越来越多热衷于欣赏竞技体育运动的忠实观众。相较于国外更加成熟的赛事欣赏文旅产业,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由于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于欣赏体育比赛长期停留在初级、简单的水平,远远未能达到相对专业的程度。不少观赛的群众只是看热闹的旁观者,跟随其他人的喝彩而鼓掌叫好。至于比赛中真正精彩的细节或者运动员卓越的技术表现,普通观众很难做到心领神会,自然也无法真正领略竞技体育的奥妙与精髓。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众多,除了国内相对缺乏赛事欣赏的整体氛围外,又因引导和教育机制不到位。
当北京成为全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后,河北省应迅速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开展赛事欣赏类文旅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奥运文化遗产的激励与引导作用,扩大竞技体育运动赛事的吸引力与影响范围,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比赛观赏活动的全面融合。另一方面,采取分阶段逐步扩展受众面的策略,利用当地各种软硬件设施、设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积极尝试地区性赛事欣赏类文旅项目的建设。可以按照夏季侧重于冰上运动项目赛事欣赏、冬季兼顾冰雪两项、春秋季视当地自然条件穿插竞技体育比赛欣赏等模式开展试点和推广。
经济是基础,文化旅游是上层建筑。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加快乡村文旅建设同样离不开扎实的经济基础。因此,产业发展仍然是当地乡村文旅建设实现规模化的前提与重点。除了与体育运动直接关联的周边产业外,作为文化大省的河北也可以积极拓展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产业。比如,河北省内广大乡村地区历史上就具有极其浓郁的北方民间文化传统与底蕴。包括民间剪纸、灯笼制作、木板年画、雕刻、泥塑等早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加之越来越多非遗项目陆续得到评定,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扩大并产生集聚效应。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的乡村文旅建设也可着眼于提升民间传统文化内涵,使乡村文旅事业大幅提高文化性、艺术性、审美功能。
又如,积极探索活态化的河北乡村文化旅游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将北方农村民俗文化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还原和再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乡村生活整体状态。一方面,从还原传统民居着手,为外地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河北乡村文化生活体验式游览服务。包括日常家居生活和节日庆典在内,吸引外地游人沉浸式旅游、生活化游览。另一方面,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将乡村文化旅游融入更多传统农耕劳动场景与要素,使乡村文旅活动增加更多代入感,满足城市游客寻找田园农耕文化氛围的客观需求。
与此同时,要着力打造河北省乡村文旅事业知名品牌。品牌化建设历来是国内旅游事业的薄弱环节。这个问题在乡村文旅建设中更是十分显著和突出,迫切需要加快补齐短板。一方面,乡村文旅品牌的建设要彰显地区文化特性,使品牌能够明确区别于其他地方同类或相似的产品或项目。比如河北省乡村文旅品牌可以突出与奥运会的关联性,也可以强调作为传统文化大省的历史渊源或时代背景等。另一方面,乡村文旅品牌建设也需要与地区产业有机衔接,比如突出非遗特色、强调北方民俗民间传统文化的鲜明个性等。
作为临近众多知名学府的周边省份,河北在打造本地乡村文旅品牌时也可充分利用专业教育机构、科研院所的辅助和支持。这些专业机构与单位的规划设计不仅具有严谨细致和高端等技术优势,也能从第三方视角提高乡村文旅品牌建设的战略特色,有助于品牌建设更具前瞻性和长远性。
乡村文化旅游事业虽然定位于乡村,但仍具有文化性、人文性的艺术底蕴,这同样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思想认识与文化修养。而一切文化艺术思想与行为都离不开学习和教育。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乡村文旅建设同样需要坚持宣传引导,夯实文化基础。
比如持之以恒地加强奥运文化遗产教育和宣传。奥运会是一个兼具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复合型文化遗产标志。一方面,奥运会是典型的竞技体育运动盛会,夏季与冬季奥运会集合了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也拥有极其广泛的忠实受众与爱好者。因此,每逢奥运举办之年往往会掀起不同程度的参赛、观赛和群众性体育运动的热潮。这种最直接的竞技体育运动,会促进有关地区文化旅游事业大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共同参与的奥运盛会也意味着人类社会摒弃偏见、团结到同一个认知体系之中。这也是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新增“更团结”的根本原因。某种程度上,奥运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竞技体育比赛带给观众的感官刺激,而是让更多普通人认识到运动精神中拼搏、无私、合作的可贵与稀缺,进而通过学习、领悟、感受奥运文化遗产的伟大与崇高。
从这一角度讲,处于全球唯一双奥之城周边的河北省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极大便利,可探索构建区域奥运精神与文化遗产宣传的标杆与中心,将奥运文化遗产与精神遗产充分固化并内化到本地乡村文旅建设的文化内核与思想内涵。这既是让河北省乡村文旅建设更具文化特色的有益尝试,也有助于形成本地乡村文旅知名品牌,是推动地区乡村文化旅游事业整体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如期举办,河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冬奥会的全面准备工作已将河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行了系统性整合与强化,使当地乡村文旅建设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境内外与会者直接或间接体验与传播不仅是北京冬奥会的资讯报道,也是河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建设绝无仅有的热点宣传和推广。可以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河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建设获得了瞩目的发展机遇,堪称搭乘了冬奥会的发展快车。然而,从更加长远的战略方向考虑,河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建设还需要不断扩大北京冬奥会的奥运文化遗产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即,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的更长时期里,河北省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建设需要充分拓展地区乡村文旅事业的深度与广度,使冬奥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文旅事业延伸产业链、丰富产业形式与内容。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当地乡村文旅事业发展的系统性、集成化、集约化,使该地区乡村文旅事业尽快形成品牌、完成产业升级,使河北省乡村文旅事业品牌成为足以抗衡全球竞争的知名品牌、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还要基于乡村文旅建设尽快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切实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从而全面推进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