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 优化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

2022-12-25 22:11:55卢晓呢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2期
关键词:错题建构面积

卢晓呢

“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落实“减负”的同时又不降低原有的教学质量,势必要求教师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包含单元复习课、阶段复习课、学期总复习课以及小学阶段总复习课等。据调查,很多教师上复习课就是做一做、讲一讲练习,追求“熟能生巧”,但这样机械、重复地练习,使课堂枯燥、无趣,导致很多学生不爱上复习课,复习课的教学效益低下。笔者认为:复习课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已学知识,而应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之上的再加工学习,是一个构建、内化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那么,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呢?笔者通过探索与实践,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整合知识,正确建构

(一)重视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解读

小学数学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体,“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分别在每个年段设置了相关知识点,并螺旋上升、逐步推进。从细处分析,各知识点之间也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关注本单元、本课时的知识点外,还要用整体的眼光认识本知识点在整个数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之间的知识结构基础以及对之后的数学学习所起的作用。

(二)重视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建构

复习课通过系统梳理单元或阶段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正确建构,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最近发展区,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对之后的学习有所铺垫和适当延伸。

1. 梳理知识注重找准相互间的沟通联系

如复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三年级学过的《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的面积》,把之前学过的有关面积的知识与这单元新学的多边形的面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有序地进行建构。梳理的方式是可以画思维导图、画表格等,只要知识建构得好,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知识既简单又清晰。梳理过程要注重实效,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回顾知识、列一列知识清单,重点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显数学本质思想。如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但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很少深入地思考过,可以引导学生画出这几个面积公式的推导图例,从图例中找到共性的东西——均是利用转化成旧知识的方法得出新图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就更能理解这几个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本质。

2. 梳理知识注重发挥教师的帮扶作用

复习课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略了教师的辅助、引导的作用。学生一开始梳理知识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草草几句话带过,没有抓住知识要点及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先引导他们观察整理得好的成品,学习该知识梳理“好的做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抓住要点的表格或框架图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补充填写。学习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设定小台阶让学生一步一步走上来,从“帮扶”到逐步“放手”,有助于学生找到复习要领。如:六年级下册《比例》与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有紧密的联系,复习《比例》这一单元要建立与《比的认识》的联系,可这两个单元学习的时间差较长,学生多数都遗忘了。为了帮助学生梳理,可以设计如上的表格,让学生在梳理中比较异同,有所感悟,加强理解。

二、注重晒错化错,深化理解

晒错化错是暴露学生的错题,继而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错误原因,助于理解。晒错化错的实施分为两个环节,第一是“晒错”,是基础性工作,指错例的选择、收集与呈现;第二是“化错”,是核心环节,指对错例的评议。在“晒错化错”作业讲评中,错已不是错,而是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

(一)精心选择错例,晒错明确目的

一节复习课的时间有限,因此需要教师精心选择被“晒”的错例,从而更好地实现晒错化错的目的。

可以选择典型错例。如复习六年级上册《分数的混合运算》,出示一道这样的典型错题:“五星小学五年级有学生80人,比六年级少1/5,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解答:80+80×1/5=96(人)”,这是典型的单位“1”问题拟不清错例,有代表性、针对性。通过对典型错题的“化错”,能帮学生理解这类单位“1”未知问题。

也可以选择易混淆错例。把易混淆的概念或问题放在一起对比,容易分辨出不同,有助于理解。如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学生对一个分数表示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常分辨不清,复习课上可以把这二者同时呈现出来:“①一条绳子长20米,剪去它的1/4,还剩几米?②一条绳子长20米,剪去1/4米,还剩几米?”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不同:一个是剪去20米的1/4,剪去了5米,还剩15米,这里的1/4是一个分率;另一个是剪去1/4米,这里的1/4米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直接用20米减去1/4米,还剩19又3/4米。经过这样一对比,其不同一目了然,能帮助学生对分数表示的两种含义有正确的认识。

(二)优化错题评析,化错讲究方法

评析错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如上面这道分数的混合运算,用画图法能清晰直观地分晰单位“1”问题。巧妙的方法还有举例子、假设等,如这样一道错题:“A×1/2=B×1/3,1/2>1/3,所以A>B”,辨析时用上假设法:“假设A×1/2=B×1/3=1,那么A=2、B=3,2<3”,很显然A

评析错题,可以把“笔写”订正变成“口说”订正,就是让学生说错在哪里、怎么修改,而且要说得有顺序、有逻辑性,对哪一点印象最深刻等,这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侧面积这道作业(如图),有学生对圆柱的侧面积这样计算:

25×4=60(平方厘米)。在这个学生经过思考说出错因以及正确的答案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后,还要追根溯源,让他再说说圆柱体侧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他若说得正确,也就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口说”订正分有:“单独说”“小组说”“集体说”,對于个别性的错误让其“单独说”,对于错误率高、典型性的错误,可以在课堂上先讲评,再让学生集体说一说或在小组内说一说。

三、重视高效练习设计,巩固延伸

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维,培养思维的最好场所是课堂。我们要将每节课都当成“思维训练场”。每节课40分钟都是如此宝贵,为了使复习课的随堂练习更有实效,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不能只照搬教材的练习逐一讲解,而要根据我们本课的复习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适量更有针对性的练习,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复习课随堂练习设计要体现:一少量精准,二综合延伸。

(一)练习设计,少量精准

练习不在多,但要精准。要能抓住复习内容的重、难点,设计有助于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理解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如复习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抓住本单元的重点——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可以设计这样的说理练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这是为什么?请说一说理由。”设计这样的说理练习可以引起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回顾,加深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练习设计,综合延伸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复习课使用的练习要延伸到生活上,选取合适的生活素材,设计综合性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复习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二)》(长方体的体积),体现知识的综合、延伸,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王叔叔有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大正方体,他打算从上面挖下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他有哪些不同的挖法?每一种挖法剩余部分的表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多少?请画出草图并计算。”这一道练习既综合了长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的知识,思维含量也较高,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复习课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把它放在同新授课同样的位置上,提前备好课,写好教学设计,按照“从有序建构到深化理解,再到巩固延伸”的环节进行有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的提升,培养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错题建构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巧用面积求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