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疫情的多点散发和反复阻碍了不少学校正常的线下教学,同时也推动了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大规模普及和实施,课堂教学从线下到线上面临着诸多的改变,存在着各种问题。文章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感悟,探索有效改进线上教学的路径,结合教学实例从精心重构教学内容、高度凝练教学语言、提高课件辅助效果、群策群力互助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线上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数学;线上教学;改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44-0094-04
新冠肺炎疫情的多点散发和反复给所在地不少学校正常的线下教学造成了严重阻碍和影响,中小学线上教学得到大规模普及和实施,课堂教学从线下到线上面临着诸多的改变,存在着各种问题。与现场教学相比,线上教学很多地方都要做出调整和改变,而且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案例很少,线下课堂一些好的构思和设计也往往会因受到线上各种制约而没法实现。面对困难,只有积极探索、反复实践、深入思考,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线上教学。
一、 线上教学的相关概述
(一)线上教学的主要内涵
所谓线上教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在近年来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线上教学更是飞速发展,其充分立足于教学规律及教学理论认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师、学生与多媒体工具的多项互动,以此实现对教学信息数据及教学知识技能的快速收集、整合、优化处理以及共享,最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换而言之,线上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完善,借助多元化的辅助工具切实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当前,受疫情影响,线上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渠道和途径,也是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关系的重要枢纽。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同时也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提高自身开展线上教学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教学现状提出一系列线上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二)线上教学的基础理论
众所周知,线上教学要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凸显教学优势,必须充分立足于相关的理论基础,在线上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利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认知看法以及掌握的相关理论原理。
第一,在行为主义理论中,普遍认为人的发展行为模式都是被动的,并不是完全出于自身的主观意识,而是由周边环境所影响的。因此,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也可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外界的刺激,学生通过接受这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形成某种特定行为。由此可见,中学数学的线上教学应当由教师结合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任务,立足于相应的学习课题、学习资料,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问,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方法营造出良好高效的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可靠的教学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第二,学生的心理认知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同时学生会根据现实需要积极主动地汲取外界信息数据,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看似不同的知识信息有效联系起来,从而凸显出教学的连续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框架、知识结构。而线上教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但部分学生无法快速高效地适应线上学习。因此,在现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快速适应全新的教学环境,不断革新优化自身的学习模式、学习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
第三,在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日常学习中积极讨论,通过思想碰撞拓宽自身视野,通过这样的方式最终实现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二、 中学数学线上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高效的线上教学设备
要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作用,切实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水平,首先要确保学生及教师的网络端口保持良好状态,设备设施科学可靠,双方的教学环境稳定安静,这样的要求看似较为简单,但实施难度较大。班级中所有的学生加起来有几十人,要同时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一些偏远地区来讲,个别学生网络配置较低,电脑版本落后,甚至有的只能使用手机等设备,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教学难度。其次,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也没有掌握软件的使用方式及操作规范,这也影响了线上教学的价值发挥。
(二)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交流
1. 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线上教学缺乏良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相较于课堂教学,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也无法巡视课堂纪律,也就不能充分立足于学生现阶段线上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进行科学高效的指导帮助,导致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缺乏高效的互动交流,无法进行面对面沟通,学生只能面对电脑设备,因此很容易产生松懈散漫的不良心理。由此可见,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更注重知识在学生之间的有效传递,并不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单纯地追求知识点的讲解和教学内容的传输,对学生是否快速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实现了知识内化吸收落实不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断被削弱,直接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2. 缺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线上教学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和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灵活的学习条件、学习空间,但同时也把学生从班级的大集体中剥离出来,使之成为独立的个体,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沟通交流,也不能积极贯彻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线上教学平台中,学生根本无法呈现出课堂中热烈讨论的环境氛围,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仅仅依靠其一人的力量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自然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到学习中。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线上教学监管
在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懒散消极的学习态度,根本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线上学习中,甚至有的学生在教学期间玩手机或者做一些与数学学习无关的事情。一旦缺乏家长的监督管理学生自然而然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主意识、学习能力不强,久而久之,教师也无法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具體学习情况、学习水平、进步情况等,无法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指导,也无法调整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四)线上教学缺乏深度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数学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传递书本知识、完成既定教学任务上,对学生情感体验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现实意义关注不够,甚至有的数学教师为了快速完成工作任务,会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压缩,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以知识模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通常来讲,课堂教学时间为45分钟,而线上教学的时间则压缩为30分钟左右,减少的15分钟主要是缩减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互动、讨论、提问等相应的环节,这样一味追赶教学进度或多或少会忽略学生的现实需求,违背教学规律,加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学生也没有兴趣对知识技能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三、 推动中学数学线上教学创新发现的主要路径及策略
(一)精心重构教学内容
线上教学因为无法现场面对学生,难以顺畅及时地交流反馈,因此平时线下准备的教学内容不适合照搬到线上来,而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与呈现方式,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1. 深入挖掘教材,融合拓展教学内容
杜威很早就指出:“企图使学校中的学习和答问都必须按照一个单一的模式,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混乱和故意矫揉造作。”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之外,学生被迫顺从教师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是输入“知识”而不是发展能力。在线上教学中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认识教材的意义,先认真研读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融合,更深入地挖掘教材内容和背后的意义,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使其更加适合线上教学。
以“结构图”的教学为例,无论是人教版还是北师大版的这部分内容都不适合30分钟的网课教学,必须对两个教材版本的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挖掘、整合,再结合大量的有关资料,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例题,每个例题都配备一个跟踪训练,一方面培养学生应用结构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例题要求学生归纳概括出结构图是反映事物内部逻辑关系的框图。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过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构图的概念,抽象、概括结构图的分类和绘制步骤,把握结构图的数学本质,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寻找数学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
线上教学内容的重构还要注意寻找到数学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将核心素养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中。仍以“结构图”的教学为例,可以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运用结构图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建构知识框架,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体会结构图在揭示事物联系中的作用,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的能力。结构图内容的安排方式体现了数学抽象的基本思想,让学生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框图复习”的教学内容又紧接着“结构图”而来,让学生知道结构图是框图,并进一步深刻理解框图是表示一个系统各部分和各环节之间关系的图示,它的作用在于能够清晰地表达比较复杂的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框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算法的研究、计算机程序的设计、工序流程的表达、设计方案的比较等方面,它还是表示数学计算与证明过程中主要逻辑步骤的工具,将会成为日常生活和各门学科中进行交流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体现了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数学思想。无论在数学还是其他学科中,以及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实践中,掌握这种数学思想都是很有益处的,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的事物环境中冷静思考,理清关系,优化人们的办事程序,提高效率;还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简洁、准确。特别是程序框图可以培养学生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数学运算的能力,培养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另外程序化的思想和数学运算能力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是大数据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根据学生的特点,对以上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创造尝试的空间,注重给予学生需要的策略分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其核心素养。
(二)锤炼线上教学语言
1. 高度凝练语言,准确表达语义
为了在30分钟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线上教学过程中,语言需要高度凝炼,语言表达的感染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果。课件中展示的每张幻灯片背后都要有精确的表达语句,甚至要打磨所说的每一句话,如何讲解、如何发问、如何引导、如何总结,每一句话都要力求表达准确、规范,还要恰当地运用口语化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感觉亲切自然。数学课堂虽然不刻意强调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但是一定要强调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语言是传递教育和教学内容的载体,数学教育要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语言与数学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它既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可以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2. 注意掌控镜头下的表情语言
在线课堂中的教师,肢体语言被缩减,但通过镜头,面部与学生距离拉近至面对面。因此教师微表情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对教学体验形成重大影响,这更考验教师的职业化程度。镜头前的职业化程度,深刻影响着班级学生在镜头前的举止。实例证明,过度“活泼”的教师,在镜头前不够端正严肃,课堂秩序与教学效果差于职业化程度高的教师。
3. 注意镜头切换,养成分镜意识
如果屏幕布局长时间固定,学生将处于疲乏状态。教师线上教学时应注意根据内容重心,有意识地每3至5分钟调整视频状态。在能够得心应手的熟练操作之前,可以采用以下“规定动作”:①课前5分钟,将自己放大与学生问好互动;②教师授课过程中,自己头像在黑板上放大;③提问学生问题时,需要将学生的摄像头在黑板上放大;④课程结束前,将部分学生拉到黑板区,询问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
(三)提升课件辅助效果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好的课件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十分重要,特别对线上教学来讲,课件是上网课所依靠的主要手段。课件的整体设计、层次结构、条理顺序、动画效果、视觉冲击等都直接影响着网课的效果和质量。课件要注意背景色的选择、字体的大小和线条的粗细,做到声、光、色的和谐统一。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使其更符合线上教学的需要,能更精准地解决线上教学遇到的问题,能更有针对性地弥补线上教学存在的缺陷。比如在“结构图”的教学中,利用动画展示例题中结构图的绘制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组织结构图的层次性;用动画展示高中数学必修三《统计》章节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在“框图复习”教学中,动态演示工序流程图的各条路径,教师只需用简洁的语言就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线上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创新课件的制作方法,让课件更好地发挥出教学辅助功能。
(四)群策群力,互助共享
要上好一節线上的网课,需要在对教材深挖细研的基础上,广泛参阅资料,调整重构教学内容,做好相应的教学设计,然后精心制作课件、反复打磨凝练课堂教学语言等,这些工作做下来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平时的线下课堂教学,靠个人单兵独进很难完成和胜任,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组建课程团队,集体备课、集体研讨、集思广益、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节网课,教学时大家可以共用共享,这是一条值得推广的高效途径。大家把各自占有的资料、新颖的创意、独特的设计、好的经验和做法等都分享出来,各展所长、互助合作、协调配合,就可以打造出一节节精品线上网课。例如在“结构图”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可以组建课程团队,先由主讲教师做好教学设计,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修改,形成统一意见,团队成员各自分工,查资料、做课件……完成后主讲教师试讲,大家再共同点评,修改课件,凝练语言,举团队教研之力,攻线上教学之难,最终才能为广大学生呈现出精彩的网上课程。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学”已是改革的大势所趋,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更是无意中加速了这一改革的进程,线上教学的普及和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努力实践,不断探索,主动适应现代教学的新形势,新变化。
参考文献:
[1]施剑松.北京将启动中小学线上学科教学[J].中小学电教,2020(4):57.
[2]赵建伟.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教学的优势和不足[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3):40-41.
[3]李美蓉,吴宁.数据驱动下的精准线上教学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22,38(2):28-30.
[4]舒琦.线上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2(2):21-24.
作者简介:罗士芳(1978~),女,汉族,安徽蒙城人,亳州市第十八中学,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