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研究

2022-12-25 23:58:09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岗位经营制度

孙 霞

(北京东方盛泽东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2)

企业内部控制通常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规避经营风险、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进行等目标,而对企业运行各环节采取的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符合,使得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安全有序、财务和经营信息完整且真实,促使企业不断弥补经营漏洞,并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包括资金管理、赊销管理、成本管理等不同的链条,这也使得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不断凸显,需要企业管理者加强重视。

一、内部控制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建立起的具有互相制约效果的组织形式和职责划分制度。为了保证企业拥有资产的完整性以及经营过程中产生信息的真实性,在企业内部开展的自我管理、评估控制、规划决策等各种措施,目的是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对风险隐患进行规避,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具体而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内部控制能够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保证各项工作的合规性。通过制度的精细化,能够对岗位责任进行细化,促进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资产资源的完整性,还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第二,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的经营需要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才能避免受到各种处罚。企业内部控制会覆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流程和环节,对企业各项业务的规范性进行监督,促进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第三,促进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企业的业务和管理模式更加流程化,不但能够督促员工更加主动地工作,还能够对关键活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二、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的资金和资产安全需要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保障。各种类型企业的资金和资产安全,都是企业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内部控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资产出现流失或者浪费,规避经营中的风险隐患。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能够保证企业各种资产被有效地利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次,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需要内部控制来实现。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促进自身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研发能力的提高,构建起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内外部环境、资源管理支持平台,打造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以内控体系建设作为基础。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保证其与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一致,从而构建起控制有序、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风险抵抗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再次,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需要内部控制来完成。企业要想实现盈利最大化的目标,不但需要对市场经营范围进行拓展,还要从自身出发进行降低成本。内部控制是实现经营成本降低的重要方法,能够减少资源在经营环节中的浪费,降低不必要的支出,促进经营活动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最后,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内部控制作为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在合规和合法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能够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符合有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依据市场发展规律有序进行,从而避免出现违规经营的情况。同时,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进行规范,使经营活动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保证企业战略规划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避免无序多头的情况发生,有效避免了资金链断裂、市场萎缩等风险问题的出现。

三、服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以XX农贸批发市场为例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1.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科学管理组织能够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夯实奠定基础,如果组织结构不完善,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效果。当前许多服务企业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待完善,管理层、经理层之间没有构建起良好的权利责任分配、激励和约束、权利互相制衡的科学关系,组织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员工对自身权利和责任缺乏清晰认识,影响了内控制度落实的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影响了内部控制监督和约束效用的发挥。

2.缺乏文化支撑

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企业凝聚力的提高,使员工建立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更加积极地落实自身岗位职责。当前许多服务企业尽管提出了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经营宗旨和理念,然而因为宗旨和理念的定位过高,又没有跟员工进行积极有效沟通,造成员工对企业的经营思想和战略规划缺乏了解和认同,不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

3.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

服务企业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管理理念、方法的影响,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造成内控基础十分薄弱。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知识的学习和更新,认识落后于制度的发展,缺乏对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视。部分领导者在经营中将管理跟自身决策相混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造成内控制度的建设流于形式。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执行力较弱

尽管许多服务企业已经进行了有关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不够全面,存在重复或者缺失的问题。而且在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过程中,企业通常更加重视事后控制,缺乏对制度执行的事前和事中的管理,甚至许多企业制定了制度却不执行,遇到问题过分强调灵活性,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权威性。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1.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受领导意识左右

许多服务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跟高层之间都是亲属关系,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出现管理过失,高层管理人员也没有依据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罚,造成管理者对于自身过错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后续工作中同样的措施可能会多次出现,影响了服务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内部审计人员配置较少,审计监督专业性不足

当前许多服务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基于行政干预进行构建的,缺乏内部审计的内在动力,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部分服务企业尽管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没有配备相应的岗位人员,缺乏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业务流程不够规范,影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造成审计部门的工作流于形式。

(四)信息沟通不畅

一方面,管理者跟基层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但包括财务、经营等各类信息,也包括管理者跟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交流,但是许多企业高层管理者跟各级管理者之间都属于亲属或者朋友关系,彼此间能够顺畅地沟通,然而高层管理者与基层员工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路径。其次,外部信息获取和分享有待提高。服务企业不但要建立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还要建立起外部信息沟通平台,从而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对服务的需求以及偏好。但是当前许多企业对信息化软硬件的投入较少,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单一,影响了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加强服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1.完善市场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市场法人组织结构,对有关岗位的权利进行制约。实践中,可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管理者参与市场管理。为此,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保证管理层对自身的权利和职责进行合理利用,以免内部控制体系中出现企业治理问题,构建起行之有效的授权和行权体系,对不同层级管理者的责任进行明确,避免出现权利的空缺和交错,为内控制度的落实奠定环境基础。企业在进行规范制度的制定时要结合市场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听取各方面人员的建议,并借鉴其他服务企业的成功案例,从而制定出科学规范的管理章程。在管理章程当中要对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划分,对权利进行制约,从而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

2.加强各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服务企业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选拔与聘用,在了解企业具体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管理人员的招聘。要对聘用人员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对其能力水平作出客观全面评价,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要坚决进行在岗培训或辞退。针对当前服务企业员工普遍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综合能力较差的问题,企业要积极组织员工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和管理知识的教育,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岗位的职责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员工清晰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落实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从而保证内部控制效用的充分发挥。

3.设立专门的内控文化

企业要找准自身的经营目标,明确自身的经营理念,加强对员工的关心,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提升他们对于企业的归属感,使员工从内心热爱企业,关心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惩罚机制,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实现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企业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日常生活,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构建起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1.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内控制度细则

服务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并针对有关理论知识进行定期学习,紧跟内部控制的发展。一方面,企业要借鉴同行业其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和自身的经营状况,制定出与企业实际状况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对管理层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能进行明确,设立软硬件使用的细则,明确对员工岗位的要求,配套完善的奖励惩罚措施,将企业管理引入制度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服务企业要依据市场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细则进行调整和完善,要加强与客户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制定出共同的行为规范,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摩擦造成企业成本的提高,以保证企业经营效率和质量。

2.严格落实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针对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要积极落实到实处,并且要通过自我评价,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严格规范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但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对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和岗位进行重点管理。因此,企业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多元化的监督体系,为企业管理和内控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另外,企业也要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和国家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及时进行信息公示,通过科学有效的审计监督,避免出现经营和财务风险问题,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三)强化内部监督

1.明确各岗位权责,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彼此相互制衡、相互监督

服务企业要对自身的组织架构、岗位构成、权责划分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坚持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保证各个岗位员工在进行业务处理时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避免个人或者部门对某些业务或者资源具有绝对控制权的情况出现,尽量不要将亲属或者朋友安排在企业的管理岗位上。同时,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和岗位责任制建设,持续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在进行岗位建设的过程中,要将责任分配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对岗位的具体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2.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工作不但涉及会计账目,还应当对内部控制制度在各组织结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和稽查,要向企业最高的管理部门进行有关报告的提交,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首先,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由监事会和董事会负责领导,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其次,要将内部审计人员从财务和业务部门分离出来,直接向监事会和董事会报告,从而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作用的充分发挥,为企业资产的安全提供保障,使企业向着合法、合规、合理的方向发展。企业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并且要将内部控制的落实情况跟绩效考核相对接,构建起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员工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的积极性。

(四)构建信息沟通渠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首先,要加强内部沟通。服务企业员工要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内容的了解,要明白自身在内控中的角色和责任,企业管理者要定期在企业内进行巡查,加强基层员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收集他们的意见。其次,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服务企业要建立企业网站,实现销售渠道的拓宽,提高与客户进行信息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企业要积极主动进行信息披露,使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企业,从而获取到更多的融资机会。企业也要对政府部门发布的规章制度、客户的资料等进行准确收集,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有效方法进行筛选和分类,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通过共享信息平台的建立,企业可以跟客户在市场竞争、服务内容等方面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促进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再次,企业要建立客户信息内部控制管理平台,依据客户信息进行建立卡片,完善对客户基础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对服务流程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在进行产品价格制定时,要对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全面考量,通过销售监督管理平台,对企业的经营流程进行全面监督。

五、结语

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紧密关联的内部规章制度,能够保证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服务企业需要对自身存在的内控环境基础薄弱、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化环境、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建立平台等方面入手,促进自身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岗位经营制度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