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的年味

2022-12-25 22:21主持人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年味质朴灯笼

○主持人 廖 蓓

爆竹一声辞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年,像一条纽带,连接着人们,他们奔赴家的方向,品味着年节的温暖和欢乐。年,也像一枚晶核,吸纳着新元素,微信贺岁、红包雨、视频拜年、直播家宴……传统的年味也有了新的呈现。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年味是在淡去,还是在以新的方式呈现?我们是否对新年的期待发生了转变,还是依旧对传统文化抱有深切的怀念?当我们在追忆浓浓年味时,我们在珍惜什么?当我们在讨论年味淡去时,我们在思考什么?今天就让我们畅所欲言。特别感谢江西省南康中学的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梅花罐里年味浓,质朴言行情意真

从前过年,人们携带家眷,跨越山河,为故乡的门挂上桃符;如今守岁,后疫情时代下,更多的人选择就地过年,隔着屏幕,在相隔千百里的那头与亲人共同品味着特殊的年味。有人说现今的年味渐淡了、衰退了——禁燃烟花爆竹使年节缺少了火花迸射的激动与兴奋,闭门过年使年节缺少了邻里问候的互动与热情。短暂的假期,还没品出年节的味来就匆匆过去了,但年味并不仅是被定义在传统民俗中,更重要的是那始终不变的质朴情怀。几千年来,无论人们的脚步走得多远,时代如何变化,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份真挚的情感,那才是真正的年味。

“曾见一幅旧画: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汪曾祺在《岁朝清供》中这样写道。屋中老者在年节将梅花插入罐中,年味便在老者这一简单的动作中缓缓发酵,愈发浓厚。同样,我们虽然选择就地过年,眼里、嘴里年味淡了,但心里的年味反而更浓了。后疫情时代下,年虽然少了些仪式感,却多了些质朴情怀,也正是因为这份真挚的情怀,年味才不减淡,反而愈发浓厚。

(刘家娴)

纵年味淡去,但人情长存

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伏在桌前疾书,偶然瞥见床头的相片。那是几年前的夜景,绚丽的烟火冲天而起,在深沉的夜幕中怒放。看着那张相片,思绪悄然飞向窗外:村口的柿子树上只挂着零星的果实,远去的人们归来,点亮了村庄。家家户户贴上楹联,糊上窗花,挂上灯笼,打扫庭院,整个村子都笼罩在节日的喜庆之中。

“嘀——”窗外汽车的长鸣拉回我的思绪,街道上零星的行人匆匆赶路,商店早已闭门,寒风呼啸而过,吹淡了年节的味道,也卷起几片枯叶飞向远处。客厅中一阵阵笑谈声涌来,父母正和数年不见的旧友相谈甚欢,眼角满是笑意。虽然城市上空早已不见烟火绽放,可灯火通明处,暖黄灯光下,清澈的眼眸中,分明有点点温暖的火光掠过……(胡 娟)

满天暖意

幼时的除夕,整个村庄在黑夜中红得耀眼,每家每户门前都挂着一个个火红的灯笼。尽管寒风恣肆地拍打着灯笼,那一团团火光在黑夜中依旧那么明亮。

可万事万物都悄然发生着变化,灯笼终究躲不过熄灭的命运,而热闹的村子最后也归于沉寂。如今,夜晚的城市充斥着斑驳陆离的光亮,它们虽能为我们照亮黑暗,却终究无法驱散寒冬的冷寂,因为那光少了些许温度。而再逢除夕,回到村子,即使灯笼已经破旧,我仍固执地为它点上火,静静地等待黎明……(雷可悦)

新时代,新年味

“现在的年味真是越来越淡了。”每逢春节,人们似乎总热衷于将今朝与往日的年味对比,仿佛在拷问着这个时代。然而细细想来,微信红包代替传统红包,既增添了抢红包的趣味,又避免了收红包的尴尬,让我们无须长途跋涉,便能带去真诚问候;电子爆竹、线上烟花代替传统烟火,我们因此能为保护环境贡献一点力量……这些新的过年方式或许会引起部分人暂时的反感,但在我看来,这也正标志着我们的“年文化”在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我们应对新形式、新年味须多一点包容,多一点信心。或许新的形式的确显得“没那么热闹了”,但只要人与人之间的挂念还在,情谊还在,那么传统就在,年味就在!

(黄琳淋)

被困住的声音

当空气中的硝烟味渐渐升起来,村子里的年味也如美酒般愈加香醇,大家都乐于饮上这一口。不远处的鞭炮声里,还夹杂着杀年猪的喧嚷声、孩童的嬉笑声、厨房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炉灶里柴火燃烧的声音……整个院落里,各种声音汇聚起来,共同奏响了一首温馨的歌曲……

伴随着手机铃声的响起,所有的喧嚷瞬间从耳边淡去。空空的道路上,手机的铃声成了唯一的声响,我望着远处高楼亮起的灯火,或许充满年味的声音就困在这一个个方格中了吧。(廖 菲)

猜你喜欢
年味质朴灯笼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馒头里的年味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山有桂子
海坛年味
糊灯笼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鸟与灯笼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