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关切、确切和亲切*

2022-12-24 18:16冯思云方章东
关键词:文科育人思政

刘 莉,冯思云,方章东

(1.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中共常州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江苏 常州 213000)

新文科建设肩负着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促进文科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使命。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强调在新文科建设中要强化价值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起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新文科建设全过程,培养新时代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近年来,各高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结合本校实际,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充分发挥新文科课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作用,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研究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健全“三全育人”体系、根本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 “单打一”的倾向,又是推进新文科内涵改造、促进其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的整合、健全其课程体系的需要。可见,新文科和课程思政两者建设在育人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新文科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载体和育人条件,而课程思政则提升了新文科的育人品质。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可概括为“三切”即“关切”“确切”和“亲切”,从新文科课程体系出发,并深入到其具体知识结构,坚持总体和个体相结合,深挖其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推动新文科和课程思政建设的互促互进。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理念新、手段方法好、能力素质高、感染力亲和力强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

一、“关切”—— 把握新文科课程体系,挖掘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版)》分类,除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所包含的专业都可纳入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范畴,简称为“文科”。由此可见,文科涉及专业多、受众面广。推动新文科建设就是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彰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文科的“新”可以从多视角审视,“新”就在于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新载体、新条件、新队伍等。为此,新文科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契机,反过来说,课程思政为新文科建设铸魂。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到“关切”,就是要求从总体上把握新文科课程体系,把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即是说,从新文科课程体系本身出发,发掘与之密切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展现课程体系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统一。

(一)从新文科学科起源和发展规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兴起、发展和更迭的过程,比如,“文史哲”就是传统学科,而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则是后生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即便是传统学科,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学科兴衰背后的逻辑在于由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变革和人类社会自我革命的要求。全面了解某一门类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理解该课程的必要前提。文科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起点,通过漫长的经验积累和人的理性思考,经社会实践不断修正完善,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一门新兴文科的产生就意味着社会变革的开启,即适应了社会前行的要求。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文科越是繁荣发展。在文科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具有根本性变革意义,它揭开了文科建设的崭新篇章,为构建文科课程体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理解文科体系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钥匙。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运动的规律,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诉诸人、诉诸人自身,寻求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这是社会主义文科课程体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文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1]。由此可见,文科发展的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奋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就是不断深化认识人类社会规律、提升人类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不断促进社会文明和践行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

由文科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可见,科学性是文科的首要特征,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新文科建设要善于把握学科起源和发展规律,挖掘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认识自我、改造自身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如钱学森作为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钱学森作为教学案例,为学生讲授钱学森艰难的为国求学之路。钱学森怀着“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明确目标,前往美国求学。他日复一日从事枯燥的计算工作,克服了艰苦且危险的实验工作,又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回国。钱学森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揭示了立志求知到取得成就两者的因果关系。课程思政教师通过讲授这类教学内容,必然能够培养起学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深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刻理解。

(二)从新文科学科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文科涉及门类多,学科专业广,如果粗略划分的话,可以从内容结构上把文科分为两大类,即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文学、艺术、教育学等属于前者,后者主要包括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当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全社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冲锋号角。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换句话说,人的现代化也应成为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现代化”是人类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衡量社会规律真理性认识的重要尺度。为此,新文科建设可以聚焦“现代化”这一关键词,以此表达新文科内涵改造的主攻方向。人文学科是关于人的学问,在具体书写时,可以是个体的、群体的或整体的,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艺术创作性的,也可以是写实叙述性的。人文学科要以人的现代化为主线,充分挖掘人的价值和意义、责任和使命、创新和创造、人格和尊严、健康和发展等思政元素,凸显人的主体性作用,弘扬正能量,讴歌典型和先进,从各个层面讲好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聚焦文化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颂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学问,这里的“社会”是广义的范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是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二是人类社会特殊规律和发展道路,三是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包括国家、公共社会领域、家庭等,四是社会运行系统内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如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科学建设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及时全面反映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制度优势,融合中国式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位一体”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等重大创新成果。

1.从名人成长及其人生经历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改造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给资产阶级的现代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绝不是囿于小市民习气的人。相反地,成为时代特征的冒险精神,或多或少地感染了这些人物。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好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2]马克思以无产阶级解放为己任,致力于全人类解放事业,放弃个人和家庭可能有的优越生活,保持无产阶级领袖崇高的革命气节,与资产阶级一切反动势力和反动学说作坚决斗争,奋笔疾书,组织宣传,创立马克思主义伟大学说,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提出并推进解放无产阶级及其哲学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课题: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代替那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3]。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在文科课程体系中,涌现出无数学术大师、杰出人物、名人代表,文科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这些著名人物的努力和付出,如孔子、李大钊、陈寅恪等,他们在各个学科领域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既是各学科领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又是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更是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因此,新文科建设要讲好这些人物故事,尤其要讲好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典型人物故事。

2.从重大事件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重大事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又一线索,是文科课程体系构成的另一主线。就重大事件的性质来说,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对社会历史进步起正向推动作用的,一类是对社会历史起负向作用的。人类历史前行的主流和本质是前者,然而也有因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的突发性偶然事件,或因经验不足、探索社会变革而失败的事件。讲好主流和本质是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旋律,也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突发性的或失败事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这是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尤为值得关注的课题,采取避而不谈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把课程思政建设导向反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提升人民生活福祉,这是新文科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给我们的生产生活等造成重大影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4]。讲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故事,是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最好的鲜活教材,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操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于职业理想之中。

二、“确切”——强化课程分类指导,促进新文科课程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

“确切”即课程思政的表达和运用要准确、科学、规范。每门学科都是由特定的概念、范畴、命题、规律等内容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每门学科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融入其中,特别是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教堂、进学生头脑”,准确、科学、规范地阐释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把握其中的精髓、本质和要义,促进两个体系即新文科课程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擦亮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寓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巩固并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新文科课程思政领域的指导地位,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说服力强不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习近平则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彻底的理论。”[6]马克思主义是一整块钢,是一系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概念、范畴、命题、规律等构成的完整的体系。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筑牢马克思主义之基,擦亮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到习近平强调的人民立场是根本立场[7],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并将其落实到党的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的这一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百年历史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及价值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牢牢凸显人民立场,将人民立场贯穿于课程思政建设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系人民,厚植人民情怀。

其次,要坚持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8],这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这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就是唯物史观。“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9]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只有坚持唯物史观,才能教育引导大学生精准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逻辑。

再次,坚持实事求是。“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0],马克思主义精髓就是实事求是。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坚持实事求是,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这是大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根据各课程体系,将实事求是作为重要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领悟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并内化为指导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课程本身出发,“因科制宜”,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不生搬硬套,不搞“一刀切”。

(二)彰显立德树人的育人成色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使命,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这就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崇高的奉献精神等。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有机地将知识、能力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育人渠道。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彰显其育人成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激发学生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真正为党和人民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举旗人、实干家。

首先,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克难制胜不竭的力量源泉。”[11]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学生只有不缺钙,才能长得高、走得正、行得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冬奥健儿回信时对他们的殷切期盼,只有志存高远、心系祖国,才能创造精彩人生、贡献青春力量。新文科课程思政强调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展示各行各业、各门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将新文科各门学科领域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而做出努力与牺牲的英雄人物事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倡导学生身体力行向先辈学习,为理想信念付出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其次,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12]大学生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事关能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事关能否接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力棒。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肩负责任是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学生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先锋者的必备素质。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程思政的价值,强化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学生肩负起主人翁和建设者的角色。课程思政教师要深入理解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融入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中,作为指导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和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工作的根本遵循[13]。教师可以围绕着青年学生“为谁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结合青年学生自身成长和国家发展,将青年责任与青年价值融合起来,展示青年学生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贡献,帮助新时代青年学生树立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的信念,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责任担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再次,新文科课程思政要激发学生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14]当前,少数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发生偏差,存在重利益诉求、轻道德价值倾向,存在着“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想法,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15]。对于这种不良现象要持续地开展教育。“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只讲个人利益、个人奋斗,而不讲国家利益、社会贡献,那么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6]个人的奉献,既为国家社会创造了价值,又能让自我价值得到实现。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还要在奉献中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课程思政要把利益观、权利观等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处世为人的正确原则。

(三)亮出课程思政的专业特色

新文科的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各有不同,这决定着不同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必然存在差异。要想让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发挥作用,必须要立足新文科不同课程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设定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确定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亮出新文科课程思政的专业特色,让课程思政在育人方面大放异彩。

首先,要设定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是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提高高校立德树人成效。《纲要》强调:“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17]这就要求新文科课程思政教师深入研究不同课程,设定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以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目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为目标;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要以培育“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医学类专业课程要以培养具有医者精神、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为目标;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例如,某高校在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中,先确定专业的课程思政目标,再设定各类课程群的目标,最后围绕着课程群的目标对每一门课程再进一步细化落实[18]。

其次,要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新文科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7]新文科课程思政要想达到切实的育人效果,一定要让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做到协调融合,既不能将思政元素生搬硬套,更不能将思政元素一抛了之。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根据专业课程教学背景、教学目标,结合专业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精雕细琢,将价值观引领寓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思考、理解和判断,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次,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文科课程思政应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新文科课程具有专业性、实操性强的特点,课程思政建设可充分运用新文科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例如,除了站稳讲精课堂教学外,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是新文科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创新空间,拓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千人百村”等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理论认知、涵养家国情怀。

三、“亲切”——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构建一流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队伍

教师是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课程思政融入不是“从外植入”,而是课程本身决定的,是由教育教学内容“从内生发”的。因此,“亲切”就要求教师具有驾驭课程思政建设的亲和力,树立政治自觉,强化课程自信,把握规律性,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切实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一流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队伍。

(一)提升新文科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以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切实增强专业课教师育人责任,根本转变“只教书,不育人”的片面而错误的认识,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要提高新文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新文科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19]。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实际上决定着其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少,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实现程度。因此,必须提升新文科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要让新文科教师树立起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并重的意识,对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为此,要消除新文科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误解,构建起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新文科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新文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要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20],形成各部门、各院系协同运作的“大思政”格局。要完善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有效的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能够强化新文科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还能够对课程思政建设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要将课程思政作为新文科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要将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学生评价反馈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的直接感受中检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同时学校也应当将课程思政与新文科教师的绩效考核相挂钩,将新文科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绩效的标准之一,完善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奖励激励机制,在新文科教师中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要提高新文科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高校专业课程课时既定,有些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限,无法处理好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课程思政耽误了专业课教学,对课程思政产生抵触情绪。其实,如果专业课教师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不仅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之间不会产生冲突,反而相互促进。因此,一方面,新文科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提高政治能力。应加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辨别是非曲直能力,自觉抵制错误价值观的侵蚀。另一方面,新文科专业课教师还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提高教学能力。首先,新文科专业课教师要做到对自己专业领域知识有足够的积累。作为新时代文科教师,要时刻学习、注重积累,多渠道进行学习和积累日常生活、新闻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案例,只有好的积累,才能有好的主题和内容讲给学生。其次,新文科专业课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年龄层次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从专业知识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再次,新文科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要组织得当,讲清讲精讲趣,提高抬头率。用好相关案例,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契合点,综合运用好第二课堂和课后实践活动,形成一整套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让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最大化地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学生产生深刻且持久的影响。

(二)促进思政课教师和新文科教师协同合作

思想政治教育贵在合力,构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是推进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抓手。《纲要》明确指出:“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科研”[17],这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建设仅靠思政课教师发挥作用,育人效果远远不够;仅靠专业课教师自主建设,难以全面提升质量。

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6],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处于主战场、主阵地的地位。思政课教师具有独特的优势,有着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知识、能力、方法等,他们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具有较深厚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丰富。课程思政要想讲出“思政味”,把握好专业课教学内容是基础。新文科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承载着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了解本专业前沿科技发展趋势,掌握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承担着培养人的知识、品行、素养和精神的任务[21],因此,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在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支由思政课教师为引领、新文科专业课教师广泛参与协同的课程思政建设队伍,形成两支队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发挥协同的作用。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日常课堂教学,对新文科专业课教师而言,是更高标准的育人要求。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新文科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极大地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新文科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协同合作的作用,以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队伍体系,构建起全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新格局。首先,教师要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育人不仅仅只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也是所有教师的基本使命,新文科专业教师更是要肩负起价值引领工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其次,新文科专业教师要通过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合作,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做法,深入挖掘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课堂教学各环节,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最后,新文科专业教师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深入学习并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按照政治强、思维新、视野广、纪律严、情怀深、人格正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正确的政治立场、科学的理论思维教育学生,形成“教师人人讲育人、课程门门有思政”的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氛围[22]。新文科建设是系统工程,其中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价值相统一,强调在各门专业课程中发掘思政教育元素,从而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应通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凸显价值观的引领。因而,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重点突出文科教育本身的个性,体现新文科课程思政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立足于文科教育本身,将新文科专业课讲出“思政味”。

四、结语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定型的关键期,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把好“三观”总阀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有机统一的,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而价值观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如果说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需要,那么,在此基础上,引领大学生涵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就是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所在。新文科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三切”原则,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构建起“三全”育人教育体系。在这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深入研究,将课程思政同新文科建设有机结合,加强内涵改造提升,把教师队伍建设纳入课程建设体系,促进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协同,进而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猜你喜欢
文科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思政课“需求侧”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