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

2022-12-24 15:01刘艾玲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思政高职

刘艾玲

2014年上海探索实施“课程思政”,上海大学开设“大国方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20年5月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提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增强每一位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充分挖掘每一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一)从高职数学课程的地位看。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通常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各个专业都开设,开设的班级之多,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必然在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从学生方面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他们认为上高职校就是来学技术的,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其它课不重要;甚至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说教不予理睬,不尊重老师。他们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需要各科教师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除了教给他们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白诚信做人、认真做事的道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从教师方面来看。数学教师是高职院校实施数学课程思政的关键,有些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政治老师的事情,和数学老师没有关系,在上课时只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思想、听课效果并不关心,还有的教师虽然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但在教学中只是机械单纯地引入、零碎的拼凑,根本无法实现“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作为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要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挖掘数学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提升育人能力。

(四)从数学课程的特点来看。数学的教学内容一般是讲授数学概念、定理和解题方法,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少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还采用平铺直叙的、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就更难引起学生共鸣了。因此,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要从数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充分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它们有机地融入教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思政的路径

(一)教师言行方面。“‘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1]每一位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加强品行修养。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感化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用尊重、理解、宽容、友爱的品质改变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二)学生意识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的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政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学生做到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端正学习态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课堂上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解题步骤规范,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会一道题、做好一件事的认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品格修养。

(三)教学内容方面。结合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利用相关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感。在教学中,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展示数学家们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向上、坚持不懈的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如:讲函数概念时向学生介绍函数概念发展史,介绍数学家们锲而不舍、追求尽善尽美的科学精神;讲直角坐标系时向学生讲述笛卡尔和瑞典公主的爱情故事,介绍著名的“心形线”,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可以介绍我国在数学发展上创造的成就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如:讲二项式定理时介绍杨辉三角形,比欧洲的帕斯卡三角形早393年;祖冲之的圆周率比欧洲早了1,100多年;极限思想“割圆术”的刘徽;勾股定理弦图的赵爽;心系祖国拒绝美国优厚待遇坚持回国的华罗庚、情系桑梓的陈省身等等。通过具体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利用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数学是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学科,只有理性思维才能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理性思维,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利用数学所蕴含的联系实际、对立统一、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事求是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如讲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计算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体会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如果每天退步一点点,就会损失惨重,培养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德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组成的,只有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引导学生从小德做起。

3.利用相关的社会时政、热点问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主人翁意识,做新时代有参与感、责任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公民。如在讲函数的表示法时通过我国城镇居民每年恩格尔系数变化图,说明居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认同感,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豪感;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中,用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国外确诊人数的变化图引入,延伸到中国人民面对疫情表现的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再通过本市的气温变化图,非常适合居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利用数学本身存在的数学美,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古希腊数学家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随处可见,如在建筑、军事、艺术、人体中的黄金分割之美;在数的对称中杨辉三角的和谐之美;在椭圆、双曲线方程中的简洁对称之美;在正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积、体积公式的统一之美;在蛇前行时行进轨迹类似于正弦曲线的神奇之美;在自然界中花瓣个数恰好与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1、1、2、3、5、8、13、21、34、……有机吻合的数学结构之美等。当一个人能欣赏自己时就会变得自信,能欣赏别人时就会变得宽容,这是一种修养。通过数学课堂中挖掘数学的美,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提高个人的修养。

5.利用古诗文和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古诗文、诗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时教师朗诵一句,学生就会自然地脱口而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学习直线时引入杜甫《绝句》中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在讲数列时引入《庄子·天下篇》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讲三角函数周期性时引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解题中找到好的解题方法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于找到解法时“千呼万唤始出来”;和学生一起朗诵励志诗歌《我是青年》“我爱,我想,但不嫉妒/我哭,我笑,但不抱怨/我羞,我愧,但不悲叹/我怒,我恨,但不自弃……”。结合教学内容恰当的运用,彰显了数学抽象思维和文学的形象思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6.利用数学知识与专业的衔接,了解行业中的优秀人物,培养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如:讲几何体延伸到医学影像诊断技术CT,从平面直角坐标系到贝多芬欢乐颂的五线谱,从数列到琴键中的等比数列,从导数到会计中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如学习分段函数让学生计算打车路费、家里的水费、电费,银行存款计算利息等,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最新动态,介绍本专业中的杰出人物,学习他们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如:为了比赛勤学苦练的汽车喷漆项目世界冠军蒋应成;面对疫情,永往直前的最美逆行者;诚实守信,不做假账,不为利益所诱惑、遵纪守法的会计人员等。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品行。

三、结语

高职数学课程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学生的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数学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它们有机融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思政高职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