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2-12-24 15:01赵乐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0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精神

赵乐子

一、红色精神产生的背景与内涵

(一)红色精神产生的文化渊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尽管近代因闭关锁国、封建思想久滞不化而饱受磨难,但是中华民族自省自新、不断创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系列精神财富,促进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立足苦难的近代史、扎根深厚的中华文化,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将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不断发展为现在的“红色精神”。红色精神与中华文化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古有志士“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近代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有文化渊源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最终形成指导我们取得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改革开放、抗疫、航天、奥运等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红色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坚忍不拔、为国奉献的无畏精神与高尚的家国情怀。

(二)红色精神的灵魂内核与重要特征。红色精神萌芽于民族危亡之时,吸取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优秀精华,批判了其中的糟粕,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考验不断发展创新。因此,红色精神的灵魂内核与重要特征如下。

1.首创精神——体现创新性。近代中国民不聊生、民族危亡,无数中华儿女投身于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经历了无数变革考验,最终是中国共产党开创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得了救国图存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爱国精神——体现民族性。爱国精神是近现代以来支撑着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核心精神。在中华民族最危亡时期诞生的红色精神更是以爱国精神为基石与核心。无数无产阶级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以无惧生死的大无畏精神,换来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换来了现代人民的安稳生活。现代以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人民生活的不断向好发展。

3.实践精神——体现科学性。毛泽东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以实践为本,指导我国根据具体国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先进性。红色精神是源于实践、扎根实践同时超越现实的先进精神。无数仁人志士坚定理想信念,在最黑暗的时候仍能向往最远方的光亮。这种红色精神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精神,是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精神。它始终遵循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与发展任务,不断探索、实践、完善,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红色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红色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成如上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进行引领的指导作用。在全球化、多元化、西方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价值错乱、人生迷茫、奢靡享受等不良问题。因此,高校需要通过红色精神的宣扬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用具有先进性的红色精神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们了解党的历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而实现理论上和现实上的真正清醒。

(二)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教育作用。红色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的先进精神意识,源自我国具体历史实践,既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又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中不断发展。高校青年学生要充分学习先辈们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繁荣富强而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爱国情怀与高尚道德情操,在其中涵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并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三)对于大学生坚定个人理想信念的促进作用。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补充大学生的精神之钙。当今大学生多出生于国家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时期,从小未受过穷、未吃过苦、未挨过打的他们生长环境自由,思想意识开放,缺乏对“落后就要挨打”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认识,容易被不良文化动摇思想。因此,将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有理想信念者宣讲理想信念,用历史、理论与实践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能让学生主动坚定理想、认清现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四)对于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相结合的启迪作用。红色精神正是无数仁人志士将个人理想、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人民命运相结合的产物。从少年毛泽东、周恩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宣言中,可以看到青年人唯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与发展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无坚不摧的力量。在和平与发展的当下,我们的显性困难虽然远不比前人先辈,但隐性困难一直存在。作为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方,无论能量大小,无论追求如何,都只有与国家发展、人民命运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深入学习红色精神,对大学生脚踏实地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相结合具有启迪作用。

三、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待进一步加深。首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红色精神核心有待进一步加强。当今时代大学生自由意识、拜金主义和享乐意识较普遍,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特别是新生阶段,就需要以红色精神为核心,加强班级班风建设、社团建设、学生党团建设等等,以红色精神为入口、为基石,以校园文化、组织文化、集体文化为抓手对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进行革新。其次,高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学活动占据了学生日常活动的半壁江山。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课程思政的主阵地作用,特别重视与处理好学生反映强烈的老师不作为,传播负面、消极思想,师德师风败坏的行为,要以对党忠诚、有理想信念的教师作为榜样,宣讲红色精神、传播红色精神,使课程思政落实落地,不仅仅使学生充分加深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更能够在实践中认可红色精神、发扬红色精神。

(二)红色精神对于大学生入脑入心效能感有待进一步增强。红色精神的宣讲与影响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与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对学生思想予以启迪、言行予以规范、信念予以强化。目前,高校对于红色精神的宣讲与教化形式较为单一,学校思政课堂与课程思政都普遍采用说教与灌输的方式,这对于在新时代自由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缺乏一定的入脑入心效果。宣教爱国主义、对党忠诚和努力学习这种途径,虽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难以与时俱进,难以充分契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如果不能够对他们的内心产生触动,也就很难谈得上真正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因此高校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时代特点、学生的具体实际问题相结合,从细微处入手、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从实践入手,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世界发展、国家发展、个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实到日常方方面面,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有效引导。

四、红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进一步强化课程思政对红色精神的普及。红色精神融入大学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深入讲解,更需要在讲解的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共鸣。这就需要高校教师本身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对红色精神加强认知与理解,并融入个人的生活理念与现实发展,唯有打动自身的精神才能真正有效地传播给学生,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甚至可能起到相反作用。同时,作为支持教师工作的学校平台也应树立良好的校风校纪,涵养真正的红色精神,利用具有本校特色的红色精神教育载体,让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有本领的教师担当引领才能真正实现对红色精神的传承。

(二)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对于红色精神的深化。红色精神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深化,意味着该项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口头宣讲或者材料形式上,而是能够通过对红色精神的深入学习将其应用到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唯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并加深对红色精神的认识。这里所说的实践不仅仅是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肤浅地、流于形式地参观对于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红色精神并无裨益。深化红色精神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时代要求,不能用老办法处理“新人类”。特别是对于在网络时代,思想较为活跃、独立并崇尚自由的新生代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自己,具备真正来源实践的本领去引导学生们学习历史、认清现实、开创未来,而非一味地教化或者使用所谓的权威力量。

(三)充分开拓网络平台,全面宣传红色精神。网络科技的发展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如何将植根革命、植根历史的红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并引领他们的精神发展,是作为与青年人打交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用心思考与实践的问题。为此,国家已推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平台——青年大学习和学习强国教育平台等等。但是在日常实践中,为了对平台工作进行考核,很多网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平台建设真正的初衷与实效。因此,建设具有尊重个性特点的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合理表达、自主吸收与创新,真正实现红色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价值是未来可以继续研究的方向。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精神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