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新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提高,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各个行业中越来越被重视。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也是不断增长的,而社会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增长缓慢,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大,毕业生就业难状况更为突出。另外,中国高等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但是部分学生的观念依然没有及时更新转变,其就业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对其顺利就业也形成了巨大的阻碍。本文以协同育人视角,结合就业背景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进行聚焦分析。
众所周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取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方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机遇期和挑战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留学生回流,竞争日益白热化,预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且不包含往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现阶段,随着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更加趋向多元化,但科学的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择业盲目从众。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季面临选择什么发展方向时,往往选择社会较为认可的途径,如考取研究生、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应聘国企或外资企业,在做选择时往往忽视自身的兴趣、能力及个人实际,以迎合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期待。很多大学生将眼光锁定在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上,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寻求缓冲目标,取得更好的平台,公务员考试已经变成全国高等学历人才竞争最激烈的“中国最难的考试”,同时跟风考研、扎堆就业等现象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就业的质量。
(二)“懒就业”“慢就业”。随着就业难度的不断增加,“懒就业”“慢就业”也在不断成为当今毕业生的选择。随着人们生活追求的提高,当代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变得更高,就业的主观性、目的性更强,更希望从好的就业中找寻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等内在满意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如果寻得的工作在相关方面没有达到自身预期,很多学生宁愿待业也不先就业再择业。一大部分毕业生致力于备战教师招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等考试,即使明知竞争异常激烈、成功概率很小也义无反顾,“二战”“三战”习以为常。
(三)眼高手低、缺乏规划。大部分大学生都过于注重眼下的得与失,在没有考虑自身能力、未来规划和更长远发展方向的情况下,把就业地域、薪资待遇等当成就业最终目的。过高的期望值,对职业发展空间的忽视,寻求他人的帮助达到就业目的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存在眼高手低,盲目与他人攀比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尤其部分毕业生对自己个人能力评估严重失真,导致应试、求职屡屡受挫,加重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四)劳动倦怠观。劳动倦怠观普遍存在,羡慕“一夜暴富”“啃老”“不劳而获”等消极社会现象,没有远大理想,不愿选择有创新性的工作,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否定并逃避体力劳动工作,导致“轻松简单”的就业岗位被扎堆哄抢,而“辛苦”“需要创造性”的岗位缺乏应聘者的社会现象,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深化。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存在偏见,认为到基层就业是“没出息”的表现,没有到经济发达城市显得光鲜亮丽,这些是没有将个人发展与祖国迫切需要相结合的典型现象。
(五)择业焦虑与自卑。严峻就业现状及巨大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存在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压力、焦虑等因素持续作用下,易产生挫败感,导致自我否定、失去斗志,个体长期处于孤独彷徨的境地就会产生焦虑心理,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岗位竞争时容易萌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技不如人,缺乏信心和勇气挑战心仪的岗位。还有部分大学生自我定位不清晰、缺乏独立性,过于依赖家庭和学校,择业时未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严重依赖父母的建议或亲友给出的参考,造成自身的求职困境[1]。
(六)其他现象。择业诚信意识不强、自主创业认可度低、存在较强劳动功利观、缺乏劳动美德观、责任担当意识缺失等等问题都制约着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困扰着社会。
就业价值观教育成为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才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科学客观的自我定位,下面将从五个层面进行分析,力求从协同育人视角下寻求应对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问题的有效之策。
(一)社会层面。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国家在政策方面出台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保证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优良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发挥聪明才智建设祖国,支持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家庭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从根本上防范虚荣心对大学生择业的负面影响,形成积极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大力弘扬工匠和劳模精神,倡导精益求精、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2]。
(二)企业层面。现代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多开展“校企面对面”“企业开放日”等活动,面向大学生充分开放参观实习,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知名度,企业文化要落地生根,增强大学生入职后的归属感;在选拔人才方面,要有识才、爱才、用才的意识,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及使用机制,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做出成绩和贡献;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与导向作用,充分尊重其创造的价值,为大学生干事创业、发挥才能提供公平公正的平台。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的,尤其是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毕业生,这就决定了企业必须设法为大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生活待遇和劳动环境,增强企业吸引力[3]。
(三)高校层面。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应熟练掌握毕业生相关就业政策,熟悉其实际实践效果,加强科学引导;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持续性,并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指导,除了讲授职业兴趣探索、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等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加强案例教学,增强趣味性;在教学中提升实践、实习环节比例,引导学生多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情、体察社情、体会民情,提升就业观念科学性;进一步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服务措施及保障机制,建立完备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服务指导体系,更深层次地加强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全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做好大学生创业孵化期及创业初期的政策扶持及专家指导。
专业课老师应充分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在专业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国情及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不盲目鼓励学生考研、考博,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相关专业领域的短板与弱项,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命运密切关联起来,让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4]。
借助学生组织、社团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活动,例如简历制作大赛、面试模拟活动、求职经验分享会等,邀请已毕业校友现身说法,为在校生讲授求职及职场经验。现实案例生动活泼,使学生们感同身受,能增强说服力,提升朋辈教育的有效性。
(四)学生家庭层面。家庭氛围对广大大学生择业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有调查显示,家庭的建议是学生择业最终决定的重要参考之一,所以每个家庭都应共同努力做出改善,努力营造和睦、温馨、民主的氛围,使孩子更加积极向上,在进行择业时也更有自信追求其喜好的职业;家长需要站在孩子角度上看待问题,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理解他们的难处,切勿给孩子过多要求和压力,否则让他们有很大的负担,十分容易陷入自我冲突;家庭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家庭文化资本的同时,应加强对子女的品格教育,即使家庭条件优越也要培养孩子艰苦奋斗及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以身作则,摈弃陈旧的择业观念,以积极正向的择业观影响孩子职业选择,切勿以陈旧观念干涉子女择业,影响他们一生的职业发展。
(五)学生个人层面。为了从容地应对社会竞争,大学生需在认清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方向的基础上,客观准确地做出自我评价和定位,从而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使自身的能力与职业要求相吻合,避免随波逐流、四处碰壁的情况发生。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校内的各种资源,积极拓展自身的文化资本,考取有利于就业的资格证书,增强自身竞争力。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走向社会,借助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企业实习等活动有意识地拓展自身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大学生要打破职业终身制的择业观念,通过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竞争机制,要明确能力才是“金饭碗”,克服择业时的自卑和攀比心理,不过分注重眼下的得与失,要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考虑自身能力、未来规划和更长远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增强荣誉感与使命感,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5]。在成功的职业生涯中,关键软技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软技能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承受力等,因此提升关键软性技能,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学习,迎接技术变革浪潮,不断迭代自身专业理论,方能在工作业绩方面表现卓越,成为职场佼佼者。
大学生顺利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来源于方方面面,需要多方发力协同育人,方能取得良好效果。能否顺利就业更在于每位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这就需要他们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调整心态,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