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2-12-24 14:0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篇词汇大学

尹 海 燕

(沈阳大学 外国语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语篇语言学(Textlinguistics)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国外对其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此学科的研究方兴未艾,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语篇语言学以跨学科为基础,其目的是研究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机制。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语言学的核心内容。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最早见于《英语中的衔接》一书。他为衔接概念明确了定义:衔接是语篇中一个成分和对解释它起重要作用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1]。通过衔接可将文章中的句子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连贯的目的,它是语篇连贯统一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认为,衔接是语篇的表层结构,它是通过语法和词汇的运用来体现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衔接有利于确立语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达到语篇的交际和输出功能。连贯体现在语篇的语义层面,它通过语义关联来体现。语篇的连贯通过逻辑关系来构建。语篇分析是以语篇语言学为基础的理论体系。语篇分析理论是对传统阅读理论的发展,它将语言放到了更大的语境环境中去研究,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更有裨益[2]。本文主要从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两个角度来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 语篇分析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 应势利导,做好衔接。自2013年以来,全国高考英语科目历经几次改革,2021年开始,江苏、湖北、福建、辽宁、广东、重庆、河北、湖南共8省(市)启动新高考政策——“3+1+2”模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的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也面临转变,特别是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构建成为教学改革重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3]。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衔接高中英语教学的使命,必将在诸多方面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4]。影响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生源地的英语教学环境甚至是地域特色等,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而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新生入学后不分生源,且对于不同高考模式下的应试考生也没有针对性对待。在教学中更是采用相同的教材和评价体系而忽视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无法达到《指南》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新高考模式下的学生英语水平,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 阅读水平,检验实力。阅读水平体现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阅读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同时他们也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也历经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如翻转课堂、微课及慕课等新教学形式的兴起;同时,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教学等。这些改革虽然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及增加课堂信息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都只是流于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而实际在教学中,对于语篇的全面理解和认知还没有深入开展。长期以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个误区,即阅读是一个简单的语法和词汇的结合体,从而导致大多数教师把阅读课的重心放在词汇讲解、句子分析及语法解析等方面。期末测试也围绕应试模式进行,重点考察的多为语法和词汇及翻译等内容。这种机械的方法和引导,势必造成学生只注重背单词和大量刷题,从而忽略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可见,这种现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对当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在阅读课中引用语篇分析机制很有必要。语篇分析从宏观角度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的结构和主旨思想,使学生先从总体上了解语篇,然后分层次对阅读材料进行理解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更有利于打破片面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构建新时代智慧阅读教学起到积极良好的辅助作用。

2. 语篇分析理论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以语篇为整体视角,对阅读材料进行全面解析和认知。既要注重语法和词汇等语言功能,即语篇的衔接;同时也要兼顾语篇的内涵,如题材、主题、文化等背景知识,即语篇的连贯。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语篇的体裁、结构、主题、词汇意义、语法等,其目的就在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及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力图使学生能顺利读懂有一定难度的英文材料和文献,让他们不但能掌握篇章主题思想和细节,还能领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和潜在意义,同时还能够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构建自己的思辨体系。不应把英语阅读教学简单理解为以词汇为基本单位和以语法分析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上,而应该注重对整个语篇的理解。

(1) 在阅读教学中从整体角度对阅读学习材料加以分析,有利于确定语篇结构。教师也应该对教学和课程从多个角度加以宏观和微观准备。宏观角度的准备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原则及教学方法等。微观角度的准备包括对教学材料的审视及对涉及所选课文的题材、练习和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师生对语料的敏感性。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学习文本的分析和语篇结构的确定并不是单纯对语法和词汇等简单解读,而是需要对教学材料做更加深入地研究和精心准备。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尤其要注重对文本的题材和语境分析。语篇的体裁不同,交际功能亦不同,其语言风格和组句成篇的模式也会因此有异。语篇的组织模式既能体现作者的思维模式,又能体现语篇的宏观认知结构[5]。由此可见,对于阅读材料体裁的分析有利于深度了解语法和词汇等语言表层信息背后的内涵,从而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和深化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打破片面注重语法和词汇及提高阅读技巧的陈旧教学方法,要强调对阅读材料整体认读的研究,从而形成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教师不仅要增加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还要积极输入相关知识,努力为学生打造浸润式学习语言的环境,要培养学生在语境中阅读并真正领会文本信息,获取语言知识和提高技能。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增强他们的语境意识。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用语篇分析机制,要求教师把阅读教学看成是一个整体学习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真正领会阅读材料的体裁和语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习者和文本的真正互动,才能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2) 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法和词汇教学,所有教学环节都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从语言的基础层面开始,如单词、词组和语法等,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重点也仅仅是如何纠正学生的发音、拼读和句子翻译等。对于语篇层面的教学也只是简单停留在就课文回答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大多是段落大意和句子翻译等,从这一点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的引用语篇分析机制。而语篇分析机制的引入有助于改变这种现状,并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课堂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为指导者,教师主要通过启发和引导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根据设定好的课文难重点提出一系列问题,激活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知识点,启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并帮助他们把握自己的立场,促进学生思辨能力。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找到一篇相关的阅读文章,要求学生阅读后对文章观点进行梳理、提出论题,并分小组讨论分析,做到各抒己见,以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讨论过程中,通过相互竞争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得以发挥,这样可以培养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并取得良好的互动效果。

(3)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相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学习语法和词汇或对文章主题的分析,还要了解阅读材料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文化导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构成文化的元素,文化则影响语言的使用。文化学习在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中更为关键。语言能力必须在跨文化的互动等各类使用情景中得到锻炼[6]。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融入教学材料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中也在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因素。通过了解英美母语文化,学生可以优化语言知识结构,此外还能够拓展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树立国际意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4) 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打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如通过开展课堂小组活动和小组测评这样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评判。在教学设计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要注重知识信息本身,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辨能力。教师可以提前把辩题布置给学生,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调研。学生可以在课下借助网络等多媒体平台进行准备,在课堂上就准备内容进行辩论:由陈述观点﹑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三部分组成,其余学生分别充当主席﹑评委﹑正反方点评人﹑记分员和计时员等角色参与课堂活动。辩论结束后基于学生的点评,教师予以总结性评价,并选出一到两名学生整理出各方主要观点。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学会通过形成论据明白如何推理,提高思辨能力。作为语篇语言学的核心内容,衔接和连贯并不是孤立存在于语篇之中的,这两个要素之间往往相互渗透,通常有所交集并交替作用。

二、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阅读课中的语篇教学不是孤立进行的,它需要和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顺序是从总体导入到详细解析,最后总结归纳。首先,教师应从宏观的角度对语篇进行切入和引导,其中包括围绕单元结构和课文标题的总体概况设计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借助语篇衔接理论对文本进行具体教学,包括句法、词法和语法及句子与段落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最后,师生一起探讨语篇的主旨思想及其潜在意义,内容可涉及文体、写作风格,文化背景知识等,这一环节主要体现语篇连贯理论的应用。这样就完成了从总体到细节再到总结吸收的教学过程。下面以《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为实际教学案例来具体阐述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 提前把握教材脉络,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认真了解,包括指导思想、教材特色和单元主题等,这些都能很好地促进教学,这实际上也是语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策略的指导。选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课文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趣味性与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积极性。难度适当,合理控制课文长度和词汇比例,加强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与运用。练习形式灵活多样,综合培养读、写、译多项技能,既包含夯实基础的词汇及语法练习,又设计了促进学生学习策略、思维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练习。具体来讲,这套教材每个单元结构的总体设计共分为五个模块,即主课文、练习、拓展文章、专题文化短篇和写作训练。主课文模块从新颖、独特的视角探讨单元主题,其语言地道、难度适当,选材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练习模块针对主课文重点语法、句法构词、搭配等的详细讲解及相应练习。拓展文章模块从不同视角、不同体裁,供教师课堂选用或者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专题文化短篇模块展示不同国家的文化生活、传统习俗与价值观念。写作训练模块以专题文化短篇模块中的短文为摹本,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方法[7]。可见,这套教程的单元结构设计基本上是以语篇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此,教师在对单元结构和特色有了深入了解后,可以从语篇的宏观角度有针对性的对教学环节和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对于具体的单元又可以进行细致的教学活动设计。由此可见,对于单元结构的理解有助于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研究。

2. 结合单元结构特点,达到良好阅读效果

针对《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单元结构,教师可以构思如下阅读课教学方案。每篇课文之前设计预测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预读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标题设计问题,让学生预测文章主旨、文体及目标读者等,这就是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相互结合应用。

(1) 课文后的阅读练习层层深入。从理解文章基本大意和主要细节到扫清语言障碍,再到深入分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文本的深层解读,包括词汇、语法、语义衔接等方面的理解是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2) 思辨性讨论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联系实际、拓展思维。这里的讨论可以包括对于单元主题的延伸和与之相关的跨文化知识等,这就是语篇连贯理论的进一步应用。下面以第一单元的主课文“Five things I wish I’d known when I started college”为例来演示这些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这个单元的主题是“A new start”,选材主要围绕大学新生校园生活及校园文化展开。首先,教师以听力练习的形式导入课堂,音频内容和单元主题相关,让学生在给出的与大学校园生活相关的词汇中选出所听到的词。其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How well prepared are you for college life? 这样就自然过度到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标题对课文进行预测,问题可以设为: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Who wrote it? Who was it written for? Where and when you might read it? Is it formal or informal? 通过此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的预读能力。

(3) 学生阅读课文之后, 再讨论文章的主旨思想和主要细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他们以小组活动形式讨论和表达观点, 同时各个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点评和提问, 这种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教师也可以采用智能手机APP 和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8]。

(4) 词汇和语法及重点句型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扫除学生的阅读障碍。这要依托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理论来进行,形式上可以是学生发问,由学生来回答,教师的作用就是加以监督和指正。这里还要结合课后练习来进行交叉教学,从而巩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语篇分析理论强调的是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本身,还要兼顾文本的深层含义,所以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义和发音讲解,而是要将词汇与语篇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其他一些看起来不重要,实际上在语篇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它们或许是作者最强的明示刺激,形成语篇的衔接或者连贯[9]。

(5) 阅读材料的深入分析。 主要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 讨论文章的潜在内涵, 也可以是与主题相关的话题, 例如: What do you hope to achieve by the end of your university years? How do you think university life will change you as a person? 这样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阅读课上的时间毕竟有限, 教学还需要拓展到课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把课文总体结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也是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 不仅能够快速对文章的语篇环境进行把握, 还能够明确语篇阅读的思路[10]。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材料, 尤其是有关跨文化知识的, 如国外的大学校园生活等, 目的是促进语言和文化的融会贯通, 以多元文化视角来学习语言。 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思维能力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任务, 要求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 然后是线下的课堂教学。 学生在课前要对每单元的背景介绍、文化背景等有所了解。 教师在线下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东西方文化比较, 通过这种方法不断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兴趣。 课下更要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和互评的学习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展示。 总之, 阅读课的教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离不开语篇分析理论的指导。

三、 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总结

1. 提高认识,渐进融入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中心,这样的教学理念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方法,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片面化的、断层的。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学习词汇延展意义和深度理解语篇内涵意义的能力,并不能真正使学生获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能,也不能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更达不到真正掌握语言而进行交际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升,而不是单纯依赖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大力倡导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再也不是为了完成教学而教学,教学效果的评估也不再单纯依靠测试来进行,愈加备受关注的是语篇背后的意义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2. 引入语篇分析机制,营建合理化的阅读环境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语篇分析机制,其终极目的就是培养出真正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并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人才,这与大学英语课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阅读课的教学不应只依托于知识和信息本身,还应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认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量,优化知识结构,学生对语篇的学习也不应该只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而是应该深刻挖掘其背后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营建合理的阅读环境。在语料的选取上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要难度适中,同时还要考虑文本的题材和体裁,要多样性和实用性兼顾,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阅读体验感。同时还应清楚,实践性强是英语教学的突出特点之一。听、说、读、写,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因此教学活动要做到这四方面相结合,每一方面的教学都要围绕整个语篇来展开。

3.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加大阅读量,积极学习。要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接受新事物,不断了解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并及时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全身心地热爱并把精力积极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教师不但要熟悉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努力扩大知识面,及时了解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改革中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同时,通过阅读正能量的教学资料,积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做到和学生共情,乐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进行语言实践学习的机会,力求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4. 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首先,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虽然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语法和词汇学习的教学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语法和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阅读者的文本阅读经历越丰富,词汇量越大,遇到陌生词汇的几率越低,词语识别、解码的速度就越趋向于自动化[11]。 因此,不能盲目追求语篇分析而忽略了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其次,要结合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包括阅读文本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安排等都要兼顾。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需求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也有良好促进作用。最后,在进行文化导入教学环节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汲取阅读材料中正能量的知识和信息,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同时,既不要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也不要失去民族自信心,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理想和信念。

四、 结 语

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体现了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打破只注重语言自身层面的阅读教学模式,还能促进学生对语篇整体结构的认知并因此提升他们的语言技能,增强他们的语言文化意识。教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课下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教师要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及技能来领悟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态度、批判地吸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以此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建构新概念、体现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理解语篇表层信息时,教师不可急于让其探究语篇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语篇分析理论指导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要在语篇衔接的基础上理解语篇连贯。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构建语言、文化与思维相融合的英语阅读教学新生态,对于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国家育人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这为探究互联网时代如何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和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以及如何实现智慧阅读和高效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猜你喜欢
语篇词汇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