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英 刘 健
(1.内蒙古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2.中国人民银行通辽中心支行,内蒙古 通辽 028000)
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树立核心价值要素,明确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同时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二者的提出是基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综合考量,是基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二者在内在逻辑、长远目标上都是高度统一的,都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这是二者在教育实践中融合的基础。此外,二者在教育实践中有融合的必要。目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内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改革深化的挑战,对外则不断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可以为其提供科学指引,有利于净化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大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
从历史逻辑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看作一种基于国情与国史的国家和民族认同[2],它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发展、演进的。我国有56 个民族,各有各的风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们的前途命运在各种碰撞、交流和融合中一直缔结在一起,这种缔结是建立在自觉认同、主动归属基础上的,是形成共同体的历史基因。到了近代,中华民族陷入民族危机,危难当头,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斗志,也唤醒了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各民族携手共赴国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社会主义革命、改革、现代化建设等中心工作,各民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齐心协力,创造了伟大的中国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从时代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看作是一种基于现实和未来,团结各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纽带。当前,我们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融汇成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 字简练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内容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价值准则,它凝聚了人民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认同[3],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提供观念引导和实践引导。当然,这一价值观的形成不是凭空的,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回答了身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应当崇敬、追求和重视什么的根本问题,它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脑神经”,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行为是否正确的“试金石”。
(1)二者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其蕴藏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支撑中华民族站起来、强起来的精神动力。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丰富内容为其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它科学揭示了民族的本质属性、发展演进及消亡规律等基本问题,为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科学遵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实践等漫长的探索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进行了科学的继承和发展,明确了对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可以有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我党在西藏、新疆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实行的一系列民族政策及其所取得的成功,验证了这些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正是基于这些成功的实践我党发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关于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复兴的科学倡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其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之间血脉相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社会平等、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等的倡导,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价值遵循和发展愿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从解决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来讲,为了与各种消极腐朽的思想文化和极端思潮进行长期斗争,为了确保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社会主义性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立诚”“爱敬”“忠恕”“知耻”等价值理念。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一体,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理论和文化基础[4]。以有效应对我国当前在意识领域面临的挑战,净化并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指引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崇高的道德和价值追求。
由此可见,二者在文化根脉上是一脉相承的,所秉承的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同根同源是其可以融合的先天条件。
(2)二者可以相辅相成
通过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可以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了国家、历史、民族等的共同记忆,它是根植于心灵深处的一种精神力量,会影响大学生对历史的判断及对待历史的态度和根本观点。让大学生在追本溯源中回望历史、回看民族的记忆与创伤,他们才能真正了解到“振兴中华”“救亡图存”“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等历史的呐喊产生的渊源,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要求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内涵,认同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自觉抵制各种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及民族分裂势力的蛊惑和侵蚀,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自身政治觉悟,从而拨开前进中的迷雾,坚定不移地朝着个人的、民族的奋斗目标前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层面的具体要求,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爱国、团结、友爱、互助、修身等的价值取向和方向指引,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根基,能提高大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知,自觉维护和巩固当前民族工作已取得的成果,与各民族同胞一道,同心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一份子,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他们代表着最生动、最积极、最有活力的一群,是最不能忽视的强劲力量。处于意气风发、展示自己才华阶段的大学生要在国家和社会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融“小我”与“大我”的命运为一体,融自己的奋斗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是实现这种融合的强有力指引。
某种价值观念能否践行关键在于人们是否信奉,是否认同,没有价值认同的根基,践行便如空中楼阁难以实现。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在产生了自我意识之后,他们对价值观的接受行为就变得更加自由、自觉且富有选择性。他们通常会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各种价值观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从而产生具有个体特征的评价和选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合理性认同是前提,即大学生是否觉得这种价值观的存在是必要的、合乎道理和情理的,道义性认同是升华,即大学生是否觉得这种价值观体现或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5]。只有当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足够的说服力、是高度合乎道义的,他们就会赞同、支持并认同它,否则他们就会持怀疑、观望态度,不会做自觉的传播者、践行者。目前来看,很多大学生在认识上是存在偏差的。比如有些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过高,没有体现对人性的关注和顺应,过分强调了社会性;有些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社会利益的保护,对个人利益不重视;有些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虚无缥缈的,在生活和学习中无从下手去实践。认知上的偏颇和不到位,最终影响了大学生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也表明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不能以单纯的学理知识进行价值观教育,还应当融入更为鲜活生动的元素,丰富教育资源,提升学生认知。
行为践行需要大学生脚踏实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自己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当前大学生的践行主动性不强,践行效果也不理想。表现在几方面:对自身学业不重视,虚度美好的学习光阴,不注重自身专业文化素养和技能的提升,不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自己的学业;同学之间存在互相争风、不和睦、损人利己的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并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发展实际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眼里只看得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积极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对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热情较低,比如志愿者活动。这说明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还不能将它贯穿于自己生活、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因此,有必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契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重要性、践行的必要性,从而驱动他们去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深入向内开掘[6],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库、资料库,能够建立起更系统的知识体系。以这一丰富的知识体系为抓手,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和了解国家、民族的发展及利益与个人之间的相关性,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历史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有利于建立高度认同。
氛围产生作用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某种特定的氛围往往会导致某些特定的行动。大学生过着集体群居生活,其思想、行为,更容易受到周围氛围的影响。当周围都是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氛围时,学生个体也会有激流勇进的奋发冲动,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当周围攀比成风、学风散漫时,学生个体也会产生松懈懒散的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就要着力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如果不注重氛围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会停留在学理层面,学生自然缺乏行动动机。因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要将氛围的营造摆在重要位置。首先,可以搭设一个能够让学生、思政教师等表达观点的平台,设置相应的议题供师生交流。如可以让各民族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贯彻效果、在各民族内部的认同情况等进行交流,围绕各民族在风俗、文化上的不同进行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深刻了解,消除彼此在认识上的误区,让每个学生都能更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以及其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血脉相融的关系。
还可以考虑在高校范围内建设各民族和汉族合宿、合班级的管理体制,让各民族学生置身于同一种教育环境、文化环境下,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互相学习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等,在共同的生活学习中,他们会更加了解彼此,建立信任,从而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在思想和情感上同频共振。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互联网+”平台,实时推送国家关于民族政策的方针、重要会议、相关的民族团结活动等,推送那些有关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青春励志故事、楷模人物信息等,积极配合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将其涉及到的主要精神进行凝练传播,让学生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不同民族地区正在发生什么,给他们提供接触这些前言信息的渠道的同时,将中华一家亲的团结意识、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深耕于其灵魂深处。再次,利用“互联网+”平台宣扬以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等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这些文化资源的熏陶和浸润下,产生巩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振兴、与各民族同胞一起共建中华民族的使命感,
(1)结合二者概念阐释,缔造联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涉及到时间维度和主体维度两个大的维度,所谓时间维度,指的是要从历史、现实与未来不同时空角度入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阐释。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接触、混杂、联结,又是如何分裂、融合的。追寻民族发展的轨迹,可以让学生深刻把握我国民族多元统一格局的形成规律与必然性。所谓主体维度,指的是要从民族、国家、世界三重层层包含的不同主体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阐释。要让学生知道“一”是只有一个中国,“多”是中国有56 个民族,“一”和“多”之间是统一的,而中国与世界之间又是一体的[7]。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中,通过知识串联,让学生全面认识当前的世界格局、我国的民族格局,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地缘认知等。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统一起来,与自身的发展和前途命运统一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族融合与统一的必要性、必然性及坚持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必然性的认识,使他们知道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必须要各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凝聚共识,共同奋斗。唯有如此,才能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才能实现高度的国家认同,而只有在高度国家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接受和认同主流价值观念的强大支撑力。
(2)结合二者相关内容,缔造联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要注重对其相关内容的梳理,从而加深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内容中要结合历史的时间线,融入民族地区人民在历史上的事迹,这些历史事件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极佳素材。如清末民族危亡之时,新疆和西藏等边疆民族为了抵御外敌团结一心、积极抗战,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又积极参与国家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建设的实践等。让大学生了解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民族大融合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保证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互助、团结、和谐所制定的相应制度,以及在这一制度下达成的基本共识,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为什么要建立在各族人民共同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基础上,了解我国过去、现代及未来的国情、社情、民情、党情,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让大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让他们通过学习成为传播者、运用者,认清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外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严峻性、违法性及危害性,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让大学生了解各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和守望相助的重要性,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政治学科的目的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门科学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实践”[8]。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为了知,更重要的是为了知之而后行,成为拥有崇高理想、完善个人修养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必须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如何去行动这个根本出发点上来。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现实化和实践化,为他们提供路径指引,使他们在普遍信奉的基础上真正践行。大学生群体虽然生理、心理相对成熟,已经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他们的自主性不强,实践的目的性也不明确。这就需要在形式上创造条件,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
首先,可以让学生明白日常学习生活是首要的践行渠道。“少年强则国家强”,对大学生而言,掌握好文化知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也是他们将来参与到国家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法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良好的文化知识做根基,大学生很难在将来有所作为。可以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的仁人志士们是如何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寻求富国强民的道路的。通过这些历史资源,让他们明白学习对于维护国家尊严、民族独立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日常的学习中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夯实行动根基。其次,可以通过红色题材电影、以民族团结为题材的电影、纪录片等,展示各民族人民如何同心抗战、各民族如何和谐相处,引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团结少数民族同学,与其互帮互助,做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伟大复兴事业的践行者、推动者。再次,指导学生在校园内举办民族文化节或民族节庆活动。让学生穿上不同民族的服装,展示各民族独特的食品、风土人情和才艺,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所看、所感,更能体会各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姿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与此同时,给予相应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当前民族团结一切成果的获得是经历了怎样艰辛的斗争,要如何捍卫这胜利的果实,从而自觉践行相关要求。最后,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可以组织“民族团结”的实践团或是暑期民族服务团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的小天地,到民族地区的广阔天地中去感悟、锤炼。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举办民族地区艺术展演活动,让学生为民族地区群众献上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举办“我为民族地区增光彩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进步,切实加强他们与民族地区的联系。这样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更能增进他们对民族地区的感情,也更有利于他们将爱国、民主、团结、和谐友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