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雅萱
在培养孩子向善的美德上,当父母遇到困难时,其实还有一种更为现实、好操作的思路……
家庭德育往往强调从“善”的层面培养孩子向善的美德,但很多时候会困难重重。不仅因为实现崇高的“善”需要极强的道德意志与道德努力,也因为抽象的“善”在具体复杂、价值多元的生活情境中往往模糊不清、难以辨别。或许,使孩子坚守“不作恶”的品质是家庭德育中更为现实的思路。
“恶”有一个确定且显著的特征—伤害性,但父母仅仅告诉孩子“不做具有伤害性的事情”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刻剖析恶的伤害性的具体内涵,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厘清“不作恶”的行为边界。
从对象上看,恶所伤害的是“他人”。偷拿商店的东西虽然能满足自己的欲望,但直接损害了店主的利益,因而是恶的。“他人”的另一层内涵是由众多他人集合而成的集体或社会,所以,随地吐痰、破坏公物等有害集体或社会发展的行为也是恶的。在这个层面上,“不作恶”意味着不做对他人、集体、社会有害的事情。
从内容上看,恶对他人产生的伤害有可见伤害与不可见伤害之分。身体伤害是可见的,心灵和道德伤害是不可见的。协助朋友作弊就是一种道德伤害,助长了朋友的不道德品行,因此也属于恶的范畴。在这个层面上,“不作恶”意味着既不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灵,也不危害他人的道德。
从性质上看,恶的伤害性既在动机层面指向伤害他人的意图,也在后果层面指向产生使他人受到伤害的结果。对他人的求助置之不理、对他人的危险处境冷漠旁观等行为,虽然没有伤害的主观意图,实际却造成他人受伤的结果,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恶。在这个层面上,“不作恶”意味着既不能做出故意伤害他人的事,也不能放任可能造成他人傷害的行为发生。
那么,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坚守“不作恶”的品质呢?
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陪伴孩子体验社会、体验生活,增进其对不同人与事物的了解,提高对他人的共情心和敏感力。在具体道德情境中,孩子可以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我是他,会不会感到受伤?在他的处境下,会不会受到伤害?引导孩子在换位思考中进行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既要使孩子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更要使其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且复杂的现实处境,在他人处境下依然不具伤害性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不作恶”。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盲从与跟风。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孩子可能明确知道不能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但往往容易受到同伴或群体的影响,要么成为作恶群体中的一员,要么成为默许群体作恶的人。在诸多校园欺凌案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参与欺凌的作恶者或沉默的旁观者,绝大多数都没有伤害他人的意图,只是在群体行为中搁置了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但其行为和态度往往助长了暴力的产生。因此,父母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原则下,对道德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判断,做出真正不伤害他人的判断与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德育中强调“不作恶”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承认只要“不作恶”就已然达到道德“善”的至高境界。家庭德育应当永远仰望并追随至高的“善”,绝不能止于“不作恶”的层面。但是,坚守“不作恶”的品质能使孩子保持独立的思考,不断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并进行深入的道德判断。这实际上已经引领孩子走在通往“善”的路上,无限趋向于“善”,也为孩子形成崇高的美德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