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创新引领检验检测机构高质量发展

2022-12-23 10:08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孙胜敏尚兆霞
中国质量监管 2022年9期
关键词:机构检验制度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孙胜敏 尚兆霞

今年是《“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实施推进之年,又值此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季,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及时调整思路和转化机制。制度机制作为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更加凸显,国有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制度创新秉轴持钧、以一持万,彻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工作流程规范化、创新做法制度化、成熟经验机制化,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让制度创新能够转化为发展动能,成果惠及社会、政府和广大客户、员工。

一、制度创新的背景环境

从属性上看,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既是事业单位,也是检验检测机构,作为事业单位要遵守《劳动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人事管理条例》等各种行政法律规定,作为检验检测机构还要遵守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资质认定等行业技术规定。因此大多数国有检验检测机构都存在体系文件与规章制度并行的情况。从外部环境来看,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特别是一些老牌机构,制度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历经多次资质评审和监督检查。来自外部的审查多会关注体系要求的完整性,为了配合评审以及各种原因,质量体系文件不断改进,但不可避免的也越来越庞大,再加上规章制度逐年累积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的需求,导致各种制度盘根错节、交叉重叠,演变成了“制度大杂烩”,员工在执行具体事务时无所适从,给制度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制度的保障和引领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随着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传统的制度模式也要加快创新的步伐,做好较长时间内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二、制度创新的难点与挑战

制度创新成为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核心任务,诸多挑战也随之而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核心、敏感度高的制度会对原有工作模式产生影响,影响原有利益群体,利益格局的变动和各种不确定性会影响推动力度。创新力度不够的话,只能在外围进行修修补补,涉及到追责、分配等敏感的话题只能绕道而行,始终解决不了核心问题。缺乏群众的支持,制度创新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是制度创新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出现观点意见分歧的情况下,很容易转为自下而上的推进模式,这样一来,合法性会下沉,虽然从微观层面确实有一定的创新,满足部分群众的需求,但是缺少大局观,存在影响机构原则和章法的风险,并且产生多样性的问题难以在制度层面进行整合。

三、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制度创新重在解决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实质问题,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既要务实管用,又要前瞻引领;既要依法依规,又要打破常规;既要脱离条条框框,又不能跑偏;既不拘小节,又关注细节。如何把握轻重缓急、眼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是制度创新成败的关键。国有检验检测机构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行动力,立破并举,持之以恒去推进,将各项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一是见行见效,制度搭建剑指实际问题。坚持事不避难、直击痛点,制度创新就要从制约机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员工最期盼的方向改起。不求面面俱到,但要精准发力,解决由于职能分散、职责不明而造成的老大难问题,打破力量交叉重叠、各自为战的困局,涉及部门协调推进的流程和边界不清、责任不清的事项从制度上一锤定音,定分止争,细致划分职权,严格落实责任,强化部门业务协同,推进部门间业务联办工作实践机制。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最大程度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化繁就简,将碎片化的制度串联整合起来。但简政不可减责,放权不可放任,在制度的设置上,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要狠抓严管,法定原则不能松动;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则要放开手脚,给予一定捕捉发展机会的空间。对非常规制度,从最坏处着眼,有备无患,对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制度进行演练和完善;朝好的方向努力,先行先试,对创新发展、成果转化等制度进行创立和宣传。

二是群策群力,制度提炼精准聚焦。制度创新要注意倾听基层民生民愿,向基层问政问策,汲取基层智慧,开展广泛的调查协商,凝聚共识,提升员工对制度建设的参与度。但也要坚持从整体层面落地,不被局部牵引,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炼精华,筛选排除非建设性建议,聚焦重点,做好顶层谋划,纲举目张,最终提出整体层面的指导意见。问题就是导向,差距就是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小创新只在局部适用,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有些提议没被采用,但仍可以帮助发现管理漏洞、制度缝隙和监督缺位情况。

三是稳扎稳打,奖惩分明助力风险管控。基层是风险管理的前线和关口,要想降低机构运营中的各种风险,需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产生倒逼机制,使干部职工主动走出舒适圈。除此之外,对管理流程进行制度上的梳理和优化,重点确定资源的配置和调配是否合理,确定风险大小与投入成本是否匹配,确定问责机制是否能真正发挥风险管控的作用,确定小概率风险的诱发因素是否得以规避。重视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使其真正能够作用于风险管控,通过制度改进使风险不是内部转嫁而是在源头上予以规避,化风险于无形,纾解机构快速发展的烦恼。但事实证明,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并不能完全依赖于以处罚约束为主的制度,正面的引导可能对规避风险更具实效,激励是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以约束为主的制度,尽量简化明确,适度引入促进激发型制度,能够有效缓和劳资矛盾,在制度创新中不仅关心机构的发展,也关心员工一生的价值成就,在制度中充分体现出对干部职工的真情厚意,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同舟共济意识,激发一线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建立多维度的奖励机制暗示和鼓励员工创新、奉献和实干,兼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持续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部门予以表扬激励。让制度创新既能达到“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的快速效果,也能达到稳定军心、风气慢慢转变的长远效果。比如考勤政策,对高效率或高贡献率完成工作的员工,增加休假或其它奖励的选项,员工可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奖励的方式。诸如此类考虑帮助制度创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通过一些小投入、人性化、普惠的小设置,温暖人心,有助于争取全员参与和支持。

四是合理合法,制度梳理解决文件重复断层。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体系文件和规章制度有重合是普遍现象,两者各有侧重,原则性、方向性的要求大多在高一层次的文件里有所规定,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应更多关注执行方式。如何处理重合问题需要区分具体情况,第一种是制度与程序涵盖的内容完全一致,内容又在实验室管理范围之内,没有超出ISO/IEC 17025的范畴,其中不一致的地方或涉及职责的界定,可以明确统一后仅保留程序,并核对修订程序相关内容;第二种是制度与程序有重合的地方,但制度涵盖的内容更广,包含了实验室管理范围之外的内容,为了保持制度的完整性以及程序文件外部评审的需要,程序与制度可同时保留,适度删减制度,也可以文件引用的方式保持一致和减少重复;第三种是制度和程序描述的内容类似,但角度不同,制度和程序可同时完整保留。这三种情况都需要关注一致性,不能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对于缺乏操作性的制度,补充后续管理的实施细则。

五是出新出彩,制度创新优化服务模式。当前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期望值,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服务的不规范以及个别工作人员的行为不规范导致机构公信力弱化。而标准统一、便捷高效、规范有序的服务制度,是检验检测机构争取市场、安身立命的根本。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要以规范的服务制度引领严格的服务程序,以严格的服务程序切实提升企业的认同感,有意识地维护公信力。通过系列制度创新,着力打造服务型的检验检测机构,打造优质高效的办事服务环境,促使服务逐渐从粗放向精细、系统转变。此外,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进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规范检验检测异地受理、上门受理等服务模式,重视热线电话等对外窗口的规范管理,多角度、全方位挖掘客户体验,从制度上为服务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说很多传统机构异地合同评审需要手签确认、来回寄送,特别在疫情等特殊时期,徒增客户时间成本,如果能够在公众号提供一个电子化受理窗口,通过在线确认和客户代表电签的方式改进业务,可有效避免来回寄送的繁琐,又能保障合同评审的合规。再比如增设公众号问卷调查的抽奖环节,客户抽到产品检验的打折服务或其它增值服务,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也能在服务客户中汲取一些改进的灵感。这些服务提升的有效手段都可以固化到制度上,最终从制度上保障客户的权益,最大限度提升客户体验,打造行业好口碑。

六是实招硬招,制度管理保障落地实施。制度创新应充分体现数字化管理方式,针对制度查找不便的问题,厘清制度的脉络和层级,明确每个制度的接口,加快制度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化制度查询系统,依靠科技赋能提效,最大限度为制度查找提供电子化检索便利。同时,分解制度创新的任务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划分制度的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对制度跟踪管理,及时根据外界要求的变化调整、修订制度,以解决制度迟滞于业务的现象。为制度更好落地,定期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效果评估,不断查找盲点、针对改进,推动制度良性滚动。制度可以有阶段性成果,但不是阶段化工作,需要持续创新,把制度创新提升为一种普遍性、常态性的创新,才能体现制度创新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国有检验检测机构要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引领机构发展的新路径,管住的同时管活管优,为机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从点的突破走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让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于细微处变化,在不远的未来,乘风破浪,轻舟已过万重山。

猜你喜欢
机构检验制度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