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娟 钟 君 陈 畅
2021 年10 月23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1],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新时代重要“国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小学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自我意识等快速发展,并在学习中不断巩固加强。除学校外,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空间,对其健康成长的影响举足轻重。家庭背景中哪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获得与提升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发挥对家庭的引导作用?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家庭背景通常是指父辈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因素。徐伟民[2]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3 个角度解读家庭背景,其中政治背景用家庭社会地位、个人威望等衡量,经济背景用职业、收入等衡量,文化背景从受教育程度、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等方面衡量。李志峰[3]以济南市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为样本,分析得出家长的学历和职业背景对子女能否升入示范性高中有显著影响。王秀娟[4]以南京市某中学为调研对象,证实父母学历、婚姻状态及家庭收入都会对中学生历史学习产生影响。宋爽等人[5]的研究发现,父母学历、受教育程度、家庭资源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樊鑫等人[6]的研究证实,学生家庭背景对数学焦虑有显著负向影响。在实际情况中,家庭背景因素不仅包含上述因素,还包含亲子关系、家庭氛围、管教方式等内容。
亲子关系主要指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管教和培育,包含亲子相处、父母陪伴及管教态度等因素,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童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个体的终身学习、家庭、事业等有深远影响,甚至呈现代际传递的现象。卢华杰[7]随机抽取澳门6 所中学485 名学生进行分析后发现:父母采取专制型管教方式时,中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不干涉型管教方式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低。曹琴[8]发现,亲子关系通过影响心理资本间接影响学业成就。李佳哲等人[9]的研究证实,家长参与度高、亲子关系良好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生学业成就。
综上,家庭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较多,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切入,但未涵盖有关家庭背景的全部因素。实际情况中,青少年的早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氛围,对其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T 地区小学生为调研对象,了解家庭背景因素对小学生学业的影响。主要分析两个问题:(1)家庭背景中哪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获得与提升有显著影响?(2)具有显著影响的家庭背景因素对学生学业成就获得与提升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本文数据来自T 地区某监测项目中的学业水平测试和学习相关因素调研结果。项目于2021年9 月进行,监测对象覆盖T地区全部23 所小学的所有6 年级学生共7805 名。剔除作答缺失、无效作答的样本后,剩余有效样本6863 份,有效样本占比87.93%。其中,学业水平为纸笔测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以随堂测验形式完成;学科测试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核心能力;学习相关因素调研以问卷调查形式完成。测试完成后,项目组将各学科分数转化为平均值为70、标准差为10 的标准分,并进行学生学习相关因素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根据分析目的,本文选取学习相关因素调查问卷中的家庭背景因素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
(1)本人基本情况。
(2)父母的学历、职业情况。父母学历以最高学历衡量,父母职业以当前职业衡量。
(3)家庭文化度。家庭文化度的一个衡量标准是身边是否有用心阅读才能理解的书籍。[10]问卷通过学生的家庭藏书和经典文学读物数目衡量家庭文化度。
(4)家庭经济情况。区别于直接由学生自评家庭经济情况,问卷设置5 级量表题目,从4 个角度客观了解学生家庭电脑数、汽车数、房间数及每年家庭出省(出境)旅游次数,用以衡量家庭经济情况。
(5)亲子关系和父母管教情况。设计亲子相处融洽度、每天亲子相处时长、父母管教态度的5 级量表,衡量亲子关系和父母管教情况。
(1)学科测试情况
分析前,将所有学生按照百分位次平均划分为3 个等级,因中间位置分数较为集中,因此将测试总分前30%的学生群体记作A 水平,中间40%的学生记作B 水平,后30%记作C 水平。
(2)问卷调查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T 地区学生样本具有以下特征:
●男女生分别占比51.50%和48.50%;
●父母亲研究生学历分别占比12.46%和11.85%,大学学历分别占比45.55%和47.68%,中学学历分别占比38.85%和36.37%,小学学历分别占比2.94%和3.74%,没有求学经历的分别占比0.20%和0.36%;
●父母亲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分别占比25.57%和14.78%,企事业单位普通职员分别占比33.64%和43.45%,个体经营户分别占比28.49%和22.70%,农民/务工/社会服务等人员分别占比10.64%和11.57%,没有工作的分别占比1.66%和7.50%;
●文化度高的家庭占比13.77%,文化度较高的家庭占比39.65%,文化度一般的家庭占比35.22%,文化度较低的家庭占比9.13%,文化度低的家庭占比2.23%;
●经济水平好的家庭占比3.10%,经济水平较好的家庭占比28.03%,经济水平一般的家庭占比52.00%,经济水平较差的家庭占比15.56%,经济水平差的家庭占比1.31%;
●亲子相处非常融洽的占比40.78%,亲子相处比较融洽的占比35.83%,亲子相处融洽度一般的占比17.06%,亲子相处不很融洽的占比4.42%,亲子相处不融洽的占比1.91%;
●每天亲子相处非常多的家庭占比13.22%,亲子相处比较多的家庭占比28.82%,亲子相处时长一般的家庭占比33.83%,亲子相处比较少的家庭占比18.27%,亲子相处非常少的家庭占比5.86%;
●管教很自由的家庭占比3.56%,管教比较自由的家庭占比21.94%,管教一般的家庭占比29.07%,管教比较严格的家庭占比36.95%,管教很严格的家庭占比8.48%。
数据采集完成后,使用R 软件和SPSS 21.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
统计分析前,对问卷各选项赋值。家庭文化度和家庭经济水平两个因素分别涉及题目选项相加,取均值并重新赋值,赋值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家庭文化度、家庭经济水平因素赋值
表2 展示了各变量赋值情况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T 地区男女生比例相当,符合实际人口特征;父母亲学历以大学及以上学历为主,主要从事个体经营或为企事业单位普通职员;家庭文化度较高,经济水平较好;亲子相处较融洽,每天亲子相处时长一般,父母管教态度偏于严格,但各变量分值均比较分散。
表2 模型变量说明
本研究不仅要了解哪些因素对小学生学业成就有影响,还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小学生取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影响程度有多大。此外,由于因变量为三水平分类变量,本研究选择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建模,将学业成就的3 个水平进行划分,得出以下模型:
公式(1)和公式(2)中,p为学业水平在j,j=1,2 范围内的概率,μ1和μ2为分界点,α为截距项,βi是第i个因素的系数,xi为影响学业水平的第i个因素,i=1,2,3,…,k(k为被解释变量个数)。
本文采用χ2检验对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时表示该变量对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表3 分析结果表明,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庭文化度、家庭经济水平、亲子相处融洽度、每天亲子相处时长,以及父母管教态度变量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将其全部作为自变量计入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
表3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时,使用SPSS 21.0 软件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模型,将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显著的因素全部引入方程,得出最终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母亲学历、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文化度、家庭经济水平、亲子相处融洽度、每天亲子相处时长、父母管教态度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父亲学历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
表4 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参数
平行线检验是判断该分析是否适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的依据。平行线检验结果显示:
χ2=39.866,p=0.344>0.05,可认为无论反应变量的分割点在什么位置,模型中各自变量系数保持不变,即该分析适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
模型拟合方面,似然比结果检验显示p=0.000<0.05,说明至少有一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不为0,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
本研究中,母亲学历、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文化度、家庭经济水平、亲子相处融洽度、每天亲子相处时长、父母管教态度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其中,除家庭经济水平之外的其他因素均存在两个及以上层级与对照组有显著区别,而家庭经济水平仅有一个层级与对照组有显著区别。本研究在进行结果分析时,不再将家庭经济水平纳入显著影响结果分析。
(1)母亲学历越高,对子女成长和学业提升帮助越大。从模型看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以母亲没上学为参照,随着母亲学历的提高,子女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分别增加1.72(中学学历)、2.44(大学学历)和3.27(研究生学历)倍;小学学历的母亲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
(2)父母职业对小学生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从模型看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以父亲没工作为参照,随着父亲职业的变化,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75(个体经营户)、0.95(企事业单位普通职员)和1.18(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倍,父亲为农民、务工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等,对小学生学业成就无显著影响;同理,以母亲没工作为参照,随着母亲职业的变化,学生获得高学业水平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20(个体经营户)、0.70(企事业单位普通职员)倍,母亲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为农民、务工人员、社会服务人员等,对小学生学业成就无显著影响。可以看出,父亲从事个体经营或在企事业单位任职时,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更高;母亲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时,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反而不高,可能是因为母亲为企事业单位普通职员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陪伴和教育子女,更有可能促进子女成长和学业进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缺位”的普遍性。
(3)家庭文化度对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从模型看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以文化度低的家庭为参照,随着家庭文化度的提升,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分别增加1.63(较低)、4.33(一般)、8.04(较高)、11.35(高)倍。学生成长受环境影响极大,家庭教育更是“润物细无声”,文化度高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
(4)高质量亲子陪伴对小学生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以亲子相处不融洽为参照,随着融洽度的提高,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71(不很融洽)、0.64(一般)、1.14(比较融洽)和1.15(非常融洽)倍;以每天亲子相处非常少为参照,随着亲子相处时长增加,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21(比较少)、0.27(一般)和0.28(比较多)倍。亲子相处时长非常多时,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反而不明显。
(5)父母管教态度对小学生学业成就有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以父母管教很严格为参照,父母管教自由,学生获得高水平学业成就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19(比较自由)和0.32(很自由)倍。可以看出,父母管教自由对学生学业有正向影响,过于严格的管教不会对学生学业产生积极影响,反而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立法角度引导社会重视家风、家教,塑造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本研究发现:母亲学历、父母职业、家庭文化度、亲子相处融洽度、每天亲子相处时长、父母管教态度对学生学业成就有显著影响。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以及生理、心理发展情况。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成长环境,应为学生健康成长、家长科学实施家庭教育出谋划策。基于以上结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上述结果表明,父亲学历对学生学业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周世军等人[11]的研究结论一致。究其原因,受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分工模式影响,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现象严重,子女教养责任通常由母亲承担。关颖[12]的调研结果显示,家庭教育中近一半父亲存在“缺位”现象。子女教养中父亲的“缺位”,不仅影响学生学业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安全感、自尊心的培养。因此,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应共同参与子女教养。父亲应转变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观念,认识到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工作之余,父亲要积极参加家长会了解子女学业情况,同时尽可能地创造亲子时光,如陪孩子旅游、运动、做游戏,陪伴子女成长,做到知责任守义务。母亲也要做好父亲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多分享多鼓励,共同发挥角色作用,积极培养子女坚强、独立、自信的品格,为其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亲子相处融洽、每天一定程度的亲子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13-14]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能加深父母对孩子的了解,促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联系,给予子女更多的安全感。因此,父母应注重亲子陪伴。如子女学习时,家长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闲暇的时候,家长可全身心陪伴孩子娱乐。需要注意的是,陪伴不是“陪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应是充分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校园生活和心理变化,对子女的疑惑或焦虑积极予以解答和开导,引导子女养成健康性格。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可以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联系,并建立亲子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本研究发现,父母管教态度较为自由时,会对学生学业成绩产生正向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做到严慈相济、因材施教,管教方式应当符合子女的性格特点,要充分尊重子女,积极与其沟通,做好倾听、引导和换位思考,为子女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本研究发现,家庭文化度对学生学业的影响远高于其他因素。因此,每个家庭都应着力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如设置好家庭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子女阅读书籍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子女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父母也应当经常阅读以增强自身学识涵养,发挥榜样作用,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营造乐学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
与此同时,教师可推荐一些适龄的学生读物,做好学生阅读书本的领路人。学校也可以开展“阅读陪伴成长”“家长与孩子共读”之类的阅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家庭营造爱读书、想读书的文化氛围,培养家庭会读书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文化度的提高不再仅依赖于书本,学校可以合理利用媒体平台,如推荐《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好奇心,为家长营造乐学家庭文化氛围出力献策。
本研究发现,家长学历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较大。一般来讲,父母囿于学习和成长经历,其形成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难以与时俱进。此时,学校应及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发挥学校教育补短板功能。学校应适时开设家长课堂,科学引导家庭教育,如线上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线下家长课堂、优秀家庭教育案例观摩学习等,以帮助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其实,家庭教育模式多样,每种模式均有可取之处,因此,学校有必要牵头搭建家长沟通平台,带动家长间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优秀家庭教育模式和方法,形成家长互帮互助机制,为家庭教育寻找身边的榜样。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教师则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主要媒介。因此,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前,要着力增强教师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相关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家校共育共同体。第一,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关注其家庭教育模式、亲子关系或家庭氛围,及时发现因家庭教育不科学或亲子关系不融洽引发的学生问题行为苗头,与家长有效沟通并及时干预。教师应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多给予子女鼓励、对孩子的支持应多于反对。第二,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阵地,在会上除了沟通学生的学业情况,还要留出一定时间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科普,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当前的生理、心理发展情况,并提出教育对策。第三,教师可以建立家庭教育知识科普的特色家访机制,通过家访,身临其境地感受学生的家庭氛围及家庭教育模式,并对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模式及时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