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促进基础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基础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在整体上处于什么发展水平,在各项专业职责上的具体表现如何,在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初中教育的未来发展,也是本研究的关注点所在。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教育规律的探索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文化的引领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执行者。2013 年,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5 个基本理念,从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3 个方面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合格性要求。专业能力与行为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素质的重要维度,是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核心指标。“能力为重”作为专业标准的重要理念,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学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强化专业能力提升。[1]了解初中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提升校长专业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让他们更好地担负起历史的发展重任,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本研究依据《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专业职责的划分,从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6 个维度对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现状进行诊断分析。在对《校长专业标准》各维度内涵解读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法,由6 位专家经过3 轮研讨对指标体系进行合并、增补和修订,删去“学校制订年度计划”“学校形成良好学风”等指标,建构形成如下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指标体系
本研究的核心方法是问卷调查法,依据上文指标体系和《北京市初中学校发展现状调查——学校干部问卷(2014—2015 学年度)》①,编制调查问卷,共24 题。问卷增加了校长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任校长年限、职称、学历、区域等。数据采集采取网上填答的方式,数据处理运用SPSS 17.0 统计软件,数据分析采用频数统计和卡方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复制按照四级记分法,赋值之后,100 分为满分,60 分为及格。如果总体发展及6 个维度的得分均超过60 分,说明目前初中校长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校长专业标准》中对于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方面的合格要求。得分的高低,反映了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发展水平的优劣。
本研究采用校长自我评价的方式,对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发展状况进行诊断。随机抽取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各4 个区,以每个区所有初中学校的校长及副校长作为样本,抽取8 个区148 所初中学校的校长及副校长共393 人。本研究对393 位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北京市8 个区148 所初中的393 位校长(含副校长)对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自我诊断的总体平均得分为93.1 分,说明初中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整体水平较高,已经达到《校长专业标准》对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提出的合格要求。从具体的专业能力与行为来看,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6 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高于90.0 分,说明初中校长各项专业能力与行为的发展均处于较高水平,达到《校长专业标准》在各项专业职责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
(1)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内部管理的能力最强
从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不同维度的横向比较来看,初中校长营造育人文化、优化内部管理的能力最强,维度分值分别为94.4 分和93.9 分。第一,营造育人文化的能力是校长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是影响一所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校长自我诊断结果显示,营造育人文化能力维度的分值为94.4 分,在校长6 个专业能力中得分最高。从具体结果来看,“校园环境整洁、美观”(95.1 分),“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94.3 分),“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93.6 分),得分均较高,说明初中校长善于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重视在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美化校园环境、塑造积极校风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自我评价很高。第二,内部管理能力是校长最为核心的专业能力,主要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将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行动、班子分工协作、应对突发事件等内容予以体现。校长自我诊断结果显示,初中校长优化内部管理能力的得分为93.9 分,在所有能力得分中排在第二位。从具体结果来看,“学校建立了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92.5 分),“校长能够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具体行动”(92.9 分),“班子成员能够分工明确、互相支持并协作”(94.6 分),“能够依据应急预案有序地应对学校的突发事件”(95.5 分),得分均较高,说明初中校长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注重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和协同化,有助于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2)规划学校发展、领导课程教学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发展水平基本相当
从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不同维度的横向比较来看,初中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领导课程教学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能力发展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第一,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是校长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是对学校发展进行设计和筹划的能力。校长需要根据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系统分析学校基础及所处环境,确定学校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及其发展途径,校长的规划能力直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水平。校长自我诊断结果显示,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得分较高,为93.3 分。从具体结果来看,“学校发展规划体现学校办学理念”(95.5 分),“校长能及时发现学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93.6 分),“学校发展年度计划能够有效落实”(94.2 分),得分均较高,但“在制订学校规划时广泛征求教师、家长等不同群体的意见”只有90.0 分,低于初中校长专业能力的总体平均得分,这说明学校发展规划的多方参与度不足,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校长没有充分征求和吸纳其他群体的意见,更多的仍然是校长个人或学校领导班子的意见。
第二,领导课程教学的能力是校长最为重要的专业能力,是一个校长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是影响校长在教师群体中威望形成的重要因素。校长自我诊断结果显示,领导课程教学的能力得分为93.1 分,表明该项能力较强。从具体结果来看,“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得分最高,为96.7 分,这也是此次校长自我诊断调查中得分最高的项目。“校长通过听课、观察、与师生交流等方式监控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95.6 分),“建立了课程管理制度”(94.4 分),“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92.3分),得分均较高,这说明初中校长在课程管理、教学指导、教学监控等方面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制度,并采取了具有实效的方法举措。但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措施有效”得分不高,仅为91.1 分;“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制度”得分更低,只有89.6 分:说明校长在减负和学生评价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不断提高在评价制度建设方面的能力。
第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是影响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能力,主要通过教师权益保障和教师发展的制度保障等内容反映。校长自我诊断结果显示,“校长能够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待遇”(95.2 分),“校长能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时间、经费、机会等方面的保障”(94.3 分),“校长能够创设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环境”(93.7 分),得分均较高,说明校长在教师队伍的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方面的能力较强。但“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强”分数不高,只有89.4 分,低于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的总体平均得分,说明校长应着重提高在设计、管理和指导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3)调试外部环境的能力相对偏弱
从校长专业能力与行为不同维度的横向比较来看,调试外部环境的能力是初中校长相对偏弱的一个能力。调试外部环境能力是校长这一角色比较特殊的一种能力。校长肩负着协调内外部关系的任务,主要通过建立并发挥家校协作组织的作用、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双向互动等内容反映。然而调查结果并不乐观。校长自我诊断结果显示,除了“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组织”的得分较高(93.2 分),“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争取社会(社区)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的得分均较低,分别为89.1 分和89.6 分,这说明校长对于自身调试外部环境的能力与行为的自我评价不高,特别是在学校与社区双向互动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
(1)女校长的专业能力高于男校长
不同性别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总体水平上,初中女校长的专业能力(95.0 分)高于男校长(92.0 分),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性别校长在“学校发展年度计划能够有效落实”“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校长通过听课、观察、与师生交流等方式监控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实效性强”等方面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争取社会(社区)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等方面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第三,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调试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初中女校长的专业能力明显高于男校长,女校长的调试外部环境能力得分为93.8 分,比男校长高出5.0分;第四,不同性别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建立了健全规范的制度体系”“校长能够维护和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待遇”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2、表3)
表2 不同性别校长的专业能力发展状况单位:分
表3 不同性别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检验
(2)60 岁以上校长的专业能力最强
不同年龄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如下。第一,总体水平上,60 岁以上初中校长的专业能力最强,36 岁以下校长的专业能力最弱。不同年龄的校长按专业能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60 岁以上(95.1 分)>36~45 岁(93.4 分)>56~60 岁(93.1 分)>46~55 岁(92.9 分)>36 岁以下(86.2 分)。第二,不同年龄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措施有效”等方面的表现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第三,在规划学校发展、调试外部环境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60 岁以上校长的专业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校长。在不超过60 岁的校长中,36~45 岁这一年龄段的校长实力最强。第四,不同年龄校长在“能及时发现学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制度”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详见表4、表5)
表4 不同年龄校长的专业能力发展状况单位:分
表5 不同年龄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检验
(3)任现职11~15 年的校长自我评价最低
任现职不同年限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如下。第一,总体水平上,任现职5年及以下的初中校长专业能力自我评价最高。任现职不同年限的校长按专业能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不满2 年(94.9 分)>2~5 年(94.1 分)>15 年以上(92.9 分)>6~10 年(92.2分)>11~15 年(90.3 分)。第二,在规划学校发展和领导课程教学方面,任现职2~5 年的校长自我评价高于其他任现职年限的校长。第三,在营造育人文化、调试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任现职不满2 年的校长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其他任现职年限的校长。该结果可能与新任校长具有很强的工作热情和内在动机有关,他们格外注重学校内部文化的创设和外部环境的调和。第四,任现职11~15 年的校长专业能力自我评价最低,这可能与这一阶段的校长自我反思意识强有关,在担任十几年校长期间他们不断审视自己的能力与行为,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详见表6)
表6 不同任现职年限校长的专业能力发展状况单位:分
(4)不同学历校长的专业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学历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总体水平上,各学历校长的专业能力不相上下,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校长专业能力自我评价结果分别为93.0 分、93.3 分和92.9 分;第二,不同学历的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6个方面的专业能力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学历不是影响校长专业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三,在规划学校发展和优化内部管理方面,大学本科学历的校长能力略高于其他学历的校长;第四,在领导课程教学和调试外部环境方面,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校长能力略高于其他学历的校长。(详见表7)
表7 不同学历校长的专业能力发展状况单位:分
(5)城区校长和郊区校长的专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地域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如下。第一,总体水平上,城区校长的专业能力(95.7 分)高于郊区校长(90.4 分),存在显著差异。第二,不同地域的初中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优化内部管理方面的专业能力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在“学校发展年度计划能够有效落实”“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校长通过听课、观察、与师生交流等方式监控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具体能力上,城区校长与郊区校长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第三,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调试外部环境方面,城区校长专业能力的得分比郊区校长高出6 分或6 分以上,p<0.001,说明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第四,不同地域校长在“及时发现学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方面的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8、表9)
表8 不同地域校长的专业能力发展状况单位:分
表9 不同地域校长的专业能力差异检验
规划学校发展是校长重要的专业能力,从校长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征求教师和家长意见不足,校长理念转化成教师行为的实效性不高。校长要以学校办学理念为宗旨,以发展目标为导向,全面考察学校的历史文化及所处环境,及时发现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将重点放在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规划,以及依据发展规划拟定相应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上。在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校长要广泛征求教师群体的意见,吸纳不同人员对于学校发展的设想,请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规划的讨论和制订,将学校所有成员的合理价值追求纳入学校整体的行动框架,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在规划的落实过程中,校长也要整合多方力量,建立辅助学校管理的相关组织,大胆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教职员工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民主化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地将校长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实践行为。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引领课程教学的能力是校长的核心能力。校长首先是一名教育者,应该具有很强的课程教学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从校长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60 岁以上的校长在规划学校发展、领导课程教学、营造育人文化等方面的能力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校长,说明经验对于校长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和负责人,校长还必须具备引领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实施的强大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提升不能仅靠校长原有的课程教学能力和经验,还必须在实践中经过不断研究得以完善。[2]从校长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虽然校长在执行国家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建立课程管理制度等方面得分较高,但在探索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实施减负措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一,校长需要从上位的办学思想出发,自上而下逐渐演绎出学校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框架,作为指导学校课程教学的总纲。其次,校长需要围绕本校的课程教学总纲,组建合适的教师队伍,以规范的科研方法为基础开展本校的课程教学实验,推动校内课程改革。第三,校长需要在课程实验扎实推进的同时,建立起一整套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通过评价制度,客观地审视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进展,评估实验效果,提出改进方案,在螺旋上升中不断推动校内课程改革。上述三点建议,都需要校长身体力行,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直接介入和亲身实践,即校长应该成为一名研究者和实验者。
学校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教师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主体力量,而校长是教师专业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专业标准》指出:校长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从校长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女校长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时间、经费、机会等方面的保障,创设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男校长。男校长应更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第一,校长应具有开放的胸襟,积极变革领导方式,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入手,变科层式的管理模式为结构式的管理方式,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愿,赋予全体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第二,校长应从学校政策、待遇、资源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将相关制度的建立作为学校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校长要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供空间、信息和平台,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验,对大胆尝试改革的教师予以奖励,努力营造学校的科研氛围,以研究带动教师成长。[3]第四,校长应研究建立适合本校的教师评价制度,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优化内部管理和调试外部环境是校长专业能力中的两大重要能力,也是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从校长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优化内部管理的得分略高于校长专业能力的总体得分,但调试外部环境的得分是校长专业能力所有维度中最低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管理的协调和外部环境的支持。首先,校长应注意协调上下级纵向之间和不同群体横向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多方对话的互动机制,提供不同群体和个人表达诉求的机会和渠道,实行公平公正的评优选拔制度,构建和谐共赢的工作环境。其次,校长要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制度的建立,落实家长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权利,争取家长的支持,满足家长的诉求。最后,校长要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双向互动机制,一方面要在社区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学校为社区服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争取社会公众的支持,为丰富校内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助力。
注释:
①该问卷源自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承担的北京市教委委托项目“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评价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系内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