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的理论解读

2022-12-23 19:04:23青海陈忠莲余秀生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2期
关键词:民主制度发展

青海 陈忠莲 余秀生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

【热点背景】

2021 年12 月4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说,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100 年来,党高举人民民主旗帜,领导人民在一个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近代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使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白皮书介绍,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化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并大力推进,民主价值和理念进一步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白皮书强调,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

白皮书指出,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理论解读】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民经济命脉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2.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白皮书指出,全国超过1.5 亿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活力迸发,承载7 亿多人就业,推动了中国经济总量、国家财力和社会财富稳定增长。

3.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民主,始终立足于人口多、基础弱、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正确把握民主与发展的关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民主促进国家发展,在国家发展基础上推进民主,不离开发展空谈民主。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白皮书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人民民主旗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实现民主新发展。

5.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经历了几千年历史上个人自由的最大发展,思想可以自由地表达,人员可以自由地流动,亿万人民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2.我国的国家性质。白皮书指出,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中国的国家根本性质。

3.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白皮书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持续推进依规治党,持续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白皮书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群众路线。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真正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白皮书指出,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行了不懈探索与奋斗。

7.制度优势是我国最大的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使得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产生极大凝聚力,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白皮书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白皮书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宪法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得到明确,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世界各国在国际关系中坚持一律平等的原则。白皮书指出,面对充满挑战的世界,各国应大力弘扬民主精神,不论大小、强弱、贫富,在国际关系中一律平等。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以人类前途命运为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担负更大责任,而不是依仗实力搞唯我独尊、霸凌霸道。

1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民主的忠实追求者、积极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不但在本国积极发展人民民主,而且在国际上大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尊重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白皮书指出,民主是多样的,世界是多彩的。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里,中国的民主之花绚丽绽放。中国愿与各国交流互鉴、携手合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白皮书指出,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在5 000 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探索形成的民本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民主因素,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朴素认知和不懈追求。

3.加强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白皮书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共同丰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途径。白皮书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而积累的文化养分,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广阔发展前景。

5.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白皮书指出,人类政治文明的百花园之所以绚烂多彩,正是由于不同文明各有千秋。各国应坚持平等非歧视原则,相互尊重彼此的民主模式,既致力于本国探索,又加强交流互鉴;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白皮书强调,坚持中国的民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设计和发展,坚定不移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2.要与时俱进,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人民对民主的新要求新期盼,深刻吸取古今中外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全面总结中国民主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团结带领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

3.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白皮书指出,民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对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永无止境。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白皮书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白皮书指出,新中国成立70 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6.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与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与人民对民主的新期待相比,中国的民主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国际社会哪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来评判,而不应该由自以为是的少数国家来评判。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

8.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白皮书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创新训练】

1.《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根据宪法法律和有关规定,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以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从经济意义上看,这有利于 ()

①维护职工的一切权益

②进一步完善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③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坚决反对和惩治腐败。中国共产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鲜明态度,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这样做 ()

①可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②能够维护党的纪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③需要健全问责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④可以完善法律体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中国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始终坚持公权力姓公,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 ()

①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及解题分析】

1.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相关知识。①中“维护一切权益”的说法错误,应该是维护合法权益;建立这些制度,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有利于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②③正确;④是政治意义,不是经济意义,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进反腐斗争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①符合题意;同时,推进反腐败斗争需要健全问责制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③符合题意;党不能代替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②说法错误;人大享有立法权,中国共产党只能领导立法,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3.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相关知识。中国坚持公权力姓公,坚持权为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其原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③正确;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猜你喜欢
民主制度发展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