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佳,晁熳璐,邵笑冰,陆红娟
(1.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南京 210042;2.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2)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昆山高新区在新时代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作为“临沪第一站”、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破解高新区发展瓶颈,聚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主题,加快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政策举措向科技创新倾斜、工作力量向科技创新靠拢,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发展是昆山高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创新一体化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功能作用已经达成战略共识,推动创新一体化也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路径。欧盟是跨区域创新一体化的成功典范,通过确立共同目标导向、形成体制性实体化安排、实行结构性统筹集成等举措,实现了不同创新水平的成员国之间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一体化格局。苏南自创区也明确将“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确立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做了明确阐释,即“加强创新一体化布局,探索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一体化统筹的新模式,提高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陆红娟等[1]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思想,结合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区域创新一体化的内涵作出研究性界定,即空间维度的一体化、主体维度的一体化、客体维度的一体化、环境维度的一体化、成果维度的一体化5个维度的一体化。
从科研范式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开放合作持续深化,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需要联合攻关才能解决,需要各方加强沟通与合作,避免陷入“单打独斗”,共同应对挑战,共商解决之道[2]。从国际形势看,以中心城市为中枢和引擎,区域内不同城市围绕创新链、产业链高度分工协同,以规划和制度协同整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正成为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趋势[3]。从长三角创新一体化看,当前,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实施,科技部与四省市探索建立了“4+1”工作机制,成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加强对区域创新重点任务和资源布局的统筹指导。各地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创新合作、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已形成了创新资源和流动高地、创新成果开发和共享高地、产业发展联动和投资高地“三大高地”[4]。从自身需要看,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也面临着“虹吸”效应,创新资源相对短缺,迫切需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1.3.1 共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欧盟以德国空客公司和法国斯奈克玛发动机公司为双核心,周边集聚着法国空客公司、意大利航空航天研究中心、西班牙航空发动机公司、德国劳斯莱斯等一系列机构做配套,为欧洲长期占据航空航天产业制高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职能及战略产业,减少了同质性竞争,保证了城市群发展活力和综合承载力的均衡分布。目前,长三角地区设立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长三角产业链“强固补”基金、G60科创走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基金,布局建设G60科创走廊、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宁波杭州湾新区浙沪合作示范区等产业合作载体,推动产业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合力推动长三角地区跨域优势产业集群培育。
1.3.2 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欧盟通过构建科技共同体,避免各成员国重复研究,建成了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运行经费由20多个成员国分摊,成为大科学国际合作的典范。三省一市共同组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挥三省一市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加速推动重点优势领域创新成果向产业转化。上海闵行、江苏苏南、浙江、宁波、安徽合芜蚌等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推动长三角区域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成果供需精准匹配对接、成果转移转化生态构建、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优化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2022年8月27日,科技部、长三角三省一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台《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围绕重大任务加强创新资源跨区域跨领域配置,组织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探索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1.3.3 共同营造区域创新生态
长三角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联合发起设立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以加快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形成共同推进国家战略的合力。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支持长三角科技型中小企业共享使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重大科学装置23个、各类大型科学仪器3.7万台套,有效提升了科学仪器利用效率,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
昆山高新区聚焦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引进、培育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的产业项目,打造三大支柱产业集群。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响“做核酸、到昆山”科研品牌,形成了覆盖小核酸新药开发、药物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全产业链体系,形成了以小核酸产业为代表,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等方向共同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载体方面,形成了“两核多点”的空间布局;在产业集聚方面,集聚了包括迈胜医疗、瑞博生物、泽璟制药、新蕴达、博创同康、鲲鹏生物、苏州华测等一大批生命健康领域优秀高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相关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项目30个,集群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小核酸药物品种线,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药物及医疗器械品种处于临床前研究等阶段。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积聚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昆山智能装备研究院、昆山工研院智能机器人工程研究所等重大创新平台,构建了涵盖关键部件制造、技术软件支持、系统集成服务的机器人全产业链。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对接融入上海等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成功获批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先后引进中科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中科院功率射频半导体产业基地等高端产业项目,富士康、丘钛、能讯、维信诺等一批业内龙头企业聚集。以中科可控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为核心,打造以算力功能园区、算法功能园区、算据功能园区、计算应用功能园区等为核心的先进计算产业集聚区。
在科技创新要素方面,昆山高新区不仅承接上海的溢出效应,同时,也通过一些已有的重大科创设施为上海科技创新提供支撑。近年来,在产学研和产业创新方面积极打造各类创新载体,以此承接上海科创资源加速涌入,比如,已经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实现昆山科技型企业与上海科技服务机构高效对接。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昆山分中心、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昆山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重大载体先后落地。昆山超算中心与张江共建科研合作共享平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算力服务。
2018年,昆山制定出台《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加快推动昆山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接融入上海;同年5月,昆山与嘉定区、太仓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组建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办公室,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长三角区域内率先实现沪昆两地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昆山高新区通过“注册在昆山、孵化在张江”以及“总部在昆山、研发在张江”的模式,在张江示范区构建昆山企业和项目离岸创新研发与离岸孵化的基地。上海紫竹科技园与昆山高新区麦垛双向赋能,在昆山设立紫竹-麦垛联合孵化加速器,在紫竹科技园设立紫竹-麦垛联合孵化创新中心。
整体上看,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就国家高新区而言,主导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集聚的显示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数在企业总数中的占比不高,能够拿得出手的“高峰”企业比较少,企业创新能力还较弱,“研发投入、研发活动、成果转化”3个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字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不多。
相比周边地区,如上海、苏州等,昆山高新区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留用都还很不够,人才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度较为突出,总体人才层次偏低,万人本科、硕士博士占比等指标在国家高新区评价中常年排在100名之后。
创新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健全,针对性有效性不强。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不足,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数量还不多,缺乏有规模、有品牌的公共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方面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风投、债券及股权交易等资本市场发展较慢;信用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融资渠道不畅,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对传统融资方式的依赖度较高。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超7 000亿元,约占当年上海市GDP总量的六分之一,拥有5所重点医学高校,建有国际领先的上海光源、蛋白质科学设施等国家级重大科学设施基础,建立6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科研院所,许多大型医疗器械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都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科技成果丰富、人才储备雄厚、基础研究能力领先。昆山高新区应充分发挥临沪区位优势,把融入上海、配套上海、服务上海作为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形成与之错位发展、配套互补的格局,承接上海发展溢出的产业项目。鉴于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活跃、发展迅猛、点多面广、需求突出、地位重要,昆山对接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发展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按照“站位前沿、点面结合、优势先行、率先突破、分步推进,全面提升”的原则,以健全完善昆山高新区小核酸产业、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服务外包为方向的全面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为目标,以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作为近期主攻方向,肿瘤精准医疗作为长期持续方向,光量子生物学作为新兴前沿方向,医学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探索作为转化保障机制进行推进。深化与上海全球性总部平台、研发中心、高校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产学研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协同上海高校、院所和服务组织等实施应用交付导向的联动创新,打造“上海研发+昆山转化”协同创新格局。
近年来,苏南自创区一直在推进创新要素流动共享,加强创新体系协同共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创新矩阵作用更加突出,逐步形成了“五城九区多园”的创新一体化发展格局。江苏省70%以上的研发投入、80%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90%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都在苏南实施或完成,布局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创新资源丰富。2021年,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国家高新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一体化发展联盟,旨在促进各高新园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开展创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昆山高新区应依托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利用好苏南国家自创区高新区一体化发展联盟的作用,在跨区域产业创新合作、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重大活动协同组织等方面与联盟成员单位加强联动协作,广泛集聚创新资源。
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双自联动”的探索实践,出台了“双自联动”实施方案,试点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大开放型经济体制创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科技创新板”等改革举措。苏州牢牢把握自贸区建设新机遇,推出了一项项率先之举,成立特殊物品风评中心,首创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率先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试行长三角外国高端人才互认等一批创新举措源源不断涌现。昆山高新区应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与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双区叠加优势,探索对外开放-科技创新联动格局,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和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在财税金融、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制度创新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加强制度供给,通过优化制度供给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环境,推动高新区开放创新取得格局性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