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新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军事教学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高校参与国防建设的重要途径。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以《高等学校军事教学大纲》为依据,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通过组织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有力促进高校校风建设。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军事训练工作,坚持党管军事训练原则,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军事训练领导小组,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生军事训练的领导工作,认真落实上级相关政策文件,专题研究学生军事训练工作,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和方案,将军事训练列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必修课实行学分制管理,考核成绩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纳入学院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大对军事训练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保证军事训练效果。
实践中,学院坚持将军事训练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通识教育紧密结合,确保军事训练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军事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全面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积极开展军事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军事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渗透到《军事理论》课程授课过程中,实现军事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引领的统一,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学生的一种综合素质或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二是坚持教师讲授与退役复学学生现身说法相结合。在《军事理论》课程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退役复学学生这一教学资源,让他们以在部队服役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向同学们解读大学生入伍的相关政策,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起到了应征入伍宣传动员的作用,增强对国防和军营的深刻印象,激发他们携笔从戎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是坚持校内军事理论研究与积极参与上级培训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学院重视军事理论科学研究,组织任课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并给予相应科研待遇。同时,积极组织军训骨干参与上级培训和实践工作,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训练工作相关检查、调研等工作,既能积累工作经验,又能开拓视野,拓展思路,促进高校军事训练工作。
四是坚持发挥退役复学学生作用与学生军事社团作用相结合。充分发挥退役复学学生和军事社团学生的作用,从中选拔优秀成员到军训团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顺利完成军训任务的教官可直接取得相应社会实践学分。鼓励他们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五是坚持常规训练与应对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相结合。军事技能训练中不仅安排常规队列训练、纪律条例训练和体能训练,还应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训练科目中融入危机应对、紧急避险、紧急救护等项目,增强了军训的实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六是坚持学校自主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坚持将军训结业式、汇报演出和开学典礼统一安排,邀请学生家长到场参加,并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网络直播,让学生家长切身感受学生经历军事训练后的明显变化,让家长放心并积极参与到家校共育工作中来,有效促进合力育人。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在军事教学工作中注意总结,把学生军事训练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军事训练形成的好作风带到人才培养和学生教育管理中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是及时总结,巩固军事训练成果。每年军训结束后,武装部要及时总结,制作军训纪念册,并根据军训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完善学生相关管理教育制度,同时将学生在军训中的表现与学业完成和评先推优直接挂钩,提高军事训练的权威性和在学生中的认可度。
二是不断拓展和转化军事训练成果。注重军事训练成果的应用,把学生在军训中形成的纪律意识、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运用到学生教育管理当中,使其成为学生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实践教育、劳动教育的有效抓手,每学期开展一次,检查结果作为辅导员和学生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院严格落实上级军事训练有关规定,持续创新载体和抓手,努力提升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实效,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