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党建体系构建与质量提升研究

2022-12-23 14:37:21耿宝建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育人干部政治

耿宝建 李 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强调立德树人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学校立身之本。面向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均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观大势、掌全局、干实事,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高校党建质量全面提高,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一、加强“系统化”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与职责。高校党委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及时准确传达、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切实增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校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院系、班级宣讲十九大精神,讲授专题党课,带头联系师生党员,引导广大师生感悟思想伟力,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专题报告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突出“规范化”管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提升组织力是加强党在高校的领导力、生命力、战斗力的体现,是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的重点。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持续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整顿后进党支部,完善包联措施,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激活成长“双引擎”,尽快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目标,使党支部主体作用有力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开展“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工程,形成争当先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严肃党组织书记“三级述职”评议考核,实施“清单化”管理,明确任务举措、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强化责任链条,确保落地见效。运用各级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专家连线、警示教育、党员轮训、体验式教育等有效形式,让党员教育“活”起来,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三、实施“全员化”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三全育人”,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努力探索大思政工作格局。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开讲思政大讲堂。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平‘语’近人”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工程”。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落实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政策。实行课程准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课制度,不让任何思想性不合格课程进入课堂。要通过加强高校思想理论武装,完善教育规章制度体系,创新教学品牌等路径,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建设质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进一步聚焦高校育人内容创优,为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树立好品牌;进一步强化高校教育机制创新,为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用活“指挥棒”,以“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为学习宣传阵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不断凝聚高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坚定阵地。

四、顺应“年轻化”趋势,知事识人迸发新活力

一要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和基层一线干部的使用力度,组织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专题调研活动,分类建立专家型、党务型、实干型、创新型等干部信息库,动态掌握锻炼成长情况,坚持标准、优中选优,树立实干实效的用人导向。二要注重加强年轻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和工作中,树立崇高的信仰。让年轻干部都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以工作任务为起点,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检验办事能力,用工作结合实践培养年轻干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三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每年对高校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深入调研考察、综合分析研判,形成干部精准“画像”,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实行工作实绩“横排纵比”,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不断优化干部梯次结构,充分调动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高校更好更快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撑。

五、注重“品牌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要注重加强内涵建设,重点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紧紧围绕“四个过硬”“五个到位”“七个有力”的总要求,积极开展争先创建工作,通过拓展载体、选树培育、总结凝练,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一总支、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工作格局,不断做精做细高校党建工作的“内部装修”,以点带面筑强育人堡垒。此外,注重依托学术研究平台、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在特色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入对接地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选优秀、立标杆、树典型,充分展示岗位标兵、为民服务的党员先锋形象,全力打造“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校园人文环境,汇聚发展正能量,为高校内涵建设、综合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六、强化“制度化”保障,建立管党治党长效机制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明确高校党委在高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校长在办学治校中的关键作用,按照“三重一大”的要求研究学校的重要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规则,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健全党总支工作机制、运行机制。按照教师、学生、机关教辅党支部建设标准,定航标、立标准、建标尺、设目标,使党支部工作有章法、有榜样、有依据、有动力。此外,要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校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制度、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联系青年师生等基本制度,不断巩固学校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

七、筑牢“常态化”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高度重视巡视巡察问题整改,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不回避、不遮掩问题,确保“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把巡视巡察成果转化为高校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动力。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工作计划清单,细化、量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责任。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坚决杜绝和防止自由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好人主义、分散主义,坚决杜绝和防止宗派主义、码头文化、圈子文化,高度重视落实监督责任体制。此外,要建立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动态监督平台和廉政档案,动态分析研判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政情况。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永远在路上,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运用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高校发展始终,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拿出滚石上山的劲头、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担当尽责,负重前行,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干部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