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利 王一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1]当今中国正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国内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国际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十分重大。
近代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即“中华民族不仅在血统上,而且在文化上经过长期的融合,没有什么汉人文化,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2]对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特有文化的认同二者其实并不矛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多元一体文化观,费孝通先生在阐述民族互动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多元”是指中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地方和民间文化小传统,而“一体”表明中国又有一个为大家认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3]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和弘扬的,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犹如“母语记忆”般的少数民族童谣,形式短小、简单, 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根脉,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忽视的力量源泉。相比艺术作品创作、扶贫、经济发展、制度建设、塑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等多元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与途径,少数民族童谣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儿童正处于感知社会,认知世界启蒙阶段,这种流传于儿童之间有韵律的口头短歌,短小,有趣,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易于儿童传唱,它避免很多说教,在艺术的感染中自然地在儿童心里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因此,共同体意识培养从娃娃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贯通是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笔者以“童谣”与“少数民族童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为关键词,使用了3个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前2个关键词,中国知网共有196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另127篇硕士论文,21篇博士论文;维普期刊共有99篇,其中核心期刊9篇;北大万方共有329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另34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3篇。三个数据库的查询内容略有重合,经去重之后统计,核心期刊发表数量为63篇,其中研究童谣的着眼点主要集中在哲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教育方面,与音乐有关的文献仅有16篇。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王晓翌(2014)在收集作品的基础上,分析挖掘商洛童谣的原生态文化特质,分析在传承中陷入困境的原因,并以儿童文化的视角予以梳理思考,提出以当代儿歌创作推广为载体,通过商洛童谣对幼儿进行儿童艺术教育,使原生态童谣得以薪火相传;[4]丁玲(2014)从音高组织特点分析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姚恒璐先生以北京儿歌为创作的原始素材,创作的钢琴组曲《北京童谣五首》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特性又不乏现代音乐风格特征,与童谣质朴的本色相得益彰;[5]黄月凤(2012)以三首代表性合唱作品——《天黑黑》《月亮月光光》《丢丢铜仔》为例,研究闽南童谣改编的合唱作品创作技法,并尝试性提出发展闽南童谣改编的合唱歌曲的几点建议;[6]唐群(2011)从客家童谣与客家聚居区幼儿乡土教育的关系,对乡土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7]许燕(2011)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联系起来,提出将桂林传统童谣音乐纳入广西高师音乐教学体系的办学思路;[8]马筑生(2016)重点梳理多元族群共生的贵州原生活态儿童文学中的童谣及其文化蕴涵;[9]余锐(2012)认为地方童谣是区域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童谣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内化为接受者的乡土文化意识,形成并强化乡土文化中的审美意识,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对自我以及族属文化的审美观照;[10]任红军(2015)以五首云南童谣为分析蓝本,从产生这些现象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视角来研究歌曲中的文化价值与民族心理特征等,对演唱者在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特点及真实情感状态进行深入分析,由此展现云南童谣中的民族情感、地域情感、审美情感及音色情感等文化价值。[11]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发稿时间集中于2012至2018年间,发表的刊物主要是各大高校学报以及教育相关期刊,音乐相关期刊仅有人民音乐、四川戏剧、音乐创作与中国音乐学,在搜索内容放宽至期刊加论文的情况下,仍然是教育,文学,文化研究文献比重较大,内容主要集中在童谣进课堂、童谣再改编,以及童谣的文化价值与审美观照等。检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发现研究文章近百篇,涉及少数民族童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联的研究几乎没有。由此可以分析得出,目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童谣的关注度不高, 或者还未认识到少数民族童谣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高度。其次成果多集中于单个民族童谣的收集、教育研究,深度、理论水平也亟待进一步提高,对少数民族童谣助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研究很少。所以,本文研究视野比较新,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完成了五集音乐纪录片《远方的童谣》,包括侗族[12]、彝族[13]、蒙古族[14]、哈萨克族[15]、藏族[16]五个民族童谣的拍摄与制作,并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播出。其展示“环境与生活、生活与音乐、音乐与人之间的文化联系”的创作理念,以及先进视听技术的运用,使收录的60余首少数民族优秀童谣从视觉、听觉上让人耳目一新,以“景之美、歌之美、生活之美”为我们呈现出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璀璨靓丽的风景线,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各民族文化基因的认知与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共同成果,该纪录片的出现,体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平台的社会责任担当,同时也为少数民族童谣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儿童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用什么方式助推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先从童谣的教育功能入手来探讨少数民族童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关于童谣,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民间文学概论》中这样定义儿歌:“民间儿歌是劳动人民及其子弟在符合儿童理解能力、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前提下,以简洁生动的韵语所创作并长期流传于儿童中间的一种口头短歌”。[17]笔者认为,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用韵语创作的口头短歌,短小,有趣,与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接受,也易于传播。童谣不仅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还是情感认识的启蒙,通过传唱而非说教的方式既可以获得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审美,并且对于儿童人格的塑造,美德的形成以及情感的培养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儿童阶段是培养品格的重要时期,是播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种子的基础阶段,在这个时期童谣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可以发挥极大的教育功能。
少数民族童谣是由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口头创作并在儿童中世代相传的,其题材众多,内容丰富。不仅帮助儿童认识大自然,了解本民族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还成为开发儿童智力,发展儿童思维和想象力的最佳启蒙方式。如甘孜理塘的一首新创作的藏族童谣《小牦牛》:“青青草原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小牦牛爱吃草,真强壮全身宝,牛毛做帐篷,牛粪火中烧,牛皮制口袋,牛身地理踏,甘甜牛奶喝不完,酥油奶渣真好吃,牧民家中一把手,它是我们的好朋友。”这首童谣生动地描绘了藏族人民心中的宝——牦牛,不仅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自然的尊重,对动物的珍爱,也体现了藏民的一种生活方式,比如:住帐篷,烧牛粪,喝酥油,吃奶渣。再比如黔东南苗族的童谣《斗牛歌》:“你用锥,我用钳,眼睛鼓得斗大圆。前面追,后面跑,壮牛耕田收成好。”在贵州的农耕文化中,牛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亲密伙伴,为了感念牛的功劳,苗族形成了斗牛这一习俗,这首童谣用简短的儿童语言生动的描写出了斗牛的场景。又如侗族童谣《筑鱼塘》[18]:“加格加,侗家娃,挖泥巴,来玩耍,筑成水塘养鱼虾,筑成水塘种庄稼。”孩童在玩耍中认知本民族的生产劳动习俗。
少数民族童谣便是以这种简单、通俗、易流传的方式将各民族的生活文化、风俗习惯传承至今。各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和特色鲜明的习俗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童谣的传唱,可以使儿童充分了解、认知各自民族的独特魅力,从小就可以形成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意识,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儿童阶段的美育启蒙应从儿童天性出发,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规律,让儿童顺其自然地成长。明代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在《童心说》中记述“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心即真心,真心即善心,善心即美德。这是各民族共同的。童谣是以“童子之心”创作的儿童文学,其内容包含了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知和感悟,从形式上来说是有韵律感的,有趣的口头短歌,因此童谣是以陶冶儿童情操的方式实现培育儿童真善美的美好心灵为目的的。少数民族童谣在培养孩子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彝族童谣《大山秀美有灵气》:“白雾盖在高山顶,那是给山戴帽子。白雾绕在大山腰,那是给山穿裙子。戴上帽子穿上裙,大山秀美有灵气。”彝族世代生活高原,他们在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广袤的秀丽江川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彝族人,一首简单的童谣便表达出彝族人民对大山的热爱,但是要让没有任何生活经验的儿童发自内心的爱上秀丽的江川并非易事,这首童谣把大山比作曼妙的姑娘,生动地展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之美,让儿童能直观地感受大山的秀美和灵气。再如云南壮族童谣《水母鸡》:“水母鸡,轻又轻,站在水上边。四脚划呀划,划进水草间,划到娘身边。水母鸡,轻又轻,你莫飞上天,天上有风刮,一刮回不来,留在娘身边。”水母鸡是一种黑色小甲壳虫,儿童一边捉水母鸡一边吟唱这首童谣,内容朴实,但是用有韵律感的语言吟唱出来,便刻画出壮家孩子捉水母鸡时天真烂漫的情景,生动又有童趣地展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教授认为的那样:“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一首好的童谣可以唤起天真、纯洁、美好的童心,完全不需要说教,不用强制就可以感染儿童,使美好的品质在儿童的心灵中扎根,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用童谣弘扬民族精神,宣扬中华文化,从儿童着手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打好坚实的基础。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中华文化的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作为文化的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桥梁,加强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优化,也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因此在儿童时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大力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从少数民族童谣中可以看出,除了用本民族语言吟唱的童谣以外,近几年也出现了大量用通用语言创作的童谣。侗族有一首家喻户晓的童谣《喵喵喵》,大意是“小花猫,屋顶跳,妈妈去哪儿不知道,不知天,不知地,不知伙伴哪里去。不知天,不知地,不知爱情从哪里来。”从广西侗乡走出来的苏春老师为了更多的听众了解侗族文化,用通用语重新创作了这首童谣:“侗家有支古老的童谣,唱的是一只傻傻的猫。不知妈妈哪里去,糊里糊涂他就长大了。我就是那只傻傻的猫,傻傻的猫是妈妈的宝。爱吃油茶喝米酒,爱吹芦笙爱舞蹈。侗家有只幸福的童谣,唱的是一只快乐的猫。不知烦恼是什么,无忧无虑他就长大了。我就是那只快乐的猫,快乐的猫是侗家的宝。长在山间地头里,长在鼓楼风雨桥。歌声伴我快乐逍遥,歌声教我善良勤劳。侗家歌谣代代传,我要全世界都知道!”用通用语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再创作,不仅使本民族儿童易于亲近并愿意传唱,也可以使得优秀的民族文化广为流传。各族儿童吟唱同一首童谣,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各族儿童在唱响同一首童谣中一起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在郎朗的童谣声中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一起守候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化形式,每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会在温馨的童谣陪伴中快乐成长。土家族童谣《推磨》:“推磨,嘎磨,推豆腐,接舅母,舅母不吃酸豆腐。推粑粑,接嘎嘎,嘎嘎不吃冷粑粑”,在童谣声中,大人把孩子抱在怀里边唱边摇,韵律有致,让儿童在童谣声中感受到亲人的宠爱。良好的情感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寓教于宠的儿歌是幼儿良好情感形成的催化剂。童谣中不仅有至美至善的亲情,还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和民族团结的题材。流传于凉山的彝族童谣《爱祖国》:
小蜜蜂爱花朵,
小鱼儿爱江河,
小鸟儿爱蓝天,
小朋友爱祖国 。
又如《民族团结》:
水牛黄牛都是牛,
山羊绵羊都是羊,
骏马驮马都是马,
各个民族都是人,
和睦相处手拉手,
民族团结保边疆”;
还有《这个家名叫中华》:
你家住在东海边,
我家住在天山下,
他家住在花城中,
东南西北千万家。
你家我家和他家,
合成一个幸福家,
幸福家名叫中华,
我是这个家的娃。
童谣用浅显易懂的比喻,便可以使儿童领会到自己与祖国是密不可分的,爱祖国和民族团结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在吟唱童谣的过程中,通过良好情感的浸润和熏陶,不仅可以使儿童获得快乐和爱的情感体验,也摒弃了枯燥乏味的传统说教方式,使得爱国主义情感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将爱父母、爱家庭、爱家乡、爱祖国、民族一家亲的观念自然地根植于儿童心中。
少数民族童谣是一块亟待挖掘的民族文化宝库,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其独特的教育功能,笔者就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依托地方政府把少数民族童谣纳入教育体系,提供制度保障,有效地完善大、中、小、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贯通。通过加强少数民族童谣教材建设,并将其融入学前教育过程,以及加强少数民族童谣理论研究来实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少数民族地区童谣教材建设是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重要抓手之一。在充分尊重、保留少数民族童谣本民族文化特质基础上,挖掘其中呈现中华文化的文化标志和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共同的行为规范,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五个认同,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如贵州民族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的《贵州少数民族少儿歌曲》,该书由贵州省民委文教处,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编撰,书中出现了一批创作的童谣,如《苗族儿童热爱党》;布依族《共产党好比红太阳》;水族《水家本来就爱客》;仡佬族《讲汉话》,彝族《祖国,我是您的孩子》等,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各个少数民族这类童谣的总体数量很少,质量也良莠不齐,要做到有趣、生动,孩子们爱听、爱唱,深入心里,才能有效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学术研究,编撰理论著作。2021年,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依托横向项目《西南多民族童谣收集和创新性发展研究》,对多民族童谣进行收集和整合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指导少数民族童谣的实践与创新,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2018年,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合并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标志着我国已经经历“资源经济”旅游、“区位经济”旅游、“资本经济”旅游,迈向了文旅新时代。在文旅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中,包括演艺节庆产品、文创产品、跨界文旅产品规划、文教产品等,创造性地植入当地民族童谣赞美家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录制的《远方的童谣》为例,剧组在选题和拍摄上有意识地倾斜和聚焦西部, 旨在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去亲身体验凉山彝族、黔东南侗族、阿里藏族、博尔塔拉蒙古族、博尔塔拉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地区的独特文化魅力。这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而且在传承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给旅游者提供多样性的文化体验,这也是凝聚同心力,增强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好路径。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创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新童谣,是新时代的要求。尊重幼儿游戏的天性,结合少数民族特色音乐元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出既有音乐差异性,又有内容同心性的少数民族新童谣,让孩子们在生活、游戏中传唱、观看、参与、体验,潜移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19]因此,通过营造多彩、快乐、轻松、自在的活动情景,如在儿童与家人的互动、小朋友之间玩耍、自娱自乐等,或是社区相关部门开展如童谣的歌唱展示,童谣的创作比赛,童谣歌曲征集活动,以及将少数民族童谣融入地方文化的标志性工程中等等,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相关活动,让儿童在属于他们的世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润物细无声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族儿童心中种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比较、文献研究等方式,认为少数民族童谣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小小童谣承载了千百年来的民族精神,在认知、美育、促进情感发展和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着极大的教育功能。同时提出了教育主战场、文旅融合、创作创新以及儿童活动中的实现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幼的贯通提供思路,以期独具魅力的中国少数民族童谣,凝聚成中华民族同心同向的文化力量,蓬勃向上,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