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哲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89)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班主任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1]。新时代,高校要深刻认识和思考如何加强班主任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党中央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创新性要求,即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班主任为高校实现“全员育人”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员保障。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足够的教师参与其中。专业教师是高校教师的主体,也是担任高校班主任的重要力量,专业教师源源不断地补充到班主任队伍中,扩充兼职思想政治工作力量,为高校全员育人提供了人员保障。同时,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使其能够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从时间上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阶段,从空间上贯穿学生思想、生活、心理,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实践,全方位参与学生成长。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其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素养是一体化的,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班主任队伍可以成为代表性群体。班主任大多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又是充当思想引领角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使班主任能够站在双重视角全面思考育人工作;同时,由于班主任直接接触学生,日常充分参与育人实践,容易了解学生特点,更有利于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融通,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应然效果。
“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是新时代对学生成长发展提出的要求。大学时代是学生一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班主任的教育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水平精湛的教师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加强班主任工作,建好班主任队伍,有利于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活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学业进步和身心健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4]。对于班主任这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的重视和培养程度还需加强。首先,班主任工作是潜移默化的思想价值引领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付出,具有隐性不可量化的特点。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与科研成果、教学成果这些显性可量化的评价指标相比,班主任工作往往不作为评价专业教师的主要依据,一些高校依然存在不重视班主任的问题,对班主任队伍建设支持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专业教师对班主任的认知程度和工作积极性。其次,有些高校教师自身疏于理论学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不够,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陪伴成长。最后,现有班主任制度层面还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明晰等问题,又缺乏较有力的激励机制,制约了班主任队伍的良性发展和作用发挥。
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在高校内部长期存在青年教师作为班主任选派主要人选的现象,致使班主任队伍呈现思想引领能力不足,学生工作经验较少,对思政工作整体把握有所欠缺的状况。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他们与学生年龄相近,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有助于师生间交流互动。但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完成较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另一方面要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通常无法在班级工作中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一些高校班主任常常由指定产生或为完成任务而担任,其工作认同感、投入度又大打折扣,工作效果可想而知。传统模式下的班主任选任满足不了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新形势下,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建设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高校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具备合格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敬业奉献精神,还需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只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具备开展班主任工作的业务能力,才能在面对学生的各种情况时做到心中有数。当前,高校班主任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有些班主任在面临学生的突发状况、心理问题等时不知该如何处理,只能凭日常经验解决,不能从专业角度给予指导和支持;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教育活动等还仅仅从自己作为学生时的体验出发,不能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导致其工作成效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高校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有育人队伍都应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凝心聚力。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这些育人主体不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围绕学生凝聚资源、共同发力。当前,班主任和辅导员之间的协同合作还不够充分,围绕学生主体共同研究少、分别教育多,合作少、分工多,辅导员往往具有丰富的育人实践经验,但较缺乏理论研究能力;班主任多为专业教师,他们开展专业研究有经验但缺乏较深入的育人实践;而这两者应各自发挥充分优势建立协同合作平台。同时,班主任和其他专业教师的协同也应进一步加强,班主任要发挥好桥梁作用,促进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所谓“梯度选拔”,是指高校班主任的选拔要强化力度,拓宽渠道,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建设有梯度、多层次的班主任队伍,以保证学生教育体验的丰富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学业发展、高水平培养拓宽通道。一方面要吸纳高水平人才担任班主任。伴随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教师层面引入了更多的专业师资和优秀的科研团队,这些学科带头人、杰出学者除授课以外,可以通过邀请或轮流聘任的方式使其参与一定的班主任工作,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同时高水平人才担任班主任还可以形成有效的带动示范,对整个班主任队伍建设起到积极正向的激励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涵盖年轻班主任、中青年骨干班主任、引领性班主任的多层次班主任队伍。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较丰富的育人经验,在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也较成熟,能够很好地承担班主任工作、传承班主任文化、发挥传帮带作用,可以成为高校班主任的中坚力量。年轻班主任和引领性班主任可根据他们实际承担的任务设计不同的定位,让他们在不同层面完成班主任工作,如年轻班主任可多承担班级事务性工作,引领性班主任可多承担班级思想引领和学业指导工作。同时,班主任不一定是只面向一个班级开展工作,由高水平人才担任的引领性班主任可以面向几个班级、一个年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学术引领作用。高校要鼓励各院系探索多种形式建设班主任队伍,既可以调动班主任积极性,又可以减轻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压力。
班主任不同于辅导员,多为专业教师兼任,流动性相对较强,对班主任的培训要把握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并辅以持续性的支持与指导,进行有效的“精准培训”。就培训内容而言,一是明确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基本工作素养。班主任要能够把握学生特点,掌握学生发展规律;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围绕班级完成好各项学生活动的开展;具备学业指导能力,支持学生学业发展;具备成长指导能力,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二是帮助班主任掌握基本工作方法,如开展深度辅导、主题班会、心理危机处理、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等具体工作的方法。三是形成班主任支持系统。建立班主任交流研讨制度,如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班级工作案例研讨、跨院系班主任交流等,营造专业化氛围。就培训方式而言,高校在建好新班主任队伍后,应对其集中进行岗前培训,以快速增加班主任对工作的了解程度和适应能力;之后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及交流,依据阶段性要求不断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变化。院系要定期组织学院内班主任的培训和交流,指导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点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规划和引领。高校班主任的专业化程度还体现在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上,高校要强化班主任理论研究,推动班主任工作创新。如设立班主任专项课题,鼓励班主任结合育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工作研究;可在校级思政课题、党建课题、教改项目、精品项目等项目中设置班主任工作研究专项,鼓励班主任积极申报,为班主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高校协同育人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队伍的育人作用,高校要主动创设协同育人环境,强化班主任与其他育人主体的协同合作。首先,加强与辅导员的协同合作。由于辅导员与班主任在教育主体与工作目标方面具有互通性,教育领域与工作内容具有互补性,教育方式与工作方法具有互鉴性[5],所以要积极构建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协同合作机制。学生工作部门可以联合教务部门搭建科研平台和实践研究平台,吸引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比如班主任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可以邀请辅导员一同开展协同研究;辅导员要在思政研究领域展开探索,可以联合有兴趣的专业教师班主任共同进行课题申报。组建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辅导员工作室,跨学科跨院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指导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其次,要加强与其他专业教师的协同合作。高校要整体设计搭建学生教育引领平台,比如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中,邀请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在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如挑战杯大赛、阅读演讲比赛中,邀请专业教师、班主任参与指导;在优秀班集体评选、优秀宿舍评选、奖学金评选等活动中,邀请班主任共同见证、一起分享荣誉等,通过共同的育人环境实现育人成效,真正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完善的制度是高校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首先,加强高校党委对班主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科学指导。高校要健全班主任工作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选拔、培训、培养及考核机制;高校各级领导应率先示范,带头担任班主任,同时调动党政机关干部、杰出青年、“双一流”毕业生等高级人才担任班主任,不断扩大和拓宽全校教职工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将班主任作为培养专业教师的重要环节和抓手。其次,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高班主任政治站位。高校要为班主任的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习等开辟课堂,院系要加强班主任的党课学习、党日活动等日常教育,带领班主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学习党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强化班主任立德树人的意识,将立德树人融入专业教育各环节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方面;积极倡导班主任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专业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在实践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完善激励机制,增强班主任工作认可度。高校要统筹资源,加强经费保障,适当加大班主任经费投入,保障班主任工作专项经费及津贴;通过“优秀班主任”等评选展示活动,对优秀班主任进行专项奖励和事迹宣传,提高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归属感、成就感。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克服许多的困难,要投入额外的精力陪伴学生成长,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校内要营造班主任文化氛围,提高班主任的认可度,激发班主任队伍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