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对比研究①

2022-12-22 14:30钟诗婷刘钰曦郑东莹洪铭壕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9期
关键词:专业服务课程

钟诗婷,刘钰曦,郑东莹,洪铭壕,杨 迪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只追求简单的温饱,开始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对疾病的认知发生了很大改变,开始将亚健康纳入疾病的范围,治疗方式从医院诊治疾病转变为日常健康养生。因此,社会对于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需求量增大,但是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却是寥寥无几,无法真正做到懂健康、会管理。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号召,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加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健康服务与管理(简称“健管”)专业应运而生,但新专业的开设会出现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专业建设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相关政策,对健管专业建设提出建议措施,进而打造符合我国国情的健管专业建设体系。本文将对国内外健康管理发展以及专业建设进行对比分析,对未来健管专业建设进行展望。

一、国外健康管理发展现状与建设特点

(一)美国

在美国,健康管理专业是一门偏向管理学与政治学的科目,大多设立在公共卫生学院。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与本州的卫生部门共同承担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与实施。美国本科教育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设置多个板块知识,包括生物学知识、数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等。该专业的硕士学位有四种——公共卫生硕士、健康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与科学公共卫生硕士。各学位学习技能知识侧重点不同,如健康管理学位更强调学生作为管理者的领导能力,而科学公共卫生硕士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政府部门培养科研人才[1]。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为培养政策制定、组织管理、数据分析、循证思维的能力,用以提高个人与社会的健康水平,为进入卫生管理领域做好充分准备[2]。其具备的核心能力共性有信息收集与统计分析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与领导能力以及对本国健康政策以及复杂的医疗体系的理解能力。

(二)日本

日本是世界公认的长寿大国,这与他们健全的健康管理体系密不可分。日本的健康管理服务已经形成一套制度化、法律化、生活化的模式,健康管理知识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他们潜移默化地遵循着健康的原则。例如日本的体育运动,小到学校,大到公司,都有一套完善的体育制度,保证人们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要参与运动,有些企业甚至还举办运动会;在饮食文化方面,日本主张清淡、少油少盐,更多的是生吃或清蒸,采用植物油居多;在社会环境方面,严谨细致的日本人也可谓是垃圾分类模范代表,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且公民的健康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从日常小事可以体现,例如外出归来要洗手漱口,这说明他们的健康教育已深入人心[3]。

日本已经建立较为完备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研究型以日本一流大学为主,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应用型以普通本科高校为代表,培养四年制健康管理人才为主;技术型以专科院校为代表,培养两年制技术型人才。

二、国内健康管理发展现状及建设特点

(一)国内健康管理发展现状

2005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正式发布健康管理师作为11个新职业之一,标志着健康管理职业化。但是持有证书并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社会需要更专业的健康管理工作人员。因此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首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招生,为健管专业的发展壮大拉开了序幕。截至2021年9月,全国共有123所院校设立了健管专业,其中医药类院校58所、其他类院校65所。“十四五”规划第四十四章中提出了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要建设社区机构和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而健管专业结合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恰好对应国家需求,有望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一专业的发展壮大乃大势所趋,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我国的健康体系,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素养,就业前景广阔。

(二)国内健管专业建设情况以及国内外对比分析

1.定位

健管专业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位,但是不能考临床方向的研究生,多数院校将该专业学生培养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内多数健管专业所开课程包括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管理学、卫生法规、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卫生政策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管理学、慢性病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等[3]。通过国内外对比可以看出,国外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迅猛,专业建设体系较为完善,健康管理的思想已潜移默化融入国民的生活中,政府重视健康管理的发展,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制约国民的一些不健康行为。而在我国,政府同样也支持健管专业的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健康行业,营造全民健康的社会氛围。但是,由于治未病理念还不够普及,政府的政策推动力度不够大,专业建设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建设完整度、专业知名度以及认同感都比较低,还在摸索发展阶段。

2.人才培养

2016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正式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至今已有三届毕业生。近年来,陆续有高校开设这一专业,且不同学校开设这一专业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有些学校以心理学、旅游医学为侧重点,有些以中医药、康复保健为侧重点,甚至还有以为服务特殊人群的机构来培养人才,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可以为社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在中国,以“治未病”为主的中医养生理念与健康管理的理念不谋而合,两者的结合能使健管专业人才在社会中更好地提供服务,从事多种工作如老年人健康保健、慢性病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等,逐步形成复合型人才,这是中国目前该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发展方向。除了理论课程,实践课也不可或缺。有些高职院校会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提前体验与观摩工作内容;高等院校主要还是课上的实践活动,例如情景演绎、方案设计、体制辨析,让学生体验解决亚健康问题的思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美国,健管专业更加注重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有处理环境卫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日本的健管专业会根据从业方向不同,培养对应的人才,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健管专业发展建议与展望

本文以广东医科大学健管专业为例探讨未来专业建设的建议。广东医科大学健管专业于2020年首次招生,专业课程开设有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健康服务与健康促进、民法学概论等课程。虽然涉猎知识范围广泛,包含医学、管理学、公共卫生、信息技术等多个不同领域学科,但是其相对于人文学院其他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并不明显,健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重复率高,没有体现出健管专业的特色。此外,实践课程过少,健管人才属于技术型人才,其具备的更多的是沟通表达、健康风险分析评估等技能,目前的实践课只是简单制作问卷或是制作健康宣传资料等,对于体质分析、慢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健康风险评估还没有详尽深入的讲解。

(一)专业课程内容完善

根据社会需求调查发现,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更需要专业的健康管理人才,他们需要的是同时具备医学知识、疾病预防与风险干预技能以及管理能力的健康管理师。所以笔者认为,在课程内完善方面,健管专业应该利用医科大学优秀的医学教育资源,重视医学知识的输出,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人体基本结构及基本病理学甚至更多。未来的医疗模式为三师共管模式,即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健康管理师共同管理患者健康,因此医学考核应该更加严格,需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课程之间也应层层递进,上一课程应作为下一课程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例如学习基础医学概论,使学生对人体骨骼生理结构具有一定了解之后,再学习临床医学概论中产生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这样从基础到细节逐步深化的知识框架,能有效解决课程侧重点各异的衔接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了临床医学,健管专业的学生还更应该学习中医方面的知识,因为中医的“治未病”与健康管理的核心理念不谋而合,以中医为基本理念结合健康管理学来制定健康管理方案,运用中医技术对人体健康做出基本判断,将在健康管理服务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心理学课程也应有所涉及,健康管理服务是一项需要与患者进行经常性沟通交流的工作,健康管理师往往需要在沟通过程中开导患者,舒缓其情绪,毕竟情绪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学中助人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走进患者内心,了解患者,找到真正的病因,便于对症下药,进而高效解决患者健康问题。

(二)加强实践课程训练

在实践课上,健管专业可以以健康管理基本技能为指导,通过扮演健康管理师,为有意愿接受健康管理的师生进行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习惯干预等健康管理流程,或者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以真正的患者为对象,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健康管理工作,同时还可以与医生等专业医疗人士交流,查漏补缺,从而有效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统一与融合。

笔者认为,在实践课上还需要提高学生健康管理方案的设计能力以及优化对患者的监督方法,教师应对方案设计予以评价与指正,要求学生真正做到实践监督,体验可行性以及最终效果是否有效,然后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并获取经验。

同时,需加强培养学生健康教育宣传能力及调研能力,包括演讲、问卷设计、宣传材料制作等,政府部门或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健康管理宣传人才,学生只有掌握这一套流程体系以及制作方法,才能够胜任此项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培养

该专业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相关或相近专业转型而来,可能对健康分析评估的认知不深刻,对健康方案设计不清楚,没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只能根据书中的内容进行宣讲,由此可见本专业的师资队伍还比较薄弱,应对教师队伍进行加强,聘用经验丰富或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可以邀请教授走访学校,与教师进行健康服务与管理学术方面的交流,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增强教师队伍的能力。

(四)紧跟社会需求发展专业特点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从诞生至今虽短短六年时间,但从各高校开展该专业发展状况来看,专业发展前景广阔,有机会在未来健康管理领域担任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相关政策是专业建设的基本方针与根本导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将中医药课程列入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程,中医药学是中华五千多年民族文化遗留的结晶,在养生保健以及健康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指导与丰富的技术实践。中西医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健康管理的发展概念以及服务理念来自西方,但如何结合我国本土文化背景使健康服务与管理在我国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服务于有健康管理需要的人群,是我们需要充分思考和探索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对于中医药调理在健康管理方向需求越来越大,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未来发展也会呈现良好的态势。

同时,健康管理也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近些年,互联网、人工智能、5G技术迅速发展,对于智能化健康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也是目前大健康环境所需要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应积极强化创新意识,除了传统的医疗、养生保健、社区服务机构就业方向外,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培训、“互联网+”健康管理等与健康管理行业相关领域都为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打开了就业渠道。未来发展应根据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不断改变,使健康服务与管理真正符合大健康背景下的需求,才能使该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服务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