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门户主干道景观品质提升研究
——以翠亨快线为例

2022-12-22 12:59:51刘彦威
花卉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主干道门户边坡

刘彦威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40)

0 引言

想致富,先修路。一条贯穿城市的门户主干道相当于这座城市的主动脉,它不仅能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更是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形象气质。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门户主干道,例如深南大道之于深圳的地位;小片区也有小片区的门户主干道,例如广州天河区的黄埔大道,以及中山翠亨新区的翠亨快线。城市门户主干道的景观品质提升从大的角度来说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风貌的建设,提高市政景观品质,有助于打造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从而满足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愿景。从小的角度来说不仅可以解决地块周边居民出行的需求,更为周边居民提供可观、可游、可憩的活动空间。此外还能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把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绿色城市[1]。

1 研究地点概述

翠亨快线位于珠江口国际湾区核心区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节点,紧密串联起珠江两岸重要城市群,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重要基础设施的落实,未来发展迎来空前机遇。通过城市更新、翠亨快线等道路的提升改造,推动中山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产城融合发展,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塑造湾区魅力城市风貌,助力打造中山开放枢纽之城、繁荣创新之城、幸福宜居之城、岭南水乡山海人文之城。同时完善和提升翠亨快线道路周边环境及基础设施配套,与城市基础配套相衔接,特殊的地理位置让翠亨快线成为中山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更好地对外展示中山市的形象和城市品味,加快推动中山旅游业的发展[2]。

作为大湾区重要的智造“药谷”,翠亨新区的发展阶段正逐步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对片区的交通设施、综合配套等服务体系均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交通、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光能满足现有需求,甚至需要其超前发展。需满足市政服务功能及提升道路景观品质的需要。

翠亨快线作为中山城市主干道与深中通道联通的便捷之路,两侧山林环绕,阡陌交通,全长约15.8km,设计速度为60~80km/h。自西向东横穿山体、村庄,周边规划用地以居住、村庄建设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为主,同时有部分商务用地和科研用地等,是将城区东部、火炬区和南朗镇、翠亨新区连为一体的东西向主线无红绿灯的城市快速通道。8min 可到南朗,15min 可达翠亨新区,20min 接入马鞍岛深中通道中山连接线。其中榄横路段含连续5km 的桥下空间景观提升,周边作为产城人融合片区,将打造生活化、亲和感的城区空间。

2 打造门户主干道需考虑的问题及思考

根据片区生态、产业和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沿线周边的用地规划,我们对其进行了分分片区的思考。对于现状情况,市政设施存在隧道内照明及景观不佳、防侧撞石简陋;隔音板和防抛网老旧;缺少公交车站点等内容功能。现状景观则存在隧道出口门户景观缺失、道路边坡裸露,绿化景观不佳,沿线桥上景观乏味,桥底缺少慢行系统及活动空间等问题。对于一座新区城市,其门户型主干道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形象,因此翠亨快线的提升是具有非常的必要性[3]。

针对本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在设计中可遵循以下思路。

(1)道路定位转换。根据中山市城市发展规划,在设计中尊重现状,充分周边功能、景观特色、文化品质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五大设计驱动力,将翠亨快线由公路功能改造成市政功能。

(2)文化地域特色。深入挖掘翠亨的内涵特质,巧妙提取设计元素选择既新颖又能反映地域特色的文化。明确提出各区段的主题定位、设计特色、项目策划等,突出翠亨快线的生态性及多元化。

(3)立面统筹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改造。根据车速、视觉效果,在沿线植物、立面色彩的效果上注重绿色舒适、分段分特色,减少视觉疲劳。同时根据城市近、远期总体发展目标,主抓重要的节点和段落,安排近期提升重点。

(4)交通设施景观化。准确理解设计任务,提升交通设施,与景观空间相融合。营造系统、优美、舒适和安全的交通环境,合理组织沿线交通,提供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和利用率。

(5)桥下空间多元化。塑造新颖多样、休闲活力、富有变化的翠亨快线桥下空间,强调宜人尺度、便捷可达、安全舒适。

(6)新区体现创新性。充分考虑周边新型产业功能,展现翠亨新区创新科技形象,注重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开放、包容、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品质。

3 对门户主干道的总体构思

翠亨原名蔡坑,因山林青翠、以方言谐音,取万事亨通之意。可见场地内存在深厚的生态绿色基因和发展潜力。本设计以“创新绿脊,湾区之路”为主题展开,凸显“绿脊“作为道路景观的基调,通过赋功能、塑形象、展亮点三大手法展现新区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3.1 赋功能

从“文化、绿色、交通、活力、创新”五个方面全面提升翠亨快线的精神内涵和景观内涵。全线根据周边规划与环境资源,提炼了五大设计驱动力作为策略赋能市政大道,达成形象展示功能;桥下慢行功能;停留休息功能;交通安全功能。五大驱动力如下。

(1)文化展示点。挖掘五类主题元素,深入挖掘翠亨的内涵特质,打造门户节点形象景观。通过分析周边村落特色,设计文化景观标识。

(2)绿色健康道。提出六项改造途径,柔化道路边界,增加绿色基础设施,打造为连绵不断的城市线性绿色空间。

(3)交通工具箱。整理六大措施工具,针对老旧交通设施、隧道照明、防侧撞石、隔音板、防抛网等进行翻新提升;增设公交车站、标识系统、防撞墩、人行配套设施等内容。

(4)桥下活力带。提出四类活力营造措施,分别为打造5km 健康安全的三线慢行系统;打造连续不断的城市带状公园;活力点的置入;以及桥下交叉口、出入口改造提升。

(5)科技新窗口。采用智慧交通系统、能量雨水收集系统、街道热点Hub 系统等智慧系统打造智慧型城市线型交通空间。

3.2 塑形象

突显绿脊理念,深挖绿色肌理,展现春、夏、秋冬四季之美、时分之美和气象之美。如春天可赏清风花舞,风吹杉林;夏天可观凤凰花木,杜鹃花开;秋冬则可闻桂花清香,赏杉林秋韵、微风草浪。对于时分之美的设计意向,则可考虑于清晨桂香间静坐,午间绿阴下小憩,苔翠盈铺上漫步。

3.3 展亮点

三段主题、三大色系、三线贯通。结合中山文化,翠亨文化、湾区海洋文化打造地标节点,结合绿植展现自然生态韵律变化,同时让桥下空间慢行系统三线贯通,丰富出行体验。

4 分段分区域规划提升

结合五大策略及沿线环境,我们提出“一路三大段,一带多节点”作为景观结构,将翠亨快线分为门户展示段、自然生态段和空中花廊段,将榄横路桥下空间带打造为产城融合生活带。

首先是门户展示段,南阳山隧道出口作为翠亨快线西段的起点,是展示翠亨新区整体印象的窗口,同时也是中山市区到翠亨新区的连接段,是城市从历史迈向未来的重要门户。该段打造为生态丰富,热烈迎宾的新区西段门户,通过充分利用现状优质的植被基底,调整微地形、美化边坡和隧道口,结合展示翠亨形象的logo,打造生态丰富、宾至如归的门户展示段。

自然生态段,该段作为翠亨快线的中段,横穿南阳山,周边有大量山体边坡和硬化挡土墙,希望以“自然生态”构建该段形象,打造一个绿意盎然、生态丰富的山体穿梭段。设计上针对各种边坡形式进行美化,针对单一的行车绿化板块,进行切分,根据车速及打造有节奏,有韵律,有变化的沿线植物景观带。根据时速80km/h,设计了标准段种植组团,间隔1500m 进行变化,形成韵律变化。标准段道路中央绿化带以火山榕和黄金榕球间植,分隔绿化带以“常绿乔木+规律地被”为主,打造绿意盎然的植物景观和疏朗通透的行车视野[3]。

产城融合生活带,该段位于榄横路,全线位于翠亨快线桥下空间,未来以市政道路作为该路段定位,约5km。周边规划以居住、村庄建设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为主,同时有部分商务用地和科研用地等、我们希望以“一带多节点”,根据周边资源打造街区生活,活力多元和康体生态三大特色段。在设计上提出四类活力营造措施,分别为打造5km 健康安全道,让人行道、缓跑径和自行车道三线贯通桥下空间[4];并在沿线打造连续不断的城市带状公园;以及活力点植入,强化路口景观,让桥下休闲、运动、生态空间串联在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好去处[3]。在植物设计上,对于街区生活段可选择固碳固氧、滞尘能力强的品种,营造隔音降噪的舒适环境,引导居民参与到户外的休闲活动中。如隔音降噪可选择凤凰木、南洋楹、马占相思等。在活力多元段可以草坪和花林的形式,将开敞的空间与地形结合,为周边居民提供视线通透、大气、简洁的活动场地,同时展示岭南风光、亚热带阔叶植物的特色。品种可选择如海南蒲桃、芭蕉、竹芋、青苹果竹芋等。在康体生态段则应用能够散发出有益健康的气体,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品种,发挥植物保健养生生态功能,营造令人提神醒脑、精神愉悦的芬芳环境。采用丰富的乡土植物,提供富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景观。如香樟、阴香、含笑、桂花等。

5 植物营造措施

在植物营造上,我们希望打造上层自然绿意,下层简约韵律的种植风格。在快速路段的种植以符合行车感受为优先,中央分车绿带采用修剪型绿篱+舒展型开花灌木隔断种植,作为防眩光遮挡[5]。两侧绿化带以小叶榄仁、苹婆为基调,粉红色开花乔木以宫粉紫荆、凤凰木作为亮点,为道路营造科技时尚的生活氛围。桥下采用耐阴植物、攀爬植物,软化灰色基础设施。在长条带状休闲绿地旁和河道边种植落羽杉、观赏草等植物带体现生态趣味。

对于桥体上下层种植设计应遵循以下导则。

(1)桥体挂花可选择水红勒杜鹃,其具有花期长、抗性强、适应性强的特性,且浅根性、穿刺性弱。目前技术采用精准的滴灌管养技术,可严格控制水肥给养,把控开花季节和效果。但不建议全线挂花,而是在重要节点出入口,交接口位置进行挂花美化,既经济又保证效果。

(2)沿线立交及桥下空间应尽量实现全面绿化,种植时应以不妨碍交通和遮挡交通指示标志为基本原则。

(3)绿化尽量利用桥体两侧栽植区、桥下空间进行种植,未设栽植区的考虑在两侧架设载体栽植悬垂植物。

(4)桥下林荫绿化应选择喜荫植物为主,不可进入式互通立交桥下宜采用乔灌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以耐阴植物为主。

(5)耐阴植物选择:海芋、春羽、花叶良姜、非洲茉莉、散尾葵、蜘蛛兰、吊竹梅、鸭脚木、沿阶草、常春藤、阔叶麦冬、变叶木等。

对于边坡美化处理,可根据现场边坡坡度、土质情况及复绿效果进行考量,给予三种处理手法,分别为形象展示艺术边坡,可在门户段的边坡打造;喷播花种的自然边坡和垂直绿化生态边坡[6]。

6 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的品质提升已经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而对城市门户主道路与城市其他主干道的定位如何区别还在探索当中。城市门户主干道是一座城市的门面,是展现该城市第一印象的窗口[7]。因此,城市门户主干道的景观应该具备高度概括并展现城市最大特色的作用,是城市形象的浓缩,可使经过该城市而不停留的客人也能通过这条路快速了解该城市的形象。特别是在目前各大城市形象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挖掘自身城市的文化基因,以及如何提炼并选择展现的方向,是我们针对城市门户主干道景观品质提升急需考虑的事情,也建议作为城市总体风貌提升中的最重要一环进行考虑。

猜你喜欢
主干道门户边坡
这边山 那边坡
关隘:要道门户
散文(2022年6期)2022-07-28 01:37:58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河南大学生用勤工俭学的钱修村中主干道:村民感动,村委反思
基于内外网门户系统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34
长沙望城区部分主干道树种结构分析评价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16
贵阳市小河经济开发区主干道绿化景观综合分析
绿色科技(2017年1期)2017-03-01 10:50:30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基于SLOPE/W的边坡稳定分析
基于不同软件对高边坡稳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