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

2022-12-22 10:46刘先春
中国德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政课大思布局

■ 刘先春 佟 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大思政课”是讲深道理、讲透道理、讲活道理的关键场域,善用“大思政课”是帮助学生识理、明理、达理、讲理的必然要求。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立足“大思政课”整体属性标定了“大思政课”建设总体要求,提出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六大建设路径,擎画出“六位一体”的“大思政课”建设布局。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全面落实《工作方案》提出的建设要求,内循立德树人目标,外显协同育人指向,实现“大思政课”育人效能的整体跃迁。

一、科学理解“大思政课”的建设布局

“大思政课”建设布局是赋予协同育人整体属性的建设指南,其内涵丰富、结构清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内容和基本结构。

(一)“大思政课”具有协同育人整体属性

“大思政课”内蕴的协同育人整体属性是“大思政课”建设布局得以形成的前提。整体属性聚焦各育人要素有机关联和协同融通,要回答的并非是各育人要素自有功能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育人要素之间的良性互补、良性互动和良性互渗。“大思政课”涉及立德树人多个环节、多个层面、多个领域,多重育人要素在目标、过程、动力、模式、标准等维度上的内在统一性构成了“大思政课”的整体属性。具体而言,目标是统领“大思政课”建设全局的总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规定 “大思政课”各育人要素的根本性质和主攻方向。过程是贯穿“大思政课”建设全局的主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2]决定“大思政课”各育人要素的效果集成。动力是激发“大思政课”建设全局的引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驱动“大思政课”各育人要素道同契合。模式彰显“大思政课”建设思路的统筹逻辑。“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突出“大思政课”各育人要素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标准是“大思政课”建设的行动尺度。《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为“大思政课”各育人要素发挥作用确立了统一标准。由此,“大思政课”建设在各育人要素的目标趋合、过程耦合、动力契合、模式并合、标准相合中实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大思政课”整体属性得以彰显。

(二)“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内容结构

《工作方案》为“大思政课”建设标明了“大教学”“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大格局”“大领导”的“六位一体”建设布局。

第一,明确了建设布局的基本要素。建设布局基本要素是“大思政课”建设在横向上的展开方式。《工作方案》中明确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六大要素:“大教学”聚焦建设内容,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强思政课课程群、优化思政课教材体系、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是其主攻方向,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是其主要职责;“大课堂”和“大平台”聚焦建设载体,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是“大课堂”的重点内容,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是“大平台”的重要路向;“大师资”聚焦建设力量,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其重要支撑,搭建队伍研究平台是其重要任务,提升队伍综合能力是其长效机制;“大格局”聚焦建设幅度,分层分类开展“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扎实开展日常思政教育活动是其拓展路向;“大领导”聚焦建设领导力量,强化各部门统筹协调、促进各地各校积极落实是其重要路径。在“大思政课”建设布局中,各个要素既有相对独立的作用场域,又互融共促、紧密配合,共同构筑出“大思政课”育人图景。

第二,明确建设布局的结构关系。建设布局的结构关系是“大思政课”各育人要素的内在联结方式。“大思政课”建设不能畸轻畸重,也不能单刀突进。“只有要素间组织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发挥着整体的功能。”[3]因此,要有效发挥“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整体功能,必须解码“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内在结构,为统筹协调、协同共进提供内在理据。就六大要素而言,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是基础和灵魂,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涵养根基;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是依托和载体,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提供场域支持和平台支撑;构建大师资体系是要件和关键,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塑造大批“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拓展工作格局是抓手和条件,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凝聚力量;加强组织领导是根本和保证,为“大思政课”建设设定原则边界。各育人要素的结构化清晰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无效交叉和建设内耗,最终汇聚成立德树人的强大育人合力。

二、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的建设布局

新时代,深入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立德树人目标、强化育人要素协同联动中进行,以确保“大思政课”建设组织有序、目标有序和实践有序。

(一)组织有序: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贯彻落实

组织有序是贯彻“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首要前提,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根本保证。从本质上看,不断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大思政课”建设布局落实过程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过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使“大思政课”建设布局设置科学化、流程规范化、责任明晰化,使“大思政课”工作深入推进具备根本保障。新时代,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应重点从三重路向推进:第一,坚持党的理论引领。“党的领导一个重要方面是思想领导,是通过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的。”[4]理论引领是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精神因素,是建设布局落实方案、方针、方法制定的理性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新时代,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的建设布局,首要的、根本的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第二,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党的组织体系以各层级相贯通为经,以各领域全覆盖为纬,经纬交织构建起“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组织保障体系。新时代,要统筹协调各级各类组织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教育部、中宣部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战略规划作用,充分释放中央网信办全媒体宣传“大思政课”的优势,充分调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文物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对“大思政课”建设的科技支撑、信息支撑、基地支撑、资源支撑作用。第三,坚持党的内容领导。内容是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党的内容引领强度决定着“大思政课”内涵是否丰赡、样态是否丰富、形式是否丰实、基础是否丰厚。以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教学内容,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思政课”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中的有机融入和全面贯穿是坚持党的内容领导的主攻方向。在具体实践中,既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大思政课”核心内容,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材,也应充分彰显其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二)目标有序:在贯穿立德树人目标中贯彻落实

目标有序是深入贯彻“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基础要件,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主线凝聚育人要素共同认识、共同观念、共同情感、共同意志是深入贯彻“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5]。这一论述精准标定立德树人目标在“大思政课”建设布局落实中的主线地位。虽然不同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阐释有所侧重,但对其落实维度的把握却较为一致,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关于“培养什么人”,各育人要素应明确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目标落实的重中之重;关于“怎样培养人”,各育人要素应明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立德树人目标落实的原则遵循;关于“为谁培养人”,各育人要素要将视域拓宽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理清立德树人目标落实的广大场域,并将关于立德树人的共同认识、共同观念、共同情感、共同意志在横向上融通于“大思政课”各个环节,在纵向上贯通于“大思政课”建设始终。

(三)实践有序:在强化育人要素协同联动中贯彻落实

实践有序是深入贯彻“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必然要求。“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系统不断发展的前提条件。”[6]促进“大思政课”建设布局中六大育人要素的功能互补、过程互嵌、资源互助,将各育人要素的“协同指数”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指数”和“大思政课”建设的“上升指数”,是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布局的关键路向。一是功能互补。须强调深入研究各育人要素关联性和各项育人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协同育人举措可行性,在把握好各育人要素职能边界的基础上,使各育人要素在政策贯彻上相互配合、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二是过程互嵌。“大思政课”从建立伊始就具备过程性特征,无论是哪一育人要素功能发挥都是在鲜活的、系统的、客观的过程中进行的。这要求各育人要素相互支持彼此在立德树人上的功能布展,在学生的思想观念塑造过程、精神品格成长过程、行为规范养成过程和心理情感发展过程上相互助力;也要求各育人要素在育人结果上相互确证与评价检验,使前一育人要素的实践开展为后一育人要素的实践开展奠定基础,后一育人要素的实践成果不断巩固和夯实前一育人要素的育人成果。三是资源互助。新时代,要达到“大思政课”资源保障的最优化,必须打造各育人要素共享的资源共同体,发挥“大教学”的课程资源优势,用好“大课堂”和“大平台”的载体资源优势,善用“大师资”的人才资源优势,发挥“大格局”的力量资源优势和“大领导”的组织资源优势,使“大思政课”建设乘势而上。

猜你喜欢
政课大思布局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商用WiFi蓄势待发BAT360谨慎布局前景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