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策划
“教研机构是我国的一个创举,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特色”,多年来,实践证明教研活动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推进作用。新时代,我国教研格局和理念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教研活动的影响和教研工作的开展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形态将如何与教学产生深度的互动?针对新时代教研的思与行,我们邀请多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共同交流探讨,为中国教研发展打开广阔思路,赋予新的实践内涵。
孙智明 | 长沙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教研制度被称为中国教育的“秘密武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层面先后成立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各地陆续成立了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专门的教研机构,具体负责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工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研制度。经过70多年的发展,各地各级教研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进一步延伸到中小学校也纷纷成立校级教研机构,形成了国、省、市、县、校五级教研体系,对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等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要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的“四个服务”的总要求,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基本遵循。
传统教研工作是指县级及以上教研机构开展的教研活动,是以上率下的培训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研方式老化。以前,教研机构有一定的行政职能,教研员代表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一些督导检查、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质量调查与测试,开展教学竞赛、论文评比、案例评选等活动,导致教研员传统的工作方式就是“老三样”:听评课、搞竞赛、出卷子。这种模式让学校感到既紧张又单调。
教研阵地窄化。传统的教研工作,是由教研员负责对教育教学的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对教研员的素质要求和工作精力要求过高,不切实际。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师训、装备、信息化等方面出台了政策,设立了专项经费,各级师训和信息化部门纷纷转型,突破过去的工作范围,占领了大量过去由教研员负责的阵地。尤其是在教研机构和师训机构分设的地方,师训部门经费充足,各类“高端”研训活动在校长和老师心中影响很大,教研部门似乎若有若无。
教研活动影响弱化。随着教师们培训的机会以及网络上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资源、课例、案例等越来越多,参加现场教研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特别是集团化办学以来,教师们的时间有限,更愿意参加集团内的活动。参加上级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弱了,对教研员的尊敬、信任与依赖少了。
教研员地位边缘化。上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研系统一直排除在主流话语以外。中小学校更愿意邀请大学教授来做报告、指导教改课题和项目,教研员越来越被边缘化。以前教研员还能守住课堂教学的阵地,但近年来,各地设立了各级各类的首席名师、卓越教师、名校长等,他们本来就长期扎根在课堂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教研员在本学科内的话语权、影响力、权威性受到严峻挑战。
进入新时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舞台。
教研工作的地位明显提升。近年来,国家义务教育测量监测、PISA测试等结果无一不揭示出:教研工作开展得好的地区教育质量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因此,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教研工作,重视教研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将教研工作提高到“发挥教研支撑作用”的重要地位。随后,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更高要求。以此为契机,各省、地市、区县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把教研工作摆到更高位置,给予更多支持。在国家和地方编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出台教育相关文件、推进教育改革相关项目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发挥教研的作用,教研工作新的春天已经到来。
课程改革措施需要教研工作落地。自从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我国第九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悄然拉开帷幕。其后陆续出台关于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基本特征的高考改革,以“全科开考、两考合一”为基本特征的中考改革,以强化“五育并举”为目标的思政教育、学校体育、学校美育、劳动教育等相关文件,以核心素养为基本特征的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改革,以“双减”“五项管理”等为具体内容的教育专项改革……这些文件政策已经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制定了系统、完整、具体、细致的实施方案。这些发展理念、改革措施、文件政策不是通过搞几次培训,开几个讲座就能够落地落实的。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关键要看符合教育改革理念的教育行为是否在教育的各个场域真实而持续地发生。而这只能依靠教研体系的力量,让广大教研人员带领老师们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与评价、家校社联动等各个环节一点一滴地落实。
信息化变革教育方式需要教研引领。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在线学习的普及、广大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显著提升,全社会近几年再次掀起信息技术将对教育产生颠覆性变革的舆论热潮。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精准教学、智能推送、计算机阅卷等如火如荼,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育质量监测如雨后春笋,将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等技术运用于教学的做法广受好评,然而,要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还需要通过一堂课一堂课的研究才能逐步达成目标。目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两张皮,在线学习在变革教与学方式的同时,带来青少年社交障碍、心理失衡、伦理失范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都需要教研工作与时俱进,积极引领和探索出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理性道路和适合方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基础和育人目标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教研工作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引路人,理应在适应社会、转型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完善教研工作体系。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部分地方和学校独立设置了教研机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教研工作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实行教研工作统筹发展。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除教研系统以外,电教、师训、后勤等各条战线似乎都在搞教研,各条战线对研究成果的要求不同、标准各异,导致广大中小学教师趋易避难、无所适从。必须实行教研职能归位,由教研系统统筹管理所有教育科研业务工作,才能确保一个地区、一个学科、一项专题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二是明确各级教研机构定位。五级教研机构应该根据管理层级、服务范围分别明确各自的职能定位,实行差异化发展。三是确保独立设置教研机构。当前正值事业单位改革关键时期,有的地方将教研机构与其他单位合并,且教研处于从属地位。明显弱化了教研工作的地位,需要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明确教研工作职能。基础教育中教研工作要服务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在指导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超越课堂,让老师们树立课程育人的意识,了解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熟悉课程资源建设的基本技能,掌握课程全过程、全方位、全环境育人的本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提高教育政策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同时,对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行宣传解读。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加强教育理论修养。进一步发挥专业人员引导舆论的作用,给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
实行教研重心下移。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必须置身于教育教学第一线,扎根在学校一线,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到真正的痛点。这样的教研才能够受到老师欢迎。实行教研工作重心下移,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常态管理,创新活动形式,此外还要采取网上教研、面对面研讨、报告讲座、成果分享或经验介绍等多种活动形式,让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方式,通过教研活动真正解决自己在实践中的难题,实现专业成长。
推进教研方式转型。第一个转型,要由过去的指导型向支持型教研转变。教研员要给老师一桶水,自己就要是一条大江大河。教研员要适应教师的风格,而不是教师适应教研员。第二个转型,要由过去学科型教研向综合型教研转变。教研员要有综合性,多关注其他学科。教师要求学生不能偏科,作为教研员也是如此。第三个转型,由过去的管理型向示范型转变。未来社会发展,组织管理越来越趋向扁平化。教研员指导教师上课,自己先示范;指导教师做课题,自己先做课题;指导论文写作,自己先写论文。这样教研工作方式就有了“新三样”:指导校本教研,组织课程开发,开展项目共建。第四个转型,由过去的经验型指导向大数据论证转变。未来的教研工作,要充分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大数据统计、智能化分析、理论化建模和精准化指导。
打造交互式教育智库。当前,各级各类研究机构纷纷以智库建设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基础教育教研机构与一般科研机构不同,按照智库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基础教育教研机构应该建成“交互式教育智库”。这是一种促进教育理论、政策、实践与舆论等多种信息在教育决策者、研究者、实践者等多种主体之间动态汇集、多向流动的组织。在这种信息流动中,各参与者之间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平等互助、交流互动的协同体。地方各级教研机构建设交互式教育智库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信息流动的多向性。教研机构通过理论学习、调查访谈、听课评课、监测评估等方法,从各种渠道多方面了解教育信息,经过吸收、消化、再创新,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舆论等方式,将这些信息传导给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广大教师和全社会,引导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信息的主体是多元的、来源是开放的、流动是多向的。
二是信息汇集的统整性。教研机构各学科、各学段都有教研员,可以广泛收集学校教育中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业指导、监测评估等多环节、多渠道的信息。通过各学科学段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全面、客观、系统地对信息进行甄别与处理。
三是服务方式的应用性。教育科研分为理论生产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地方基础教育教研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成果转化,将最先进的教育理论、鲜活的教育实践信息转化为教师的教案、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学校的制度、社会主流的舆论。
四是交互主体的协同性。教研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校、教师等各主体之间不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不是委托与受托关系,而是以事业为纽带,以问题为导向的,同心互惠、团结互助、交流互动的协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