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李丰琇,杨文新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截至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4.4%,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1]。但很多高校师资队伍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于规模扩张的速度[2]。“双一流”建设引发了空前的“教师资源争夺战”,进一步加剧了地方高校生师比的矛盾[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各高校均有序开展了线上教学,有效应对了教学难题,但由于课程与教学资源供给不足,导致线上教学往往只是线下教学的简单移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学生的学习体验差,教学质量不高[4]。在上述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如何通过内涵式发展,走出困局,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以院系为单位,加强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5]地方高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高生师比的困境。本研究根据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资源管理系开展的基于课程组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践,在分析了课程组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其他地方高校提供参考。
以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资源管理系负责的灌溉排水工程学为例,该课程理论教学42 学时,实验教学6 学时,通常在第七学期开设。目前长期承担该课程教学的5 名教师中,教授1 名,副教授3 名,讲师1 名。5 位教师要承担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农水)3 个班(汉语言、民语言、双语言班各1个)、水利水电工程(水工)2 个班,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管)2 个班,合计3 个专业7 个班的课程教学工作。考虑到专业及生源质量的差异,目前的做法是将农水班拆成汉语言单班、民语言和双语合班,分成2 个组,水工、水管合班各1 个组,共计4 个组进行授课。理论教学部分分别由4 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负责上课,实验课程由青年讲师负责。进行资源整合后,负责理论授课的4 名教师平均每周6 学时的授课强度,上完整门课程通常需要7 周,若再考虑节假日,课程通常需要8—9 周才能上完。每位教师都要分别负责本课程教学计划、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的准备与完善工作,极大地耗费了教师的精力。而承担该课程的教授往往身兼数职,其他3 名副高职称的教师也都承担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方面的工作。长期照此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教师很难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就成为本科教学的常态,最终必将导致教师很难再有精力参加科研和教研教改活动,科研促进教学等提法始终难以落地,最终本科教学会陷入死循环。依托课程组开展教学能很好地破解上述难题,能够在高生师比的状况下提升教学质量,推进科研工作进程,促进教学与科研相长。
近年来,为了实现内涵式发展,新疆农业大学自2019年就开始了基于课程组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试点,即让一门课由几名教师来承担。在课程组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尴尬的局面:除了某些专业基础课有3—5 名以上教师可以通过集中备课、分章节授课,实现课程组的组建外,很多专业课实际只有一名教师在上课,再加之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在压缩课时,很多教师习惯了原有一人负责一门课程的授课形式,各高校考核时均有基本教学工作量的硬性要求,很多教师并不愿意将自己的课时分给别人,因此就出现了师资紧张、课程组组建困难的问题。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资源管理系通过压缩管理层级,为系里承担的41 门课程选派了课程负责人,并将课程分配的权利从系部下放给课程负责人,由课程负责人在系里、院里甚至跨院选择合适的教师组成课程组,完成课程的授课工作,从目前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依旧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以灌溉排水工程学为例,目前的课程组共有5名教师,其中正高1 名、副高3 名,讲师1名,课程负责人由副高担任。虽说目前已经做到了分章节完成课程教学,但距离课程组全体教师共同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梳理课程对专业培养要求中知识、能力、素质的支撑度,然后再分解为具体章节的授课内容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更不用说小组成员分工建设线上、线下资源,进而逐渐打造一流课程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比较好理解,迫于职称评定的压力,目前很多教师都在“重科研”的教师考评这根“指挥棒”的指引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性价比”更高的科研活动中去,再加之课程建设成果的建设周期和耗费的精力往往远远大于科研成果,因此在师资相对紧缺的地方高校中,课程组有“名”无“实”的问题也必定成为阻碍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科和专业建设,纷纷开展重点学科、一流专业等项目建设[6]。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目前有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和农业水利工程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学科和专业的建设上,学校均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支持资金更多倾向于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改善,实际用于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经费较少。基层教学组织旨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通过建设一流课程(金课)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微课的录制、后期的编辑等工作除了需要课程组成员大量的人力投入以外,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顺利完成,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类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的经费支持十分有限,经费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组课程建设工作的推进,最终影响了基于课程组的基层教学组织的稳定性。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但在很多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仍旧十分普遍。首先是责、权、利不明确。教研室或系部只给了课程组“事权”,但没有给其相应的“物权”和“财权”,也就意味着将某一门课程如何建、需要哪些支持等问题都扔给了任课教师,导致课程建设所需人、财、物的投入严重匮乏。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保障基本教学所需的办公场地、电脑及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是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在实际的教师考核评价中,科研工作量可以用项目、论文、专利等指标来准确评价,而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态度则缺乏可以量化的考核指标,久而久之,教学变成了“良心活”,教师更愿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有限。此外,由于约束和激励机制缺失,再加之缺乏有效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导致实际教学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7-9],以致部分教师应付教学,导致大量“水课”的出现。
很多地方高校师资紧张的困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通过基于课程组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师资紧张的矛盾,但距离师资的最优配置还有很大的差距。高校可以通过课程群建设来实现教师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课程群是围绕一门学科或某一主题,将与该学科或主题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的知识、方法、问题等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形成的课程系统[10-11]。在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土壤学与农作学由3 名教师上课,专业核心课灌溉排水工程学由5 名教师上课,节水灌溉技术由2 名教师上课,2 位教师同时上了两门课,实际是7 名教师负责了上述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课程建设角度出发,很容易发现存在着“长短腿”的问题,如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水灌溉技术课程只有2 名教师建设金课,确实存在由于师资配置而导致的师资短缺问题。由于上述三门课联系非常紧密,可以在未来结合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梳理上述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群建设,将三门课打通,7 名教师就可以在3 门课程之间进行配置,可以进一步凝练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配置,为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师资的保障。
课程负责人是基于课程组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领导者和核心人物,需要带领课程组负责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研究等工作,是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负责人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需擅长团队管理,更要有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要能够得到课程组全体教师的信任和拥护。课程负责人要带领课程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教研室、系部及学院可以结合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等开展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来培养和选拔课程负责人,始终让品格优秀、有想法、敢冲敢拼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发挥其模范引领作用。
课程组作为高校中最基层的教学组织,承担着通过课程教学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落地的工作,也是打通本科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充足的活动经费是课程组开展教学教研等工作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保障[12]。在对各类教学建设经费,尤其在教研教改经费进行分配方面,可以向已经建立了课程组的教学团队进行倾斜。对于师资结构合理、基础好、特色鲜明的课程组,可以加大对其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硬件设施及经费的投入,通过相对集中的投入,尽快使其在教学方法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方面脱颖而出,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进而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中去,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基于课程组的高校基层教学团队高效运转的关键[13]。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组中课程负责人与组员的责任分工,如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及修订,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分配、统计与上报,组织组员集体备课、集体出试卷、开展一流课程建设等相关工作需要由课程负责人来负责。教学实践表明,缺少明确的分工往往会出现由于每位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同,出现个别知识点重复讲,而重点内容却讲授不到位的教学衔接问题。在明确课程组具体职责后,就可以将学院、系部管理层的一些权限下放给课程组,提高课程组参与实际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如可将教学任务的分配权从系部下放至课程组,由课程负责人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科研工作量等来灵活组织与分配,在减轻系部主任工作压力的同时,实现课程组权责利的统一。其次,通过不断规范校、院、系三级的听课制度及学生评教制度,量化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从学院层面逐渐加大教师职称评定及评优评先过程中教学的权重,实行教学事故及教学质量的一票否决制,最终引导全体教师回归教书育人的初心。
高校可通过课程组建设实行集体备课,再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分配并开展课程相关章节的教学工作。这样每位教师只需要负责相关章节的备课与授课,不需要每位教师将某门课程从头至尾地备课、上课。仍以灌溉排水工程学为例,按照上课与备课学时1:2 的比例关系可以推算,完成42 学时的课程教学,每位教师备课平均需要花费84 个学时,授课延续时间长达9 周之久。当下各高校均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这就意味着每位授课教师在上课的9 周里很难有相对完整的时间到生产实践一线开展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
进行课程组建设后,教师教学科研难以兼顾的困境就能得到很大的改观:(1)教师上课的课时数与原有方式相差无几,但课程组里每位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将大幅下降。实施课程组建设后,上述课程4 名教师最多只需要准备12 学时的备课工作,备课时间将降至24 学时,每位教师由于授课内容均为自己擅长的领域,备课时间会进一步压缩,每位教师实际备课的时间将降至现有授课方式的1/4 左右;(2)压缩每位教师课程教学的延续时间,为教师从事科研、教研教改提供时间保障。通过课程组的建设,每位教师最多承担该课程12 学时4 个头的教学工作,合计48 学时。按照每周6 学时的授课强度,12 学时仅需要2 周就能结束,每位教师实际教学的延续时间将降至现有授课方式的1/5。若采用线上授课,还可以根据专业合班,以联播的方式授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会进一步提升。
高校的教师人力资源配置简称为“师资配置”,即根据高校教师个体的长处和特点,合理地组合和调配师资,并在合理组合调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14]。优化师资源配置是高校提高教育产出的关键因素之一[15]。鉴于高校普遍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师往往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进而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最终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一名老师负责1—2 门课,课时较多的教师,动辄就需要9—10 周的时间去上课,尤其对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其很难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抽出时间从事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对青年教师来讲,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接替老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不能迅速代替老教师去跑基层,容易导致忙的教师很忙、闲的教师很闲的低效率的师资配置状态。通过课程组建设后,一名教师可参加多个课程组,通过重新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就实现了优化师资配置的目的。
通过课程组建设,课程教学由原来一名教师的“孤军奋斗”变成了若干名教师的“百花齐放”,更易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课程组通过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和统一安排授课,将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变原有的同一门课程教学几乎同步、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学习几无可能的被动局面,使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学习成为可能,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从而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每位任课教师对某门课程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9],最终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课程组建设实现了师资的最优配置,能够保证课程每个章节的教学均由擅长该领域的教师承担。课程组中的教师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与学缘结构,能够发挥各自的科研优势和教学特长,通过教师个体经验的交流与分享,相互借鉴、相互补充,根据不同专业同一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可以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16-17],从不同的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从而可以培养学生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8],建设一流课程是高校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学科的根本途径[19]。在实际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一流课程(金课)的“两性一度”[5]绝对不是教师个体在短时间能够实现的。课程组建设可以充分融合新老教师自身的专长,利用老教师丰富的科研、生产实践及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刻理解,总结凝练出实际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需要培养的能力及素质,再由对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接受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将上述内容以最佳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就有效弥补了原有的单个教师授课的种种不足,也使各类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成为可能,最终全面推进一流课程的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疆建立的第一所本科院校,新疆农业大学始终承担着培养“三农”专门人才,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其将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