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2018年至2021年中新网关于“孟晚舟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挖掘,从新闻原则、新闻内容、新闻立场及报道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分析其新闻报道策略。研究发现,中新网对孟晚舟事件的报道能够准确呈现新闻事实,且更新频率稳定;对文本内容把关严格,利于消解复杂议题;态度立场明确严肃,发挥驻外媒体优势;图文交织,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孟晚舟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这对媒体报道策略提出了更多的挑战。文章旨在通过对中新网有关孟晚舟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整体和细节梳理,剖析中新网对国际复杂事件或政治事件的报道相关策略,以期让更多媒体学习借鉴,为今后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思路和观点,利于讲好复杂国际事件,做出更多高质量新闻报道。
关键词:孟晚舟事件;中国新闻网;国际新闻;报道策略;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150-03
2018年12月1日,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转机时被拘押,随后美国向加方提出无理引渡要求。中国外交部、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对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表示强烈抗议,并与美加进行严正交涉,要求恢复孟晚舟女士人身自由。孟晚舟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历时三年,出庭30余次,经过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孟晚舟女士1028天的漫长拘押终于结束,于2021年9月25日乘坐包机顺利返回中国。
孟晚舟事件经环球时报披露后,国内众多媒体纷纷对此事件予以高度关注。其中,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作为综合性、国际性的通讯社,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具有极高的权威性[1]。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中新社始终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一,在呈现事实、传递信息、矫正谣言、舆论引导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同时,由于中新社的定位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在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由中新社主办,属于中央级重点权威网络媒体,所生产的新闻内容更具有即时性、广泛性、融合性的特点。从事件初始,到最后孟晚舟女士顺利回国,近三年的时间里持续跟踪报道。并能够利用中新社驻加拿大记者站的优势,拿到诸多第一手的详细资料。
本文利用八爪鱼采集器,采集中国新闻网官方网站有关于孟晚舟事件的所有新闻报道进行报道策略分析。具体的样本采集和数据清洗过程如下:以“孟晚舟”为关键词,为保证所收集数据与孟晚舟事件的关联性,将检索时间范围设定为:2018年12月1日—2021年9月30日,翻页次数为58页,频道设置为全部,最终采集到526篇新闻文本,经过对无效数据等清洗,最终呈现样本460篇。经梳理后发现,中新网原创内容有188篇,其中,92篇来源于外交部网站,67篇来源于央视新闻客户端,24篇来源于新华网,17篇来自于人民日报客户端,剩余63篇来源比较广泛,诸如新京报、中新经纬、中国驻英使馆网站、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网等等。消息主要来源权威,真实性能够得到保证。
在报道“孟晚舟事件”中主要涉及几点困难:一是事件涉及国家立场。必须站稳中国立场,准确传递中国声音,务必牢牢把握好政治方向。二是报道内容涉及复杂法律、经济、司法体制乃至于政治问题,这就要求新闻机构对事件梳理、内容报道、信息发布均要斟酌再三。三是获取报道资料难度大。孟晚舟事件主要发生地在加拿大,国内多数媒体的新闻报道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一手的现场资料,大部分媒体采取转载的方式。有的媒体甚至捕风捉影,出现不实报道。中新社加拿大分社记者佘瑞冬在记录自己如何报道孟晚舟事件时用了两个必须:必须抵达最关键现场,必须拍到关键内容。佘瑞冬表示,“从孟晚舟事件曝光的第一天起,我便开始对此事密切跟进。时间越长,越深知其中的复杂、微妙、敏感。而对真实性、准确性的要求,更需放在首位。大到基本事实,小到某个涉及法庭表述的词汇,反复求证成为我在关于孟案的报道中做得最多的工作”[2]。由此可见,对孟晚舟事件的新闻报道要做大量细致且困难的工作,确保报道真实准确。
首先,从文本层面来看,文本作为微观叙事最好的表现方式,新闻文本生产难度低,事件的发展进程用文本进行描述记录,更新的频率容易得到保证[3]。同时,由于事件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时间的长度,为新闻生产提供了长期的文本内容。其次,从硬件层面来看,作为中央级媒体,中新网有稳定高级的技术支撑。中新网拥有具备深厚海外报道经验的新闻人才,中新社有众多海外驻地机构,能够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获取新闻信息,对于较为专业的涉及国际贸易、法律、商业等领域的内容也能够准确把握。最后,中新网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是代表着国家意志的话语内容,报道孟晚舟事件具有一定的宣传意义,结合中美博弈的背景来看,对孟晚舟事件进行常态化报道,加强精神层面上的宣传引导,对敦促美加承认错误、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有重要意义。
孟晚舟事件本身是一桩复杂敏感的政治事件,其中的经济、法律、政治问题只有专业人士能够解读,诸如长臂管辖、双重犯罪、引渡制度等等。因此,如何向受众通俗易懂地陈述事件进展,便成为了摆在媒体面前的一大难题。
面对复杂议题,既要把握新闻事件的最近进展,也要明晰每一个发展节点在整个新闻事件当中的地位。中新网利用消息、通讯、评论、深度報道、解释性报道、图片报道等多种体裁对事件加以报道和解读。下文将试举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孟晚舟案首轮引渡聆讯解析:控辩争议点何在?后续有何走向?》(2020年1月25日),《孟晚舟案抗辩思路及庭审进展》(2020年12月31日)详细梳理时间进展以及难点疑点,做出了解释性的梳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思辨性。同时也展示出中新网的新闻高度以及较高的政治站位。
案例二:《加拿大国际刑事律师剖析孟晚舟案》(2021年8月27日)一文,详细报道了由来自加拿大的两位高级刑事律师,就孟晚舟事件加拿大方面的立场进行剖析,对中美加三方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加方愿意参与这次“冷战”、对加方来说有何益处等问题发表个人看法。此类深度报道由中新社加拿大分社记者在一线采写,用不同于国内的视角看待问题,丰富了报道内容,为受众全面理解新闻事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
案例三:《孟晚舟引渡案续审 聚焦拘押过程是否存在程序滥用》(2021年3月18日),此篇报道内容翔实,首先说明观点:拘押过程存在程序滥用;其次列举可以证实存在程序滥用的证据,并且郑重表示美方以程序滥用为由要求引渡孟晚舟这一理由不充分;最后,引出抗辩思路,并简单阐述辩方提出的四个分支。
用简单的话讲复杂的事,看似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媒体作为报道者,首先要明确事件关键点在哪里 哪些是受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后就是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复杂的事件?在多种新闻体裁中找到哪种类型最适合当下新闻报道,深耕内容,持续报道。面对外媒不实言论,牢牢把握中国话语权,澄清事实,作出回应[4]。
国际新闻具有国家立场这是无法改变的[5]。美、加两国媒体,在有关于孟晚舟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受政治经济影响而充斥偏见与谎言的内容。这样的不实报道,容易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国企业造成污名化,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外输出中国声音,澄清事实真相,维护国家形象[6]。
相较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中新社定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所面向的是广大海外受众群体,因此立场坚定、定位准确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新闻报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有二:一是中国媒体必须能够掌握新闻源,二是中国新闻工作者应具有判断、分析西方媒体的新闻的能力[7]。孟晚舟女士身处异乡,其所受到的制约和制裁无一不是陌生又让人深感艰难的,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也是如此。中国记者不能够随意引用外国媒体的报道内容,小到一个用词,大到对别国法律的认知,都要亲力亲为地去学习和了解,做到准确无误地使用,客观真实地呈现。一旦出错,不仅仅是新闻失误,所造成的舆论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中新网对报道的准确还体现在正面解读重大事件上,注重现场报道,尊重事实。中新网一贯秉承“国际视角+亲和力”的报道风格。在展示中国立场、讲述中国故事方面一直以一种活泼轻松的文风、平和客观的视角而受到群众青睐。在报道孟晚舟事件上也是如此。就中新网具体新闻标题进行举例:
例1:《王毅:公道自在人心,正义终将到来》(2019年3月8日)
例2:《中方回应加拿大总理涉华言论:有理不在声高,公道自在人心》(2019年8月22日)
例3:《中国驻加大使:加方应尽快妥处孟晚舟事件 中加关系不缺“拾薪人”》(2020年9月13日)
例4:《中方再谈孟晚舟事件:加拿大为虎作伥是教科书般的侵犯人权》(2021年8月19日)
例5:《晚舟已归,公理之辉。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不容侵犯!》(2021年9月26日)
例6:《中方再谈孟晚舟顺利回国:“正义力量的胜利”》(2021年9月27日)
中新网关于孟晚舟事件的新闻标题开门见山,直接陈述,无多余赘述,善于直接使用外交部发言人或官方的话语,一种“自报家门”的方式,一方面在标题中呈现出权威性及态度立场,利于信息传递。另一方面,避免了记者或新闻机构较为主观的态度倾向[8]。就概念间的意义关联与建构而言,“正义”“公道”“侵犯人权”“合法权益”“胜利”等词汇体现出积极情绪,这些带有情感意向的词汇构成了情感丰富、立场鲜明的新闻标题文本,增强了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受众对于孟晚舟事件的认知与态度。
图片是一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符号,表象是客体的外部特征[9]。在孟晚舟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最核心的是要关注人。而图片具有表意上的直接性,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本身,结合语境,能够传递出文字信息以外的难以道说的内容。运用符号学的原理解读,关注点自然是放在图片的能指与所指上。本文对中新网在孟晚舟事件报道中所发布的视频、图片等新媒体内容进行分析发现,高频次出现的场景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孟晚舟在温哥华的居所、加拿大法院门口,有时也会出现相关记者会的现场视频或图片。
图上方的两张图片,均为孟晚舟女士从温哥华居所出门前往法庭参加开庭的视频截图,能够看出孟晚舟女士精神状态较好,目光坚定,穿着得体大方,举手投足间能够反映出在此事上,孟晚舟女士本人及相关团队一定是保持着不屈不挠,勇敢面对的积极心态的。
图左下角为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孟晚舟”事件作出说明或回答记者提问。由于事件的特殊性,关系到复杂的国际关系,上升到国家形象层面,需要中国外交部出面做详细说明。
图右下角为孟晚舟乘坐包机回到祖国的图片,其中能指显而易见:孟晚舟女士一袭长裙,走出飞机舱门对现场接机人士、媒体人士微笑着挥手致意。结合语境来看,经过1028天的拘押,数次开庭聆讯,令孟晚舟身心疲惫,但最终能够回到祖国,是无数人辛苦争取而来的结果,令国人振奋。
马歇尔·麦克卢汉称,“媒介即信息”。通过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文字+图片+视频的呈现,让受众更加切身体会到党和国家所站立场和想要传递的信息,扩大受众解读维度[10],具有鲜活性。直击现场的图像信息,能够发挥新媒体内容魅力,达到吸引受众关注的目的,有利于受众理解图像表达的态度立场,最终使党和国家的声音在舆论阵地和网络阵营中占领制高点。
中新网对孟晚舟事件的持续报道,为受众提供了中观层面的认识,叙事方式延续了以往的文本叙事和微观叙事,整体架构为传统报道结构,并满足新闻事件要素的要求。体现出采访、编辑、写作、传播的专业性与关注度,对这一重要政治事件进行了较为完整的呈现。通过站稳党媒的根本立场,认真践行新闻原则,发挥自身报道优势,丰富信息报道策略,引导了主流舆论,向国内外发出“晚舟无罪,应立即回家”的中国心声,形成了关键的舆论力量,展示出在敏感问题面前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其报道策略或许能给新闻工作者或新闻机构以启发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杨梦洁.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特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2] 余瑞冬.作为前方记者,我是如何报道孟晚舟事件的[J].青年记者,2021(21):29-30.
[3] 丁柏栓.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3-184.
[4] 陈一鸣.《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0.
[5] 刘子轩.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的立场选择[J].新闻研究导刊,2014,5(5):66,70.
[6] 刘斐文.《中国日报》客户端对外文化报道的报道策略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7] 丁刚.国际新闻中的国家立场[J].中国记者,2005(6):54-55.
[8] 黃顺铭.“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对一幅照片的跨学科解读[J].新闻记者,2004(12):71-72.
[9] 田宏明,熊山杉,黎源.对外传播中百年大党的形象建构:基于中国新闻社480篇报道样本的分析[J].青年记者,2021(22):37-39.
[10] 陈家喜,焦嘉欣.数字时代我国主流媒体的适应与转型:基于五家中央主流媒体的案例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4):89-96.
作者简介 魏宇鑫,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