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岸冰
(上海交通大学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海 200030)
1909年8月,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创建航海专科,是学校为邮传部代办商船学堂以保留多科性工科发展的预备性措施,也是我国高等航海教育之起源。1911年7月,航海专科与增招的新生迁入新建的校外校舍,成立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以造就航海驾驶专才,唐文治兼任监督(校长)。1912年3月,唐文治辞去兼职,交通部任命萨镇冰为校长,9月该校迁往靠近江海的吴淞,更名为吴淞商船学校,正式脱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航海专科及以该学科为主体的高等商船学堂依附于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共计三年。它不仅设立最早,且为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航海学校——吴淞商船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航海专科在交通大学的起源以及后来在吴淞商船学校的发展,是我国百余年来高等航海教育发展历史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挽回航权、自强不息培育人才的见证。关于中国近代高等航海教育的起源,学术界主要对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研究较多[1-5],而对航海专科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附设期间的研究较少且不成系统,因而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文献史料,对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航海专科创设的背景、成立经过及发展概况,以及该科创设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揭示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近现代中国航运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并跨入世界航海教育及航运大国之林的不平凡之路。
航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航权二字,实际包括航政权、航行权与航业保护权三者。”[6]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航权日渐丧失。外国入侵者凭借坚船利炮,逐步攘夺了中国航权。自此,中国内部半殖民地化进程与近代化进程交错并行,为挽回江海航权、振兴民族航运的奋斗历程构成了近代航运沧桑史的基本内容。
为了顺应时代需求,晚清政府从顶层设计着手来推动国家交通实业的发展,1906年新设立了邮传部。在当时邮传部所管辖的路、电、邮、轮“四政”教育中,航政教育是最弱的。前“三政”要么开设有专业学校,要么开设有学科专业。如唐山路矿学堂专办路政教育;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则设有铁路、电机专科;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除专门培养铁路管理人才外,还设立了邮电班。而反观“船政一科,现在本国无一学校,即留学外洋肄习船政者,亦甚寥寥,固畏船科之烦难,亦虑出途之太狭”。[7]因此,邮传部认为,发展航运船政事业为当务之急,首要的应该是本国兴办学校或设立专门学科,从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开始。正如1909年8月邮传部在呈奏清廷的一份奏议中写道:“推广航业必先造就管理、驾驶等项人才,而后可收实效。若但于发明航业者予以利益,设立公司者给以优奖,而一切重要职位尚须借材异国,仍难遏扼要。臣部现于所辖学堂内议设航政专门,似比空言提倡较有把握。”[7]1911年,盛宣怀上任邮传部尚书之后,他在呈给当时皇帝溥仪的《筹办商船学校大概情形折》中,也主张“商务振兴,必藉航业,航业发达,端赖人才”[8],支持创建商船学校,培养当时急缺的航海、驾驶专业人才。而当时执掌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唐文治校长也顺势而为,倡导以工科为主要办学方向。
但即使如此,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创办航海专科仍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清政府的规划与唐文治的设想有所冲突所致,但最后经过以唐文治为首的校内外人士的集体斡旋,双方意愿得以协调。
最初邮传部决定创办一所商船学堂,这在邮传部章程中有明确提到,“本部所辖除上海实业学堂外,拟择地设立铁路、商船、电报各学堂,而以车务工厂、船务工厂、电务工厂附焉,俾各堂学生皆得就地实验,而各厂艺师艺士亦得随时证明学理”[7]。但随后,鉴于国家对航海类人才的急需,邮传部认为最佳最快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在部属学校中选择一所有基础的学校改办为商船学堂。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因为地理位置濒临海洋,而且从办学基础和条件来说,各方面都优于邮传部下属的其他三所学校,即上海电报学堂、唐山路矿学堂和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因此,时任邮传部尚书徐世昌决定将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改办为商船学校,专门培养航海类人才,并拟定了具体计划。这在1909年8月邮传部致轮船招商局总办的一份电报中有清晰体现:“本部现于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筹办船科,拟先行添班,俟路电两科一律毕业,即将路电两科专归唐山学堂,而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专办船科。该局向系每年报效该学堂经费二万两,俟船科学生毕业后,准令该局酌用若干名,各股东子弟有程度合格者,亦可收入肄业。一面商请唐侍郎督同该局(即轮船招商局)总办核算添办船科经费,一面由实业学堂添设商船驾驶科,定于八月初十、十二、十四日招考学生矣。”[9]
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决定改办为商船学校的消息一经公布,不仅师生们群起抵制,尤以铁路、电机专科的师生们为甚,而且以唐文治为首的学校高层领导对这个决定更是难以认同和接受。他自接管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以来,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多学科门类的工科办学理念和规划,更是结合清廷的政治要求和自己心中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有步骤的实施,若此时按照邮传部的决定,专办商船专业,学校就难以向多门类多学科的工科学校发展,这是苦心经营学校多年的他不忍看到的。然邮传部的指令不能视而不见,经过唐文治召集校内外人士共同商议,学校方面最终形成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代办商船学校,即学校不改变原定的办学方向,铁路、电机两科予以保留;同时在校内增设一个航海专科,作为另设商船学校的基础,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将航海专科加以扩充,单独建成商船学校。[10]
代办商船学校以保留多科性工科学校也得到江南士绅们的广泛支持,他们不仅在言论上,更是从实际行动上给予唐文治有力支援。他们认为,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是东南各省创设最早且唯一的最高公立学府,多年来办学成绩优异,深受多方好评,若突然停办铁路、电机两科,不仅会影响东南各省青年学子求学深造,更会影响东南部当时正在计划发展的交通实业,影响振兴商务的宏图大计所急需的路、电方面的专门人才。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不仅捐银6万元,还主动将原在吴淞口筹办的水产商船学校的渔业公司地基100余亩捐出,用于支持学校提出的两全方案。[11]此时期清政府正在筹备君主立宪制度,民意是他们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唐文治所提出的方案确实无懈可击。因此,1909年11月,邮传部宣布撤销原来的决定,即“令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招考学生,先设航海一科,附属校内”[12]。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代办商船学堂的方案得以实现。
邮传部批复同意后,唐文治即刻着手航海专科的筹办事宜。从筹备人员、学制规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逐一落实。此时是1909年。因此,1909年被认为是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元年。航海专科的建成,为未来创设商船学校创造了条件,也使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保持多门类工科的办学方向得以延续。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癸卯学制”。该学制的主要内容之一《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之“高等商船学堂”明确规定了航海专科的修业年限与课程设置,其中修业年限为五年半,开设课程有物理、航海天文学、商船法规等二十五门。但在筹办过程中,就遇到了与现实不协调的矛盾。1909年唐文治与教务长胡栋朝按照学制要求编订学制与课程,但发现在课程数量与实习的时间安排上与清廷的学制规定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唐文治在向邮传部转咨学部核准新设航海专科立案文中进行了汇报和解释:“预本年七月间增设航海一科,当经本监督会同教务长,按照《奏定章程》‘高等商船学堂’本科应授课程,酌定每星期授课钟点,分年支配。表列所授科目凡三十门,较之学部规定之二十五门有增无减。惟毕业年限奏章以五年半为限,殆兼航海实习言之,若论学堂授课时期,所有应习各科,已无稍欠缺。其在堂课程完毕后,如何派赴各船实习之处,应请本部核夺,转饬招商局遵照办理。”[13]
1910年3月,清政府学部就唐文治提出的问题很快回复了邮传部。邮件回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进一步明确了航海专科属于高等教育性质,肯定了创设该科的意义,“现在交通发达,需用航海人才至为殷切,该学堂特设此科,颇得当务之急”。第二部分是就该科的毕业年限、课程安排、实习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与确认。在毕业年限上,学部重申了该科须重视实习的特点,须五年半才能毕业。“查航海为商船学堂之一科,奏定学堂章程分高、中、初三等,高等五年半毕业,中等三年毕业,初等二年毕业。”而且认为,“高等学术较为深邃,既须教授科学以究其理由,并当实地练习以深其经验。故肄业年限不惟久于中、初两等,较之各项高等学堂,亦经特别加长”。在课程安排与实习时间的规定上,则同意唐文治提出的三年理论课程、二年半实习课程的建议,而且还进一步强调了该科实践的重要性,需要安排学生随船实习。“航海一科以实习为重,所有实习事项,如海流、风沙、礁、潮汐之属,必须登船实测乃为有凭,非课堂空讲授所能周贯”[7]。
1910年6月3日,考虑到当时部分实业学堂因学制时间长而影响到办学效果,清政府学部在《奏厘订实业学堂毕业年限分别办理折》中再次对航海科目的学制进行了调整,即仍将课程分为两段,前三年讲授理论课程,后一年派赴船舶实习,共计学制四年。此后学校航海学科沿用四年学制,这在后来的办学章程里有明确规定。如1911年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章程》里“设学总义章”规定,“本学堂实业之科凡四,一铁路科,二电机科,三航海科,四邮政科,以上各为专门。……其专科之已经开设者铁路科、电机科均三年毕业,航海科四年毕业”[14]。基于此章程,从此航海专科三年理论学习、一年随船实习的学制,被后来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所沿袭使用。
到1911年,航海专科的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时长又有所变化。当年6月,高等商船学堂在上海《申报》等报刊发布招考简章,简章“毕业”一节称:“预科二年,中学三年;高等在校二年半,在招商局或外商轮船实习一年半。”[15]航海科的学制仍为四年,但是在校理论课程缩至二年半,在外实习增至一年半。由此可见,从1909年航海专科初创到1911年,短短的三年,学制年限、课程安排几乎每年变动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学科初创阶段,一方面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学制年限、课程设置等多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适度的调整是必然的;另一方面表明学校注重航海专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习相结合,体现了此时期的交通大学向“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工科办学方向的转型,同时也是实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航海专科的课程设置,主要有如下特征:
1.借鉴西方工业大学的办学经验
清朝晚期,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政权,整个社会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高等教育亦不例外。因此,航海专科的课程设置,除了遵循清政府学部的规定,还参考了西方商船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办学章程等经验。1909年12月31日,邮传部曾咨文各国出使大臣,务必“将商船学校课程及办法,详细调查咨送本部,以便采择”[7]。1910年正月,驻德公使施绍常将德国商船学校概况、课程情形呈报邮传部,称该国船校“共有二十余处,稽其校中课程,注重测算、驾驶等学,分科专研”,并将课程择要译录呈送学部。同时,唐文治还咨请各驻外公使搜集所在国家各工业大学的办学章程,供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参照和学习。1910年,驻英国、法国、美国等各使馆纷纷函送所驻国各大学、专门学校章程,其中也包括有商船学校章程。所有这些,都为编订或调整航海专科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学习和参照的目标,推动了航海专科办学近代化的进程。1911年,唐文治校长等学校高层参考西方商船学校的课程设置特点,并根据本校航海专科的实际及设想,主持编订并呈报邮传部航海专科四年制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见表1)。
2.课程涵盖内容广泛
从表1可以看出,航海专科课程的设置,除了上面提到的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实习之外,课程设置内容相当丰富和广泛。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中国国学与伦理教育。如三年在校理论学习时间里,人伦道德、中国文学是贯穿始终的学习科目,可见学校将中国国学与道德伦理教学作为培育高等人才的根本标准。二是强调工科基础课程。算学、化学、物理是所有工科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第一学年就必须打好基础,体现了老交大践行“基础厚”的人才培育标准,同时也为学校形成求真务实、流传至今的办学传统奠定了基础。三是专业课程涉猎广泛。除了一般的航海技术课程,还包括相关的商业、法律、军事、卫生等课程。商业课程包括商业学、理财学、商业地理等;法律课程包括商船法规、商法、海事法规、法学通论等;军事课程包括炮术学、兵式体操、炮术实习等。学校传授与航海相关的各种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思维、眼界和格局,也有益于学生毕业后即能快速适应航海业务与技术工作,以回应我国当时航海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需求。
表1 1911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航海专科学科表
续表
3.课程任务重,学生压力大
航海专科初创时课程众多,共计有30门课程,到1911年更是增至33门课程。一般地,每门课程平均1学时到3学时不等,每周除周日休息1天外,其余6天平均每天6学时的课程,共计每周36学时。除了规定的课程,航海专科的学生还必须修习一些必备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海上工作需要,如学游泳、爬桅杆等。每年的暑期,都由专业的游泳教练带着航海科学生赴海边教练游泳,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熟练掌握这一项技能。曾就读于南洋公学的中院生卫国垣,留学英法归国后于1910年来交大任教,因他擅长游泳,1911年曾率领航海专科全体学生赴烟台海边教练游泳,颇有成绩。[16]为了让该科学生练习爬桅杆,学校还在徐汇校区上院对面的操场上建了一座巨型船桅。可见,航海科目课程繁多,学习任务重,学生压力大,在初创时期即与时代结合,明确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培养实业人才的准则,正如1908年唐文治为学校制定的教育宗旨所提出的,“本学堂分设高等学科,造就专门人才,尤以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为宗旨”[14]。
由于航海学科初辟,不为社会所知晓,刚开始的时候生源较局限。1909年招收首届学生时,本校中学毕业生已分入铁路、电机两专科,于是只能实行公开招考。为此,学校连续在《申报》等报刊刊登航海专科招生广告,其中包含报考资格、考试科目、学费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程度:中学已毕业者。
年龄:二十岁左右,须身体强健,目力明远,能耐劳苦。
科目:国文各取通畅;英文考编译,兼习德文、法文者一并报明;算学:平面三角,实验几何;理化普通学;图画:机器画;西方历史;西文地理。
考期:八月初十、十二、十四三天。
学费:每年膳费三十元,学费三十元。
报名:自登报日起至八月初九日止,随时赴上院监学室填册并缴照片一纸,文凭于监督传见时呈验。
注意:路电科俱已足额,并不招考,所招系转习商船驾驶一科。[17]
因报考条件严苛且学费昂贵,招生广告向社会发布之后,前来报考者寥寥,即便是本校附中毕业生有意愿直升航海专科学习者也极少。无奈,唐文治只能指派应届中学毕业生、路电专科新生10余人入读该科,但因课程多、压力大,后有部分学生转读他科或离校。到1910年下学期,航海专科共开设一、二年级两班,一年级学生16人,二年级学生13人,共计29人。其中一年级16人中,毕业于本校附中者12人,外校生源4人;二年级13人中,毕业于本校附中者8人,外校生源5人。可见,航海专科在初创的第一、二年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本校附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报考者比前两年大大增加。1911年夏,正式以商船学堂名义招考新生。学校在《申报》等报纸刊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分设高等商船学堂招考简章》,积极宣传,广招生源。虽然招考条件严格,要求学生剪去发辫、能用英文会话、会游泳等,但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声名在外,且在校生一律公费待遇,更重要的是毕业后的出路多且好,如出洋留学、服务海军、任职招商局各江海轮船二副等等,如此诱人的招考条件,吸引了3000余人前来报考,各地高等学堂中肄业一二年弃学报考者亦很常见。最终共计录取高等(专科)、中学、预科学生180人,分设高等班3个,中等班3个,预科班2个。到1912年3月,商船学校共计有学生140人。[18]
航海专科的师资力量在开创阶段是比较薄弱的,即使在当时社会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和办学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唐文治等有志人士还是竭尽全力广搜人才,以充实师资。1909年航海专科设立之初,专业教师仅有吴其藻一人且身兼主任。1910年学校陆续广纳师资,不但聘请曾担任轮船招商局新铭轮大副的英国人奥斯汀(Austin)任专业教员,还有海军军官梦柏、翁其振等人,同时,学校还从长远考虑,补助本校自费留英学生刘曾撰改习船政,以便未来充当师资。到商船学堂成立之后,设预科、中学、高等科三个级别,班级、学生数目剧增,教员也随之增多。1912年3月唐文治向吴淞商船学校移交校务时,商船学堂专业教师达15人,职员6人。[10]
1911年,盛宣怀在政治角逐中再度崛起,被清廷任命为邮传部尚书,执掌招商轮船、电报两局,再次成为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无形“督办”,为商船学校的迅速建成带来了利好机遇,在此期间,学校办学经费及各项申请得以迅速解决,主要体现在用地购置、校舍建设等方面。
盛宣怀上任伊始,就批准了唐文治关于加快商船学校独立建校的多项申请。如1911年3月16日他致电唐文治,批准拨款4万两购买学校对面的13亩屋地,作为兴办商船学校的临时用地,并表示“目下尚有应奏之事,文到即可附办”[19]。4月14日,盛宣怀再次致电唐文治,同意另设吴淞商船学校,“腾出课堂,添改邮政专科”之请亦批准照办。[20]4月16日,盛宣怀亲自上奏清廷,陈述设立商船学校的大概情况和现状,同时附奏唐文治要求购置土地需用银两的呈请。清廷同日即批准了他的请求。盛宣怀随即要求唐文治抓紧筹建吴淞商船学校的校舍。[21]1911年春,唐文治亲自前往吴淞,查勘由张謇捐赠的校园地块,并用张謇捐赠的6万元用于建筑校舍的开支。至同年8月底,吴淞校舍初步建成,但由于教学设备等还未置办,仍然无法在当年迁往办学。1911年9月14日,商船学堂在徐家汇校区正式开学,名为“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新招学生进入校外隔街相望的临时校舍。1912年9月,商船学堂由徐家汇迁往吴淞,更名吴淞商船学校。至此,商船学校脱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而独立,中国第一所高等航海学府宣告诞生。
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创建航海专科,引领近现代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揭示了中国人为发展高等航海教育和航运事业而抗争求索、开拓进取的创业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甘落后、永不泯灭的理想与追求精神,对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和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9世纪中叶,外国列强凭借多从海上来的坚船利炮打开了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朝政府的大门。“晚清政府及部分洋务派封建官僚为了政治上、经济上挽回中国的‘利权’的需要,而不得不发展自己本国的航运业”[22]。他们认为,没有近代的科学技术,就不能“自强”。继而认为,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首要的是要造就“尽其制造驾驶之术”的人才,使“广其传使中国才艺日进,制造驾驶辗转授受,传习无穷”,从而“西法可衍于中国”。他们还认为培育人才不是权宜之事,而是百年大计。于是,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得以开办,其名称一直沿用到1913年,先后历经了47年,培养了毕业生630名左右。[23]
因时代局限,后来福建船政学堂日渐式微,但是洋务派对于发展航业并未懈怠,他们逐渐将重点从建设海军转向创建近代实业,并主张摒弃重农轻商的陈腐观念,倾向务实、致用的教育价值观,倡导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力量的源泉。此时期,提倡发展实业教育在全国思想界和教育界开始成为一种主流。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他曾赴英国学习海军,并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1906年7月,严复被邀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做了题为《论实业教育》的演讲。他列举西方各国实业迅速发展的事实,认为“中国今日自救之术,固当以实业教育为最急之务”,勉励学生学成后投身实业。重视实业教育的风气,也深刻影响着清廷的教育管理者们,这在当时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法规里有非常明确的表述。1904年1月13日,管学大臣张百熙等在《重订学堂章程折》中写道:“国计民生,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有百益而无一弊,最宜注重。”[24]同日清廷颁布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所列的22个文件之中,有关实业教育的就达7个之多,可见这一时期国家对实业教育的重视。在向西方学习为前提的实业教育思潮和新学制的影响下,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也迎来改办实业教育的机会。20世纪初,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集中了像轮船招商局、电报局、江南机器制造局等大型官办企业和其他民族工商企业及外商企业,客观上催生了对航海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1907年10月,邮传部派农工商部左侍郎唐文治专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驻校办公。并要求唐文治“综理一切事宜,所有何项专科能自设,何项实习必须留学外洋,应该通盘筹算”[14]。唐文治到校后,立即整顿人事,革新教务,聘请西学教习冯琦担任教务长,陆续设立铁路、电机、航海专科,参考西方学校办学章程,重订学校章程,明确办学宗旨,交大高等工科教育由此发轫。
以唐文治校长向西方索取办学章程为例,当时清朝末年,国内几乎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经验可供参考,唯有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大胆学习欧美高校办学经验,唐文治正是“欲士之应世变,则不可不习西法”的身体力行者。他掌校之初,闻听美国各大学均设有办学章程,免费向校内外分发。他立即呈请邮传部,要求清政府分函驻欧美各国使馆,请代为向所驻国的大学索取高校办学章程,以咨参考。后来,驻各国使馆陆续寄来一些国外大学章程、课程设置等资料,唐文治均仔细研究,他称“美国大学林立,所有各校章程即所授课程,均足资参考”[25]。他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同类工程专业为蓝本,教科书直接购自美国各大学,又聘请英、美籍教员从事专业课教学,基础课、专业课则一律用英文讲授,学生作业、考试一律也使用英文,等等,采取各种国际化教学举措,努力使学校培养的学生达到欧美各国大学毕业生水平。后来更是连学校附中也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用英文上课和考试,为其进入专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此时期,学校专科毕业的学生都为欧美各大学研究院所承认,且能直接免试入读。这正是近代中国高等航海等工科教育模式设计者和管理者在走向国际化进程中的深刻认知和努力践行,他们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1909—1912年航海专科附于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期间,并没有毕业的学生,一直到1913年夏天首届学生才在吴淞商船学校毕业。航海专科毕业、肄业的学生后来大多服务于航海事业,其中有不少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从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入学的航海专科学生,后来在吴淞商船学校毕业后,在社会上比较著名的有:从外国人手中争得第一个中国船长职务、担任吴淞商船学校第五任校长的杨志雄[26],辛亥革命烈士唐榕柄,曾任同济大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的周烈忠(后改名为周均时),被誉为“我国第一任球王”的陆品琳,时为经济学家、曾任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徐佩琨,中国近代实业家庞元浩,中国最早的海轮船长之一郏鼎锡,等等。[10]
根据吴淞商船学校的校史资料统计,自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航海专科创设到吴淞商船学校独立成校的近40年中,其为中国航运界培养的人才也是数量可观的。中国航海学会编写的《中国航海史》一书这样写道:“从1911年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到1950年止,该校(吴淞商船学校)在39年中,几经沧桑,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航海教育工作,为中国航运界输送了1000多名航海人才。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远洋船舶、海运企业、航海教育的骨干,为建设祖国、发展航海实业、维护航权作出了可贵的贡献。”[8]这是对自交大发源的吴淞商船学校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和评价,是确切和公正的。具体来说,在这1000余名毕业学生中,大都卓有建树。如中国第一个外洋轮船长、首任肇兴轮船公司总船长、曾任中国商船驾驶员联合会长的陈干青,招商局最早的海轮船长之一马家骏,有“远征袭日本,纸弹唤和平”之称的雷天眷烈士(1929年考入吴淞商船学校驾驶班),享誉世界的“华人世界船王”包玉刚,等等,都是其中的翘楚。正因为此,吴淞商船学校被称为“中国航海家摇篮”,它为中国航运、航海事业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航海人才,奠定了新中国航运人才和航运事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航海人才的学校,可以追溯到清末洋务派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然而实际上,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航海教育的发端是从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附设商船学堂开始的。1912年3月,在时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校长)唐文治的努力之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正式成立,唐文治将商船学堂移交吴淞商船学校第一任校长萨镇冰管理。在这个附属办理的过程中,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从监督管理到校舍建筑,从师资生源到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是最初的宏观架构的设计者和微观实际的操作者。可以说,吴淞商船学校事实上是由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筹建并最初管理的学校,正如有研究者指出:“我国最早的商船专门学校吴淞商船学校,最先是由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在校内创办航海科发展起来的。”[27]
由于两校的渊源关系,商船学校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交通大学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抗战爆发后,吴淞商船学校内迁重庆,改称重庆商船专科学校,并增设造船科。1943年,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将该校并入在重庆的交通大学本部,航海、轮机两专修科仍沿袭旧制,造船科则扩展为四年制的造船工程系,由此我国高等教育第一个培养本科生的造船工程系诞生。抗战胜利后,交通大学复原上海。国民政府教育部又着手恢复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并令交通大学将航海、轮机两专修科重新划归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46年,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正式复校。鉴于造船与轮机两科的不可分割性,交通大学为此重新设立了航海、轮机两专修科并在1947年护校运动中升格为四年制的航业管理系和轮机工程系,并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成为交通大学乃至全国闻名的品牌专业。[28]交通大学与商船学校密不可分的历史关系,正如20世纪30年代商船学校校长杨志雄日后在《吴淞商船与交大之渊源》一文中所说的,“推源溯流,船校与交通大学同出一脉”[29]。
1950年,原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海事班与国立交通大学航运管理系合并,改校名为“国立上海航务学院”,同年改校名为“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全国院系大调整时,上海航务学院迁至大连,与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原集美航海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等合并为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1959年,为适应海运事业对航运专门人才的需要,交通部决定在上海恢复高等航海教育,成立了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发展为上海海事大学。从此,航海教育得以平稳发展,且蒸蒸日上。时至今日,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仍然以设立于1909年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航海专科作为学校的发轫,尊唐文治为学校首任校长(监督)。
由此可见,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附设航海专科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高等航海教育发展的先河,为中国近代高等航海教育的探索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高等航运、物流、海洋教育的发展打下了根基。
清末民初,“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应运而生。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顺应时代需求,初创高等航海工程教育。以唐文治为首的学校高层领导借鉴西方经验,并结合国情和校情,以“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为原则,制订了较为合理的航海专科学制、课程与教学规划等,在航海专科三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严把招生关,且为确保学生来源和质量,还设立了预科、中学、高等科三个级别;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蔚成学校优良办学传统。这些办学规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订,由此航海学科的发展渐趋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航海学府——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的设立创造了前提。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创建高等航海工科教育体制,体现了近代中国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向西方学习的认知与实践,为后世高等航海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石,同时也是近现代中国高等航海人才培养与航海事业发展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