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运脾胃推拿法治疗小儿食积内热型夜啼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12-21 12:14王南田刘希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食积内热证候

王南田, 刘希琳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夜啼为中医病症名,是指婴儿入夜啼哭不眠,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白天如常的一种病证[1],以1岁以下的婴儿多见。夜啼一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而在现代医学中无对应的疾病,一般认为夜啼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类型。国内一项涉及12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城市儿童常见睡眠障碍以入睡困难(6.30%)、打鼾(4.95%)、夜醒(4.81%)为主[2]。婴儿期为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之一,而夜啼的患儿由于睡眠不足或者睡眠紊乱,影响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发育迟缓,同时也对其父母造成了较大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负担。有研究[3]表明,部分婴儿期睡眠问题可延续3年,从而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夜啼的有效诊治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西医治疗夜啼一般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为主,但治疗效果有限。中医治疗有中药治疗、中成药应用、穴位贴敷、针刺、艾灸、推拿等,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推拿疗法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观察清运脾胃推拿法治疗小儿食积内热型夜啼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中成药保和丸治疗作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食积内热型夜啼的患儿,共72例,取得其监护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予以纳入。根据SPSS 26.0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

1.2诊断和辨证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有关夜啼的诊断标准:①入夜定时(多在子时左右)啼哭不止,轻重表现不一,但白天安静;②多无发热、呕吐、泄泻、口疮、疖肿、外伤等表现。

1.2.2 辨证标准 参照《小儿推拿学》[5](第2版)拟定食积内热型夜啼的辨证标准:夜卧不安,翻来覆去,伏卧睡,口臭,腹胀,露睛,或低热,烦躁,苔黄腻,脉滑,指纹滞等。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夜啼的诊断标准以及食积内热型的辨证标准;②月龄为2~12个月;③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④依从性高,配合度好,能按计划完成全部疗程治疗的患儿。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儿;②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患儿;③由于外感发热、急性疼痛等其他疾病引起的夜啼患儿;④对本研究推拿所用介质过敏的患儿;⑤依从性差,未按规定进行治疗的患儿。

1.5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保和丸口服治疗。用法:保和丸(生产厂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921),口服,6月龄以下每日2次,每次2 g(1/3袋),连续服用1周;6月龄以上,每日2次,每次3 g(1/2袋),连续服用1周。

1.5.2 治疗组 给予清运脾胃推拿法治疗。处方为:给予清心经100次、清肝经100次、掐揉小天心100次、按揉五指节3遍、清脾经100次、清胃经100次、清大肠经100次、运板门100次、补脾经100次、退六腑100次、推三关50次、摩腹3 min、捏脊上行下行各3次等手法治疗,隔天1次。共治疗4次,疗程为1周。

1.6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1.6.1 改进型Spiegel量表评分 根据Spiegel量表自拟改进型Spiegel量表,具体评分项目包括入睡时间、夜啼次数、24 h睡眠时间等3个方面,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分别计为0、2、4、6分。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改进型Spiegel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的变化情况。

1.6.2 中医证候量表评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该量表包括纳差、腹胀、口臭、烦躁等4项,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分别计为0、1、2、3分。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的变化情况。

1.6.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关于夜啼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治愈、好转、未愈3个等级。治愈:啼哭休止,夜寐正常;好转:入夜啼哭次数减少,程度减轻,稍哄即止;未愈:夜啼如前,未能休止。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病例数×100%。

1.6.4 复发情况 对治愈患儿进行2周的随访,观察2组患儿的复发情况,统计其复发率。

1.6.5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2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7统计方法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要求者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2组患儿脱落情况和基线资料比较观察组36例患儿,脱落2例,共完成34例;对照组36例患儿,脱落3例,共完成33例;总计完成67例。观察组34例患儿中,男18例,女16例;月龄5~11个月,平均月龄(8.029±2.096)个月;病程5~15 d,平均病程(7.500±2.415)d。对照组33例患儿中,男19例,女14例;月龄5~11个月,平均月龄(8.212±2.012)个月;病程4~15 d,平均病程(7.455±2.740)d。2组患儿的性别、月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儿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5.76%(25/33),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ight crying caused by indigestion and internal heat [例(%)]

2.32组患儿治疗前后改进型Spiegel量表评分比较表2和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儿的改进型Spiegel量表各项评分(包括入睡时间、夜啼次数、24 h睡眠时间)及其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改进型Spiegel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表2 2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治疗前后改进型Spiegel量表总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overall improved Spiegel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ight crying caused by indigestion and internal hea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P25,P75),分]

表3 2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治疗前后改进型Spiegel量表各项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each item of improved Spiegel sca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ight crying caused by indigestion and internal hea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P25,P75),分]

2.4 2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表4和表5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儿的纳差、腹胀、口臭、烦躁等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纳差、腹胀、口臭、烦躁等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overall TCM syndrome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ight crying caused by indigestion and internal hea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4 2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总分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overall TCM syndrome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ight crying caused by indigestion and internal hea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表5 2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each item of TCM syndrome scale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night crying caused by indigestion and internal hea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P25,P75),分]

2.52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对治愈患儿进行2周的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1.11%(1/9),对照组为75.00%(3/4),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提示2种治疗方案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夜啼基本病机为心肝偏旺,心神不宁[5],但其病因病机却较为繁杂,诸多因素均可致夜啼。有学者将夜啼的病因病机总结为外感寒邪、母乳染疾、阴盛脏冷、胎寒致啼、胎热致啼、心火热盛、心气不足、惊气传脏、人物客忤、瘀血内停和重舌口疮等11类[6]。夜啼多发于婴儿期,该时期小儿逐步添加辅食,由于认知上的不足,部分家长添加辅食的方法并不科学,如过早添加辅食不利于婴幼儿的发育[7],过晚添加辅食不利于婴幼儿味觉、咀嚼功能的发育[8]等。添加辅食的种类需根据婴幼儿的月龄逐步添加。不科学的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的脾胃功能造成负担,引起腹泻、便秘、积滞等脾胃疾病,进一步影响睡眠。

正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婴幼儿脾胃不和,则夜寐不安,夜啼频作。《诸病源候论·食伤饱候》便有“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的相关论述,可见食积于内,则脾胃运化失常,气机升降失司,可致小儿夜啼频频,并可兼见腹胀、纳差等症;且食积易化热,热扰心神,导致心神不宁而出现烦躁不安、舌边尖红等实热征象。现代医学亦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关系密切,提出了“脑肠轴”的理论。有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了睡眠与胃肠道的中枢脑区具有重叠区[9],睡眠与胃肠道关系密切。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除了可能因腹部不适引起啼闹外,可能还有更多的机制引起啼哭。学界一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通过脑肠肽[10]、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11]、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12]相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疗效方面,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5.76%(25/33),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儿的改进型Spiegel量表各项评分与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在改善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方面作用相当(P>0.05),但观察组在改善改进型Spiegel量表各项评分及其总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在本研究中,对照组也有一定疗效。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改善作用相当,考虑中成药在针对性方面仍有不足,若辨证使用配伍的中药汤剂,可能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如有学者使用保和丸加减治疗饮食内停型夜啼,其有效率达98.57%[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清运脾胃推拿法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采用中成药保和丸治疗。

清运脾胃推拿法以清泻为先,补运为次,先清后补,再兼清心泻火、宁心安神。方用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经、运板门、补脾经、清心经、清肝经、按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顺运内八卦、退六腑、推三关、顺时针摩腹、捏脊、拿肩井等。食积内热型夜啼病位主要在心脾,而食积责之脾胃,遂予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以消积化食。《小儿推拿广意·阳掌十八穴疗病诀》认为板门“揉之除气吼肚胀”,同时《小儿按摩经》有“运八卦,除胸肚膨闷,呕逆气吼噫,饮食不进用之”的论述,遂佐之掐揉板门、顺运内八卦以运脾行气,消导积滞,除腹胀纳差之症。食积而内热,热扰心神,遂予退六腑以釜底抽薪,通腑泻热,再予推三关以制退六腑之寒凉。脾虚易致食积,食积易伤脾胃,故对于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在清脾胃之余,亦需健脾;且小儿“脾常不足”,更需健脾,遂予运脾经以健脾益气。有学者分析推拿治疗夜啼的选穴规律,得出小天心、肝经、脾经、心经、腹为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五个穴位,且小天心、心经、肝经的联合使用亦较常见[14];同时,小天心、肝经、心经均为临床治疗夜啼常用穴位,故选用清心经、清肝经以清心泻火,按揉小天心、掐揉五指节以定惊安神。腹中饮食积滞,予顺时针摩腹以消积化食;另外,有研究表明,摩腹可有效改善大鼠的焦虑、抑郁状态[15],从中医角度理解,其似有安神之功,同时对夜啼患儿亦有安抚之效。捏脊又名捏积,有调整脏腑功能,消积化痰行气之效。拿肩井以总领气血,为推拿收功之操作。清运脾胃推拿法穴位配伍灵活,疗效确切,患者接受度较高,且可减少复发率,治疗小儿夜啼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清运脾胃推拿法能够有效改善食积内热型夜啼患儿的临床症状,既能改善入睡困难、夜啼频繁等夜啼症状,亦能改善腹胀、纳差、口臭、烦躁等中医证候,还能减少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食积内热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外出踏青排内热
食积的危害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小儿夜间湿咳多食积
内热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四)——小儿食积莫担心
食积病证治汇补❋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