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秋荻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以52岁“高龄”考上湖北某高校的鲁新林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这一古训。
高龄上大学,自然备受关注。因为这不仅要有和年轻人比拼的勇气,还要有坚持学习的毅力。有人为鲁新林点赞,觉得他是突破自我的榜样,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他“浪费教育资源”,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句话是站不住脚的。
高校教育资源并不是年轻人独享的。我国在2001年就取消了高考年龄限制,这意味着,只要你有报考意愿,只要你过了分数线,只要你符合入学条件,就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教育部门允许鲁新林报考,学校允许鲁新林入学,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他有权利享受教育资源。
另外,上大学的机会靠“留”,是“留不住”的。机会不可能从天而降,需要每个人去努力争取。即便鲁新林不考,也会有另一个竞争优胜者被录取。从这个层面来说,如果上大学的机会靠留,才是真正的浪费教育资源。
更要警惕的是,类似于“浪费教育资源”的观点,有着强烈的功利思维。有的人正是受这种思维的驱使,才会对鲁新林读大学的得与失进行精细的“打量”。他们觉得高龄人群取得大学文凭于个人而言不会升职加薪,于社会而言,贡献也非常有限,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是“不划算”的。
这种思维,说白了就是对人的物化,是用工具关系理解一些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可人应该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用“划算”与否来衡量的个体。如果把学习的目的和终点看作是掌握一种谋生方式,那就是对教育的最大误解。在学习中获得精神成长,拥有感知幸福和创造生活的能力,足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我们为更多年轻人进入高校深造而高兴,也同样为中老年人上大学而喝彩——今天的大学,是所有人的大学。
正如鲁新林在回应质疑时所说的那样,他没有浪费教育资源,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完不成招生计划,而且国家鼓励和倡导学习型社会。
四五十岁上大学的新闻,几乎每年开学季都有,今年还有妈妈考上浙大读博成为儿子“学妹”的新闻。正因为稀少,他们才会成为新闻的主角,被人们羡慕,被人们敬佩。
其实我们应该向这些高龄大学生致敬,他们的行动,给了我们力量。他们让我们看到年龄无法束缚梦想和追求,看到学习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从中汲取积极的、向上的力量。
鲁新林重新上大学的举动,带动和鼓励了家人朋友积极学习,对于全社会而言,也起到了引领示范效应。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高龄考生去大学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
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的故事最动人。生有涯,知无涯。我们都知道自己穷尽一生都不能学尽所有,但沿着知识的阶梯不断爬升就一定能让内心充盈。从这个角度来看,高龄大学生非但没有浪费教育资源,反而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