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2022-12-21 17:00朱新瑜张亮亮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双高铁道高铁

朱新瑜,张亮亮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2019年,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高职教育进入了“双高”时代,为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进程,国家试点建设首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1]。

1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随着“双高”计划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构建了“2+1”联合培养、“1+X课证融通”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均尚在探索中。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作为试点专业群之一,在实践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线课程资源建设量大、存在重复,课程教学“O2O”模式流于形式,考核方式单一,师资团队建设欠缺,企业对理论课程参与度较低等,使得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不统一,这些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双高”计划建设中,专业大类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构建课程体系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企协同,专业群一体化培养学生,在“双高”建设前,专业各自培养学生,学生仅对本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建立专业群后,专业群拥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5个专业,专业均属于铁道交通大类,课程关联,岗位关联,一体化培养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学生融会贯通,成为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其次,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本质特征。只有集聚办学资源,牢牢把握产教融合“主线”,通过实施“2+1”订单人才培养,打造一流的产教融合平台,形成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格局,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才能努力办学生和企业满意的学校。最后,有助于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只有完善紧密对接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资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校企共建、共享、共管机制,同步进行技术升级,方可培养出复合型、国际型专门人才,打造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故而,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是实施“双高”计划的基石。

2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应立足我国高铁行业,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铁道交通行业复合型人才。具体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分析高铁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发展前沿,研究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典型任务与课程体系构架。其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将“三新”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凝聚专业群共享任务,以共享任务为单元设计教学模块,实现课程的动态更新与可持续发展[3],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构建课程体系的重点。再者,依托校企一体化培育项目创新教学课程改革,实现高精尖技术技能模块化课程与项目实践无缝对接[4],做到产学研用创相互促进。通过实践教学过程研究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适应铁道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加深产教融合,以“总-分-总”的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专业群建设,探索携手上海局、济南局等高铁企业,联合设计“底层共享、中层互选、高层联动”专业群课程体系。

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形成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一通二专三综合”的培养路径,一年级大类培养,二年级专业分流,三年级综合实训,学生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熟悉专业知识技能,面向运营维护岗位群,能够从事行车指挥、客货运组织管理、信号设备检修维护、高速铁道工程检测与维护、供电设备运行与检修、动车组运用与检修等工作,达到“双高”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期向其他专业群推广。

3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对接高铁运营与维护岗位群的标准,依据专业群内部车、机、工、电、辆工种间专业技术技能与协作发展的关联性,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互选、高层联动”专业群课程体系,依据本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1,5]。

3.1 底层共享

即搭建基础性共享课程平台。学生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按铁道交通大类培养计划,思想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劳动教育、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近10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群培养的是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底层共享公共基础课程可达到“双高”计划建设的要求,以满足专业群共性要求。

另外,专业群均需学习铁道概论、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制图及数字化表达、钳工实训等6门技术平台课程,以铁道概论为例,铁道概论含六大模块,面向全部职业岗位群,铁路线路与车站、铁路运输组织模块是列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岗位学习的重点,随车、地勤机械师需掌握铁路机车车辆模块,高铁信号工需重点学习铁路信号与通信模块[6],高速铁路模块是所有高铁运营与维护岗位均需掌握的内容,所以搭建共享课程平台,教师分模块教学,学生知识掌握更牢固,平台课程更优质。通识课程和技术平台共享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打牢职业基础,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更有目标性。底层共享突出了专业群的基础平台课程需求。

3.2 中层互选

通过组织实施“专业+模块”互选课程进行教学,实现专业能力培养,培养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二年级的学生实施专业分流,面向不同岗位,设立专业核心课程,如: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学习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区间闭塞设备维护、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开设高速铁路行车组织、高速铁路安全等5门专业互选课供学生选择,以高速铁路行车组织为例,列车运行图是课程的重要模块,现场作业时,如遇施工,则调度岗位需根据工务、电务等岗位的施工计划和高速铁路维修天窗的特点编制列车运行图,该模块体现出多专业多工种间的协调配合[7],体现了铁路行业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的特点,课程互选,知识融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学生掌握专业群共享知识技能,学生既精通本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又了解其他专业知识技能,面对高铁运营与维护领域岗位群,专业能力提升,专业信心倍增。

3.3 高层联动

通过组织学生实施专业群联动实训课程进行教学,以达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中国铁路集团公司有车、机、工、电、辆五个系统,近几年深入推进工、电、供融合,即促进专业群内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供电技术、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深度融合。三年级学生开展多岗位联动实训,针对车、机、工、电、辆五个岗位协同作业的要求,强化综合能力,如校园列车开行实训,一辆列车的成功开行离不开所有岗位的系统联动,包括开行计划编制完成、车辆检修达到开行条件、信号设备检修正常、供电设备运行正常、铁道工程完工、司机在岗等,这就需要高铁运营与维护岗位群联动实训,共同完成这一项任务。高层联动对标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4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实施路径

4.1 打造结构化双元混编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只有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8],才能推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一流的结构化双元混编师资队伍可以包含两方面:一是校企双聘教师混编教学创新团队,学校每年安排多名青年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站段跟岗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同时,学校聘用产业教授和技术能手,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一线生产岗位人员参与教学,校企双元带头专业群建设,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同编写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校企教师分别承担不同模块教学,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建立一支理论强、科创强、实践强的专业群校企混编教学创新团队。二是对接结构化课程模块教学需要,组建共享、互选、联动实训三大类混编教学创新团队。车、机、工、电、辆五个系统彼此独立又密不可分,要求师资队伍精通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熟悉专业群其他专业技术技能,可以联合应用,灵活处理,骨干教师均成为双师素质型教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2 依托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课程教学资源

专业群建设的落脚点是课程建设[9],建设优质课程是“双高”建设的内在要求,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依托资源库,将核心课程建设成在线开放课程,实训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

校企协同打造优质课程标准:遵循与企业合作开展“2+1”订单人才培养规律,结合高铁运营与维护岗位工作内容,组建由企业专家、职教专家与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确定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铁路客运组织课程为例,提取客运员、助理值班员、站务员等技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任务,建立了旅客运输合同、客运站务乘务工作组织、客运信息系统、安全应急与红十字急救、行李包裹运输5个综合性模块[10],根据现场实际工作情景设计教学任务,实用且典型。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有助于校企双方在确立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素质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方面达成一致,有利于提出对接岗位标准、面向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11],可帮助学生无缝衔接进入工作岗位。开发专业群内各专业课程标准,打造模块化课程标准范式,同时开发双语高铁职教标准,向国际输出中国高铁职教标准,提升国际影响力。

依托国家专业资源库,一体化设计专业群课程资源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依据结构化课程开发模式,开发专业群共享课程资源。同时,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造传统课程,整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由铁道行业指导委员会牵头,与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互用现场资源,搭建仿真系统平台,共同完成课程动画、微课、视频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以求做到紧随行业技术发展,动态优化课程资源。

4.3 深化“三教”改革

推行“O2O”教学方法改革,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库,对专业核心课程实施“O2O”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专业特点,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企业生产案例融入理论课程,工学结合,衔接现场,更好地为专业服务[12]。因线上教学方式的引入与课时的增加,“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十分必要,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推动理实一体化课程及实践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课堂教学质量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完成课程改革。

新形势下教材编写工作在“双高”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是教学中必备的资源,所以,亟待开发新形态教材[13]。开发专业群共享课程及互选课程活页式教材要求教师灵活开展模块化教学,铁道概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适用活页式教材。以铁道概论课程为例,本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也是“双高”计划专业群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学习铁路相关基础知识,教材内容包括铁路线路与车站、铁路机车车辆、铁路信号与通信、铁路运输组织、铁路运输信息系统、高速铁路等多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既有关联又是独立的,虽然铁道交通大类的每个专业都要学习,但相互不同专业的学习侧重点和要求有所不同,故而在教师选用教材和学生自学时可以在不同活页间进行组合和删减。比如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对于铁路信号与通信的要求较高,可以重点学习,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则可以重点选取铁路机车车辆模块进行学习。

校企联合组建多专业联合教材建设团队,开发对接岗位作业指导书的联动实训课程工作手册式教材也尤为重要。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中,开行校园列车、接发列车工作、工电供综合天窗修等课程使用工作手册式教材就很实用。以接发列车工作为例,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根据行车工作基本要求,掌握行车闭塞法后,学会接发列车作业。根据工作手册式教材指引,应用虚拟仿真资源,完成正常情况接发列车、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

坚持考核模式改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坚持真正的过程性考核,完成考核模式改革。过程性考核能够使评价成为推进教学改革的手段与过程。近年来,学校探索校内教师任课、企业直接考核模式,既检查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该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企业也更为认可我校学生进入现场后的技术技能,真正培养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完善学分转换制度也是考核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比赛,职业技能大赛的参与,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综合应用,“互联网+”、挑战杯的比赛常常给企业创新带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打造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4.4 升级实践教学条件

高职学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占比高,提档升级现有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对标智慧高铁世界水准,学校计划将两站一区间升级为具备完整调度功能的三站两区间实践教学站场,打造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专业群联动实训的需求。随着近年来高铁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已跟不上技术发展节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实践教学的条件相对落后,例如学校尚在使用CRH380模拟驾驶系统,而“复兴号”已在实际生产活动中成功运行多年,因此需升级模拟驾驶系统。除升级外,还可以与企业共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完善校外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

5 结语

在“双高”建设中,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关键。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设计构建“底层共享、中层互选、高层联动”课程体系,通过打造结构化双元混编师资队伍,组建校企双元混编及共享、互选、联动实训三大类别混编教师创新团队;依托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课程教学资源,打造优质课程标准,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深化“三教”改革,推行“O2O”教学方法改革,开发新形态精品教材,完善多元化考核模式,升级实践教学条件,打造智慧高铁教学站场等措施,形成“一通二专三综合”的培养路径,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国家战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14],立足行业,融入区域,聚力高铁运营维护,全力培养铁道交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双高铁道高铁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铁道小卫士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敬请订阅《铁道通信信号》月刊
高铁会飞吗
荷兰咖啡吧里奇妙的“空中铁道”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