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小玉 编译
其实,很多人的焦虑,都来自于对将要发生之事的“灾难化”,反复思索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小事也被想象成恐怖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杞人忧天。对于容易因胡思乱想而焦虑的人,“积极的力量”网站刊文建议,不妨从以下4 个方面改善。
1.早上做决定。人们大多数时候会在深夜哭泣,是因为夜晚是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时段。夜深时,我们大脑的理性区域活动减少,情感区域活动增加,变得更负面、感性,更倾向于用情感大脑描绘未来。此外,睡眠不足带来的困意会使人对威胁更加敏感,更倾向于把事情往悲观了想。所以,当你躺在床上担心某件事情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种思考不是理性的。应该等到睡醒了,早上再做决定,那时的情绪最积极、更理性,做出的决定和安排更符合实际。
2.执行代替多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都是成长的机会。面对困难,摆正态度、认真对待、迎难而上。不要设限太多,想太多只会让自己畏首畏尾。实验证明,一半烦恼在做出一个清晰具体的决定时就会消失,还有四成会在开始行动时消失。做好安排,就一项一项执行,不要过度思考结果和困难。
3.想象美好结局。用积极的想象代替消极的思维。想象你完成任务后身心的舒畅、取得成绩时同僚的肯定、克服困难后胜利的满足感,再多想几个成功、胜利后的美好画面,来为自己鼓劲、打气。
4.对自己“客气”些。有时候,小题大做可能是反省机制导致的。这个住在我们心中的“批评家”会使用严厉的语言,让我们的情绪更加低落。遇到这种情况,试着站在他人的视角,审视内心的批评家。假如别人遇到困难,你会用类似的语言去批评他吗?你自我批评时使用的语言对你有益吗、合理吗?当你焦虑或压力大的时候,要注意自我反思时使用的语言,不要太过苛刻,最好能像安慰朋友那样对自己,友善、客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