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不去的记忆

2022-12-20 09:14曹巍姜钰
中国教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育

曹巍 姜钰

金秋时节,顾明远先生的随笔《如梦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文集分六个章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回顾了作者的成长、求学、工作、生活、亲情和友情等。全书语言质朴,文字清新,既是先生对其教育人生的深情追述,也是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华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忆童年

顾明远先生生于1929年,现已93岁高龄。虽已耄耋之年,先生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七八十年前的大事小情,先生总能信手拈来,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先生从小在江苏江阴长大,童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一家人辗转逃难,先生先后换了五所小学。“童年的记忆”一章中先生描述了童年时代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街面上的糕饼店、铁匠铺、榨油坊、制笔店,童年自制游戏玩具、养蚕、刈麦子,等等,都描写得细致入微,可感可触。“桥的东北面紧挨着一个码头,是来往客船人与货上下的地方,也是日常百姓淘米、洗菜和刷马桶的地方。这条河带给我童年无限的乐趣。”桥下河面上往来的船只、渔夫载着鸬鹚捕鱼的小船、孩子们嬉戏游水的场景历历在目,恍若昨日。金童桥,承载了先生太多的童年记忆和欢乐,也奠定了先生体恤民生、服务百姓的价值观和爱的教育理念。“在金童桥住了三年,见识到了城里人见识不到的许多事和人,使我了解到旧社会工人农民的苦难,看到他们的辛劳。”“这一切,对我一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不仅增长了许多知识,而且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体会到他们的苦难,时时想着他们用劳动养活了我们,我们永远要为工农服务。”先生的初高中六年都是在南菁中学度过的,文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南菁中学师生的无限深情。70多年前的南菁中学浮雕般闪现在我们面前:“初中三年是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度过的,高中三年则是在战后国民党统治时期。我们初进学校的时候,校舍破旧不堪,仅有的一座教学大楼被日军炸成了断壁残垣,只剩下了几间平房。”初一算术老师章臣顺、初三平面几何老师胡静莲、高中数学老师吴菊辰、历史和地理老师李庚序……先生不仅能够准确地叫出当年授课老师的名字,还能非常形象地再现他们上课时的生动场景,不得不令人感佩。

师大缘

先生与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有着不解之缘。1949年8月,先生从上海坐了53小时的火车来到北平,再到北师大教育系报到,在北师大一晃就是73个年头。

第一章“我在北师大的人和事”共18篇文章,详细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北师大的人和事,包括学科设置、教师培养、教材建设、校舍变迁、院系整合、学工学农、英东教育楼和图书馆的规划筹建等,在全书占比最大。先生对师大老校区和老师大图书馆情有独钟,还手绘了和平门北师大老校区的平面图。“我很怀念图书馆这幢小楼。在师大学习的两年中,除了上课、活动外,几乎天天是在这幢小楼里度过的。”先生还追忆了1964年创办《外国教育动态》杂志的种种艰辛,“那时编辑条件很艰苦,没有电子设备,送稿校對都需要编辑亲自到天津去”。1970年冬,先生去五四干校下乡锻炼,开荒种地,挖渠养猪,先当架子工,后去烧锅炉,文中详细描述了同去锻炼的师大教师“群像”:教育系的“猪倌”梁志燊、地理系的“羊倌”邬翊光、“拖拉机手”方福康……1984年,先生被任命为北师大副校长,首先着手的工作就是加强教材教法教师队伍建设,“除了将教材教法改为学科教学论,提高该学科的学术地位外,我觉得应把各系教材教法的教师凝聚在一起,于是1985年成立了一个松散的组织—中学教育研究中心”。

可以说,师大校园里的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留有先生的记忆,诉说着先生对七十载师大发展变化的感慨、欣慰和眷恋之情。木铎金声,弦歌不辍。百廿京师,一代代北师大人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之路辛勤耕耘,曾就读于此的顾明远先生已成为新中国改革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人民教育家。

真性情

先生的夫人周蕖是鲁迅之弟周建人的女儿,作为建老的家属,先生在“有关鲁迅研究的前言后语及其他”中收录了七篇相关文章,其中《永远的怀念》《往事回忆》是先生和夫人周蕖合著的。文中深情回忆了建老求学、工作、治学、为官的种种往事,描写了建老与鲁迅的兄弟之情,再现了一位民主运动战士和人民公仆的铮铮风骨和崇高气节。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建老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上海孤岛时期十分艰难的日子里,他和留在上海的文化教育界爱国人士一起,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据统计,从1945年至1948年的4年中,他撰写的关于和平民主运动的政治文章,总数在百篇以上”。建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他身处高位,却时时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看待自己。他当省长以后,每次来京开会都是坐在普通客车里,和群众在一起。他很少到疗养胜地去休养”。先生笔下的建老至情至性,感人至深。

先生交了许多挚友,与中学同窗沈鹏跨越70多年“不是兄弟,胜过兄弟”的友情,与《光明日报》从读者到作者的缘分,与日本教育界同行大塚丰的真诚交往。先生还饱蘸笔墨回顾了与陶西平、曹余章、陶卫、董纯才、方明、关世雄、朱小蔓、黄济等亦师亦友亦兄妹的真挚情感,无不令人动容。“我们走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将来奉献祖国。” 先生与他们在工作、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跨越时空、无关功利的友情皆源于他们对教育的炽爱和共同的追求,昭示出他们为中国教育发展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高尚情怀。

大先生

教育是先生一生孜孜以求的事业。中国比较教育、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发展进程中都能看到先生的身影,他参与了几乎全部中国教育法规的制定,堪称当代教育领域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无数的“第一个”铸就了先生在中国教育界的重要地位和特殊贡献:创建第一个教育管理学院,培养第一位外籍教育学博士,开办第一个中小学教师研究生班,编著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材,编纂《教育大辞典》,创办《教师教育研究》杂志,创办北师大教育家书院,提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学科教学论,创建燕化附中,支持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实验……

先生长期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教育理论的引领者,同时也是教育科学的实践者。“我一直认为,教育科学是一个实践科学,它要从教育实践中来,指导教育实践。因此,教育科学一定要进行教育实验,在实验中探索教育规律,发展教育科学。”先生对课程实施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课改的成败,就在于‘实施课程能不能完成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学校的校长、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在编写中师《教育学》时,作为教材主编,先生提出“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认为“遵循了这条规律,教育就能有成效,违反了这条规律,教育就可能失败”。2010年先生被聘为北师大教育家书院院长,教育家书院借助北师大学科优势、为优秀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这是大学与中小学双向合作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参与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学习视野扩展、实践经验提炼提升、自觉的教育实践改进作为名优教师发展的重要活动”。

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与报刊社、出版社等媒体出版机构保持了很好的关系。“我一直是《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一直自订报纸,记不清哪一年又成了《光明日报》的作者。” 1986年4月,先生担任北师大副校长期间受命担任中国第一部《教育大辭典》的主编,编写辞典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在编写框架的时候,就遇到许多问题,发生过很多争论;此后的选目、释文撰写时问题更多,有政治性、科学性、历史性、规范性等问题”。真可谓“十年磨一剑”,该书一经推出,受到海内外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和重视,它既是教育领域一项浩大的基础工程,也是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贡献。

《如梦集》兼具史料记载、情境描述和抒怀感悟诸多特点,以先生70多年为学、为师、为友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宛若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随笔,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娓娓道来。品读《如梦集》,仿佛置身于先生描述的社会变迁、教育变革、人事更迭的生活场景中,游走在一桩桩往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画廊里,其间既有丝丝缕缕的生活况味,更有先生的情感注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四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是先生的第一教育信条。对学生的挚爱是他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穷其一生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先生依然不知疲倦地行走在路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对先生的最好写照。

本文引用内容均出自顾明远先生《如梦集》相关章节。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车内教育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教育心得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让教育成为终身之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