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放 兰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作为一种新型文化遗产类型,对文化线路的研究可以使文化遗产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护更加紧密地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文化线路作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分支,展现其发展历程,探究与之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位于我国西南及中南地区的川盐古道是一条以盐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线路,沿线文化遗产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对川盐古道展开研究,有助于扩展盐业史研究的新视野,是盐业史、盐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学术增长点。但是,学界对川盐古道的概念、路线和辐射范围、盐运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还欠缺大量的基础性和学理性研究,对其基本面貌还缺乏整体的了解。在此背景下,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开展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中国古代文化线路——川盐古道”丛书。丛书先后入选2015年度教育部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项目、2015年度四川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16年度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标志着这套丛书的出版意义和重大价值获得了四川省乃至国家层面的肯定。
图1 “中国古代文化线路——川盐古道”丛书
四川盐业有着2200多年悠久而灿烂的发展历史。近代以来,四川盐业曾出现两个辉煌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川盐形成了最为巨大的运销网络和广阔的销售市场,催生了运输食盐的水路混合型道路。这些盐道由盛产井盐的巴蜀地区出发,抵达川、渝、湘、鄂、滇、黔、陕等地诸多的城镇和村落,成为数千年间这些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沉淀了丰富深厚的盐运文化遗产。
学界有诸多学者认识到川盐古道的价值并展开相关研究,赵逵先生较早地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对川盐古道进行论述①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之研究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赵逵,桂宇晖,杜海.试论川盐古道[J].盐业史研究,2014(3);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民居[J].中国三峡,2014(10);赵逵,杨雪松.川盐古道与盐业古镇的历史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7(2).,程龙刚、邓军两位先生围绕川盐古道的遗产构成进行相关探索②程龙刚.古代西南盐文化向中原传播的路径考察:以川盐古道为个案的分析[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1);邓军.川盐古道自贡段的遗产构成及其保护利用[J].中华文化论坛,2017(7);程龙刚,邓军.川盐古道的路线分布、历史作用及遗产构成:基于2014—2015年的实地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邓军.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邓军.川盐古道研究刍论:基于川盐古道的实地考察[J].盐业史研究,2015(2).,贾海燕、颜复萍、舒敏、田赤、刘乐等学者的研究均不同程度地涉足川盐古道③贾海燕,黄凡耘.“川盐古道”渝鄂湘段的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利用价值[J].中华文化论坛,2016(6);颜复萍.川盐古道的文旅融合开发价值初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0(2);舒敏,覃莉.川盐古道上传统商业建筑空间的“共居”与“共融”:以宣恩庆阳坝凉亭街为例[J].民族艺林,2018(1);田赤,赵明启.鄂西南川盐古道探微[J].铜仁学院学报,2017(5);刘乐.川盐古道鄂西北段沿线上的聚落与建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但是,以上均未形成系列成果,没有对川盐古道沿线的盐业遗产进行整合性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各地对川盐古道上的盐运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导致大量的盐运文化遗产快速地消失,面临危局④邓军.川盐古道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故此,亟需开展相关研究。
川盐古道是重要的文化线路,它有着独特的主题内容。川盐古道是以水路运输为主体,陆路运输为辅助的综合运输网络⑤田宗伟,赵逵.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J].中国三峡,2014(10).。由于川内大多数盐场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上,故川盐外运及盐场所需物资内运主要依靠水路交通。长江及其支流和巴蜀境内连接各运盐口岸的陆运盐道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川盐运输网络。除此之外,分布于乡镇山林之间的石板路也是川盐外运的重要陆上通道⑥田宗伟,赵逵.川盐古道的形成与线路分布[J].中国三峡,2014(10).。错综复杂的川盐古道给井盐外运所经之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带来了重要影响。为全面了解并掌握川盐古道的运输线路及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并为遗产的研究保护提供实质依据,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于2014年至2015年牵头开展了川盐古道考察活动,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对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地的盐运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的田野调查⑦邓军.古道风韵:川盐古道系列考察掠影[J].盐业史研究,2014(4).,全国多所知名大学及考古研究所、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也应邀参加了考察。在为期约110天的考察时间里,考察团跋山涉水、顶酷暑冒严寒,走遍了川、渝、滇、黔、湘、鄂、陕的山山水水,收获极大。
图2 程龙刚研究馆员在田野调查中访谈骡子客杨永春老人
在此次学术考察活动中,考察团考察了川黔、川滇、川鄂、川湘、川渝古盐道,全面细致地调查了川盐古道的运输线路,以及川盐古道上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与运盐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此次田野调查,考察团征集到了不少相关文物,获得了重要的碑刻资料拓片,搜集到了盐运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料,并且拍摄了大量的实地照片,录制了访谈录音。在前期的田野调查中,考察团队初步梳理了川盐古道上的文化遗产,了解了盐运古道区域内的社会生活,为丛书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3 考察队成员协力拓片
在学术考察取得阶段性成果的2014年10月24—26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在四川自贡举办了“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7个单位的134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大会上,多位学养深厚的研究员、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川盐古道的运输线路、文化遗产、人口迁移、川盐运销管理体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此次学术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了“川盐古道与区域发展”的学术主题,取得了“迄今最完备的以‘川盐古道’为主题的学术成果”①程龙刚.序二[M]//邓军.川黔古盐道.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0.。会后,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与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策划了“中国古代文化线路——川盐古道”丛书,包括《自贡古盐道》《川滇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川鄂古盐道》。
本套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长程龙刚研究馆员主编,分别由赵逵教授、赵小平教授、程龙刚研究馆员和邓军副研究馆员等主撰《川鄂古盐道》《川滇古盐道》《自贡古盐道》《川黔古盐道》。总体来看,丛书作者主要运用了人类学与历史学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既采用了人类学的实地调查方法,又运用了历史学的叙述和考证方法。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基础上,结合历史档案文献、地方志资料、访谈口述资料和图片资料,对川盐古道的形成背景、路线分布、遗产类型、遗存现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整体性保护利用进行考察论述,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让读者既能感悟川盐古道厚重的历史,又能体验鲜活的田野现场,去认识川盐古道的多维样貌。
丛书作者以“文化线路”的视角考察区域交通系统及相关经济格局与文化态势。他们凭借学术敏感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观点,不仅可以弥补相关领域的空白,也可以激发新的学术增长点。这套丛书虽结构相似,都介绍了古道的形成背景及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著者专业领域不同,内容又各具特色。《川鄂古盐道》著者赵逵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其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并在传统建筑与遗产保护、生态建筑与地域建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赵逵教授从建筑学的视角阐述了以“川鄂古盐道”作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意义,“在研究川鄂古盐道上的建筑和聚落时,不能只从建筑技术、类型、样式等方面孤立地进行研究,而应该将这些建筑与聚落置于商贸通道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交融的动态影响中来研究。不仅要研究这条‘文化线路’上建筑与聚落形态的整体性和共同点,更要揭示它们与湖北、重庆、四川等地建筑与聚落形态的区别”②赵逵.川鄂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44.。赵逵教授专门用一个篇章介绍了川鄂古盐道上的建筑特色,包括民居、庙宇、会馆、祠堂和庄园,分析其结构和特点,剖析不同区域间建筑风格的异同及形成背景。赵逵教授发现同在湖北,鄂西销售川盐,鄂东销售淮盐,不同盐销区又有着不同的建筑形式与文化。他认为这是由交通因素决定的,而盐是这一深层次原因的外在体现,盐的运输通道其实也是文化渗透通道,盐的运销能力其实也是文化渗透能力的体现,属于盐文化渗透现象①赵逵.川鄂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44.。赵逵教授将盐文化渗透力纳入考量范围,为后学研究川盐古道盐文化传播力提供了参考。
《川滇古盐道》著者赵小平是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其深耕于中国经济史、盐业历史文化领域。赵教授利用历史文献资料,从人类学的整体观、社会变迁等角度全面考察川滇古盐道的相关议题,论述纵横交织且视野宽广。赵教授勾勒了川盐入滇的发展史及川滇古盐道的形成发展史,尤其探讨了川滇古盐道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川滇古盐道与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藏茶马古道以及东川滇铜运京古道多有重合,丝、盐、茶、马、铜在同一古道上相汇,无疑会演绎出一部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交流史。而南方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西南通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启示。”②赵小平,等.川滇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14.赵小平教授结合文献史料考证川盐销滇古道在历史上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川盐入滇古道还是中代中国西南地区与外部世界交流通道的国内重要部分。他认为:“盐运古道的繁荣无疑促进了南方丝绸之路国内段的发展,为其长时期的畅通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③赵小平,等.川滇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1.赵教授并没有将川盐古道孤立起来研究,而是将其与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线路——丝绸之路联系起来,为川盐古道的后续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
《自贡古盐道》作者同时也是丛书主编之一的程龙刚是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其长期从事盐业史研究,尤其专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盐业历史,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新中国盐业史研究的空白,并且首次提出“泉盐生产”概念。作者用图文记述了与自贡井盐运输活动相关的盐道、盐运碑刻、盐运古镇古街、寨堡、古桥、码头、堰闸、会馆、庙宇、祠堂、盐商宅邸等物质遗存,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细致的介绍为读者留下了丰富且珍贵的研究资料。
《川黔古盐道》作者邓军是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其牵头开展了中国盐业遗址学术考察、川盐古道大型学术考察等田野调查工作,为挖掘盐业历史文化和保护盐业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作者以图文记述了川黔古盐道沿线的合江、叙永、纳溪、綦江、江津、酉阳、彭水、涪陵、思南、沿河、桐梓、赤水、仁怀、习水、遵义、金沙、大方、毕节等地与历史时期自贡井盐运输活动相关的盐运碑刻、盐运古道、盐运关隘、盐号与盐仓旧址、古场镇、古村落、古码头、古桥、会馆庙宇建筑等物质遗存,及与盐运活动相关的茅台酒酿造技艺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川黔古盐道的历史面貌、现状及其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川盐古道在中国交通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串起沿线的大小城镇和村落,勾连起食盐生产地区和运销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文化,为沿线土家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④邓军.川黔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58.。对于盐业历史爱好者而言,川盐古道是一个极具历史价值的课题。丛书对川盐古道的路线及沿线遗产、风土人情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它的出版无疑是盐业史、交通史研究方向上新的学术推进,对中国盐业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又对中国盐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1.资料价值
盐运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川盐古道是重要的文化沉积带和文化线路遗产。在丛书出版之前,学术界尚无全面、系统地介绍川盐古道的文字资料和实地考察图片。这套丛书的出版是系统研究川盐古道的最新学术成果,对川盐古道的概念、路线和辐射范围、盐运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学理性研究,勾勒出了川盐古道的整体基本面貌。丛书全面地介绍了川盐古道上的文化遗存,为文化遗产保护、考古研究及旅游等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
丛书记录了川盐古道的路线及沿线、周边区域,留下了厚重而多样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景观,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效用。首先,这套丛书为中国盐业史、中国交通史以及盐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对象和素材,为我国盐业史研究以及关注盐业史、交通史的所有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其次,它为盐业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盐业史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川盐古道沿途分布着众多文物古迹,如盐运碑刻、会馆建筑、摩崖石刻和墓葬遗址等,具有重要的文物与考古价值;与盐运相关的吊脚楼、祠堂、会馆、庙宇等建筑同样具有建筑遗产研究价值。丛书对川盐古道上的文化遗存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整理研究,为后学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参考资料。比如《川鄂古盐道》载:“军店老街是明清时期鄂西北重要的物资商贸集散地和交通枢纽,这两条古街很好地记录了由特殊交通地理环境造就的古代重镇的兴衰变革,极具历史价值。老街目前保留的风貌格局是鄂西北传统民居建筑和街区的典型代表,极具建筑学研究价值。”①赵逵.川鄂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82.赵逵教授认为这些古建筑是不可多得的“活教材”。丛书展示的资料真实而鲜活,通过古代运盐线路体现出真实的地方社会史实。
2.学术价值
川盐古道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运输通道,是历史上跨区域配置食盐资源的典型,可与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媲美,是区域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井盐的生产和管理,相对忽视了井盐的运销及盐运遗产。丛书对川盐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类型、分布、构成及遗存现状作了详细考证,表明历史时期因井盐运销形成了明显的盐运文化聚集带。丛书对盐业史、道路交通史以及文化线路遗产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丛书的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激发了新的学术增长点,比如川盐古盐道促进区域商贸网络的形成及区域社会的稳定、川盐运销与民族地区开发,以及川盐古道与集镇商业、川盐古道与区域社会变迁、川盐古道民俗文化研究等。此外,丛书还有利于推动川盐古道沿线地区协同保护工作,认识其历史、现状及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多重价值,为川盐古道文化旅游走廊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学术参考。总之,丛书具有历史文献梳理系统,田野调查资料丰富,研究取向和理论视角独特,分析视野开阔等亮点,对民族地区传统盐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推动和借鉴意义,其学术价值理应受到高度肯定。
盐因其重要的民生意义,渗透到文明史的各个层面,浸渍着不同地区渊源有异的多种文化存在。川盐古道将盐产地与盐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盐文化与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有机地衔接起来,并与其他重要商道时而重合、时而分离,共同构筑起了古代中国的交通网络和文化传播网络,促进了不同区域间商品、市场、文化的交流,为区域市场和盐文化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盐运引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相关文化线路遗存中保留了珍贵的历史信息。王子今教授指出:“认识、说明并理解相关历史文化现象,是历史学者和文化学者的任务。”①王子今.序1[M]//赵逵.川鄂古盐道.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无疑,丛书的编者和著者圆满完成了该任务。
1.盐文化传播意义
悠久的盐业历史和丰富的盐文化成为川盐古道上最突出的历史特征。川盐古道沟通了盐产地、沿线地区和销区的经济与文化,促进了沿线各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川盐古道既是经济的生命线,又是文化的大走廊。
丛书展示了川盐文化对古道及周边区域无论是建筑、运盐工具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运盐习俗、船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渗透力。盐史专家曾凡英教授指出,盐文化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中,围绕盐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历史现象,揭示盐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②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盐业书籍是盐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仅为盐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专业的信息和分享的渠道,也为普通百姓传递盐文化。丛书充分将田野调查、档案文献、方志史料、口述资料及图片相结合,既有历史的原真性和学术性,其文图结合的形式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传播性,深化了四川盐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2.现实意义
川盐古道上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是川盐古道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大难题,而这套丛书的作者对此进行了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化研究并最终解决这个难题。《川鄂古盐道》作者赵逵教授在看到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军马铺下街后谈到:“目前急需对老街历史街区进行规划指导,将军马铺老街和下店子老街以显圣殿为中心进行整体性规划,使两条街的整个风貌能够保全。”③赵逵.川鄂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82.《川黔古盐道》作者邓军认为川黔古盐道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考古及旅游价值,但是在现代化进程及城镇化建设过程,川黔古盐道的保护工作却缺乏协调保护机制,文物保护和认定工作滞后且“非遗”传承面临危机。他认为应对川黔古盐道沿线各地进行协同保护与合理利用,比如通过联合申报“国保”,加强文物保护,建立协调保护机制,打造盐运文化景观等④邓军.川黔古盐道[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59.。丛书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对各地联合开展川盐古道的研究保护有现实指导意义。
再者,丛书的出版可促进川盐古道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进一步夯实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基础。现阶段,四川省正在强力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辐射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自贡盐运文化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资源。丛书不仅可为自贡本地,还可为自贡井盐运销沿线的四川泸州、重庆江津、綦江及贵州遵义、毕节、铜仁等地方政府以盐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为抓手,联动协同,共同打造川盐古道文化旅游项目。丛书的出版有利于突出活化利用川盐古道上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打造多条旅游线路,促进盐运文旅融合开发提供文献材料。从成果转化运用层面上讲,《自贡古盐道》直接转化为自贡抗战盐运文化陈列馆的陈列展览,重点展示自贡井盐在抗战时期增产赶运的历史;贵州盐运博物馆依托《川黔古盐道》设计了展陈方案,重点展示和传播自贡井盐运销贵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此外,丛书的出版还有利于推动川盐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对自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和擦亮自贡“千年盐都”的城市名片有现实的运用价值。
总而言之,川盐古道铺就了一条如同史诗般的盐文化传播走廊,留存的盐运文化遗产不仅“诉说”着曾经的历史,还对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有现实层面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文化线路——川盐古道”丛书是作者在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工作的基础上,仔细考证了川盐古道各主要路段的路线分布后撰成的,其中颇多学术新见,若干研究心得对学界的提示,又可能催生出新的学术增长点。当然,这套丛书也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比如丛书的题材还可以拓宽,但随着田野调查和历史档案文献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学科研究视野的扩展,川盐古道的运输线路及其相关的文化遗存也会更加清晰和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