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孟 王 剑 王经芹
鲁北沿海地区是我国开展盐业考古最早的区域之一。2001年春,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对寿光大荒北央西周制盐遗址的试掘,拉开了山东以科学发掘进行盐业考古研究的序幕。紧随其后,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三家单位为主力,陆续对鲁北滨海平原盐业遗址开展了系统调查、钻探和考古发掘工作,尤其是2008—2010年间,山东大学等单位对广饶南河崖GN1遗址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寿光双王城水库四处盐业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工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晚商和西周早中期制盐作坊的面貌①,确认了晚商—西周时期海盐生产的煮盐工具盔形器、煮盐设施形制和产盐区范围等。2010年以来,考古部门在以课题为导向的主动性考古和配合经济建设的基建考古中持续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了大量商、周、宋、元时期的盐业遗址群,尤以东周时期为众。考古队对数处东周盐业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现了成组的地下卤水井和盐灶,出土了大量形态较大的煮盐容器——厚唇大口圜底瓮,展现了东周时期盐业生产状况。
以历年考古材料为基础,辅以多学科视域,诸多学者对商周时期盐业的生产流程、制作工艺、组织管理、贸易流通等进行了研究,并就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水平、物资流动、经销网络等背后所映射的经济、政治、社会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检核学界研究成果可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探索,学界对鲁北沿海商周时期盐业考古的研究集中于盐业遗存性质判定、盔形器的年代与分期、煮盐工艺流程和作坊复原、盐业聚落考古研究(作坊布局、遗址群功能分区及布局、遗址群历时性变迁等)、盐业生产与古代社会研究、盐业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的互证、盐业考古工作反思和理论思考等方面。其中讨论最多的就是对煮盐工艺流程的研究和复原,涉及到原料、取卤制卤方式、煮盐设施及方式、煮盐季节等。基本形成共识的观点有:原料采用地下卤水、掘井或挖沟获取卤水、煮盐采用下挖的盐灶,但就制卤方式、煮盐季节而言,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煮盐工艺是盐业考古中最基础也最为重要的问题。其中,煮盐季节关涉到资源利用、盐工身份、政府管控等方面,是煮盐工艺中较为核心的话题。探究煮盐季节对于盐业考古具有重要价值。笔者作为一线考古工作者,结合多年发掘盐业遗址的亲身体验,在承鉴学界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考古发掘所获,以期对商周时期煮盐工艺流程中的季节性生产问题作些许探求,以求教于方家。
在盐业考古实践中,鲁北地区最先发掘的盐业遗址多为晚商、西周时期。有学者以敏锐的学术视角,从某种特定遗迹现象中,即缕析出晚商至西周时期季节性制盐的证据,进而深入探讨①王青.《管子》所载海盐生产的考古学新证[J].东岳论丛,2005(6).。
山东大学王青先生在东营南河崖遗址发掘中,发现诸多煮盐遗迹大都有几层或厚或薄的较纯净细沙相隔(从生产垃圾堆积区的剖面清晰可见)(图1,上),表明煮盐活动有间歇的时段。据此推断,年代为西周早中期的南河崖遗址,其煮盐是季节性行为,于若干年中的固定时间来此煮盐,应是造成这些遗迹基本在原地堆积并有沙土间隔的主要原因②王青.关于山东北部盐业考古的新思考[G]//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东方考古:第1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68.。王青先生进而对南河崖和双王城遗址发掘出土的晚商、西周时期大型盐灶做比对研究,发现灶门方向都朝东或东南,结合广饶与寿光等地盐业志资料所载,山东北部沿海深秋和冬季的风向为东北风,春季则转为东南风,进一步推断出盐灶朝东或东南适合春季煮盐③王青.关于山东北部盐业考古的新思考[G]//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东方考古:第1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68-169.。王青先生想从其它角度寻求证据,遂指导研究生对南河崖遗址(H14)出土贝类遗存中近200对文蛤进行切片观察(图1,下),发现贝类死亡季节集中于“入秋降温时节”,由此认为煮盐季节应在深秋至来年开春阶段④李慧冬.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贝类采集季节的初步分析[J].华夏考古,2012(3).。这与《管子》所载“春季禁止制盐”有所不同,推测可能与管仲行食盐官营政策有关,官营之前可能在风大少雨的深秋至来年春季煮盐,官营之后则专在冬季煮盐,春季不得煮盐以免妨碍农事⑤王青.关于山东北部盐业考古的新思考[G]//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东方考古:第1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68-169.。
图1 南河崖遗址季节性煮盐遗存举例
山东师范大学燕生东先生也较早注意到季节性制盐现象。其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于2003年夏季发掘了阳信李屋遗址,出土了一批晚商时期的盔形器,初认为该遗址是晚商时期用盔形器制盐的聚落⑥燕生东.山东李屋商代制盐遗存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4-06-11;燕生东.山东阳信李屋商代遗存考古发掘及其意义[J].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4(20).,后来鉴于盔形器中残次品较多,有些还与窑壁碎块同出,遂认为该遗址应是盐工在非制盐季节在此居住和烧造制盐工具的聚落⑦燕生东,张振国,佟佩华.山东阳信县李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2010(3).。后燕先生于2008年发掘晚商时期的寿光双王城遗址时,发现在盐场内只有灶棚这种临时性住所,没有专门的房址来抵御风雨,也间接说明制盐是季节性的。查阅当地气象资料得知,该地区春末夏初流行东南风,气温上升很快,地面温度在30℃以上,再结合蒸发池中碳酸盐形成温度为32℃,故认为这个季节适合举火煮盐,这也与双王城盐业遗址群所出灶棚进口和盐灶灶口朝向东南方向相吻合,即制盐季节集中于春季和夏初①燕生东.商周时期渤海南岸地区的盐业[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15.。
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推进,鲁北地区陆续发现了规模和数量远超过晚商和西周时期,制盐工具也不同于这个阶段的东周时期盐业遗址群。燕生东先生对此做了大量田野工作。他同时对东周盐业遗址群进行了年代、性质、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煮盐季节的内容,他认为每个盐场都发现了生活垃圾堆积和墓地,表明盐工们长期生活在盐场一带,在收割燃薪后的秋冬季节以及春夏之交都可以煮盐,制盐并不只局限于某个季节,而是四季皆可②燕生东.考古所见周代齐国的盐业[G]//齐文化博物院.蹴鞠与齐文化: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淄博卫星会议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280.。
付永敢对前述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他首先认为基于科技检测的结果可能存在取样上偏颇的问题,通过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合理成分并分析相关文献和考古遗存等方面的线索,他推测商周时期可能是在春秋两季从事制盐活动,而春季很有可能是其“黄金季节”③付永敢.山东北部商周时期煮盐工艺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23-28.。也有学者以古文字为切入点来进行考察,如刘海宇研究了寿光北部盐业遗址出土陶文,认为其与齐都临淄的陶文几乎一致,时代涵盖整个战国时期,表明这些陶器为齐都临淄近郊的私营制陶作坊所烧制。结合文献记载,战国时代齐国的煮盐产业多是雇工进行,付先生进而认为陶文是齐都临淄附近农民利用农闲期来沿海制盐所留,间接分析出制盐季节在每年冬季的十月至十二月④刘海宇.寿光北部盐业遗址发现齐陶文及其意义[G]//东方考古:第1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219-224.。
可见,在现有季节性问题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有较大差异,这是导致学界对制盐季节仍未有定论的重要原因。
盐灶不仅是观察煮盐技术的中心环节,对研究煮盐季节也具有关键性作用,前文所述可见一斑。目前,鲁北沿海地区所发掘形制结构较为清晰并已公布的盐灶共有9座,按时代可分为晚商至西周早中期和东周时期两个较大时段。现按时代列举这9座盐灶,探讨其规模、结构、方向等方面的异同。
1.寿光双王城遗址014AYZ1①燕生东,党浩,王守功,等.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
灶口方向97°,整体为近东西向。由工作间、火门、椭圆形大型灶室、长条形灶室、三条烟道和圆形烟囱以及左右两个储卤坑组成,总长17.2米、宽8.3米。工作间位于东部,为半地穴式,长5米、宽4.2米、残深约0.3米,底面由东向西倾斜。工作间西部有亚腰形的烧火坑,长1.7米、宽0.5米、深约0.6米。烧火坑西侧即为火门,宽1.3米、残深0.15米。火门口向西连接椭圆形大型灶室。灶室规模较大,东西长5.5米、南北宽4.3米,面积20余平方米,残存灶壁深0.1米、厚0.05~0.08米。椭圆形灶室向西通长条形灶室,长约4米、复原宽0.6~1.4米。灶室西端和南北两侧各有一窄长条烟道和圆形烟囱。西部烟道长2.7米、宽0.4~0.8米,烟囱已不存。南部烟道长2.2米、宽0.65米,烟囱直径约1.5米、存深0.4米。北部烟道长2.2米、宽0.3米、存深0.35米,烟囱直径1~1.2米、存深0.5米(图2之3)。
2.寿光双王城遗址014BYZ1②燕生东,党浩,王守功,等.山东寿光市双王城盐业遗址2008年的发掘[J].考古,2010(3).
灶口方向92°,整体为东西向。由火门、椭圆形大型灶室(灶室A、C)、长方形灶室(灶室B、D)、长条形烟道和圆形烟囱及左右两个储卤坑组成,现长13米、宽9米。工作间已遭破坏,仅存火门,宽0.64~1米、残长0.9米、存深0.3~0.6米。椭圆形大型灶室(灶室A)长4.5米、宽3.6米,周壁外斜,灶室剖面略呈袋状,底部长4.5米、宽3.8米、最深0.7米。灶室A向西通向一中型灶室(灶室B),长5.5米、宽0.8~1.7米、存深0.4~0.6米。灶室B西端和西南各与一烟道、烟囱相连。灶室A、B打破椭圆形灶室C。此灶应经过整修改造,灶室C与灶室D及相连的烟道和烟囱应是较早时段盐灶(图2之2)。
3.东营南河崖GN1遗址YZ4③王青,荣子禄,王良智,等.山东东营市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J].考古,2010(3).
灶口方向80°,整体近东西向,形状、结构与双王城同类设施基本相同。由火门、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东西长约13米、南北宽约3.75米、深0.2~0.8米,面积约30平方米。灶口位于最东端,略呈椭圆形,长1.1米、宽约0.9米。灶口以西为椭圆形灶室,长约6米、宽约3.5米、深约0.7米,以中部的两个红烧土台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椭圆形灶室西部伸出两条平行的烟道,长约2.5米,烟囱近圆形,位置在北部者直径约0.9米,深0.5米(图2之1)。
图2 寿光双王城、东营南河崖盐灶平面与灶室风向示意图
1.昌邑火道—廒里遗址群01(唐央)遗址YZ4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昌邑火道—廒里遗址群01(唐央)遗址发掘简报[G]//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岱考古:第10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50-177.
灶口方向0°,整体为南北向。由灶口、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南北长3.46米。工作间形状近椭圆形,东西长2.08米、南北宽1.46米。灶室平面呈三角椭圆形,长2米、宽0.9~1.44米、深0.76米。原报告认为灶室南端东西对称分布有两条烟道,其实应该有三条,最南端凸起部分也应该为烟道。东侧烟道宽0.13~0.25米、长0.35米,西侧烟道宽0.14~0.27米、长0.46米(图3之1)。
2.昌邑火道—廒里遗址群105遗址盐灶①党浩,王守功,刘乃贤,等.山东昌邑市盐业遗址调查简报[J].南方文物,2012(1).
灶口方向120°,整体为东南—西北向。由灶口、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东西长约3.94米。平面近三角凸字形,灶口部分被破坏,南北长1.0米、东西残宽0.85米、残深0.35米。灶室平面作梯形,东部与灶口相连,西部室壁斜直、底部内收、壁面规整,保留0.02~0.06米厚的烧烤面,灶室西部口部南北宽2.66米、底宽2.15米、深0.25~0.72米,灶室东部南北宽1.1米、底宽0.75米、深0.24~0.4米。原报告认为仅灶室西端凸起部分为烟道,东西长1.3米、南北宽0.45米、深0.1~0.65米。观察灶形制,灶室西端南北两角也应为两条烟道,此灶与同时期大部分盐灶一样有三条烟道(图3之2)。
图3 昌邑火道—廒里遗址群01(唐央)与105 遗址盐灶平面与灶室风向示意图
3.寿光机械林场遗址IYZ1①王子孟,蒲珅杉,崔圣宽,等.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1).
灶口方向280°,整体为西北—东南向。平面形状近长椭圆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3米、深0.2~0.8米。从西向东由灶口、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灶口位于最西端,平面略呈椭圆形,灶口以东为灶室,两者大致以灶西部“束腰”处为界,整体为长椭圆形,圜底,底面为烧烤形成的黑褐色硬面。灶东端三处外凸的结构应为烟道,其顺弧形灶壁斜向上,呈长条形结构,其中中部和南部烟道顶部似存有圆形烟囱,烟道和烟囱周壁烧结弱、较疏松。北部烟道长0.33米、宽0.23米,中部烟道长0.8米、宽0.39米,南部烟道长0.56米、宽0.36米(图4之1)。
4.寿光机械林场遗址IYZ2②王子孟,蒲珅杉,崔圣宽,等.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1).
灶口方向273°,整体为西北—东南向。平面形状近椭圆形,东西长6.8米、南北宽3.6米、灶内最深1.1米。从西向东由灶口、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灶口位于最西端,平面略呈椭圆形,长径2.6米、短径1.5~2.2米、深0.9米,底部倾斜呈圜底形,两侧壁面烧烤痕迹明显,经解剖发现壁有分层现象,应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再用泥修补形成。灶口以东较宽部分为灶室,两者大致以灶西部“束腰”处为界,整体为长椭圆形,长2.7米、宽3米、深1.1米,圜底,底部较为平坦,残存草木灰较少。灶东端有三条烟道,其顺弧形灶壁斜向上,呈长条形结构,烟道壁面内弧、整体烧结轻,其中南北两处烟道遭后期破坏严重,中间一处烟道近地面处有经火烤较硬的壁面。北部烟道长0.65米、宽0.48米,中部烟道长0.67米、宽0.37米,南部烟道长0.6米、宽0.5米(图4之3)。
5.寿光机械林场遗址IYZ3③王子孟,蒲珅杉,崔圣宽,等.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1).
灶口方向97°,整体近东西向。平面形状近似圆角三角形,东西长边4.2米、南北短边3.4米、深0.9米。分为灶口、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灶口位于最东端,平面略呈椭圆形,圜底,底部为烧烤形成的青灰色硬面。灶口以西较宽部分为灶室,平面整体呈长三角形,长2.7米、宽3米、深0.9米,圜底,底部为黑褐色硬面。灶室西端南北对称分布有两条烟道,其顺弧形灶壁斜向上,呈长条形结构,烟道壁面内弧、整体烧结轻,北部烟道长0.53米、宽0.26米,南部烟道长0.55米、宽0.28米(图4之4)。
6.寿光机械林场遗址ⅢYZ1④王子孟,蒲珅杉,崔圣宽,等.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1).
灶口方向195°,整体为西南—东北向。平面形状近长椭圆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2.8米、深0.94米。由灶口、灶室和烟道三部分组成。灶口位于南端,长2米、宽0.6~1.8米、深0.74米。两侧壁面烘烤痕迹明显,厚度较厚,经解剖发现有分层现象,应为多次用泥修补后形成。灶室长3.7米、宽2.7米、深0.74米。灶北端有三条烟道,仅残存少许部分(图4之2)。
图4 寿光机械林场遗址盐灶平面与灶室风向示意图
观察可知,商周时期盐灶的结构形制类似,一般由工作间、灶口(火门)、灶室、烟道组成。建筑方式相同,均为地穴式,灶体位于地面以下,即选址平坦高地,下挖修整成工作间、灶室、烟道等,灶室和烟道构筑方式也较为相似。但具体到盐灶规模大小、灶体结构、灶口朝向等方面,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区别。晚商至西周时期盐灶范围较大,总长在13米和17.2米,面积也较大。东周时期盐灶范围变小,长度在4.2~6.8米之间,面积也随之变小;晚商至西周时期盐灶灶室多分为两部分,且面积较大,室壁比较斜缓,底部深度介于0.6~0.8米之间。东周时期盐灶形制紧凑、结构精简,灶室结构单一、面积较小,室壁比较陡深,底部深度介于0.72~0.94米之间;灶口或者盐灶朝向也不一致,晚商至西周时期3座盐灶方向总体为正东向,比较固定。而东周时期的6座盐灶,1 座为正北向(0°)、1 座近正东向(97°)、1座为东南向(120°)、1座为西南向(195°)、1座近正西向(273°)、1座为西北向(280°),盐灶朝向较多且不固定。
燃料类型、盐灶朝向与煮盐季节有莫大关系。《管子》记载“君伐菹薪”,“菹薪”应为干枯的芦苇或者草本类植物,后世元代《熬波图》中提及沿海地区以滩涂草荡的芦苇、茅草以及其他荒草作为燃料来煮盐①陈椿,著,李梦生,等笺注.熬波图笺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107.。而芦苇是盐碱地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产量大且易获取、易燃烧。我们在盐业遗址的灰坑、盐灶内部堆积中,就看到大量烧残的苇杆遗存,甚至部分煮盐器具外壁粘附的烧土块中也有苇杆痕迹。所以,晚商至东周时期,煮盐所用燃料应是适宜盐碱地生长的芦苇和其它草本植物,当时其来源既可能是在煮盐作坊周边割取,也可能由附近综合类聚落统一输送。这种植物性燃料,热能利用效率低,需要借用风力,才能快速生火并使植物充分燃烧,盐灶朝向必须配合风向使用。如果盐灶方向与风向相互抵牾,自然风会将烟倒吹向灶口,从而严重影响煮盐活动顺利进行。
晚商至西周早中期的3座盐灶,双王城遗址014AYZ1 灶口方向97°、014BYZ2 灶口方向92°,南河崖GN1遗址YZ4灶口方向80°,这3座盐灶方向基本为正东向,应该是同一季节使用,使用时风向应该以东风为主(图2)。东周时期的6座盐灶,火道—廒里遗址群01(唐央)遗址YZ4灶口方向0°,灶向正北;火道—廒里遗址群105遗址盐灶灶口方向120°,机械林场遗址IYZ3灶口方向97°,这两座盐灶方向偏东南;机械林场遗址ⅢYZ1灶口方向195°,灶向偏南;机械林场遗址IYZ1灶口方向280°、IYZ2灶口方向273°,这两座盐灶灶向为西或偏西北。盐灶方向不同,应该是不同时节使用。
查阅有关地方史志和气象资料①山东省盐务局.山东省盐业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2:118-119;山东省寿光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寿光县志[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94.,以寿光、昌邑为代表的鲁北盐区,离海较近、常年风沙较大,深秋和冬季时节盛行北风,春天转为南风,夏秋两季总体盛行东南风。
晚商至西周早中期鲁北沿海地区的制盐遗址,盐灶基本朝东,表明煮盐时借助东风或者东南风,则煮盐季节应该选择夏秋两季,并且煮盐季节单一。这两个季节日照时间较长、气温也较高,有利于卤水蒸发。结合李慧冬对南河崖遗址贝类遗存的切片研究结果,即贝类死亡季节集中于“入秋降温时节”,我们基本认为晚商至西周时期,煮盐活动集中于夏末至秋季,可能延长至冬季。
东周时期盐业遗址所见盐灶方向多样,预示着煮盐季节并不固定。结合季节风向分析,火道—廒里遗址群01(唐央)遗址YZ4和机械林场ⅠYZ1、YZ2的方向更适合秋冬季北风呼啸时使用(图3之1;图4之1、3),机械林场ⅠYZ3和火道—廒里遗址群105遗址盐灶更适合夏秋时节东南风盛行时使用(图4之4;图3之2),ⅢYZ1则除北风天气之外都可以使用(图4之2)。熬煮卤水应当在蒸发量大的时节,并且尽量避免降水与潮湿天气,因为雨水的掺入和空气湿度的升高会造成卤水浓度降低,从而影响成盐效率。因此,对于露天敞口煮盐来说,多雨的夏季和初秋显然不是适合煮盐的季节。由此细化推测,火道—廒里遗址群01(唐央)遗址YZ4和机械林场ⅠYZ1、YZ2应为深秋至冬季时使用,而机械林场ⅠYZ3和火道—廒里遗址群105遗址盐灶则可能是夏末至秋冬之交时使用,至于机械林场ⅢYZ1,在初春或者夏末都存在煮盐的可能。
对于东周时期煮盐季节的推测,从文献记载中也有线索可寻。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管子·地数》记载:“君伐菹薪,煮泲水为盐,正而积之三万钟。至阳春,请籍于时。桓公曰:‘何谓籍于时?’管子曰:‘阳春农事方作,令民毋得筑垣墻,毋得缮冢墓,丈夫毋得治宫室,毋得立台榭,北海之众毋得聚庸而煮盐。然,盐之贾必四什倍。’”②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364.可以看出,为了不耽误农事和掌控盐作,管仲严格管控制盐的季节,阳春之后便忙于农事,这时开始禁止制盐。《管子·轻重甲》又载:“十月始正,至于正月,成盐三万六千钟。”①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423.一般认为,周代行用夏历,据此可知东周时期禁止制盐的时间应该是夏历阳春时节至十月之前,即以春夏两季为主,因为一年中的农业生产多集中在这两个时节,当深秋时节到来,农忙已经结束后,才可以继续制盐,亦即从深秋季节至来年初春的这段时间,都可能进行煮盐。这也与基于盐灶方向的分析结果相符合。因此,东周时期就可在该段时间内多次组织煮盐生产。
综合前文,晚商至西周时期,鲁北沿海地区煮盐季节集中于夏末至秋季、有可能延长至冬天,不同作坊内盐灶方向均一致,预示着煮盐活动和生产周期也相对固定;东周时,从深秋季节至来年初春的这段时间,甚至于夏末,都可能进行煮盐,煮盐黄金季节相对延长,盐灶方向多样,意味着不同盐业作坊能在不同的季节进行生产,煮盐活动较为频繁。晚商至西周时期与东周时期煮盐季节与煮盐活动存在差异,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盐灶结构逐渐科学。晚商至西周时期双王城遗址长椭圆形盐灶和南河崖遗址“Y”形盐灶形制类似于白九江先生所说的龙灶。白九江先生对各地制盐龙灶的特征与演变进行研究,认为寿光双王城遗址YZ1为“龙灶”中的平底龙灶,灶体规模较大、灶室较浅,火势属于平焰,抽力较小,需要借助风力助燃柴薪,并设置3个烟道来增加灶内抽力,使火势变为升焰②白九江,邹后曦.制盐龙灶的特征与演变:以三峡地区为例[J].江汉考古,2013(3).。可以看出,囿于晚商西周时期盐灶构筑形制,煮盐活动尤借助风力。东周时期盐灶形制变小、结构精简,灶室深度较深,灶尾外凸部分即为烟道,每座盐灶均有三个烟道,并且烟道借势灶壁顺坡而上,此结构使其更能增加灶内抽力。这时期盐灶构筑较为科学,不如晚商西周时期借助风力过甚,而是对自然条件依赖度降低。想必这是东周时期盐灶方向较为多样的原因,更是东周比晚商西周时期煮盐时节多样、煮盐活动频繁的原因。
二是盐业管控能力增强。对寿光双王城、东营南河崖晚商西周时期遗址与机械林场等东周时期遗址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东周时期制盐遗址在盐灶形制、作坊内部结构、聚落规模诸方面都比晚商西周时期有了较大进步。晚商西周时期制盐作坊内部空间紧凑,一个制盐作坊内有多种功能互补的设施,包括卤水井、摊场、淋卤坑、盐灶等,彼此距离较近,便于配套使用,使其在较小空间内就可以完成制卤和成盐过程。而东周时期已出现了功能分区,遗址成群分布,群内遗址已分化出不同类型,既存在少量以盐业生产为主,同时又能担负对周围数个遗址的生活和生产资源进行协调的综合性聚落,也有仅以产盐为目的的生产作坊。生产作坊又可能分为卤水制备作坊和煮盐作坊,如寿光机械林场遗址应是专门的煮盐作坊,其配套的卤水制备区可能位于另一区域,两个区域互相独立分布,体现了盐业生产分工专业化的趋势③王子孟,蒲珅杉,崔圣宽,等.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22(1).。遗址分层明显,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资源互补、功能配合,体现了规划性、统一性以及产业化特征。这种布局形式类似于元代《熬波图》中所记载的元代官方管控的盐业生产空间结构(摊场和团城)①陈椿,著,李梦生,等笺注.熬波图笺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81.,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更揭示了政府此时对盐业生产管控能力的增强,应是齐国食盐官营制度在生产层面的体现。与文献记载相契合,东周时期齐国施行“官山海”政策,设立了食盐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食盐官营制度,政府对盐业生产的管控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因之,政府干预调控能力增强,能禁止农事时节制盐,更能组织在一年大部分时段、不同季节、多频率进行煮盐活动。
季节性煮盐是目前学界共识,但于何季节煮盐尚存分歧。煮盐季节选择有与盐灶构筑工艺及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考量,也有政府行政干预因素影响。基于考古所见盐灶朝向对煮盐季节进行探讨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结合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未尝不是一种审慎介入。相信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季节指向性遗存会被陆续发现,届时研究会更加接近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