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静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烹饪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 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沿着这条大运河,列入申遗范围的遗产有58处,还有许许多多没有列入申遗范围的文化遗产,如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以及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运河沿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品类繁多,如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杂技、武术与曲艺、传统工艺美术、传统音乐与传统舞蹈、民俗与歌谣等。因此,大运河文化遗产是由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运河产生的,拥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族群。
作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的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在历史上因需而生,把当时国家的政治中心与江南的经济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带动了运河沿途市县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积淀了运河河道、附属设施、建筑城镇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运河两岸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非物质文化。大运河在申遗成功后,沿线的省市纷纷投入巨资,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创新特色,开展了新一轮古运河保护开发整治工程:疏通河道发挥其航运水利功能;整治环境实现其生态调节功能;修缮文物赋予文化遗存新生命;开发运河旅游产品带来新生机。大运河的文化遗产类型多样,拥有众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线性和族群的遗产特征,除去已经挖掘的大运河价值外,还可以继续深入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突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
由此可见,时至今日大运河仍然惠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正如前文所说,活态是大运河最显著特性,对于活态遗产,国际公认的遗产保护方法是合理利用。2019年出台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了要推进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大运河遗产的利用最好的方法是以服务人民群众,尽最大可能将大运河遗产资源向广大公众开放,提供这种方式向公众传递大运河文化知识,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形成以利用反哺遗产保护,实现活态遗产的传承发展。同时还可以向全中国人民展现运河沿线不同的城市新风貌,并以此向全世界打造宣传中国运河形象、展示中华文明,成为彰显中国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2014年4月1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的主题演讲上率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张君楠(2018)认为,研学旅行又称研学旅游、修学旅游,属于教育旅游的一种形式,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的内涵界定。广义的研学旅行是指任何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的需要,在人生任何阶段暂时离开常住地以独立出游、结伴或团队到异地开展的文化考察活动。狭义的研学旅行则是特指由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以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和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专项旅游活动。王咪咪(2019)认为,研学旅行就是“行走的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用综合实践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看书学习,加深与自然文化的亲近感,提高个人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实现了增加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笔者从狭义内涵出发,认为研学旅行是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专项旅游活动,其目的是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和培养人格。研学旅行是针对学生的,带有教育性、体验性和课程性的专项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和旅游部把旅游产品分为五种类型,具体有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专项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安全产品,研学旅行本质上是专项旅游活动,属于专项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旅游产品。
“传承”最早见于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首先运用于民俗学研究中,指民间知识,特别是口承民俗文化的传授和继承。然而,文化传承现象绝不仅仅局限在民俗学范畴,而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征。传承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延续。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使用“传承”概念,鲜明地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文化”性,传承不是短时间行为,而是使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地长期保护下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了“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指明“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有价值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地延续下去。大运河文化遗产包含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遗产。运河的活态传承是运河的交通、运输、灌溉及排涝等功能的延续使用,运河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以及因运河而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不是短时间行为,是长远战略目标。研学旅行属于文化旅游产品,但又不同于文化旅游产品,它是针对学生的课程性旅游产品,因此研学旅行产品在强调产品文化性的同时,要以课程的形式呈现,有主题有教育意义,研学旅行的基本特征就是教育性、体验性和课程性。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课程内容开展的研学旅行是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学习和体验,研学课程的体验性需要开发相应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文化遗产一旦进入到以利益驱动的旅游开发中,往往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定的地方文化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旅游开发容易使其原真性遭到破坏。大运河文化遗产和研学旅行产品这两者之间依然是开发与保护、利用与传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
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部门对文化遗产保护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利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科学规划、突出保护,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和合理利用六大基本原则,明确强调了保护与传承,而对于运河文化遗产的利用则是要求合理利用。因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开展研学旅行利用二者之间,活态传承是第一位,研学旅行适度开展,传承重于研学。
2006年发布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拉开了大运河开发与保护工作的重视,直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正式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3 200公里长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其沿线由点、线、面共同构成了既有物质遗产又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遗产族群。借助这股浪潮,各地积极疏通河道,使得部分河道的重新拥有水运功能,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地还开通了运河水上游览项目;各地积极建设运河文化带,建成城市绿色长廊、滨水绿色慢道;除了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各省各市也逐步建设了与运河沿线各类文化遗产相关的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大运河文化旅游产品也逐步进入大家的视野,各地政府也在以大运河文化为契机积极挖掘城市历史、打造城市名片。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都在积极进行中,目前与研学旅行的结合较少,但是大运河文化遗产其自由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研学旅行产品。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适宜设计专项的研学旅行产品和研学旅行线路;不同类型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族群能让研学旅游产品内容丰富多元;大运河活态的航运功能能给研学旅游产品带来很好的体验感;大运河文化遗存的本土性能给研学旅行产品以不同的主题课程。
研学旅行的组织、计划中更多的内容侧重点应是“学”而不是“游”,学知识、学文化、学历史,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实现研学旅行培养学生人格初心的教育目的;研学旅行的内容设计上要做到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要让学生立足于本地文化,以达到拓展视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的体验性目标;研学旅行产品即研学课程方案,要注重旅行过程的知识性,旅行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且根据研学课程方案制订具体的课程计划、课程安排和课程评价,让所有参与此次研学旅行的学生不虚此行,真正做到学游并重。如果在研学旅行中引入专项大运河文化遗产课程,不仅能满足其课程的主题性与教育意义的需求,还能体验到贯穿中国2 500年的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3 200公里的风土人情、类型多样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而大运河文化遗产因为有了广大青少年的加入,有系统的大运河研学课程,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大运河文化遗产,可借助中国广大青少年促成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两者之间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大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就是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大运河文化遗产以可持续的方式延续其文化形态,继续保留原始航运功能,其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能持续发挥作用。研学旅行视角下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其意义是通过研学旅游活动,让整个运河活起来,不仅能发挥其运河的航运功能和沿线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功能与使用功能,还能利用研学的教育特征,在学生中普及大运河文化知识,扩大了大运河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可以从学生中选拔培育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人,从而使大运河文化各类遗产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实现利用发展和活态传承。
作为“文化遗产”的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工作虽然提出时间较晚,但借着大运河申遗的东风,各省各市运河河道疏通、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都围绕着世界文化遗产要求进行;申遗成功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建设工作依然在持续推进中,这些保护与建设使得运河沿线的文化遗存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但是要使大运河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还需要有人气。目前苏州、杭州、常州、无锡等地均开通了运河水上游览线,以及扬州—邵伯—高邮的大运河水上旅游专线,全程45公里,这样的旅游线路相对于全长3 200公里的大运河仅仅是一小段,还可以有更多的运河旅游专线产生。此外,各市沿运河建设的文化带和绿色长廊,享受其建设成果的大部分是运河沿线中老年居民,运河文化传播的受众明显单薄与不足。诚然,研学旅行的对象是学生,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学课程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高中和大学,这些学生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即便只是运河沿线省市的学生参与大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旅行,也依然能带来足够的人气。大运河文化遗产主题的研学旅行,不仅可以促使运河增加水上旅游专线,城市内部的专线班次增多,同时运河沿线城市间的专线都可以实现大量的增长;还可以使运河沿线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等物质文化遗产享受这波人口红利。随着游客的增加,大运河自然就活起来了。
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受西方强势文化以及日韩文化影响,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或拒绝接受,缺乏文化自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大运河文化遗产是由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运河产生的,拥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遗产族群,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让学生有计划地接触了解学习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利用大运河多样性的遗产族群传递传统的审美情趣,唤起民族记忆,培养民族精神。大运河2 500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可以根据遗产本身的特点归类,开设相应的遗产主题研学课程。如,水城门码头类运河水工遗存、行宫会馆类运河配套管理设施等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京剧昆曲评剧传统戏剧类、陶瓷织造制砖传统技艺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等等,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课程中,可以通过运河水上旅游专线,感受人类伟大的水利工程;欣赏运河沿岸的风光和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中国壮美的河山及厚重的历史;通过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所博物馆,聆听体验制作分享等方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以大运河遗产为主题的研学课程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进行难易程度分类,也就是同一个大运河文化主题的研学课程根据年龄段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从小开始对学生进行遗产知识的普及,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学习,让他们从知道大运河到了解大运河文化到传承大运河文化,拓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习群体规模。
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密布,分布着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各类各级古迹,知名度高的古迹游客众多,知名度低的则大门紧锁。而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些知名度低的文物古迹也得到了修复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的成为公益性的博物馆,有的开发成为具备商业和文化气息并重的历史街区,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此外,还有大运河沿线源于人民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戏剧、技艺、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杂技武术曲艺以及民间文学和民俗歌谣等,逐步回归人民的生活,提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大运河及其沿线的众多遗产,无论是桥梁、会馆、庙宇类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昆曲、景泰蓝制作技艺、白蛇传传说、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因当时人民的生活需要而不断创造出来的。因此,要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还是要让这些回归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要让民众把这些遗产用起来。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项目通过游览线路把运河的物质文化遗产串联起来,参观、寻美和探究其文化内涵;以课程形式展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聆听、体验和传承其文化本源。大运河的这些传统文化以研学课程形式向中国的青少年传递,一代又一代,他们从小到大接受运河文化熏陶,逐步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由看迪士尼动画、日本动漫转向京剧、皮影戏等;由喝咖啡、可乐转向龙井、碧螺春等;由跳交谊舞、嘻哈街舞转向武术、抖空竹等;由装饰圣诞帽、圣诞树转向年画、剪纸等等,把众多的大运河遗产用起来,逐步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活态传承。
总之,大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目前尚处于待开发的阶段,本文只从研学旅行的视角能实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出了构想,真正实现还需从大运河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设计出发,然后在广大学生的研学旅行实践中去验证其活态传承的效果,同时还需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确保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活态传承,这些都是后续研究可以继续跟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