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财经教育百年演进与发展使命

2022-12-19 01:25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财经发展教育

卓 志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兴盛。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意义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高等教育奠基立业、开拓创新的百年征程,中国高等财经教育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把经世济民的担当融入扎根中国办大学的自信自觉,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及财经人才培养等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高等财经教育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新的百年征程赋予了高等财经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责任担当。我们要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宏大历史背景中深入总结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新征程上办好高等财经教育的历史视野和办学智慧,推动高等财经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新文科建设时代机遇,在高等教育强国征程中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一、回望百年高等财经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产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应国家“自强”“救亡”而生,从创办起就深植爱国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百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发展,历经曲折、乘势而上,书写了高等教育与财经报国的光辉篇章。

(一)发展初创期(1921—1949年)

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促进工农觉醒、为革命事业发展培养人才成为这一时期我们党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方针。先后成立的湖南自修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等一批高校,为我们党自主建设高等教育积累了历史经验,完成了大学建设最初的理念成型和制度设计等。这些大学历经战火保存了发展基业,成为后来国家许多重点大学的基础与前身。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党早期领导人作为五四时期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青年,深受“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影响,他们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点燃了我们党创办近代高等教育的精神火炬,并使其成为中国大学的精神底色。我们党从创立到解放战争胜利,虽没有单独创立财经类院校,但运用金融力量为战争提供了资金保障,为根据地生产劳动提供了有力支持,成功地打破了敌人经济封锁,为赢得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内部经济基础。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我们党重视和发展高等教育,推动了高等教育成为促进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一支重要力量,书写了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崭新的篇章。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办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分区布局设立财经院校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奠基期(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全面接手教育事业,全力恢复、整顿、发展教育。为全面扫除文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水平,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普及教育,同时,高等教育仿照苏联大学模式对大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2—1953年,全国分区布局建设了上海财经学院、四川财经学院、湖北财经学院和辽宁财经学院4所财经高校,开启了社会主义财经院校建设的独立探索。这一时期,高等财经教育得以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生产和恢复、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专门人才,但高等财经教育总体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曲折且较为缓慢。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格局,尤其是对借鉴苏联高校发展模式与立足中国大地办大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高等教育中国道路的开创、中国模式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高等财经教育为国家储备了十余万本专科人才,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三)发展提速期(1978—2012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恢复高考,大批高校复学复课,高等教育快速恢复并飞速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1995年国家启动“211工程”建设,1998年实施“985工程”建设,着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启了大众化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财经人才,需要经管学科前沿理论指导改革和发展实践,财经教育迎来发展春天。应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全国出现财经教育热潮,众多高校开设财经院系,高等财经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机。总而言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者,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巨大的人才红利。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也为财经教育提供了沃土,财经教育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四)发展提质期(2012年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把高等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着力推动高等教育从“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转型,高等教育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并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新文科建设实践等战略举措,推动了高等财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好新形势下金融工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也为高等财经教育进一步发挥好大学功能、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蓝海。这一阶段,在高等财经教育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的同时,高等财经教育必须创新,通过建设新文科和新财经实现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与时代要求。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内正在从“跟跑”向“并跑”再向“领跑”转变,高等财经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与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自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业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铸就了伟大的发展奇迹。综观我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发展,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几点基本经验。

(1)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持发展战略定力的根本依托。高等教育正是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

(2)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大学只有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四个服务”、坚持“四个面向”,思考宏观问题、服膺国家战略、解决重大问题、培养能在变局和浪潮中搏击的人才,才能成为一所卓越的大学,这是办大学、办好大学的基本逻辑。

(3)中国高等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世界前沿,不断追求卓越、建设一流,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从“学习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

高等财经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书写了财经报国的光荣篇章。高等财经教育的起源、发展及壮大都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关。高等财经教育正是在服务国家发展、解决经济与管理的重大时代问题、培养财经领域卓越人才的过程中,逐渐走出行业的局限,拥抱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财经教育的发展经验,不仅继承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共性,还具有“经世济民”的个性特征,高等财经教育与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与经济社会的关联更加深刻。因此,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财经教育,必须要回答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1)有没有按照办大学、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逻辑进行制度设计和氛围营建,办学方法、理念、模式、格局等是否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征?

(2)有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没有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做出贡献、发出声音?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紧不紧密,学科发展特色鲜不鲜明?科学研究的成果质量高不高?与政府对接、与企业行业对接多不多?重大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效显不显著?

(3)有没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密切追踪前沿?新文科与新财经对立德树人、科研创新等的牵引作用体现在哪里,如何体现?

上述这些问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财经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一流。

二、高等财经教育迈向百年新征程的使命与担当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高等财经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历史方位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重视高等教育,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和前提,高等财经教育的发展空间更加宽广,发展前景更加光明。从发展趋势看,变局之下的高等教育面临改革转型发展,尤其是随着知识“保质期”越来越短,思维“折旧率”越来越快,能力“迭代率”越来越高,知识生产、创新、传播的方式改变给高等财经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与更多挑战。高等财经教育需要深刻汲取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实践探索与历史经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建设新文科、新财经努力构建高等财经教育新发展格局。

(一)面向百年新征程,高等财经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觉与担当

中国近现代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是我们总结百年办学历程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在迈向新的百年征程中必须坚守的重要历史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制历经百年探索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建设的创举,深刻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与治理规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影响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风云变幻,高校要保持发展定力、拓宽发展格局,就必须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发展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始终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扛在肩上,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中的重要贡献者。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竞争格局和国家发展大势,阐明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页。,指出“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②《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光明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我们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分析,在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至少明确了三方面的重要导向。

(1)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书”,就是要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党和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强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布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推动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升华,提高高等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贡献力。

(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就是要推动高校主动将自身发展置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并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表对焦、定位。

(3)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线图”,就是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起现代化大学需要的办学理念、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等。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①参见崔延强、段禹:《中国共产党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百年历史基本经验》,《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高等财经教育正面临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要把目光聚焦到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上来,聚焦到对高等财经教育的定位上来。“十四五”期间,国家仍将深入推进7大战略、13个强国目标和“3+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些应成为高等财经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大学或大学群、学科或学科群在共同解决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或增长极。

(二)面向新的百年征程,高等财经教育必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教育评价改革全面带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变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重要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格局之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历史阶段与历史使命的变化。在迈向2035、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想保持稳中求进、迈向中高端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红利、最重要的牵引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发挥好基础支撑作用、引领作用,构建起与中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2)发展格局与发展特点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迅速迈进。2000年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12.5%,2002年迈过15%的大众化阶段门槛,2010年达到26.5%,2020年达到54.4%②《中国社科院发布绿皮书:大学毛入学率接近50%,我国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21年1月 7 日,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21-01-07/1591685.html,访问时间:2022 年 1 月 18 日。,2021年达到57.8%③《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2022年3月1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s5987/202203/t20220301_603262.html,访问时间:2022年3月2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的“基础教育”和基本需求。

(3)办学类型和结构层次需求的变化。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解决好高等教育区域和层次结构不均衡的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均衡,就要以破除单一的高等教育办学评价体制为突破口,分门别类制定各类高校的办学评价标准,大力鼓励、支持高校特色化办学,“使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定位”④张晋、王嘉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9期。,这对以学科特色见长的高等财经教育而言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重大原创性研究、更加卓越的人才培养、更具引领性的文化创新等提出了更高要求。“985”“211”高校的身份逐渐淡化,各高校通过对标竞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新的竞争格局与竞争态势,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内在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更高质量的创新驱动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特别是通过教育评价改革,发挥好其“指挥棒”作用,让学生评价突出以“全面发展”为核心、教师评价突出以“分层分类”为重点、科研评价突出以“四个面向”为导向,构建具有财经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通过“破五唯”激发创新活力,实现育人与创新的联动发展、良性循环。

(三)面向新的百年征程,高等财经教育必须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构建新文科视域下的新财经教育体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人类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之变、意味着经济社会格局之变。大变局之际亦是大发展之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智能化进程正在加快各行各业的科技赋能,现代信息科技对行业和学科具有重要的重塑功能,高等财经教育必须从内在推动变革,拥抱产业与技术新浪潮。与此同时,面对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世界发展格局,高等财经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承担着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文社科人才,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等的时代重任,更加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教室和进头脑,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守正创新。应包括财经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的创新发展需要、价值引领需要,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在财经高校形成了新财经建设新趋势。新文科与新财经之新,是创新之新,是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前提下的创新与改革,是对学科领域、研究范式、思维模式等的优化甚至重新定义。新财经是新文科建设在高等财经教育领域的特色彰显,承袭新文科的共性特征,又具有显著特性。

新财经受现代产业变革和信息技术影响,呈现出新的特征。

(1)新财经带来研究范式的创新。与传统“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范式不同,技术进步带来的大数据和超算能力,使得从数据出发的研究成为可能。随着数据精准性显著提升,其预测能力也比传统的理论模型更加准确。①参见卓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财经”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2)新财经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学科跨界融合的趋势,为新财经发展提供了多元的需求场景,跨界融合带来的广阔视野,将为超出传统财经学科范畴或实践领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引领学科理论体系实现质的飞跃。②参见卓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财经”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3)新财经具有实践性与革新性。现代科技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深刻影响传统财经科学的版图,科技与经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挑战传统财经研究的底层逻辑。只有通过新财经建设,着力克服传统财经科学在解释力、预测力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借助新技术新理念,才能进一步缩短传统经济学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传统财经教育的知识体系滞后于理论与实践前沿的“双滞后”现象。新财经既要以价值坚守引领培根铸魂,又要推进文理交融、学科交叉,突出数字赋能,通过体系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营造优质的新财经创新生态,进一步构建起财经教育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等相互交织、相互支撑与相互耦合的互洽共生系统。

三、“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高等财经教育的战略与行动

高等财经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面向“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高等财经教育需要把从百年办学历史中汲取的经验和启迪,转化为使命担当和战略行动。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西南财经大学,是我国高等财经教育的代表之一,参与和见证了高等教育的近百年改革与创新发展历程,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建设新文科、引领新财经、创造新优势”的战略思路,主动适应和努力把握现代经济、科技和教育深刻变革趋势①参见卓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财经”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立足新财经战略实践,充分发挥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统领作用,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实施新财经战略行动计划,通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全面创新发展,推动关涉大学功能发挥、学科结构、科研组织等的优化调整与改革。其主要的战略与行动如下。

在体制机制上,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实到基层细胞与组织成员。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的综合评价导向,重构学术研究组织形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坚决克服“五唯”,探索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社会服务成果、文学艺术与体育成果、专业竞赛成果等的认定与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开展协同攻关,聚力产出富有创造性的高质量成果。

在学科建设上,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主动把握并引领现代经济、科技和教育深刻变革趋势,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深入促进与经管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与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动经济管理学科与自然科学、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深度交融,全面提升理工基础学科综合实力及其与经济管理学科的集成创新能力,布局建设一批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前沿和区域发展的新财经新兴交叉学科,努力破解财经学科发展“天花板”和瓶颈问题。

在人才培养上,突出以跨学科和融通性为主要特征①参见卓志:《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财经”教育创新发展》,《新文科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聚焦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四跨四融”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新财经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建设新兴交叉专业建设项目、多科交融课程建设项目、科教协同育人项目、产教深度融合育人项目,促进新财经新兴交叉专业建设,构建新财经科教融合平台,推进高端定制化培养,打造产教联合培养基地。

在知识生产上,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党和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金融学、工商管理三大理论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突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围绕金融科技、能源安全等领域“卡脖子”和“颠覆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围绕金融科技与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区域协调发展、能源与环境经济、数字经济、大数据、区块链金融等学科方向加强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

在服务能力上,努力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大局,为国家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健全完善新型高端智库管理体制机制,聚焦现代化经济体系、金融改革创新、“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建设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等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战略,在一些重大领域形成对策研究优势,产出高质量智库成果。

结 语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蕴含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力量,潜藏着推动高等教育和高等财经教育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党领导和发展高等财经教育的百年,是高等财经由弱到大、由大到强、创新发展的百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高等财经教育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学深悟透并不断汲取其智慧力量,转换为推动新时代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自觉定位,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主动布局。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建设新财经是高等财经教育的重要抓手,只有不断深化新财经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聚焦财经教育的优势领域,在拔尖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发展、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格局等方面主动担当、主动定位、主动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不断提升高等财经教育适应、引领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所需要的能力,才能持续创造出更大的发展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财经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财经日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财经记者的知与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财经阅读时代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