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变与不变

2022-12-18 21:14:22曹晴
新闻传播 2022年7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代

曹晴

(西安教育电视台陕西 710000)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特别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新媒体的更新发展,宏观媒介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播内容日新月异、传播形态多种多样,节目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着受众接触信息的习惯。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多元化发展在带给我们新的生产力的同时,也给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命题。那么什么是“融媒体”?只有先了解这个问题,主持人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时代的工作要求。“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 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1]。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主持人的业务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必须以不变应万变。

我们先来谈谈变的方面。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加强业务能力强化专业技能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身处传统电视行业的主持人应该积极融入、调整心态、提高业务水平,提升自身素养。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和领域增多,但业务能力却不能止步不前甚至下降,只有迅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将需要传播的内容有效地传达给受众。要建立用户思维,巧妙利用新媒体传播特点,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用户的立场,想其所想,有针对性地去做好播音主持工作,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讲求方式方法,适度区分各个媒介手段对主持人业务能力的要求。

多元化、多角度、多思路参与节目创作,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和惯性节目制作规则,力求节目创新、多渠道的分发,以达到在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

在信息快餐化的今天,短视频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那么新媒体短视频的配音,就要区别于传统媒体,要根据视频稿件要求、内容特点、层次划分、语言要求等达到与受众互动交流,这对我们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以往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粗放型的叙事方式已经不适合当前广播节目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地锤炼语言,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激发对于语言新特点的学习兴趣、增强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新时代语言文化素养,依据节目形式和内容,潜心研究驾驭各类节目的能力,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方能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提出:“你原来用5分钟才说清楚的事情,现在可不可以用3分钟将它说得更清楚,而且更具吸引力?用3分钟说清楚的这个节奏是什么?语言中浓缩的是什么?而且还不让人觉得累。那么接下来用3分钟说清楚的事情,能不能用1分钟说得更好?”[2]

通过这个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新的媒体环境下,对于主持人的语言要求也在发生着改变。在主持过程中,学习并提升语言技巧势在必行,恰当的语言运用会对节目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以精准的语言感染观众,从而达到电视节目理想的传播效果。

《主播说联播》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于2019年7月29日正式推出的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的内容密切关注热点,结合当天重大事件和热点新闻,用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3]。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表,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新闻联播》,也在传统媒体变革的大浪中,寻求新时代的突破。主播们一改往日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台前状态,用亲切、接地气的语言和态度向受众传递信息,他们妙语连珠、金句频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得心应手,打破了《新闻联播》一直以来给人老气横秋的传统刻板印象。

我台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根据自身资源特点结合本地体教融合发展,聚焦青少年体育运动,开设栏目《课后全运会》。这档节目以融媒体播发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对于新闻主持人的我来说,“跨界”成为体育赛事主持人,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种新媒体时代的尝试。作为这次节目的演播室主持人和外景主持人,节目走进西安50所体育传统项目特色校,主持人以体验的方式,参与全运会正式比赛和群众性比赛项目。

不同的分发平台,全新的业务领域,怎样通过自己多年的主持经验,在不同的比赛项目体验中“玩出”新花样、讲出新故事、传递正能量,是我在节目开播前参与节目研讨时,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参与赛事项目体验时,主持人出场方式、语言组织、内容呈现包括后期技术手段的实现,都需要符合新媒体特点。在稿件配音上,也要依据不同的稿件内容,迅速找准基调、划分层次、把握节奏,要融入本人的特质和个性,使用观众喜爱的口语表达,用新的语言方式和新媒体表现手段,将体教融合发展成果直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不间断地学习新媒体技术和更新传播理念,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在主持工作中游刃有余地丰富节目内涵、提升节目传播效果,也是加强业务能力、强化专业技能的体现。

(二)提高外在表现力提升内在素养能力

“现在是一个媒体生态重新形成的特殊时期,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不得不‘与狼共舞’的时代,如果电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步伐,那么将失去观众。[4]”融媒体时代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点播收看自己喜爱的节目,因此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主持人的竞争更为激烈。首先,提高外在表现力是当务之急,主持人不能再是千篇一律的形象,而应强调他们的特色和个性,每个主持人应该塑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主持风格。新的节目样态和播出方式让主持人在不同的平台展示自我,传递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人在工作中多元化、多角度、多思路参与节目创作,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和惯性制作规则,然而这一切外在能力的提升都以内在素养提升为基础和根本。主持人的评述能力、采访能力、分析见解能力都能明显地反映出其综合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更需要成为一名“杂家”。

其次,凸显一名主持人个性差异、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是知识储备,成功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往往是通过丰富、广泛的阅读,达到博学多才。以往的节目中,主持人大多依赖编导所给的稿件,说什么,怎么说都是提前设定好的,留给主持人发挥的空间十分有限,也阻碍了主持人个性化的发展。回到之前举例的《课后全运会》节目,就是改变了传统节目的生产方式,将节目还给主持人,把主持人的风格标签带入到节目中,没有提前撰稿,没有固定模式,拍摄前主持人要对比赛项目深入了解,到达现场之后,我要根据节目整体框架构思,结合比赛项目、学生水平、学校体教融合发展情况,迅速调动知识储备库,用恰当不失分寸而又符合新媒体需求的语言串场整期节目。

在现场参与比赛项目体验的过程时,我与学生运动员PK比赛项目,尽管动作笨拙、不规范、没有赢过一场,但我用平实、真切的语言,把观众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向大家描述我的真实感受、学生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艰辛,和观众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以此为例,虽不能以点概面,但足以说明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增强知识储备,适应时代步伐。

除了扎实的学识之外,丰富的生活阅历也能为我们的内在素养能力加持。注重生活、工作中的积累,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把握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任何场合和环境中妙语如珠,为观众奉上丰富多彩、个性十足的电视节目。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主持工作,培养过硬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节目中的突发情况,保证节目的顺利播出。

说完了这“变”的方面,我们再来谈谈这“不变”的方面。

二、责任与坚守并存

(一)崇尚职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虽然环境变了,但主持人对职业精神的崇尚不能改变,它是动力、是支柱,是对广播电视行业的信仰。无论任何时代,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永葆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旋律,将最新的新闻动态呈现给广大受众。

这不变的第一个方面是在主持人顺应时代发展时的悄然转变中实现的,只有做到了这样的转变,才能让我们的理想信念历久弥坚。当下,网红、主播对主持人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主持人在保证专业素养不变的前提下,做到解放思想意识,更新观念、转变思维、转换角色,避免被时代淘汰。很多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岗位设置已经不是单一的,创新的节目形式让主持人不再是节目的唯一中心,更多的是引入者、分享者和观察者。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 《念念桃花源》 《中餐厅》等共同特点就是摒弃浮华,节奏缓慢,开启了沉浸记录式生活慢综艺节目时代,同时也弱化了主持人的中心地位,或者没有所谓的主持人;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朗读者》 《中国好声音》《乐队的夏天》等节目,也弱化了主持人的唯一性主导地位,更多的是深度参与节目、体验节目,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观察节目发展,引导嘉宾,以另一种形式成为节目的核心,让节目呈现出多元化、多角度的思想碰撞,绽放新时代电视节目的火花。

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必须迅速调整心态、把握时代脉搏,依据节目定位和观众喜好找准自己的定位,主观上摒弃因角色弱化而引起的失落感和心里落差,坚持初心,在电视节目改革大潮中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提升职业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不变的还有我们对专业素养的坚持。自从在全国推广普通话以来,播音员和主持人就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语言示范和引领作用,尽管现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渗透融合,复杂的语言环境,网络新词的层出不穷,给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带来了影响,对广大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坚持宣传推广普通话,不刻意哗众取宠,将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和电视节目的节目语言进行有机融合的同时,发音清晰流畅。主持人在口语表达的规范程度上,都应该时刻保持语言的标准性和准确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努力做好语言规范的表率作用,牢记作为播音员主持人的使命担当。

(二)牢记使命担当坚守文化初心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这“48字职责使命”。作为公众人物,主持人必须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明确职业赋予的使命,为社会发声,为老百姓发声,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职业道德。

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繁杂不易判断,各类网络热词不断涌现,短视频的草根化,为枯燥忙碌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自媒体的内容质量无法保证。越是面临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越是要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时刻牢记党的嘱托。作为新时代的主持人,应当提高辨析与判断的能力,要在遇到事件的时候,公正客观地看待问题,不偏不倚,不信谣不传谣,不能为一己私利或者提高收视率、曝光度,博人眼球,要始终清楚自己的立场,敢于说真话、讲事实,追求真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安全稳定、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正确看待和使用我们的话语权,牢记使命担当,坚守底线,坚守文化初心,引导舆论走向正确的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第三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2019)”上的《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主题分享中表示,主持是技术,而人是内容,面对新技术对传媒所带来的影响,如今的主持人培养还应重点关注人的培养,主持人是否具有人格魅力、人生阅历、人性观察力、人际沟通力、抗心理压力等十分关键,主持人本身怀有永远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也尤为重要[5]。在理论和实践中继承和坚守,领悟和前行,成长为一名融媒体时代合格的主持人。

结语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新媒体时代,技术超级融合下,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遭遇了巨大的挑战,但与此同时,主持人言行的影响力也大大提高,受众面更加广泛,很多细节被无限放大。是机会,也是挑战,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前提下,把握得当,敢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随波逐流,不能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传播正确价值观,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好、更优秀的电视节目,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做一位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主持人时代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HANDS OFF THE WHEEL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