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山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石棉 625400
根据四川省石棉县乡村振兴工作的需要,由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中心、先锋乡政府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共6 人组成的调研组于2020 年6 月8-10日对先锋乡安全村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安全村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先锋藏族乡低山河谷区的大渡河西岸,距县城20 km,先锋乡通往新民乡的公路贯穿境内,网络通讯和有线电视覆盖全村。全村有3 个村民小组、235 户、704 人,有汉族、彝族、藏族等多个民族。截至2020 年5 月,全村退耕还林面积累计126.6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02%,具备得天独厚的牧草资源,有利于发展畜牧养殖业。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畜牧养殖、蚕桑、第三产业、劳务输出、黄果柑和蔬菜等。
2019 年统计数据表明:年末牛存栏131 头,出栏24 头,分别比2018 年增加6%和4%;年末山羊存栏120 只,出栏95 只,分别比2018 年增加8%和5%;年末生猪存栏2 985 头,出栏4 689 头,分别比2018 年增加12.5%和11.2%;年末母猪存栏514 头,仔猪出栏7 642 头,分别比2018 年增加10.6%和15.8%;年末小家禽存栏5 926 只,出栏3 940 只,分别比2018 年增加16.34%和25%。
从2018-2019 年的畜牧生产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畜禽存栏和出栏都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全村生猪存栏和出栏增幅较大,村民发展畜牧养猪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高,这可能受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和市场猪价行情高涨有关。
2019 年全村畜牧业总产值372.92 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06%。仔猪生产是安全村畜牧优势项目之一,2019 年仔猪平均1 600 元/头,农户出售仔猪人均收入1.869 万元;2020 年6 月,全村能繁母猪存栏623 头,比2019 年增加21.21%,户均饲养母猪2.7 头,10 头以上的能繁母猪饲养户有21 户。良好的畜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增强了畜牧发展势头,目前安全村在乡村振兴中涌现出了一批成功的、典型的畜禽养殖致富能手。
罗某全,家住安全村一组,全家5 人。罗某全在长期从事仔猪经营中产生了自己饲养母猪出售仔猪的念头。从2019 年起他投资约10 万元饲养25头母猪,出售仔猪纯收入约50 万元,于是他2020年2 月投资新建了1 栋400 m2的种猪舍,新增能繁母猪32 头,种了0.487 hm2的优质牧草。由于牧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种草养猪节约精料60~80 kg/头,每头降低成本近200 元。
此外,安全村三组的韩某国养母猪也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2019 年他饲养20 头母猪,销售仔猪获纯利润约40 万元;2019 年10 月他新增26 头母猪,截至2020 年5 月,销售仔猪已获纯利润约60 万元。安全村二组的李某2019 年靠饲养18 头能繁母猪,销售仔猪获纯利润约38 万元;2020 年3 月投资60 余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已经新修建猪圈800 m2,计划新增能繁母猪50 头。
刘某军是安全村二组很有名气的养鸡专业大户。他现年60 岁,全家有劳动力5 人,雇工3 名,现饲养蛋鸡5 200 余只。为了搞好鸡蛋销售,他分别在石棉县城区农贸市场、新民乡和先锋乡农贸市场等地设置固定的营销点。2019 年刘某军全家养蛋鸡纯收入约26 万元。2020 年3 月新建的1 栋1 200个笼位的标准化鸡舍已投入正常使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刘某军喜笑颜开地讲出了心里话:“面临鸡蛋销售供不应求的局面,下一步还将扩大蛋鸡生产规模,新增养殖石棉县本地草科鸡3 000 只,开拓以草科鸡为主的肉鸡市场”。
王某是安全村全县最大的肉牛养殖大户,已有10 余年的肉牛养殖经验,现有肉牛存栏100 余头,其中能繁母牛45 头、良种公牛3 头。2019 年出栏肉牛25 头,销售收入约100 万元。他计划开发全牛汤锅、卤制牛肉产品等精深加工,开发牛肉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实现自产自销,进一步增加养牛效益。此外,他还计划引进牛粪生产加工技术,建立牛粪规模生产厂,将牛粪加工成为生态有机果树肥料,充分开发利用牛粪,开拓新的生态经济领域。这将是全县乃至于全雅安市首家专业化以牛粪为原料的农家有机肥生产企业,不但能有效解决牛粪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还能解决农民就地务工等社会效益,我们调研组对牛粪的生产加工和利用充满期待。
张某仁,全家5 人,现养山羊63 只,2019 年销售山羊68 只,纯收入约10 万元,2020 年5 月份投资10 万元,通过农业农村局引进良种波尔山羊种羊5 只,建新式羊圈200 m2,目前新引进的种羊适应性良好,没有异常情况。从调研中了解到:张某仁正在我县畜牧发展中心的帮助下,潜心研究羊的人工授精技术,这样可以减少公羊的饲养量,充分发挥良种公羊的作用,有效节约公羊的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
李某琪,种草0.67 hm2、养肉兔490 只,2020 年1-4 月销售肉兔500 余只、纯收入5 万余元,平均每只肉兔获纯利润约108 元。下一步,他将扩大养殖规模,引进成都专业兔肉生产厂家,开发新的兔肉产品,拓展超市、火锅店等销售渠道,增加养兔经济效益。
1)全村有95%以上农户有畜牧养殖业项目,而且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普遍较高,有一定的畜牧业发展基础和部分成功致富的畜牧养殖示范户,特别是在仔猪生产上初具规模,加上石棉县没有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优势环境,结合大片的黄果柑种植面积需要大量农家有机肥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展适度规模生猪养殖,以“种养循环经济”为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2)退耕还林面积较大,大多数退耕地适宜种植牧草,有利于推广林草间作、桑草间作、良田种草等模式大面积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种草养畜。
3)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没有工业污染,具备生产绿色、有机、“无抗”畜产品的有利条件。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可组织农户到本县畜牧业发展较好的美罗乡、新民乡、甚至外县畜牧业发展较好的区、县参观学习养殖技术。这样可开阔农户的视野,增加知识,增强信心。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养鸡专业户刘某军之所以能够成功饲养蛋鸡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因为他到成都等地鸡场参观学习过相关蛋鸡养殖技术。
1)建议石棉县政府尽快出台“鼓励生猪生产实现稳产保供措施及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养猪农户适度规模发展生猪生产。2)乡村干部与县、乡畜牧科技人员要密切联系,及时举办各类畜牧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畜牧生产专业技能。3)建议银行信贷给予支持配合,切实解决大部分农户在发展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资金投入上的不足。4)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建议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不能仅凭当前偏高的生猪价格行情盲目发展大规模养猪。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之前从来就没有养猪经验的企业老板,正在盲目投资新建规模养猪场,最多的有投资上千万元的情况,这是不科学的盲目跟风行为。这部分投资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大规模养猪其实是需要很高的科技含量的,比如种猪的选种选配、猪的人工授精技术、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技术、疫苗免疫技术、猪舍环境控制技术、动物营养调配和饲料配制技术、能繁母猪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技术、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等,而且养猪场必须要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明、环境评价合格报告、专业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等。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单凭一时的冲动就投资巨额资金盲目建场养猪,养猪一定不会成功,这是我们本次调研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全县所有盲目投资者最该清醒认识的问题。
目前,人们强调“安全与营养”双重质量保证同时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多重效益统一,而种草养畜恰能促进生态养殖。安全村得天独厚的牧草资源,可以大力发展养牛、养羊、养兔、养鹅等草食畜禽。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山区发展种草养畜,种草是基础,品种是关键,防疫是保障,流通是手段,效益是目标;多种草,多养畜,多出栏,多收益。
一方面引种要按程序申报,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到石棉县境外引进畜禽品种,要做好各项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种养循环经济”不能擅自破坏生态、不能擅自污染环境、不能违规使用药物和添加剂等,提倡生产“无抗畜产品”。
当前全村除了家住安全村一组的罗某全购买了生猪保险之外,其余养殖户均没有购买养殖保险,建议全村规模养殖场(户)提高风险意识,及时购买养殖保险,降低养殖风险。
目前,安全村的安置房均没有修建配套的畜禽圈舍,被安置农户想养畜禽而没有场地,导致农业生产缺少大量的传统农家肥,从而不得不用大量的化肥取代传统的畜禽农家肥,导致土壤资源板结、产量下降、效益减少等恶性循环,极大地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不利于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利于大力发展乡村振兴。
安全村现有1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年龄61 岁,实行乡聘、乡管、乡用,负责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动物疫情观察。村级动物防疫员每年待遇只有3 000 元,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防疫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劳动报酬严重偏低,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动物防疫员工作,导致了村级动物防疫员老龄化严重。而石棉县包括安全村在内,养殖户比较分散,暂时不具备购买防疫服务和“先打后补”的条件,所以村级防疫员的工作很必要、很重要。因此我们建议通过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来稳定基层动物防疫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