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延光 夏新萌 李 莹 郝占忠 车晓囡
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各种动物对内外刺激产生千变万化反应的总和称为应激综合征,适当的应激可以使畜禽逐渐地适应环境,增强其免疫机能,从而提高其生产性能,然而过度的应激不仅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而且会诱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给畜禽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应激的刺激称为应激原,凡是能引起畜禽疾病的各种内外因素都可相对地看作是应激原,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引起应激主要表现在以下环境因素。
畜禽在运输途中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造成机体的不适应,并且途中消耗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又不能及时得到足够的供给和休养,从而引起运输应激。运输应激作为一种强烈的刺激源,不仅能够显著影响畜禽机体功能,严重的还会造成畜禽疾病,甚至死亡,给畜牧业带来经济损失。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模式日趋多样,对长途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多,运输应激引起的问题也愈加严重。
当天气炎热或者饲养温度较高,畜禽的采食量和免疫功能均有较大影响,生产性能降低,从而诱发热应激。畜禽在热应激时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受阻,热平衡失调,动物表现呼吸加快,代谢加强,严重的造成休克甚至死亡。如奶牛的体温达到40~41 ℃甚至更高时,会使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并诱发某些疾病。
寒冷也是应激原的一种,冷应激会使畜禽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发生改变,影响机体生理和畜禽的行为,有些会发生异常反应。在寒冷刺激下,畜禽的产热增加,对能量的需求同时发生改变,借以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当畜禽对寒冷逐渐适应后,采食量增加,代谢率增加,但是储备能量却减少。当寒冷刺激比较强烈时,会对畜禽产生严重影响,轻者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呼吸道感染,严重的直接导致死亡。冷应激不仅降低畜禽生产性能,还可降低畜禽的抵抗力,继而诱发其他传染病的发生,如猪流感等。研究发现,环境温度每下降1 ℃,牛每千克体重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增加2.89 kJ,且采食量增加30%~70%。
畜禽在夜间、天气变化较大、饲养密度过高和运输途中易发生缺氧应激,轻微的缺氧应激会降低畜禽的采食量和免疫功能,造成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会造成畜禽死亡。
拥挤应激是由于畜禽饲养密度过高,畜禽的活动空间受限制而造成的,并且很容易继发某些疾病。有研究表明,当畜禽发生拥挤应激时,多种酶类发生变性反应,耗氧量增加10 倍,产热增加5 倍,同时磷酸肌酸和ATP 合成减少,糖酵解反应增强,蓄积大量乳酸,导致中毒。
混群应激是由于畜禽对新环境及新的同伴相互不适应产生的,会使畜禽之间产生排斥,互相争斗,最终影响生产性能,感染某些疾病。
其他应激如捕捉、断奶、声音、分群、更换饲料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畜禽的应激,并且对畜禽的生产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只是表观上不易观察出来,如未被及时发现治疗,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
对于畜禽来说,由于许多环境—生态学因素都能成为其应激原,在饲养场随时可能出现应激现象,应激原的作用被畜禽所克服而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也常使畜禽产生应激,生产力下降,有的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畜禽的采食量会受到各种应激的影响,而采食量的高低又能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饲料报酬。有研究发现,当饲养环境温度达到40 ℃时,2~6 日龄小型肉鸡的增重量是常温下的37%,饲料报酬是常温下的57%,病死率升高;同样条件下,大型肉鸡的增重量只有常温下的19%,饲料报酬只有常温下的35%,且病死率高达43%。热应激还会导致母鸡产蛋率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和无壳蛋增多。有资料表明,处于冷应激的猪,其生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采食量大幅增加,从而饲料报酬降低。冷应激也可使奶牛、山羊、猪和绵羊的泌乳量降低,畜禽长途运输后往往表现生产性能下降,如蛋鸡产蛋停止或畜产品品质下降等,严重的发生死亡。
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热应激时间增加,畜禽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升高。绝大部分血清酶由组织器官产生,其活性的高低决定于相关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和功能状态。在发生热应激时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但是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则比对照组低很多,ALP 活性的降低意味着肌肉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TP)的分解减少。鸡在热应激时糖代谢途径由产生大量能量的有氧氧化转变成无氧酵解,导致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升高。
应激会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进而影响细胞的免疫功能,应激的时间、畜禽的种类和年龄都会影响这种作用的强弱,所涉及的细胞种类及畜禽先前是否接触过致病菌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强的热应激会降低畜禽的免疫功能,但适当的热应激不仅可以加强畜禽的免疫功能并且可以逐渐适应新环境。
热应激会影响公猪性欲及精子活力,通常会导致性欲降低,精子成活率下降,对于母猪常导致发情推迟或发情异常、受胎率显著下降。
采取抗应激措施,首先是消灭应激原,其次是提高畜禽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前者包括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科学饲养,后者主要是培育抗应激新品种和使用抗应激剂。
对于热应激,畜禽圈舍内要保持干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干燥,控制好温湿度,平时注意严格消毒,减少太阳直接照射,畜禽舍内要保持阴凉通风,采用合理的饲养密度,给予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夏季最好早晚各喂1 次,做好卫生清洁;对于冷应激,要注意畜舍的保暖性能,避免着凉;对于运输应激,运输前要对畜禽圈舍内外和使用工具进行充分消毒,运输前和运输后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些缓解应激的物质,增强动物的体力,保证充足的饮水供应。
1)矿物质类。应激会造成体内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失调,矿物质可以维持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碳酸氢钠、氯化钾、氯化铵等有利于恢复体内酸碱平衡,从而改善应激下畜禽的生产性能。
2)维生素。B 族维生素、维生素E 和维生素C 可以减轻应激作用,VC具有强还原性,可以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可以促进体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有机酸类。应激时畜禽有可能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是因为呼吸频率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和碳酸氢根含量下降,导致pH 升高。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避免或缓解由应激造成的不良反应,常用的酸化剂有柠檬酸和延胡索酸。
4)中草药添加剂。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活性成分,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协调生理代谢,从而减轻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些中草药具有扶正固本作用,对于机体抗寒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另外,中草药对热应激也有显著的效果。将甘草、石膏、芦根和夏枯草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到奶牛日粮中,可有效预防奶牛中暑,并且缓解奶牛热应激。
5)糖类。发生热应激时,畜禽机体的血液粘度会增加,渗透压降低,畜禽体内热的散发受到影响。在畜禽的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可缓解热应激对血液性状的影响,改善机体散热情况,并能使血液中的有毒代谢产物减少,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
不同畜禽的种类,对应激的耐受性也不同。为了减轻应激,可以选育抗应激的品种,抗应激品种对环境中应激具有良好的遗传适应性,即使是在不适应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