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哈尔滨 150090)
时政新闻的内容多与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路线相关。因此,时政新闻关系着社会的舆论导向。当今,我们身处于信息时代,为各类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时政新闻的实效性,体现时政新闻的价值,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具价值含量的新闻,帮助人民大众理解时政新闻中的内容应成为时政新闻的追求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闻媒体记者应在采访的过程中积极努力,在采访的过程中充分发掘相应的信息,也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提升对时政新闻的敏感度。
政治性是时政新闻最鲜明的特点,其政治性也分为显在政治性和隐含政治性。一般涉及到党务、政务与政府相关的新闻政治性较为明显,而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新闻政治性则相对隐蔽。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例,这则新闻则具有隐含的政治性,涉及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施政态度。想要做好时政新闻的记者,还需时政新闻记者能够正确认识时政新闻的政治性特征。
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但时政新闻导向性的特征十分突出。时政新闻的内容多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具体工作相关,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会对新闻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剖析和评论。相关人员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也无形之中对人民大众进行了思想引导,试图获取大众的认同。因此,时政新闻具有较强的导向性,这是时政新闻的特征之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信息的传播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逐渐增多,透明度逐渐提高,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便捷。时政新闻关系重大而广泛,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其采访与报道环节慎之又慎,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公开性,避免因其疏忽而影响到新闻信息的真实性,给大众错误的误导。同时,新闻媒体工作者也应注重提升时政新闻的趣味性,如果内容过于枯燥,则会影响到人民大众观看时政新闻的兴趣,提升时政新闻的趣味性,则能使人民大众在认真观看时政新闻的过程中,体会到时政新闻的乐趣。因此,作为一名新闻媒体记者,应清楚认识时政新闻的相关特点,并注重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
对时政新闻的采访线索进行深入的发掘,了解更多面的信息,能够在丰富时政新闻内容的基础上,提升时政新闻的实效性[1]。因此,新闻媒体记者应加强对生活的观察,积极思考,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在采访的过程中有敏锐的洞察力,找到采访的角度与切入点,充分展现时政新闻的价值。
例如,作为时政新闻的记者,应在观察老百姓生活的基础上,关注政府的动态,寻找时政新闻的线索。时政新闻记者可以关注政府的网站,了解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密切关注政府的动态。如政府举行的重要会议,会议上落实的方针、政策,制定的战略部署等,时政新闻记者可以从中发掘相关的新闻信息,进行新闻报道。这类新闻内容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定能引起人民大众的新闻观看兴趣。
时政新闻虽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关,看似是国家大事,实则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一条方针,每一项政策,无不影响和关系着人民大众的生活[2]。因此,人民大众可以成为新闻媒体记者或者时政新闻线索的渠道,新闻媒体记者应了解与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多与人民大众进行沟通,了解人民大众的心声,清楚人民大众的生活变化,以从中获取相应的时政新闻线索。时政新闻关系着人民大众的生活,只有真实反映大众的心声与生活,才能深入到大众的心中,获得大众的认可。
例如,政府每颁布一项新的政策,新闻媒体记者都要对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理解政策的内涵。之后,新闻媒体工作者可以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进行实地采访,了解政府所颁布的新政策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实,是否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所认可以及新政策颁布后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和变化。新闻媒体记者可以根据人民群众的反馈,结合人民群众的心声进行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真实的报道,收获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除关注政府的官方网站、微博外,新闻媒体记者还可以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新闻联络员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从中获取更多的时政新闻线索[3]。在政府有关部门通常会有专门负责新闻发布的人员,主要负责形势预判与相关信息的发布工作。为了获取更多的时政新闻线索,新闻媒体记者应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新闻联络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新闻媒体记者可以从新闻联络员的口中,获得一手的信息,与其保持良好的沟通,则能为新闻媒体记者持续的信息追踪提供条件与支持,以发掘出更多的时政新闻内容,为时政新闻提供线索。同时,新闻媒体记者也要积极拓展新闻信息获取的渠道,关注政府的官方媒体,以获取最新、最及时的新闻线索,提升时政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的种类多样,但无论是哪一种新闻类型,其目的都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时政新闻也不例外。因此,新闻媒体记者应关注生活这一元素,加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同时,新闻媒体记者也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在生活中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积极阅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书籍或者报纸。通过阅读,一方面能够增长新闻媒体记者的见识,一方面能够锻炼新闻媒体记者的新闻线索捕捉能力,使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线索,以提升新闻媒体记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为其日后的采访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4]。时政新闻具有真实性的特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做好时政新闻的关键,是将时政新闻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使时政新闻紧紧贴合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新闻媒体记者,则需在对生活开展细腻的观察,加强对生活的思考,也应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使时政新闻报道更有意义,更加真实。
新闻媒体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新闻媒体记者应提前了解采访的人物、事件,提前写好采访的大纲,以在采访的过程中按照大纲有序地开展采访工作。在采访的过程中应选用面对面的采访方式,如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新闻媒体记者应具有随机应变性,灵活转变采访方式,以从中获得新闻线索。此外,新闻媒体记者应注重语言技巧的运用,提问的方式要简洁、明了,以减少采访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面获得自己想要的线索,也应合理安排采访的问题,将最关键的、最重要的问题放在采访的关键时刻,推动采访的有序开展,如果被采访人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有意转移采访的问题,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新闻媒体记者则应运用语言技巧换种提问方式,但不改变问题的本质,以尽可能地获得自己所需的新闻线索。
我们身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网络上存在着很多具有价值的时政新闻线索[5]。因此,新闻媒体记者应做一个细心且耐心之人,能够留意网络上的信息,关注信息细节,以从中获取时政新闻的线索。而新闻媒体记者想要提升自身的细节关注力,则应注重自身的学习。
新闻媒体记者首先应热爱自身的工作,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饱含热情,才能有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的动力。其次,新闻媒体记者应积极开展相关的学习,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细节观察能力。最后,新闻媒体记者,应积极关注网络中的信息细节,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线索,并从中发掘具有价值的时政新闻线索,以带给人民大众更为细腻、新颖的时政新闻报道。
综上所述,时政新闻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紧密相关,也反映了方针、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对于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作为时政新闻的媒体记者,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掘和分析时政新闻线索,以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时政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真实、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