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源,黄露露
(1.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3;2. 南宁市壮锦学校,广西南宁,530023)
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人们德行、心理和能力的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至此,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大学生公共必修课,其受众面广、课时量大、兼容性强,是集指导性与实践性、体验性与感悟性、成长性与终身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政课程相对且互补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教学体系和育人理念,又是一种“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方法论和课程观,其本质是立德树人,其理念是协同育人,其结构是立体多元,其方法是显隐结合,其思维是科学创新。[2-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高校思政教育育人格局中思政课程是圆心,专业课、基础课、文化课等是渗透着思政教育内容的外层波纹,共同建构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课程思政体系。[7]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改革普遍缺乏“德育目标→专业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目标传递,缺乏系统性、关联性、整体性的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定位不清,课程思政元素选择随意、松散、表面、生硬等现象常有。对此,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应秉承思政与课程相长原则,规划好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明确元素切入,厘清逻辑关系[8],真正做到由课程内容有什么到要塑造学生怎样的价值的转变[9],实现心理健康课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与同频共振。
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8],既不能是“比萨饼”,也不能做“三明治”“肉夹馍”,而应该做成“佛跳墙”“大烩菜”[10]。思政内容的融入应该是侧面的、间接的、迂回的、隐匿的、渗透的[11],是在扎根学科逻辑,立足学科语境自然生成的。然而,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强行嫁接,脱离实际、居高临下讲政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生硬,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离的状况时有出现。对此,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实践,一是要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做好基因链接,实现内容的有机融合[8];二是要立足学科的特殊视野,将价值培育融于单元教育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实现价值逻辑的内在生成[8];三是隐藏思政教育的真实意图,运用多样化手段、方法和载体营造教育情境,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11]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泛政治化,消除受教育者的抵触心理,实现情理互通,真正将专业课程讲出思政味来,让专业知识的求真过程开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善美之花。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无论是“三全育人”还是“十全育人”,其体现的都是协同育人理念。[5]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同属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两者天然的交融并渗透和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奏效,一方面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心灵,贴近学生心理生活,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教育过程要符合心灵唤起的心理规律,注重情与理的交融,知到行的塑造。然而,在心理健康课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元素生硬嫁接、强性植入、随意堆砌的现象常有发生,课程特色未能突显。对此,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应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紧扣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明一隐两条主线,秉承心灵感悟序列、价值培育序列双重逻辑,注重体验教学、实践教学两种方法,让理想价值感悟入心、经验方法延至生活、所获所得受益终身。
课程思政的“德心智融合”模式就是要坚持“育德”“育心”“育智”相结合,树立融“立德”“育心”“促智”为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德心并育、以心促智、以智润心的方式方法,建构起德、心、智并育的育人场域,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心智合一、自强不息的时代新人的一种育人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心理育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1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育人强调德、心、智三种素质的协调发展,力求实现知识传授与心灵成长、价值塑造和能力提升之间的良性互动[6],即站在育人高度上把握三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伴相生,而又相辅相成”的相互关系,力求通过教育达到“德心智融合”发展的目的。“德心智融合”理念既回应了中国特色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德与才提出的要求,又回应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生成过程中,满足了自我各种的需要,实现个体在能力上、素质上自由、全面、充分、协调发展,彰显自由个性,获得人之幸福”[13]相关论述关于心理发展的价值诉求。简而言之,“德心智融合”既回应了教育目的发展要求,又回应了人之发展的价值诉求,是新时代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14]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客观世界只有转化成人的心理才能被人所认知、理解和接受。无论德育过程还是智育过程,心理要素都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就三者关系而言,德、心、智皆是教育的目的,德与智更多是自上而下的育人要求,心则是个人成长的本质蕴含。德是心与智的先导,既是最积极的心理要素,也是育智实践的目标指向;心是德与智的主观表现,是育德与育智的心理基础,更是德育与智育的促进因素;智是德与心的实践体现,是才华和品德的合金,亦是滋养德行和心性的养分。德、心、智三者相伴相生、不可分割,“德心智融合”的育人理念既体现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又反映了教育方法的显性讲授与隐性渗透、活动体验与实践感悟、主观能动与终身发展的协同配合。
课程思政系统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15]开放在于思政内容随着宏观环境发生动态变化,独立则在于它是一个扎根职业和专业,从育人高度探讨专业人才培养,并从系统的角度规划和设计各门课程的思政角色形成的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相对独立的思政育人生态。建立“德心智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首先是树立生态观,各级各类课程同属于课程思政体系的一部分,其次是建立课程思政“一盘棋”的观念,各门课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具体而言,一是要划分好课程思政的内容框架,以专业或职业为载体设置总目标,落实课程下至每个单元的思政承载。二是要设计好核心思政要素的教学方式,以思政要素中知、情、意、行的培养为着眼点设置适切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协调好课程与课程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之间的协同配合关系,让各类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共同服务于思政要素知、情、意的培育和养成。总而言之,“德心智融合”模式就是要通过实现“德心智”目标的融合,打好“知情意”方法的配合,进而实现“真善美”育人效果的化合。
课程思政的“德心智融合”模式,即将德、心、智三者的培育置于育德、育心、育智的广泛的育人情境,借助彼此的课程资源、方法和平台等促进学生“德心智融合”发展的过程。就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而言,其承担着三重使命:一是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即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育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和积极心理品质;二是承载着心理育人的重要任务,即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三是在“德心智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中运用心理的视角、心理的方法、心理的活动、心理的平台等促进德与智的生成,实现心理健康和社会心态的养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需要突破三重障碍,实现三种转向。一是突破心理学价值中立的专业化倾向,转向“心理—思政”兼容化。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帮助大学生寻找自我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支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自我的社会化,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突破预防、干预为主的消极心理倾向,转向以发展、促进为主的积极心理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问题,而且要致力于指引个体追求幸福快乐、蓬勃发展、自我实现的人生,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三是突破心理健康教育的封闭化倾向,转向普遍联系广泛渗透的开放性倾向。将心理学知识与大学生的现实问题和真实困惑连接起来,通过心理学指导生活、心理学指导学习、心理学指导实践、心理学指导生涯规划、心理学指导人生设计、心理学指导追寻幸福人生等,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运用心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1.课程思政的目标设定
一般而言,专业思政目标的确定需要契合专业个性,符合专业的特点、方法和价值理念。只有思政目标与专业目标高度契合,课程思政才能把思政要素讲深、讲透。课程思政具体目标则是专业思政目标的载体,其生成于课程的具体内容,又支撑着专业思政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属于大学生公共必修课程,其课程目标的确定仍需与具体专业的专业思政目标相结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定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目标。总体而言,“德心智融合”的心理健康课思政目标的设计,就是要结合特定专业的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知恩、知己、知理相融的认知,爱国、爱己、爱岗相连的情感,致善美、致心灵、致真知相合的意志。
2.课程思政的内容载体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支撑教学目标的达成。“德心智融合”的育人理念蕴含着大思政、大心理健康以及终身发展的三大理念,注重将育心与育德过程渗透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全过程。积极心理作为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要素,是人能动性和发展性的重要体现,将“德心智融合”的育人理念融入积极心理培育过程是持续开发学生潜能,激发持久动力,促进终身发展的可行路径。塞利格曼认为积极心理由五个真实的、可测量的、可培养的要素组成,即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投入(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简称PERMA。[16]五种要素均可促进幸福却不能单独定义幸福,五种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的终极追求,能整体提升人生的蓬勃发展。心理健康课程能容要将德、心、智三方面的育人资源化整为零、化合为一,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引导学生形成投入的体验,教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意义,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课程思政的方法使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需符合知识逻辑、心理逻辑和隐性思政的三重规律,设置合理的体验,实践和互动情境,通过潜隐的、暗含的、间接的方式实现“德心智”的融合发展。例如,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时,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品鉴,帮助学生领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挫折认知,树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挫折态度,锻炼“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挫折应对,并要求学生寻找一句古诗词作为座右铭。在引导学生形成投入的体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学习和游戏哪一种更容易令人沉迷和快乐,讲述目标设置、目标分解、带入情境、互动协作、设置反馈等制造心流的方法[17],要求学生将学习设计成游戏,并将学习的设计运用于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教授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时,教师可以讲解孝、慈、敬、忠、信、礼、义、廉、耻、尊10种人际的关系,让大学生理解仁的内涵、认识仁的思想、秉承仁的原则、践行仁的价值,布置每周撰写反思日记的教学任务。在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开展寻找生命意义主题心理剧活动,以“人生在世,为真理大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在世,为责任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生在世,为柔情爱意——天不老,情难绝”“人生在世,为生命美好——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人生在世,为生命不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五大生命意义主题为背景,选择历史人物故事进行心理剧排演,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的并去做”“学会去爱与给予”“以充满勇气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苦难”[18]。在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时,教师可以讲授成就动机养成、意志掌控锻炼、时间管理规划、成功体验感悟四个主题内容,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成功、学会享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