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旅融合视角下广州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设计

2022-12-17 01:39
智能城市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服务区业态白云

李 扬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2020年广州市已建成1 126 km的高速公路和25对服务区。本文以探索交旅融合视角下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新模式、促使服务区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品质和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依托理论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案例研究探讨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

1 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升级的重点与难点

高速公路服务区转型升级重点具体表现为由单一功能到基本功能与拓展功能相结合,由公益服务到公益服务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由单纯服务人和车辆到与服务地方经济相结合,由粗放服务到品质服务,使服务区由保障基本服务的交通设施转型为能够提供多种服务的“服务区+”的新业态、新引擎。

但是,面对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各地向“服务区+”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缺乏规划定位、设计规范和实施路径指引等难点的挑战,很容易出现“定位不清”“特色不明”“用地粗放”等盲目建设的问题。

2 交旅融合视角下的服务区发展范式

2.1 挖掘资源优势,明确服务定位

根据上位规划的等级定位、功能特色类型和建设时序,对地块的区位用地,以及周边交通特征、文旅和商贸等资源禀赋,还有所在城市的经济、产业、人口等社会经济条件等评价挖掘服务区资源优势。在对优势资源进行筛选时,需要充分的竞品调研和顶层设计,以避免同一主题反复出现、失去吸引力,比如联动地方交通体系、提升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服务能力;挖掘地方人文风情和景区资源提升服务区的旅游节点价值;结合周边商贸和产业资源激活服务区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融合周边自然资源,利用本土化植物构建具有地域性以及独特性的园林景观,增强服务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研究业态策划,拓展旅游功能

随着自驾游、深度游的不断成熟,在交通与旅游进一步融合的背景下,旅客已不仅满足于服务区停车、加油、餐饮、如厕等基本功能,而是普遍对旅游、休闲、娱乐等延伸服务提出了新需求。目前,服务区旅游服务设施不足、业态与需求不匹配、运营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都制约了旅游服务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服务区的提质升级要深入游客需求,从商业运营的角度策划业态、规模和经营模式,更有针对性地拓展旅游功能。

2.3 重视建筑景观,展示城乡形象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连接各地的窗口,其建筑设计和景观环境需考虑地方特色、展示城乡形象,包括充分尊重用地现状条件,依据所在地区地理和气候特征,保证自然通风和采光,注重建筑内外空间序列组织和环境景观设计,力求建筑与环境的有机融合,并综合考虑服务区内外交通衔接和商业、旅游业态等多种功能布局,使建筑空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此外,还应落实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体现生态思想和节能理念,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做到技术可行、设备完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

2.4 强化运营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参照城市综合体,建立专业运营团队,实行标准化运营模式,保障服务区的设施环境卫生和商旅服务水准,使旅客在服务区也能感受到城区同等的高质量服务。通过打开服务区的城市边界,使其服务到高速公路周边居民,成为区域共享的服务中心。此外,还可以结合建筑、城市和周边景区特色,充分开发服务区周边文创、特色餐饮、娱乐、打卡点等产品,通过打造网红主题IP等方式进行多种媒体平台的宣传营销,为旅客和周边居民创造独特的消费氛围体验。

3 白云服务区试点规划设计

3.1 项目背景

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布局规划(2020—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根据用地和功能面积分为Ⅰ、Ⅱ、Ⅲ类(见表1);特色服务区可分为旅游休闲型、商贸服务型、地方特色型、物流服务型和客运服务型。规划至2025年,完成示范性特色优质服务区建设,并使之成为全省服务区建设发展的示范和标杆。

表1 广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分类及功能指引

3.2 规划定位

白云服务区位于广州机场高速公路,是被列为双侧开发、具有旅游特色,并提供全功能服务I类服务区试点之一。项目选址距离白云国际机场仅15 min车程,作为衔接白云国际机场与市中心必经之路的唯一服务区,是离开广州最后一站,承载代表广州门户名片的重要使命。同时,项目紧邻白云区中央湿地,具有较佳的生态旅游资源。由于项目的交通和旅游区位优势突出,白云服务区因此定位为地标式的城市综合体,通过结合传统、文化、自然、未来、科技、都市等元素,展现广州传统和未来融合的形象,打造广州花园式智慧未来服务区。

3.3 业态功能

机场高速是广州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日均车流量18 万辆,其中48%为机场客流。结合项目区位、交通客群和广州产业优势,项目提出三大核心业态,分别为智慧服务、潮流体验、生态休闲,通过提供科技产品以及科技智慧手段,给消费者带来科技化、便捷化的全新体验,包括广州科技产业展厅、5G服务体验、智能值机。

在基本功能提升的基础上,融合具有特色的候机、商业和旅游功能,差异化两侧服务区的功能布局、业态配比和停车规模。一是提升基本功能,落实“厕所革命”要求,优化厕所环境;高标准配置母婴室、地下停车场、充电桩等服务区基本功能,其中充电桩配置比例由省标准规定的20%提高到30%,且全部采用快充设备,满足司乘人员舒适、体面出行的需求。二是开拓特色功能,实现空陆服务一体化。由于高速公路东侧主要服务出城和机场出发客流,西侧主要服务进城和机场到达客流,因此东侧服务区提供加油和空港前的服务,包括接送客、预办登机,西侧服务区提供礼仪接待、休息住宿、旅游服务、展览宣传等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服务区餐饮和零售服务水平,满足各类旅客的服务需求。

3.4 建筑设计

白云服务区东西两侧服务区总面积约320 m2,预计客流量为2.3万~3.2万人次/d。作为全功能的Ⅰ类服务区,总用地面积远小于同等级服务区的规范推荐值。在地块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本项目通过立体布局,改变传统服务区平摊低效的局面,创新应用地下停车和多层建筑布局,并通过地下通道连通双侧服务区,实现双侧资源和功能互补共享,实现减少泊位总数的同时满足服务区停车需求,高效集约利用土地,丰富服务区开发业态,避免重复建设。此外,白云服务区还以绿色建筑三星为设计标准,大幅降低建筑能耗、最小化对周边湿地环境的影响。建筑内部还设有天台花园,创造一个不受车流影响的绿色户外休闲空间,成为顾客停留休憩、放松娱乐的场所。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白云服务区效果

3.5 运营管理

白云服务区位于白云区中央湿地核心位置,邻近广州最大的桃花公园——石马桃花公园。为此,项目一改传统服务区与城市割裂的管理模式,在地块与城市相接的界面设置人行出入口和步道与湿地衔接,形成“限车不限人”的内外连通模式,打破服务区与城市的隔阂,使本项目将成为该湿地的商业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打造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另外,可考虑在桃花盛开时,在本项目开展相应的主题特色活动,形成多维度互动,吸引人气,形成全城话题。

4 白云服务区试点项目创新经验

项目通过全面规划和试点设计,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由功能单一、粗放、封闭的高速公路附属设施到功能融合、集约、共享的综合服务中心转变,为我国服务区的发展树立提质升级新范式。

(1)服务创新:从“歇脚处”到“旅途之家”。摒弃“服务区只服务高速公路”的传统理念,转为以“服务城市”的角度,丰富服务区功能业态、美化外观形象、提升服务水平,将原本只能提供高速旅客基础服务的“歇脚处”,转变为能够吸引旅客驻留、提供有温度的体验式服务的“旅途之家”,如图2所示。

图2 从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的服务创新

(2)设计创新:从平铺低效布局到“小用地、大服务”。区别于现有的阳澄湖、大槐等通过大面积用地满足综合开发的服务区,本次试点规划创新探索用地面积局促、服务需求大的服务区发展模式。开创性地采用地下停车和多层建筑布局,使服务区从传统的“平铺模式”转变为“立体模式”,以Ⅲ类服务区的用地面积实现Ⅰ类服务区的功能和建设量,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小用地、大服务的目标,如图3所示。

图3 从平铺模式到立体模式的设计创新

(3)管理创新:从封闭的高速公路配套设施到共享的区域服务中心。突破传统服务区服务对象单一、两侧功能重复、封闭割裂城市等问题,通过设置连接两侧服务区通道、服务区与城市步行连接通道,创新探索开放的管理模式。结合服务区所在区位,进一步实现对其周边城市、产业园、村庄、景点的服务,在整个高速和城市网络中形成不同圈层的服务补充,使服务区成为共享、可达、兼具城市功能的区域服务中心,如图4所示。

图4 从封闭到共享的管理创新

5 结语

广州白云服务区试点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丰富业态功能、立体交通布局、特色建筑景观、共享运营管理等多个角度创新服务区发展范式,探索交旅融合的转型升级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为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品质、创造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提供示范效应。

猜你喜欢
服务区业态白云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信息技术的应用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白云(外三首)
服务区消费那些事儿
建言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双提升”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白云的来历
爱无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