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娟,马文霞,王芸霞,张碧全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在新文科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1],强调推动大学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培养一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已成为高校的使命。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resource construc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efforts are made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explore the multi-dimensional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platform "integration", policy publicity,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we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foreign language+" smart economic and trade service platform,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timeliness and accuracy of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rive to build a "financial bridge", "friendship bridge" and "cultural bridge", and establish a high-end platform to build morality and cultivate people.
Key words: Employ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Foreign language+”; Intelligence; Service; Platform本文立足新文科的“融”功能,打破专业、学科壁垒,通过建立集政策宣传、文化传播、“一台三桥”为一体的“外语+”智慧经贸服务平台,在探索实现学科跨界“融通”、学科优势“融合”、学科育人“融入”的高校外语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的同时,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多角度的思路和多层次的实践路径[2],培养“五育并举”的综合型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稳定的压舱石[3]。在新文科大背景下,高校外语类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缺少立体、多维的就业创业教学环境,缺乏培养涉外经贸服务能力的语境,缺失学生实习、实训、实操的语言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语类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足,不能灵活应对就业挑战。
“创造”“使用”和“管理”好技术资源是AECT’05提出的明确要求。学校就业创业资源普遍存在“重藏轻用、重源轻流”现象[4]。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就业创业资源建设普遍存在“五多五少”[5]的问题:普及型资源多、专业化资源少;大众化资源多、特色化资源少;资源占有多、资源共享少;资源硬件多、资源软件少;使用资源多、适用资源少,这些问题极大影响就业创业资源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
高校现有的软硬件设施学科归属性较强,集成化程度不高,不能有效地支持新文科就业创业教育教学融合式发展;缺乏支持应用新技术的智慧集成平台,即学习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平台、基地资源组织共享平台、经贸服务移动平台、服务影响力分析平台等,导致就业创业活动零散化、碎片化,制约了新文科教育实现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综合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外语+”智慧经贸服务平台,是依托政府,对接企业,与Trade China、抖音、快手等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以外语为媒介,建立贸易往来、政策宣讲、文化传播的集成性平台,其建立的目的是为地区谋发展、为人民谋利益、为企业找出路、为学生找机会。
(1)建立立德树人的高端平台:将“互联网+”与“外语+”有机结合,系统地建立经贸服务与专业知识的交融关系,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完整、开放地呈现知识模块,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控能力[6],构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及提高学生实践成功率的新模式;在实践中夯实学生专业本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建立贸易畅通的“金融桥”:立足企业发展,以多语种为基础,加大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充分发挥远程线上服务及学科专业优势,完善企业国际化沟通渠道,拓展企业国际化贸易空间,增强企业国际化竞争实力。协助企业开展业务翻译与对外交流,提供包括文化翻译、会议翻译、政策翻译及企业说明、产品展示、展会介绍、多语言主页创建等国际经贸活动所需的专业语言服务[7]。
(3)建立民心相通的“友谊桥”:与抖音、快手等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作,扩大“外语+”智慧经贸服务平台的推广效应;聚焦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学院高校师范类专业教育优势,结合教育实习、实践,在当地开展移动式经贸服务。利用网络经贸服务平台及多学科、多语种媒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克服乡村地区位置偏僻、信息不畅等困难,通过推进当地特色优势产品销售及生态旅游宣传等方式,吸引海外企业“走进来”,推动当地产品“走出去”,助力当地经济发展,打造高端乡村振兴平台,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8]。
(4)建立政策沟通的“文化桥”:帮助海内外企业充分了解、掌握对外开放政策、大力挖掘服务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企业产品文化创新力,重视以多语种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宣传,提升企业文化及优势特色产品的社会影响力,走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化经营道路[9]。依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丝路文化资源、华夏文明传承文化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校内外各平台和基地的专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品文化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树立品牌形象,推动文化传播。
(1)平台“集成”:该平台将成为地区经贸服务、政策宣传、文化传播的“一体化”播撒机、新文科背景下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快车道、“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宣传员,并在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多语信息咨询等领域开展多维工作[10]。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小微企业是国际生产体系中十分积极、活跃的力量,也是语言服务业重要的服务对象。该平台协助本地中小微企业与海外企业的语言翻译对接工作;协助做好国际合作的语言对接服务工作;为本地企业走向国际做好各类型语言翻译、经贸服务等工作。
同时,该平台以我院新文科专业跨专业合作为基础,充分整合省内高校多语种优势,发挥学生主体优势,努力使用多种语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11],成为地区中小微企业向国际社会展示形象的高端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接力手、华夏文明典籍译介的排头兵、丝路文化国际传播的制高点、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大舞台,成为文化翻译推介的主要力量。
(2)政策宣传:利用语言优势,开展强力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文化传播与传承阵地,宣传我国改革开放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红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时代价值,促进改革开放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12]。
(3)传承创新:文化传承创新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航标和精神动力。该平台将服务于东西方跨文化交流,搭建地区与世界联系的文化桥梁,通过语言服务让本土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红色文化和丝路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现有的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通过加强网络经贸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实现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13]。
(1)改善育人环境,提升就业创业素养。
改善新文科就业创业育人环境,为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资源融合、就业实训提供现代化、数字化、系统化的平台。激发学生就业创业兴趣,提升教师就业创业素养,提升学生国际经贸交流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实力,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
(2)共享就业创业资源,助力多元就业。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受益面广,互动性强,有利于就业创业资源的建设、融合、更新。全方位助力语言服务教学与科研,提升外语类毕业生信息化服务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与发展,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
(3)降低实训成本,延展就业创业空间。
该平台管理便利,可实现国际、校际、校企之间的有效互动,节省教学和人力成本,降低学校的总体授课成本和外语类毕业生就业实训成本。此外,以虚拟空间延展物理空间,建立就业创业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学生就业创业自主实训中心和学科“跨界”资源共享中心,提升新文科就业创业资源整合能力。
(4)助力文化传播,丰富就业内涵。
该平台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宣传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着力培养“走得出去、留的下来”、能“讲好中国故事”、能“聚焦乡村振兴”的多元化人才[14],拓展就业辐射面,提升学生外事服务社会实践能力、涉外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助力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多领域就业。
通过本平台的建设,实现新文科背景下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机统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依托社会的经济需求,整合校内新文科基地资源,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和软件,积极推进新文科就业创业融合发展,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服务化的“外语+”智慧经贸服务就业创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融、效能共通”,形成“人人皆创、处处能创、时时可创”的育人氛围[15],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最终达到“三全育人”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