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京汕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云南分所
企业业绩评价(或称业绩考核)是指企业运用系统的工具方法,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营运效率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管理活动,是企业实施激励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经济资源的占用、使用、管理和配置的评价,对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判断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个人对实现目标的贡献程度的评估和衡量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就是使用数据统计原理、运筹学方法等手段,采用既定的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比较定量和定性分析,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对企业管理者一定期间内的经营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
企业业绩评价是管理层或治理层实现整体利润目标和战略实施的途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可以使领导者平衡盈利能力和成本标准化之间的冲突,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差异;平衡企业经验机会和风险之间的矛盾;平衡内部不同部门激励方式之间的差异。在持续的业绩评价基础上,可以客观的审视企业的发展情况,把握企业经营大局,使管理者清晰的认识自己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积极采取措施扬长补短,执行最佳方案和改进对策,与处于同一战略群组的竞争对手拉开距离,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此外,建立和实施企业业绩考核制度,可以科学、合理、客观地去评价企业经营的有效性,有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协助企业寻找横向、纵向的经营差异,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解决问题,辅助管理者加强经营管理,进而提升经营效益[1]。
用于财务指标分析的信息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盈利能力指标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计算所得,但财务数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同的会计师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数据的对比度与可靠性就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存货周转速度较快的企业,选取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作为库存商品成本结算方法,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可以测算出差异较大的会计利润。企业使用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在通货膨胀情况下,期末存货成本大致与市场价格趋同,发出存货的结转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商品账面价值;反之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则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而使用加权平均法是按一定时期内平均成本价结转成本,相对比较客观。财务指标对通过会计核算产生的会计数据进行考核,而会计数据则是根据公认的会计原则产生的,受到稳健性原则有偏估计的影响,因此可能无法公允地反映管理层的真正业绩。相比之下,非财务指标不易被人为操纵,对会计政策的侵入性及依赖性较小,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经营成果。
财务业绩是一种结果导向,即只注重最终的财务结果,而对达成该结果的改善过程则欠缺考虑,体现的是企业当期的财务成果。财务指标只告诉利益相关者做得怎么样,并没有告诉你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很大的不完整性、局限性,而且很容易使报告使用者被报表数字迷惑,陷入“利润陷阱”,造成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损于公司的长期发展[2]。引入非财务指标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不仅可以评价具体的业绩指标,还能揭示这些指标的关键驱动因素,清晰的向管理层说明了怎样行动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及时反馈企业战略实施顺利与否;也可以避免财务业绩评价只侧重过去、比较短视的不足,更能体现长远业绩,更能体现外部对企业的整体评价。企业可以在业绩评价体系中引入平衡计分卡或关键业绩指标法,加大非财务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指标总数的权重,比如:顾客维度指标:市场份额、战略客户数量、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客户流失率等;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及时送货率、存货周转率、产品或服务质量(缺陷率)、周转时间、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等;员工学习和成长指标:新产品开发周期、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生产率、培训计划完成率等、员工第二专长人数等非财务指标,经营管理者通过识别有利于创造价值的业务单元,细化、分解关键驱动因素,可以有效地衡量和把控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怎样为现在或潜在的客户进行创造新的价值,注重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实现。
财务指标评价作为一种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规模也各不相同,在评价企业业绩时忽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而使用统一的财务指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处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如:华为、海思半导体、展讯通信等集成电路行业的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其企业业绩不能仅通过简单的财务指标,必须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与企业研发能力相关的非财务指标的权重,如科研能力、规模大小、科研人员数量、科研人员结构等非财务指标。另外,不同报告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财政、国资委)的需求、侧重点各不相同,而财务指标更多的是站在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角度进行评价,并且掺进了各种数学方法和技术处理,准确性和实用性就不尽人意。补充非财务指标可以有效地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通过使用财务指标着重对企业有形资产进行评价,而遗漏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分析与评价。早在19世纪末期,马歇尔在他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中声明:“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这是经济学上第一次将人力资本作为企业一种重要的资本。如今,全球经济竞争环境巨变,新的思维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以静态的生产因素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已不足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动态的竞争,处于市场竞争的企业应当及时更新已有或市场主流技术、产品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开拓新市场、改善管理理念,拉开与处于同一或相似竞争市场的其他竞争者的距离,进而构建结构性障碍。企业应当意识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贡献,人才的培养、管理和开发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已然远大于资本所能带来的收益,并且人才带给企业的收益是长期的、久远的。企业应当将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一种动态性、持续性、价值性、差异性的重要资源,使企业在新的环境下,积极实施人力资源战略,对企业的人员需求和人员供给进行预测,为平衡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提供相应的依据和解决方案,精确识别出企业为实现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保证为企业的发展需要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使人力资源战略支持企业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的实现,创造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挖掘管理创新的潜力。企业信息化不仅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市场激烈竞争下的客观要求。企业开展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管理创新活动广泛应用于工艺改进、产品研发、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行政等各类内部控制,努力提升企业的现有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这些管理创新活动涉及企业全面的信息,不仅包含财务信息,还包含非财务信息。很显然,仅仅采用财务指标评价体系难以满足管理创新的需求。因为财务指标评价强调数据量化分析,但是企业的发展结果并不是都可以进行量化的。量化分析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结果导向,而结果导向在某种程度上是抑制创新的。引入非财务指标弥补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缺陷,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绝对不仅仅是业绩衡量指标的结合,应该是各个指标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更应该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所建立的因果关系链,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时、详细、全面的为管理创新活动提供所需的信息[3]。
在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分析与评价固然重要,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只能够反映出企业过去一段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并不能区分、预测和分析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以及现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非财务指标分析充分考虑技术研发、客户满意度等与企业规划发展趋势密切相关的因素,更关注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极大地防止了财务指标分析的滞后效应。
企业业绩评价过程中引入非财务指标分析时,在评价财务指标的同时,应当积极考虑在评价活动中发挥非财务指标分析评价的优势,可以尝试将关键指标绩效法(即KPI模式)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找到两种评价方法融合的切入点,使之相辅相成,为企业建立健全新业绩评价管理制度。因此,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长期发展战略设置平衡记分卡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业务流程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等四方面的评价指标,再采用KPI模式识别各个维度的核心评价指标,对核心因素进行分解,进而深入细化为下一级的关键评价指标,确保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真实地、有效地反馈出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情况。
另外,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值分配时,要以公司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为导向,对公司生产经营尤为关键的指标数量和权重值可以显著增加。对危及公司整体价值、特别重要的指标值可设立“一票否决”制度,即某项关键绩效指标未完成,无论其他标值是否有多优秀,均可视为未完成既定的绩效目标。
引入非财务指标后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主要是综合财务会计数据和其他经营过程中全面的信息而进行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是建立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键驱动因素与最终的财务结果逻辑关系之上的。与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仅以财务指标分析与评价为导向有着本质的区别,兼顾并有目的地将非财务信息领域具体方案或措施的评价有机的融合,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当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发展发展战略才能得到有效的识别和调整,才能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
引入非财务指标后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无论是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还是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分析,主要是针对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设计的。但很少考虑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处于严格监管下承担一定程度政府职能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经营业绩(如:高速公路企业、粮油储备企业、政府扶贫平台企业)。这类型的企业的经营目标并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其首要任务是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有效保证,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等财务指标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影响,难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其经营业绩,无法有效全面地反映这类企业在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所做出的努力。
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战略的导航作用,战略是企业业绩管理的目标与依据,而业绩评价是企业战略具体的实施手段。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建立了业绩评价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轨,既不是依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来设计业绩评价指标,也没有结合战略实施的要求来动态评价企业各个层面的业绩,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纵向目标相互冲突,横向部门之间为争夺各自利益伤害整体利益,最终导致企业战略目标无法实现,业绩评价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非财务指标评价的各个维度的指标是以一种综合、集成的理念来设置的,企业现在的努力与未来的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企业目标与业绩指标之间存在着一条“因果关系链”,管理者能够通过这条关系链识别、分析影响企业整体目标的各种关键驱动因素,而不仅仅是短期的财务经营结果。它有利于保证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有利于管理者对整个时期内企业各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时刻保持应有的关注。为此,应当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充分互补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业绩评价体系,使业绩评价管理体系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5]。
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仅仅只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也容易从会计系统中获得相应的数据,操作简便,易于理解,因此被广泛使用。但在评价企业业绩时缺乏综合性、全面性,并不能反馈关键驱动因素的因果逻辑关系,反映出相对不足和功能缺陷,因此,很有必要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引入非财务指标,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驱动因素和结果的一体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对企业业绩作出有效、合理解释,相关利益者可以通过对企业业绩评价的结论预测未来经营情况,才是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最终目的。